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绿地景观资源概念及体系论文_李帅波1,周莹莹2

李帅波1 周莹莹2

1郑州市城乡规划局 郑州 450000;2河南中医学院 郑州 450000

摘要:绿地景观资源术语出现在各个场合和文本中,但学术界一直没有一个准确统一的定义及体系,本文尝试在总结目前较广泛存在的各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探讨性的提出一种新的绿地景观资源的概念,并阐述其内涵及组成体系,希望能够为解决现有的绿地景观资源体系与城市发展所引发的冲突提供一种思路,并探索能为以GIS为基础的绿地景观资源普查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绿地景观资源;绿地;开放空间

引言

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动力,人对自然的需求及社会的发展,是城市绿地系统发展的动力。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绿地系统的发展将呈现三大趋势。

研究空间范围的扩展:由于城市和区域生态系统的不同特点,无论从城市及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的角度,还是从解决城市环境问题、改善人居环境状况的角度看,研究空间范围上的扩展都将是下一步绿地研究的发展趋势。

网络化发展:城市绿地系统由集中到分散,由分散到联系,由联系到融合,呈现出逐步走向网络连接、城郊融合的发展趋势。城市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日趋密切的同时.城市中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渠道也将日趋畅通或逐步恢复。

绿地系统的功能趋近生态合理化:以生物与环境的良性关系为基础.以人与自然环境的良性关系为目的,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将进一步走向合理化。其中包括:城市绿地系统的生产力(自然与社会生产力)将进一步提高;消费功能(人及生物间的营养关系)进一步优化;还原功能(自维持、降解能力)将得到全面加强。

由于我国正处于快速发胀阶段,国家法律没有完整的规范要求,故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混乱态势,其中不乏一些全面先进的理念和概述,但都没有形成一套成体系的理论。面对这种局面,笔者充分吸取借鉴前人先辈的研究,探索性地提出一个新型概念绿地景观资源,力求结合我国本身现状做出突破,为以后国家规范建设提供一些模式思路。

一 绿地景观资源概念解读

绿地,中心词“绿”GREEN,近年来,由于能源环境的恶化,绿色农业,绿色蔬菜,绿色城市等等名词相继出现,深究其内容,大都是把生态和环境的可持续等理念引进其中,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里的所谓的“绿”就是“生态”,就是运用相对比较成熟的相关生态学科知识补充完善农业,蔬菜以及城市行业等等。绿地也不例外,可以说是把生态学和土地学相结合,实现土地利用的生态化系统化和科学化。可以对应于目前政府机构的环境保护部。

景观,LANDSCAPE,它最初是作为一个地理学名词而出现的,地理学家把景观定义为一种地表景象,或综合自然地理区,或是一种类型单位的通称,如城市景观、森林景观等,对应国土资源部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资源,RESOURSE,《辞海》对资源的解释是:“资财的来源,一般指天然的财源。”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资源的定义是:“所谓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期、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上述两种定义只限于对自然资源的解释。其实早前,孙筱祥的大地景观概念和俞孔坚的整体国土安全格局理念都已经初步涉及到了国土范围上的绿地景观资源的整合思路,但都没有再深入的探讨研究。

鉴于目前绿地概念的繁多与混乱,笔者不再从传统的狭义和广义概念出发,而是运用等级空间分层法(纵向上)——即从三个不同的等级层次上来界定绿地景观资源。

二 绿地景观资源含义及体系

1、纵向上的等级空间分层法

(1)第一等级——国土规划或是国土资源层级上

此层次的绿地景观资源其实就是大绿地景观,它将近乎等同于整个国土表面景观,是最高等级的绿地资源。包括农业用地,城市绿带,国家公园,自然景观良好地带,特殊科研基地,自然保护区等,类型有森林,农田,湿地和水域等。它要求全方位,跨领域,多学科的辅助研究,关乎整个国土生态环境景观的建设,和国防安全并列为整个国家安全。

(2)第二等级——区域规划层级上

这个层次的绿地景观资源是那些景观相似的地域相整合的具有某些共同特征和关联度的绿地空间。犹如气候带和经济都市圈,在此层次上可以有的放矢,根据不同的绿地景观资源确定不同的发展策略,同时结合本区域的地貌景观气候等建设有地方特色的绿地景观,这个层度主要包括有城市间的连接绿带。

(3)第三等级——城市总体规划层级上

这个层级也就是我们经常意义上的城市绿地系统,主要包括有城市公园体系和市域绿地系统及城市绿色廊道等等,这个层级的绿地景观资源的分析和论述颇多,在此不再赘述。

2、横向上的景观类型分类法

横向上,即从绿地景观资源各个层级上的景观类型界定又可将其分为地文景观资源,生物景观资源,水文景观资源,气象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

(1)地文景观资源

地文景观包括名山景观,丘陵景观,平原景观,峡谷景观,奇特山体景观等等。山体地貌景观是绿地景观资源的躯干景观,自然人进入景观区内的第一印象就是对地貌景观的感受,由此可见地貌外形特征以及地貌植被类型的搭配对整个绿地景观有重要意义。

(2)生物景观资源

生物景观是指绿地景观资源中存在的所有的植物景观,动物景观以及微生物景观的总称。生物景观不想地貌山体景观是绿地景观资源的载体,但生物景观中的植物景观对绿地景观正常发挥它的功能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狭义绿地景观中,绿地资源就主要是指植物资源。我国国土辽阔,不同地区的生物景观不仅类型不一样,而且在这个绿地景观资源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由北到南,从东到西,生物景观千差万别。特别是在我国江南平原地区,植物景观在绿地景观资源中占得比重很大。

(3)水文景观资源

雨水分配或者水体上游有来水量的补充,使形成水体景观的先决条件。水体景观按水体的形态可以大致分为:静水景观和动水景观,前者以湖泊,江河等大面积的水体为主;后者则以瀑布以及瀑布群作为主要组成部分。其中城市范围内包括人工塑造的水体喷泉景观。自然人具有亲水特性,具有丰富水体资源的绿地景观通常更能够吸引人,水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绿地景观的重中之重。

(4)气象景观资源

气候景观资源具有重要的观赏,览胜及审美价值,此前绿地景观很少关注这点,以后这也将成为绿地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景观资源可按景观的物理状态来划分。气候的地域性特点决定了不同的地方那个有着不同的气候特点。事实证明,气象景观资源也是最具开发潜力的景观类型。

(5)人文景观资源

人文景观资源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不同地方的人文景观的风格及特点都是不同的。是本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鲜明区别的标志之一。人文景观是根据本地区独特的绿地景观环境与各种民族风俗融合在一起的,体现当地人民风俗习惯的一种特别的景观类型,还包括有本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等等。

3、绿地景观资源体系

绿地景观资源的纵向和横向的彼此交错,五种绿地景观资源包含在每一层次的国土规划层次,区域规划层次和城市规划层次中。同时每一种景观资源在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层次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绿地景观资源大体系图

参考文献:

[1]王建国著.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2]管宁生,绿地与园林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探讨[J],云南林业科技,2000(3)

[3]李敏著.城市绿地系统与人居环境规划[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论文作者:李帅波1,周莹莹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6

标签:;  ;  ;  ;  ;  ;  ;  ;  

浅谈绿地景观资源概念及体系论文_李帅波1,周莹莹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