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论文_王荟媛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论文_王荟媛

王荟媛

上海电机学院,上海市,201306,

摘要: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区别于中小学体育教学,应试感较为疏淡,主要注重体育技能的训练以及提供丰富的体育项目给予学生以选择的权利,后者是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区别于中小学体育教学最大的特点。“互联网+”时代拉开了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的新时代,互联网+不仅为高等教学带来了无限的可能,同时也为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提供了新的可能,开启了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的新时代。本文将围绕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展开论述。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体育;教学模式

引言

互联网+背景下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具有更多的发展空间,为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机会,但是,互联网+背景高等学校体育教学也面临着较大的问题,比如互联网+背景下教学模式后、不能有效利用互利网+提供的资源、教学目标与互联网+社会需要脱轨等诸多问题,对此,必须加快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目标与模式向互联网+背景靠拢,这也是对教育部2.0教育计划的落实举措。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的重要性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理想教学模式在于教学内容能够与互联网+建立有机联系,利用互联网+时代提供的各种资源以实现教学有效升级,以更优秀、更高级的、更成功的教学模式,实现高水平的体育教学。传统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局限于体育技能训练,仅在体能、技巧上对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包括对于体育成绩的评定准则,仅限于体育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体育目标的完成度,造成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积极性不高甚至产生厌恶心理。高校体育教学应当融入互联网+元素,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网络、科技资源,也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便利,也可使互联网+背景下教学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使高等体育教学真正迈入高等阶段。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模式落后,教师不具备高级“互联网+”运用技能

互联网+时代社会不断前进,但是互联网+与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的结合还是处于较为幼稚的阶段,具体的方法指导尚不成熟,缺乏系统的理论。而互联网+真正走入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最大的因素在于高等教学体育教师,教师是知识传播的媒介,是学生接触世界的引路人,因此高等学校体育教师必须做好互联网+教学工作。部分高等教学体育教师年龄较大,对于互联网接触程度不够深入,甚至不具备互联网操作技能,其课程教学模式仅限于技能训练,技巧锻炼,使体育课成为纯技能的一节课,因此,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师必须依据互联网背景改进教学方法,具备运用互联网+教学技能。

(二)学生成绩评价内容单一,“互联网+” 元素参与度小

传统高等学校体育成绩评价机制,只限于课堂表现,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以及任务完成度,内容传统单一,较为刻板。由于学生身体素质因人而异,而高校体育成绩技能部分占据成绩的大部分,因此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虽然体育成绩考查较为简单,但是体育课程成为期末综合成绩不理想的一门课程。

而互联网+背景下高等体育教学成绩评价仍缺失互联网参与的身影,对此在互联网+背景下高等学校教学应当担负起人才培养基地的称号,积极响应互联网+时代教育号召,改变传统高等体育教学以技能课堂的现状,不只简单发展学生的体育技能,注重学生体育思维与素质的进阶学习,有效利用互联网+提供的各种资源,丰富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实现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的进阶升级。

(三)“互联网+”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缺少实践检验

由于“互联网+”教学模式的提出时间较短,对于“互联网+”教学模式没有确定完整的理论系统以及方法指导,在现实教学中也缺乏成功的案例经验,因此互联网+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仍处于摸索阶段,对于各校体育教师设计的互联网+教学方案缺乏实践。对于造成该现象的原因,一是学校缺乏高级的互联网+实践基地,体育课堂的主场地仍是露天操场;二是教师技能所限,教师缺乏对于互联网+的深入了解,因此对于互联网+融入体育课程运用难以得心应手,教学模式不免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的措施

(一)培训教师“互联网+”教学技能,改进教学模式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教师身份承载着民族的未来、学生的命运,教师决定教学模式,因此,只有加强教师教学技能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互联网+融入高等教学是近几年社会科技进步对于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面对社会步入互联网时代,社会进步速度逐渐加快,社会对于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教育也面临2.0改革。为了实现有效让互联网+融入高等体育教学,首先要做的就是教师的工作,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为体育专业课程,例如田径、跨栏这类专业课程;另一类为体育通识课程,例如跆拳道、瑜伽、太极拳这类项目。前者对于学生体能要求较高,训练强度大,后者课程较为轻松,但是教师仍旧采用“老一套”教学方法,即为“反复训练,加强训练”,教学模式传统且单调,缺乏进步性。学校应当组织教师技能培训,加深教师对于互联网+的认识,为教师运用互联网+教学做好理论基础。此外,互联网+背景下体育教学模式应当加入互联网元素,例如网络课程、在线教学实时PK以及各类学习软件进行教学。[1]

以互联网+背景下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模式为例: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有分层教学、分组教学、竞争合作等模式,教师可以利用专业APP使学生在线监测个体身体素质,例如APP的计步、以及关于身高、体重、BIM、心跳、血压、呼吸等各项数据监测记录,通过数据统计精准的分析,例如将身高在一米六至一米六七的划为一组,或者将BIM指数偏大的分为一组,从而利用软件节省了分组的时间且增加了准确性,符合互联网+背景下体育教学的新要求。

(二)评分机制加入“互联网+”元素

高等体育教育成绩评定主要是出勤以及期末考成绩两大模块,其中期末考成绩占比百分之七十,对此,学生只注重期末考模块,认为只要加强练习所选体育课即可及格,因此,该评分机制不利于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真正实现“体育”的教育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

以高校体育APP在高等学校体育评分机制应用为例:高校体育APP是在互联网背景下为高等学校体育教学量身打造的一款APP,主要记录学生的锻炼记录,将锻炼程度纳入评分内容。例如,学校定下锻炼目标即本学期跑步里程10公里,分值30分,对此学生需要日常持续锻炼才能完成目标,实现了体育课程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标。

(三)学校应当重视“互联网+”教学实践训练,提供设备以及场地

学校应当重视“互联网+”对教学产生的影响,重视体育教学与互联网+的联系,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各种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有效的途径。体育课程主要依靠实践训练,对此体育课程进行的场地十分重要,传统体育课程训练场地为露天操场,空间大,学生自由度高,但是,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在阴雨、雷电、雨雪等天气不利于体育课程进行。学校准备备用场地十分有必要,也可设置室内课程,例如:慕课、专家在线示范指导等设施,为体育教学实践训练融入互联网+元素,使体育教学实现质的飞跃。[3]

以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为例:体育课程开展室内教学,学校可以装备网络训练教室,该教室内通过观看专家主导视频以及专家在线指导方式,通过三维定位,定点实时追踪学生肢体动作,机器检测学生位置是否正确,精准指导学生动作规范,实现体育教学的准确性。

总结: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以及丰富的进阶机遇,是体育教育进步的重要时机,对此各高校应当重视互联网+对于体育教学的价值,通过提升教师运用互联网+技能、评分机制加入互联网+元素、提供互联网训练场所等途径,实现高校体育教学有效性和进步性。

参考文献:

[1]王珊珊. “互联网+”背景下长春市普通高校体育网络教学平台持续发展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8.

[2]王科. “互联网+体育教学”效果影响与应用策略研究[D].扬州大学,2018.

[3]肖尔盾.“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混合学习模式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7(10):123-129.

[4]刘洋.“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思维[J].青少年体育,2016(12):10-11.

[5]姜勇,王东海.移动互联网对高校体育教学影响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4(05):99-103.

论文作者:王荟媛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7

标签:;  ;  ;  ;  ;  ;  ;  ;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论文_王荟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