新世纪中国特色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本土反思与趋势展望论文

新世纪中国特色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本土反思与趋势展望论文

新世纪中国特色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本土反思与趋势展望

刘斌志 林 佳

(重庆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重庆市沙坪坝区,401331)

[摘 要 ]1998年以来,中国特色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和专业化研究得以发展,成果主要集中于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价值伦理、理论视角、方法技术、发展范式、实务领域、社会政策、域外经验以及本土实践八个方面。已有研究成果在数量不断积累、领域不断深化、范式不断丰富、影响不断扩大的同时,也面临着研究成果质量不高、研究体系范畴不清、核心能力不够明确、学科话语体系滞后等局限。未来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要不断开展证据为本的行动研究,总结提炼本土服务模式;要吸收国外青少年服务经验,形成本土研究框架体系;要提升实践服务的核心能力,建设专业研究人才队伍;要构建本土化学科话语体系,提升学科地位和话语权。

[关键词 ]中国特色;青少年社会工作;本土反思;趋势展望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青少年社会服务更是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战略。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以来,青少年工作得到空前重视。自社会工作专业恢复重建以来,青少年社会工作一直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服务领域,在服务实践、社会政策以及理论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通过以“青少年”“社会工作”作为篇名在中国知网(CNKI)进行检索,截至2018年12月共有成果500多篇,其中学术论文339篇、硕士论文173篇,另外还有相关专著和教材25本。考虑到相关学术专著和教材的核心思想已经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公开发表,本研究在对相关学术专著和教材的简要梳理基础上,着重对CNKI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和硕士论文进行综合分析,以此把握青少年社会工作发展的逻辑框架和发展脉络。站在新时代,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需要积极反思已有实践经验,分析研究的经验与不足,展望未来发展的方向,不断丰富和发展专业知识和学科体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青少年社会工作理论体系。

一、中国特色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整体态势

首先,新世纪中国特色青少年社会工作专业教材和学术专著走过了一条“国际借鉴与本土构建并进、理论探讨向实践探索进深”的发展路径。一方面,为了构建我国本土青少年社会工作学科体系,陆士桢教授于2005年编写了我国第一本《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教材,对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主要方法以及政策体系等进行了初步探讨。2006年,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翻译了Paula Allen-Meares的《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一书,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融合了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方面的有关研究、理论概念、案例说明和实务指导。随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也于2010年翻译出版了英国Thomas,Nigel Patrick的《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照管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一书,重点研究与介绍了英国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方面的相关问题。2015年,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再次翻译出版了英国Kate Sapin的《青少年社会工作基本技巧》,引介了丰富的实务案例与大量实用的表格,提出了在不同情境下与青少年开展工作的建议。在此基础上,陆士桢教授不断改进《青少年社会工作》至第三版,陈钟林、李楠等针对社会工作本科学生教学需求分别于2014、2015年编写了《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教材,邱服兵、章友德等针对高职学生教学需求分别于2015、2017年分别编写了不同版本的《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教材,从不同角度构建中国特色青少年社会工作学科内容和体系。另一方面,为了深入构建中国特色青少年社会工作的话语体系与实践场域,田国秀等积极引进和推介国际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先进理论,于2013年主编出版了《抗逆力研究:运用于学校与青少年社会工作》,着力推动抗逆力理论的推广与运用。韩晓燕则通过主编《儿童青少年与家庭社会工作评论》集刊,通过五期刊物来推动青少年正面成长理论的探索与实践,系统介绍“共创成长路”田家炳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在中国大陆的发展情况。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相关实践经验和案例得以不断总结提炼。费梅苹在长期实践基础上,于2006年出版《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研究》一书,探讨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的本土化和专业化发展路径。2010年陆士桢出版了《中国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案例精选》。2013年,罗观翠基于广州市海珠区青年地带的实践探索,出版了《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及成效研究》。2018年,我国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探索成果卓有成效,韩晓燕出版的《正面成长: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研究》一书基于上海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经验及案例分析,探索本土青少年社会工作发展的社会基础、实践模式和未来挑战;卢玮等出版的《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方法与实务》一书对广州市海珠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的十年经验进行系统地总结提炼;丁少华出版的《中国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研究报告(2017)》一书基于调查数据并结合现实存在,重点探讨了共青团改革中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张红出版的《青少年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一书则着重探讨了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不同领域的典型案例,通过案例来促进理论的建构与反思。

只能这样了,何良诸绕到车那面,蹲在踏板上,小勺没有发现。就是看见了,车门外挂大肉,也不是司机买的。卡车起动,加速,寒风呼啸,出街口后,道路孬,车没命地颠簸,何良诸抠车门的手,冻得粘住了,挺起脖子,看见赵集直勾勾前视,嘴角挂着暖和的笑。何良诸愤怒了,这家伙,怎么会笑!车没有停下的意思,叫车豁子涮了!何良诸又急又恨,心里明白,却不敢乱动,举了几次,终于把冻僵的手像棍子似竖起来,梆梆梆敲玻璃。赵集吓了一跳,才想起门外挂块肉,急煞车。赵集扭身推车门,何良诸蹲在踏板上。赵集贴住车窗,叫嚷:“下去。”

对于 A 井,FB=8·4m,GH=153·9m,所以AB=0·4m。A井长兴组分层顶面为-5 140·4m,故气水外边界为-5 140.8m,选-5 140m;气水内边界为-5 132.4m,选-5 130m。

其次,新世纪中国特色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学术研究与论文发表的分布呈现逐年递增的发展趋势,并与预期经济与社会发展有密切关系。一方面,从年代分布来看,虽然我国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93年,但本土化、专业化的研究则是从2000年以后开始的。自2003年青少年社会工作职业化和专业化探索以来,2004、2005年开展了较为初步的犯罪青少年、学校青少年等领域的探讨,2006年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一直到2011年,每年研究成果都在10篇左右,2012、2013年每年达到20多篇,2014年之后每年达到30篇以上。另一方面,从地域分布来看,我国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其一,华东地区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龙头,青少年社会工作领域的发展势头较强,在实务与研究上都占据了主要阵地,数量与质量上都处于较高水平。其二,东南地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也较为迅猛,尤其在港澳台青少年研究以及国际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中有所凸显。其三,华北地区依托密集而又高水平的高校、期刊、学术资源等而引领了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理论创新。

在不考虑阻尼的情况下,在式(58)中令右边项为零,同时令那么可以得到一个以ω为特征值为特征向量的特征值问题,即

最后,中国特色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学术论文和硕士论文重在实务性、政策性探讨,相关的理论探讨、理论总结和理论建构研究成果非常缺乏,具体来说:一是实务性研究成果占据总体研究成果的50%以上,硕士毕业论文中的实务性研究占比达到85.5%。可见,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相关研究主要基于实务经验的设计、总结以及反思,其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了思想道德、生命教育、人格健康、情感恋爱、就业创业、权益保护、预防犯罪、社会保障、家庭问题、偏差行为、成瘾问题等诸多领域。二是具有理论深度和理论创新的思辨性研究文献不到20篇,主要围绕抗逆力理论、优势视角、叙事研究、戏剧理论、家庭治疗模式、历奇辅导、发展导向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三是对相关研究成果的总结、归纳和评述的综述性论文只有7篇,分别围绕上海专业化实践、社区矫正、灾后服务等主题开展。四是政策性研究成果较为丰富。有赖于共青团中央等六部门2014年颁布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各地关于青少年社会工作事务实践探索、政策规划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在地方性实践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再次,随着《规划》的颁布与推进,中国特色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的论文质量得到持续提升,研究涉及的领域也不断拓展,但高质量、代表性以及原创性研究依然非常缺乏。一方面,从研究成果所发表期刊的质量来看,其中在中文核心期刊来源库中发表论文26篇,在CSSCI来源库中发表论文29篇,在两个来源库中共计发表高质量论文36篇,占比10.5%。可见,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中的高质量成果还不是很多,研究的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另外也发现,高质量研究成果历年均保持在1~3篇的发文量,只有2014年达到了5篇,2015年达到了7篇发文量。可见,随着《规划》的颁布与推进,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研究质量得到了持续的提升。另一方面,从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级项目资助的情况来看,共有25篇文献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资助。研究的对象集中于流动青少年、犯罪青少年、地震灾后青少年、边缘性人格青少年等,研究的主题包括青少年的行为矫治、毒品预防、心理重建、校园欺凌、家庭治疗等。

二、中国特色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核心议题

一方面,目前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相关专业教材和学术专著的数量不多,且主要表现为构建基本框架的专业教材以及重在案例分析的学术专著;另一方面,目前CNKI收录的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硕士学位论文主要以实务性探索为主,且具有代表性的高质量论文很多都以期刊学术论文的方式得以发表。因此,对于中国特色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的核心议题回顾和本土研究反思主要基于CNKI中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的分析和讨论:

(一)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价值伦理

已有研究很少涉及国外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研究,主要将域外经验研究作为小切入点进行研究论证,但关于国内港台地区的经验有所涉及。一方面,关于国外经验的研究。王玉香的研究发现西方青少年社会工作在产生、发展和专业化的过程中,逐渐由配合型服务发展成为独立的工作领域,由救助性服务发展成为发展性服务,给我国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带来诸多启示[39]。林文亿的研究发现美国学校社会工作在青少年服务中主要扮演了潜能挖掘、潜能激发以及潜能实现的功能,有利于青少年学生的全人、全程和全息发展[40]。田国秀的也就也聚焦于美国学校社会工作,着重论述了传统临床模式、社区学校模式、学校变迁模式、社会互动模式与广域临床模式等五大模式的具体含义及其在中国实施的可行性和操作考量[41]。另一方面,是关于中国港台地区经验的研究。庄晓芸研究在对香港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内容实用化和服务方法个性化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建议未来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既要坚持青少年为本、政府主导,更要发挥社会工作者的主体性,积极调动民间力量的参与[42]。也有专家和学者从其他小的切入点进行探讨香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经验,从而为内地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可行的经验,如雷杰对香港青年就业服务的模式进行探讨等。有研究发现,我国台湾地区青少年社会工作已经形成了制度化、专业化和体系化的特征,并建议大陆和台湾地区积极加强理论与教育层面的交流,促进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认同、职业训练以及督导培训。

自社会工作恢复重建以来,不同阶段、不同区域、不同主体都在以多样性的方式推动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并形成了一些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集中表现为专业化、本土化、项目化和多元化等特征。首先,是专业化发展的研究。青少年社会工作发展的专业化趋势不仅是对党和政府关于青年工作要求的落实,更是满足青少年服务需求的迫切要求。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围绕专业化的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关于何为专业化的研究。有学者认为专业化就是促进青少年社会工作者接受专业培训、经过专业认定、取得专业资格的过程;也有学者认为专业化本质上是提升青少年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的过程,不仅包括价值理念和知识基础的专业化,更包括方法技术以及服务实践的专业化。二是关于专业化发展阶段的研究。洪佩等的研究表明现有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虽然在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以及结案阶段的水平和能力均有所提升,但依然处于专业化的初步阶段,需要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23]。三是关于专业化发展反思的研究。洪佩进一步认为应从专业教育与培训、人才结构优化、培育机构自主能力三个方面提升青少年社会工作者专业化水平。也有学者强调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又红又专”的专业化发展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促进青少年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其次,是本土化发展的研究。我国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不仅有中国特色,还具有中国智慧,更体现了中国风格,形成了一系列本土特色的服务模式。一方面,徐圣敏的研究认为我国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形成了三种较为成熟的模式:一是依托青少年社会工作站为运行主体的上海模式,主要以预防与减少青少年犯罪、青少年社区服务为特色,二是以“管运分离、项目开发”为特色的广州模式,三是主要以社会购买服务项目为主要特色的武汉模式。另一方面,也有学者认为上海、深圳的青少年社会工作在组织运作、体制管理、服务模式、服务内容、队伍建设等方面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本土探索,构建了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本土特色。林卡进一步从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双重视角出发,认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既要坚持科学化、学科化和专业化,更要坚持在地化、土生化以及特色化发展,保持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平衡[24]。再次,是项目化发展的研究。通过服务项目的开发设计、规范管理、评估跟进等来促进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的发展正变得越来越盛行,并形成为相应的项目化发展模式。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方面:一是项目设计与管理的研究。黄丽华以具体的项目为例,构建了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管理的框架、体系、模式以及方法。二是项目具体运作的研究。孔香玲以“社区青年汇”为例,从项目管理与问题、服务项目运作、优势与限制分析、评估结论与建议四个方面阐释了青少年社会工作项目化运作的具体模式。三是项目实施的研究。虞果以苏州工业园区“护航青春”项目为例,通过实施条件、实施过程、实施结果和满意度等四个维度对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执行进行了过程考察,以此确定项目实施成效。最后是项目评估与绩效考核的研究。韩央迪的研究认为现有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评估体系存在度量服务投入不准、量化取向缺乏人性化、实用主义逻辑降低社工成效感等问题,并提出了重构青少年社会工作考核评估体系的策略[25]。最后,是多元化发展的研究。根据青少年不同的年龄、性别、区域以及群体特征,社会工作需要提供更为丰富、具体而精准的服务,从而实现多元化发展。在研究领域,具体表现为:一是融合型发展模式研究。费梅萍的研究指出当前上海市青少年社会工作与其他系统与专业人士实现了较好的融合性发展,在服务目标上表现为促进“三失”社区青少年实现社会连接和社会融入,在服务原则上实现了“三社互动、三社融合”,在服务内容上实现了需求匹配与服务整合,在服务策略上实现了团队合作和专业分工[26]。二是嵌入型发展模式研究。王鑫的研究认为上海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通过参与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项目的方式加强了政社合作、社社合作、纵横合作以及多维互动,最终实现了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的嵌入性发展[27]。三是双轨制发展模式研究。王瑞鸿的研究认为虽然政府推动了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但政府主导也阻碍了社会工作的专业自主性和可持续性,需要促进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双轨建制,构建青少年社团主导下的政府、高校和社会多方合作发展模式和机制。

(二)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理论视角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我国青少年服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等相关社会政策的推动,具体来说包括:首先,是教育教学和学科研究。伴随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的发展,相关学科体系不断建立健全,集中体现在学科体系建设、教学、督导和核心能力建设等方面。一是在学科体系方面,大部分研究认为我国青少年社会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张佳华的研究则认为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和本土特色,共青团事务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青少年社会工作,因此具有一定的学科基础和历史脉络,并在学科、实务和制度建设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36]。二是在教学研究方面,大部分研究认为我国青少年社会工作教学存在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实务训练缺乏等问题。另外,也有研究提出了教育的二元化、两极化以及理论化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能的解决之道。三是在社会工作督导方面,研究总体认为青少年社会工作督导体系不够健全、督导力量薄弱、督导成效不够明显等问题。四是在能力建设方面,已有研究主要仍在于就青少年的具体问题和需求提出具体干预策略,并没有针对青少年社会工作的能力尤其是核心能力进行总结和分析。其次,是人才队伍建设研究。自2014年《关于加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颁布以来,相关研究不断丰富。任娟娟等的研究认为青少年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正面临着性别隔离、收入低下、专业与职业化水平有限、一线专职社工数量不多、发展性服务不足、职业认同度不高的困境[37]。张雪黎也认为我国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面临着人才队伍缺乏、专业水平不高以及职业归属感低的问题,并建议采取专业化、督导制等方式提升专业核心能力,多渠道、多系统促进队伍建设[38]。另外,孙光玲在对现状及问题分析基础上,建议从职前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职后培训来建立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机制。最后,是政府购买服务研究。2017年8月,团中央联合民政部、财政部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政府购买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的意见》,促进了相关政策实践、社会研究的发展。总体研究看来,多省市已近建立起了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基本服务框架,但在监管与评估方面还存在缺口。周晓耿研究指出当前广州市珠海区已形成了“政府主导推动,共青团组织管理,社工机构独立运作,社会多方支持,青少年广泛参与”的运作模式并且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也存在需求方缺陷、供给方缺陷以及第三方监管缺陷,并建议从需求方、供给方和监督方三方面入手促进政府购买青少年服务的规范化、常态化和可持续发展。也有学者指出要进一步健全完善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基本框架并积极引入第三方监管。

(三)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方法技术

我国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肇始于高校专业教育力量的推动,后来在政策推动下各地开展了多元化的探索,并根据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而呈现出各具特色的态势。首先,是华东地区的实践研究。由于社会工作的高等学府较多,华东地区的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更加注重科学化、专业化和规范化,实践方面多以项目化方式进行行动研究。费梅萍的研究发现上海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主要表现为专业方法的整合性、服务目标的发展性、服务领域和内容的拓展性以及本土实践下的理论性四个方面,并认为专业化发展受制于社会制度条件、服务对象需求、社会工作者系统三者的交互作用[43]。其次,是华北地区的实践研究。总体来看,华北地区的青少年社会工作主要特点是政府推动与参与度高、社会机构不断升级、服务特色创新等,但也存在缺编制、缺人员、缺场地和缺经费等问题。有研究发现,北京市青少年社会工作发展主要依托团组织建立的社区青年汇开展活动,通过资源多方整合、跨专业团队合作以及社会资本服务等方式创新了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田晶晶的研究认为当前内蒙古青少年社会工作发展主要呈现服务形式多元化、人才队伍专业化、服务主体多样化等特征。另外,张利萍基于济南地区的研究结果,认为我国民间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筹集低效、缺乏宣传以及体制依赖等问题,并提出了多元化、合作化以及国际化的发展策略。再次,是东南地区的实践研究。总体来看,目前东南地区的青少年社会工作实践主要呈现出职业化与专业化齐头并进的特点,在人才队伍的建设上居于全国首位。张文的研究分析了当前深圳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社工+义工”服务体系,并建议加强对于青少年社会工作者的配备[44]。除了采取社工服务站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还在青少年事务的各种事业单位中配备青少年社工。郭振宇的研究也认为珠海市积极转变了传统的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不足,逐步拓展了社区青少年的生活空间,形成了家庭、社区专业社工、学校联动的青少年工作新格局。巨东红的研究分析了厦门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整体性、系统性、整合性和实用性的运行机制的支撑,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45]。然后,是华中地区的实践经验研究。诸多研究发现,当前华中地区的青少年社会工作也存在专业人才欠缺、专业能力缺乏、自身经验不足的问题,并提出促进专业之间、校园之间以及地区之间的合作模式。孔莉研究认为华中地区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同样面临专业技巧不够熟练、督导缺乏所带来的服务风险,以及如何促进更加完善的服务测评体系在实际的操作中很难运用自如。而陈立新的研究发现湖南青少年社会工作虽然极大地促进了青少年的发展,但还存在需求缺口较大、政府推动不足、社会认同偏低等问题[46]。最后,是西南和西北地区的实践经验研究。西南地区的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主要聚焦于人才队伍、社工机构、方法体系方面。比如,有研究认为成都市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不仅缺乏供给侧的资金支持,还缺乏高层次的专业人才以及专业的服务项目。也有研究发现,西北地区的青少年社会工作存在专业学科基础薄弱、高层次人才匮乏、专业服务水平不高以及专业服务机构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了政府扶持、机构自主以及社会关心等促进策略[47]

(四)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范式

假设网络中每个节点的测量噪声{vk,i}和输入矢量{uk,i}是相互独立的,则可以得到且有以下给出了加权最大似然估计问题(等价于加权最小二乘估计问题)的解:

(五)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实务领域

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领域作为当前研究的重点,相应的研究成果也非常丰富,不仅局限于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更包含了相关的青少年类服务。总体来看,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领域可以表现为救助性服务、预防型服务、治疗性服务和发展性服务四个方面:首先,是救助性服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儿童医院、农村留守儿童、灾区儿童青少年和单亲特困家庭等。马薇结合调查数据分析了社会工作在儿童医院开展服务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并具体分析了个案访谈、小组辅导等方式的运用。谢文媛在对留守儿童存在的隔代监护、社会关系、学业安全等问题剖析的基础上,论述了社会工作三大方法的运用,并建议加强相关的政策设计、队伍建设以及资源链接[28]。刘斌志在对地震灾后失依青少年哀伤经验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青少年哀伤反应的因应策略,并建议社会工作从个案辅导、小组工作、社区教育以及个案管理等方面开展专业服务[29]。高中建的研究则建构了社会工作介入单亲家庭青少年成长困境解决的模型及其实现路径[30]。其次,是预防性服务的研究,主要包括自杀预防、偏差行为与犯罪预防、校园暴力预防和流动青少年预防等方面。针对大学生自杀问题,鲁可荣的研究提出通过学校社会工作整合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人系统,构建健全的大学生自杀干预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机制。许莉娅的研究强调通过资源整合、增权赋能、模式创新和程序改进来促进我国青少年犯罪矫治社会工作的生态系统预防模式构建[31]。张燕婷的研究将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方法引入校园暴力预防干预体系,整合学生、学校、家庭、社区等系统,构建学校社会工作视角下相互融合、多元整合的介入模式[32]。高万红的研究则针对城市流动青少年的需要,从优势视角出发,通过提升流动青少年的抗逆力,促进其正面成长和社会融入,从而降低青少年越轨风险[33]。再次,是治疗性服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社区矫正、犯罪矫正、偏差行为矫正和校园暴力矫正四大方面。范典的研究强调通过发现优势、发挥优势和发展优势来增强青少年矫正社会工作服务的成效。黄嘉慧的研究也指出犯罪青少年自身也有独特的潜能和优势,需要社会工作者积极发现和发展。刘庆的研究则强调对青少年的个案辅导、心理治疗以及行为矫正才是解决青少年偏差行为的根本途径[34]。而在青少年校园暴力矫正方面,已有研究多是从传统社会工作三大方法进行研究与矫正介入,并无观点和方法的创新。最后,是发展性服务的研究,主要包括性教育、生命教育、思想教育和家庭教育等方面。在性教育方面,有研究探讨了社会工作介入学校性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性别敏感度以及具体策略。在生命教育方面,许莉娅的研究提出了生命教育与学校社会工作联姻进驻学校的模式,并具体阐述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介入的方法和策略[35]。在思想教育方面,主要研究集中于将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生态系统观、整合干预模式以及社会宣传技术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在家庭教育方面,丛金洲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引入家庭教育的诊断评估、方案设计、服务治疗以及评估追踪策略,发展了家庭社会工作教育的服务模式。

(六)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社会政策

青少年社会工作是一门专业和科学,具有其自身的学科和理论基础。这在青少年社会工作实践与研究的初始就体现出来,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相应的心理学、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但未来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首先,是心理学层面的理论。青少年社会工作一直致力于借鉴和发展传统心理学关于青少年的理论解释,具体包括社会学习理论、自我理论、抗逆力理论和叙事研究理论等。王佳从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的交互决定理论、观察学习理论、自我调节理论和自我效能理论中吸取营养,认为对“网瘾”青少年开展社会工作服务要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个体认知和社会环境的作用[6]。朱诗敏探讨可能自我理论及其在青少年社会工作领域的运用,具体论述了可能自我的概念、作用、适用性、应用方案以及明确的操作框架[7]。杜经国从抗逆力理论出发创新了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的操作原则、服务原则以及测量评估,并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在服务中的重要意义[8]。张亚兰具体检视了流动青少年在家庭、社区及社会层面的逆境因素,并阐释了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抗逆力测量的详细方法和步骤[9]。权福军则从在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视角下分析了叙事研究理论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重构,包括需求评估、能力重构、影响因素分析以及服务介入等[10]。其次,是社会学层面的理论。社会学理论视角在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中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主要包括了戏剧理论、社会质量理论、现代化理论、社会互动论和结构化理论。其中,谭祖雪等在戏剧理论与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相互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从戏剧理论出发创新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方法及技巧,并通过“小童大义”项目演绎了戏剧理论运用的逻辑框架和操作过程。张佳华从社会质量的社会经济保障、社会融合、社会包容和社会赋权四个维度出发,打通了青少年服务与中观、外部、宏观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分析体系,并为青少年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提供了一个宏观的理论框架[11]。范时杰从现代化视角下出发,提出了当前青少年社会工作应该坚持“造血优于输血”“越轨不全是问题”“家庭胜于学校”和“推拉不如想要”四个基本理念,并演绎了具体的服务实践。费梅苹在社会互动理论与青少年社区矫正社会工作互利性分析基础上,具体论述了意义建构、自我认定、角色创造和重整行动等概念在青少年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服务中的理论价值、服务指引与具体运用[12]。褚好等从结构化理论出发,分析了青少年偏差行为的宏观结构性因素、中观系统性因素和微观个体性因素,并提出了青少年社会工作介入的策略应该包括完善政策法规、构建社会支持、修复中观系统以及选择精准介入方法等。最后,是社会工作学层面的理论。一方面,青少年社会工作充分运用和发展了优势视角理论,并主要集中于社区矫正、网络成瘾、偏差行为以及发展性服务等面向。董明伟从优势视角出发探讨了青少年社区矫正的内涵和基本理念,并强调要从发现优势、发挥优势和发展优势三个层面开展具体的介入服务[13]。刘斌志则从优势视角出发提出了面向网络成瘾青少年的社会工作服务要坚持从叙事中建立专业关系、共同评估优势资源与制定目标、互为主体的行动以及共同评估成效四步策略。陆士桢等则探讨了优势视角在青少年成效小组中的运用,强调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要坚持尊重青少年、挖掘青少年自身优势、激发青少年自主和自发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社会关系等四个原则[14]。刘伟则充分强调了优势视角中赋权、抗逆力和自我效能感对于偏差行为青少年服务的重要性,并对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具体个案、小组和社区服务进行了审视和重构。另一方面,生态系统理论作为社会工作的基本分析框架,对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也有较多的启发。刘斌志论述了青少年自杀未遂的微观、中观、外部以及宏观影响因素,并从生态系统框架构建了社会工作介入自杀未遂青少年的基本原则、框架体系、方式方法和具体模式[15]。也有学者从生态系统理论的角度分析了青少年社会工作介入网络成瘾、困境青少年等议题的基本理念、分析框架及其介入策略。

(七)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域外经验

价值伦理始终是社会工作中的一大重要议题,近些年来有关价值伦理的讨论与研究更是日渐丰富。在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的伦理议题、伦理困境以及伦理抉择,这些都在相关研究中有所反映,具体表现如下:首先,是伦理议题的研究。伦理议题研究是指关于青少年社会工作在服务过程中所遇到的伦理困境及其冲突的研究。一方面,罗肖泉认为青少年社会工作过程中的伦理议题表现为:一是青少年自身的伦理议题,包括案主自决与社会控制的冲突、平等尊重与父权主义的冲突;二是青少年家长层面的伦理议题,包括专业自主与家长权威的冲突、隐私权与监护权的冲突、案主利益与案家利益层面的冲突、青少年权利和父母权利的冲突;三是社会层面的伦理议题,包括多元角色、多元期待、多元价值、传统观念和现行体制五个方面[1]。另一方面,有学者则从青少年、工作机构和社会三者关系的视角出发,认为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伦理议题包括案主自觉与“家长主义”之间的冲突、案主利益与社会组织利益的平衡、专业关系与双重关系的选择等三个方面。其次,是伦理守则的研究。伦理守则研究是指关于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理念及其伦理操作守则方面的研究。虽然大部分研究都赞同青少年社会工作应坚持一些共同的伦理守则,包括保护原则、权利原则、主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关爱原则等。但是,在案主自决这一操作守则的研究方面,不同学者观点有所不同:有学者主张对青少年案主自决进行一定的限制,也有学者建议给予青少年完全自决的权利;有学者认为青少年身心发展并不成熟,需要其监护人代替其做决定,而肖方栋认为青少年实现自决权利不应受到年龄的限制和制约[2]。王思斌教授则认为只要青少年只要有自决意志和能力并且其自决的方向和后果对自己和他人无害,其自决的权利就应受到充分尊重[3]。最后,是伦理反思的研究。在众多伦理困境及伦理抉择过程中,许多学者对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伦理问题进行了多面向的反思。江娅认为伦理价值冲突的本质是对好的生活方式理解不同、文化和宗教观念的差异与对公共资源的分配[4]。有学者则认为青少年社会工作伦理困境应该从社会工作者、受助者和社会组织三者有效互动中寻找出路。沈黎等则充分论述了社会工作服务中所面临双重关系的含义、分类、意义和处置方法,并基于上海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实践分析了保密与否、案主自决、利益冲突、专业界限、公平分配、价值冲突和同事关系的伦理困境及其出路[5]

(八)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本土实践

面向青少年这一充满生机的群体,社会工作服务在微观的个人及家庭服务、中观的小组和群体服务、宏观的社区以及政策服务中拓展了多元化的服务方法与技术,并在相应研究中得到验证和示范推广,具体包括:首先,是微观层面的方法技术研究,主要包括寻解治疗、叙事家庭疗法、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结构家庭疗法和理性情绪疗法等方面的探讨。丘旻臻在对青少年社会工作与寻解治疗契合度分析的基础上,以一个具体案例分析了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寻解治疗的五个治疗阶段及其技巧[16]。卫小将等基于叙事治疗的理论分析,具体论述了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叙事疗法的外化当事人所面对的问题、发掘独特结果和重新编写故事、巩固新故事等三个步骤的操作技术[17]。有学者以具体的个案为例,详细分析了萨提亚治疗模式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具体运用的评估、设立目标、选择治疗技术和反馈等步骤及技术。陈相云也以个案分析为基础,详细论述了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理性情绪疗法的具体模式的方法技术[18]。还有学者对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运用家庭结构治疗模式进行了具体的实例研究。其次,是中观层面的方法技术研究,主要包括同伴教育、成长小组、情境分析和小组游戏治疗等方面的探索。不同学者基于对同伴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阐述,认为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同伴教育过程中主要承担选拔同伴教育者、联合同伴教育者设计活动、培训同伴教育者、鼓励与协助同伴教育者四个角色并开展相应的服务。徐选国在论述成长小组对青少年社会工作必要性和优势性的基础上,着手开发了一套青少年成长小组的实践模式和策略[19]。卫小将则基于场域分析剖析了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涉及的个体、环境以及互动三个要素,阐述了社会工作者对青少年早年“类似情境”进行回溯分析的思路和策略[20]。施超的研究强调了小组游戏中角色扮演和体验学习的治疗价值,并构建了其具体运用的四项基本理念及设计技巧。最后,是宏观层面的方法技术研究,主要包括时间银行模式、过渡仪式、正面文化工作坊模式和嘻哈疗法等方面的研究。程梦怡从理论基础和实践优势两方面探讨了“时间银行”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优势,并分析了社会工作者对青少年服务时间存取进行管理的策略。付佳荣在对青少年成长中过渡仪式价值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一个简短案例分析探讨了通过过渡仪式厘清青少年的过渡脉络,促进青少年角色和位置的合理转化,赋予青少年生活事件正向意义的具体策略和技术[21]。封冲的研究则在正面文化理论引导下,探讨富含正能量的文化工作坊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运用策略,包括负责创造出安全、信任、积极、正面、愉悦的体验式和参与式环境,帮助案主建立自信、挖掘自身潜能和获得自我成长。吴世友等结合青少年文化生活的需要,通过嘻哈音乐形式创新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从预估、破冰、定制小组契约、收集资料、准备阶段、建立目标、写日记、讨论、介入和总结回顾等十一个步骤详细论述了嘻哈疗法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方法与技术[22]

三、中国特色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本土反思

自20世纪末以来,我国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在专业化与本土化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拓展和演进,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一是研究成果不断积累。2000年以前,我国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研究文献只有寥寥几篇,而到2018年已经达到500多篇,表现出了较强的学术发展态势,在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发表的文献数量也不断增多,研究人员的地缘、业缘以及学缘结构也不断得到优化,诸多心理学、教育学以及人类学学者也加入了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队伍。二是研究领域不断深化。近年来,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的主题不断从偏差性行为扩展到发展性行为,研究领域从行为问题扩展到心理问题、社会关系以及社会结构层面,研究群体从犯罪青少年扩展到一般青少年、文化叛逆青少年以及政治偏激青少年等,研究机构也不断由传统青年职业学院扩展到综合性大学的科研机构。三是研究范式不断丰富。当前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正在不断打破研究边界和藩篱,不断从实证研究范式向人文研究、建构主义范式转变,不断从社会工作学视野研究向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新闻传播学以及教育学等多学科整合视野迈进,不断融合了大数据分析、网络调查分析、民族志研究以及模型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四是研究影响不断扩大。一方面,早期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研究成果主要在期刊发表,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成果被报纸、图书和会议报道,尤其是各级报纸对于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的报道日渐增多,美誉度也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被纳入国家标准委员会制定的服务标准,或者被纳入各级党和政府决策咨询成果库,并被纳入共青团中央的发展战略,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青少年工作的发展。

站在新时代,党和国家把青年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进行整体思考、科学规划、全面推进。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当前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研究依然存在以下局限和不足:首先,是研究成果质量不高。相比青少年研究的总体水平以及青少年社会学研究,当前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成果处于一个初步积累的水平。一是理论分析较多,核心概念不够规范,尚未形成研究的核心领域;二是思辨分析多,实证与经验研究少,尤其是缺乏研究数据的学术积累;三是服务方案设计多,行动研究少,导致相关服务的证据性不足,难以证明服务的成效性;四是服务项目及服务实践多,模式提炼与服务经验分析少,最终导致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和研究看似数量多,但质量有待提升。其次,是研究体系范畴不清。相比国外青少年社会工作已经形成为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甚至是成为青少年研究的核心领域,我国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研究既没有形成本土研究的体系,更未形成具有影响力的研究力量。总体来看,一是对国内各地经验的研究多,而对于国际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的经验引介和总结的经验较少,尚没有专门的研究专著或论文成果;二是对国内地方性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经验分享的多,但缺乏对于具有同质性问题、群体以及场域的服务经验的总结和提炼;三是对于青少年服务的个案研究的多,而对于青少年共性问题表征、成因及其对策的归纳和总结少;四是对于服务案例介绍的多,但缺乏对于相关服务领域和服务主题的归纳和集中。再次,是核心能力不够明确。作为一个兼具理论研究与实务拓展双重属性的专业领域,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不仅要引领专业知识、学科建设以及理论积累,更要总结服务模式、发展服务能力、凝练服务标准、建设专业队伍。与此属性相比,当前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依然存在诸多局限。一是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多,而具有行动研究能力的专业人员较少,导致服务实践难以与理论形成有效对话;二是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的志愿服务多,而在理论指导下开展的专业服务较少,对学科积累产生了诸多限制;三是服务内容过于广泛琐碎所带来的服务技术和能力过于碎片化,专业核心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体现较弱;四是虽然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研究成果不少,但是专业的研究机构和研究平台不足,难以形成研究团队和力量。最后,是学科话语体系滞后。按照《规划》的部署,我国青少年社会工作不仅要服务于青少年的多元需要,更需要促进自身专业和学科的发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制度体系和学科体系。与此相比,当前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在学科建设方面依然存在不足。一是对于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的经验分析和案例分析较多,但是对于青少年发展规律、青少年服务的模式、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学科研究和理论分析不足,影响了青少年社会工作学科的可持续发展;二是相关研究成果的数量较多,但是成果质量及其影响力不高,难以支撑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任务;三是青少年社会工作专业主要以专科学历和初级职称者为主,缺乏高水平的研究人员,学科研究梯队和团队有待加强;四是与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相比,青少年工作以及青少年社会工作专业地位还不高,学科话语权有待提升。

四、中国特色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趋势展望

2014年,共青团中央、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等6部门印发《关于加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系统规划了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人才队伍、学科发展以及机构发展等议题,2017年《规划》的颁布进一步提升了青少年社会工作发展的地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也需要不断适应时代的新要求和新趋势,努力提升研究的水平和影响。

排水管接口处上、下管道应在同一垂直线上,采用铅锤仪进行控制。管道接口不顺直将影响排水效果。管道在温度变化时会纵向伸缩,如管道接口处安装不顺直,管道伸缩时会产生径向应力,多次往复将会导致管道接口处裂开,出现漏水。

首先,要开展证据为本的行动研究,总结提炼本土服务模式。未来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既需要基于青少年需要的服务实践,更需要在实践基础上的进行理论分析、总结和提升,从而实现社会服务与理论研究的互促共进、良性发展。一是要加强青少年社会工作领域服务者、研究者以及管理者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协助社会工作者参与行动研究,引导管理者开展政策分析,促进研究者参与服务实践,从而实现实践、理论与政策的协调发展。二是要在原有服务实践的基础上,积极引入证据为本的研究理念和模式,引导青少年服务项目设计符合专业、科学和规范的标准,促进服务的知识和理论积累。三是要充分重视我国共青团开展青少年服务的历史传统和宝贵经验,从中提炼和总结专业的理念、方法和技术,构建中国特色的共青团社会工作模式。四是要对国内不同区域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和研究模式进行分析、总结、提升并开展示范推广。

其次,要吸收国外青少年服务经验,形成本土研究框架体系。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社会积累了丰富的开展青少年社会服务的经验、模式以及理论,并在学科交融和发展中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创新。时至今日,西方发达国家的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已经形成了相应的学科体系和框架。我国未来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研究既要立足本土,更要放眼世界,最终实现国际经验与本土国情的有机结合。一方面,要积极学习和引介国外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服务和研究经验,不仅要积极翻译、引进国外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经典教材、研究专著等成果,更要对国外成熟的青少年社会工作理论和模式进行有选择地学习和吸纳;另一方面,要在吸收国际青少年社会工作学科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青少年需要以及国家战略,建立本土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服务框架和研究领域,并培养本土研究学者,建设本土研究平台和机构,形成本土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的学术共同体。

再次,要提升实践服务的核心能力,建设专业研究人才队伍。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研究最终目的是提升青少年社会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体现服务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未来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要面向宏大的人才队伍建设目标。一是要从学术上厘清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核心能力要素、指标体系、具体内容及其评价标准,为相关的服务和研究工作提供指南。二是要整合多学科力量和视角,加强青少年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服务机构、研究平台以及政策保障体系的研究,通过研究力量的壮大来促进研究质量和水平的提升。三是要整合社会资源,促进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与决策咨询、社会服务以及人才培养的结合,通过资源整合、共享与流动来扩大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四是要着力研究政府购买青少年服务、青少年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以及青少年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建设等重大议题,促进青少年社会工作纳入党和政府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

沥青拌和站也可以称为沥青搅拌站、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它是一个成套的大型设备,主要作用是用于批量生产沥青混凝土。沥青拌和站按照不同的搅拌方式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强制间歇式拌和站和连续生产式拌和站,按照搬运方式的不同其可以分为固定式拌和站、半固定式拌和站和移动式拌和站。一般来说一个大型的沥青拌和站的构成比较系统和复杂,主要由冷骨料储存及输送系统、骨料加热干燥系统、燃烧及排风除尘系统、热料筛分及储存系统、计量系统、矿粉及回收粉再利用系统、沥青加热及供给系统、搅拌混合系统、成品料储存仓组成。

最后,要构建本土化学科话语体系,提升学科地位和话语权。作为综合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文化学等诸多学科的交叉学科,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本土化、专业化和学科化地位,强化社会工作研究促进青少年服务发展的功能和意义。一是要积极借鉴生理学、文化学以及人类学等诸多学科理论,更新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理论体系。进入新世纪,网络社会、风险社会、智能社会以及虚拟社会的到来,给青少年及其发展带来了诸多新的挑战,也要求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不断拓宽理论视野和范式,响应时代挑战。二是不断总结本土青少年服务的经验,总结、归纳和提升我国本土青少年服务尤其是共青团开展青少年服务的历史经验和本土智慧,从而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方法和技术体系。三是不断提升研究的决策咨询、建言献策以及社会倡导水平,促进研究的社会影响力,促进本土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健全。四是加强青少年发展的理论建设、研究阐发、科学普及、模式创新和示范推广,促进本土青少年社会工作话语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罗肖泉.青少年社会工作伦理议题[J].社会工作,2007(01).

[2]肖方栋.学校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伦理困境浅析[J].南方论刊,2013(09).

[3]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74.

[4]江娅.社会工作中的伦理困境和价值冲突[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01).

[5]沈黎.本土社会工作实务的伦理困境与伦理抉择——基于上海青少年社会工作实践的质性研究[J].社会工作,2012(02).

[6]王佳,权佩佩.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应用——以“网瘾”青少年治疗为例[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6).

[7]朱诗敏.可能自我理论及其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运用[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5(03).

[8]杜经国.青少年抗逆力社会工作的社会学分析[J].青少年学刊,2018(03).

[9]张亚兰,刘建娥.抗逆力视角下流动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介入案例研究——基于云南省HIH民办社工机构社区服务实践[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

[10]权福军.叙事研究与青少年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建构[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05).

[11]张佳华.社会质量理论:青少年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的新视角[J].青年学报,2014(01).

[12]费梅苹.社会互动理论视角下青少年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服务研究[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9(03).

[13]董明伟.优势视角下的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社区矫正初探[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5).

[14]陆士桢,徐选国.优势为本的理论价值在青少年成长小组工作中的运用策略初探[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10(04).

[15]刘斌志.自杀未遂青少年的社会工作介入: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分析[J].青年探索,2009(06).

[16]丘旻臻.寻解治疗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运用[J].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18(02).

[17]卫小将,何芸.“叙事治疗”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应用[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18]陈相云.理性情绪疗法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吸毒矫正——基于广州市D戒毒所的实务研究[J].青少年学刊,2016(04).

[19]徐选国,陈琼.社会工作成长小组模式建构——青少年社会工作实践的新领域[J].社会工作(下半月),2010(07).

[20]卫小将,李建权.“情境”分析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应用[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03).

[21]付佳荣.过渡仪式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介入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

[22]吴世友,巫正洪.嘻哈治疗:高危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新模式[J].中国社会工作2009(08).

[23]洪佩,费梅苹.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专业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反思——以上海市Z机构的个案服务为例[J].社会工作,2014(04).

[24]林卡,张育琴.青少年社会工作本土化与国际化问题的理论探索[J].青年学报,2015(04).

[25]韩央迪,郑思佳.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的绩效考评:困境与选择[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0(04).

[26]费梅苹.“融和型”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模式探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

[27]王鑫,陈元元,刘鸿方.社会工作项目“嵌入式”运作研究——基于上海市社区青少年工作的经验[J].青年学报,2014(04).

[28]谢文媛.浅析留守儿童的专业社会工作介入[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8(11).

[29]刘斌志.震后失依青少年哀伤经验的社会工作研究——基于汶川地震灾区的深入访谈[J].社会工作,2013(01).

[30]高中建,刘超,李冲.单亲家庭青少年成长困境的社会工作介入初探[J].青年探索,2011(01).

[31]许莉娅.偏差行为青少年犯罪预防的社会工作介入——以北京市流浪儿童与社区青少年犯罪预防为例[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30(03).

[32]张燕婷,付佳荣.高校校园暴力的学校社会工作介入[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9(02).

[33]高万红.预防流动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工作行动研究——以昆明F社区为例[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5(04).

[34]刘庆.青少年偏差行为的社会工作介入[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3).

[35]许莉娅.青少年生命教育与学校社会工作[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05).

[36]张佳华.青少年社会工作:学科、实务与制度建设[J].青年学报,2015(04).

[37]任娟娟,禇宸舸,靳宇.青少年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状况研究——基于陕西省的调查[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6(04).

[38]张雪黎.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思考[J].青年发展论坛,2017,27(01).

[39]王玉香.西方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历史沿革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2(02).

[40]林文亿.美国学校社会工作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青年探索,2009(01).

[41]田国秀.学校社会工作的模式变迁:美国的经验及启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

[42]庄晓芸.香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经验及其启示[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02).

[43]费梅苹.上海青少年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十年回顾与展望[J].青年学报,2014(04).

[44]张文.深圳青少年社会工作探索与展望[J].中国青年研究,2007(07).

[45]巨东红.青少年社会工作发展现状、问题及其推进路径探析——基于厦门市的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

[46]陈立新,颜敏,彭远春,付强.湖南省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15(06).

[47]荣增举,赵建虹,赵晓伟.青海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体系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5(06).

[中图分类号 ]C9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3297(2019)03-0044-13

[作者简介]

刘斌志,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

林佳,重庆师范大学社会工作实验室研究助理,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实务。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风险社会视域下青少年艾滋病易感机制及其防治的社会工作研究”(项目编号:15BSH052)。

责任编辑:戴婕

标签:;  ;  ;  ;  ;  

新世纪中国特色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本土反思与趋势展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