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程的电气设计论文_张雨

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 浙江 310000

摘要:根据国家推进居家养老的总体工作目标,各省在推进既有老旧住宅小区改造中本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依照居民意愿,对于楼体加装电梯的要求,已制定或将陆续制定具体的设计导则。其中对于电气系统的设计均有陈述,但各有侧重,据此,笔者提出自己一些观点。

关键词: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电气设计

1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中的难点分析

1.1 资金筹措中的问题

以现有的技术来看,对于既有建筑工程加装电梯最常用的形式就是外挂电梯。在一个外挂电梯的安装工程上,要首先进行勘查和设计,之后结合实际需要来制造电梯,进行审批,在安装施工之后才能交付使用。在这些过程中,主要是在下面几个方面产生成本:危房鉴定、设计,电梯造价和土建基础施工,并且建筑工程自身的情况,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连廊处理,这些费用总计为40万元以上。这些费用如果全部由住户分摊,则会对住户形成较大的经济压力。

1.2 住房利益协调难度大

结合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对于既有建筑工程以及其附属设施进行改建、重建,需要经过三分之二的业主量同意,同时其面积也需要超过三分之二。但是实际总结起来,我们不难发现,住在低层的住户对于电梯安装的意愿并不高,但是高层住户对于电梯则有很大的使用需求。对于低层住户来说,首先其并不愿投入相应的费用,电梯作为一项特种设备,其费用不仅仅产生于安装环节,同时电梯的保养和检验也会产生一定的成本。其次,很多低层住户并不需要电梯设备,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最为常见的就是电梯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噪音,给住户的生活造成影响。加之多层建筑工程并没有地下车库结构,而外挂式电梯的安装会占用本就已经十分宝贵的空间,给居民停车造成影响。

1.3 审批难度大

在既有住宅工程中安装电梯工程对于建筑工程的很多方面都会造成影响,如水电线路、天然气管道等等都需要在电梯加装之后进行重新验收。这就会涉及到很多不同的部门,如电力、消防和市政规划以及质监部门都需要进行相关的验收工作。但是在每个部门的审核都需要一定时间的审批,在当前我国政策影响之下,全面通过各类审批是非常困难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出现问题。

1.4 应急难度大,难以开展救援

现在我国很多老旧的小区中没有物业部门,电梯报警装置并不能直接和值班室以及物业管理部门实现连通。电梯如果出现了事故,在困人时,使用者很难求。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应用平层入户的方式,应急救援的难度更高。现在很多旧有的建筑工程并没有为电梯加装留有相应的井道,所以大多需要选择在建筑工程的结构外部加装井道,结合入户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平层入户和半层入户方式两种,如图1和图2所示,为不同的入户方式示意图。夹层入户是指在电梯停留位置刚好是电梯楼层的位置上,其优势是用户可以使用电梯到达自己家,而半层入户则是指电梯停放位置是在缓台位置,用户需要上或下半层才能达到自己家。虽然直接入户方式有着一定的便利性,但是在意外事件的救援工作当中需要通过私人空间。

2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电气设计问题

2.1 供电方式及电源规划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均是以单元为单位,每单元加装一部电梯。其供电电源可采用两种方式:①是直接引自本单元的照明配电箱;②是新增供电电源,与原照明配电系统分开,单独供电。我们知道,既有住宅多为多单元式多层建筑,其电源多引自小区内设置的室外箱式变电站,一般每一个单元或两至三个单元一路电源进线,每个单元在一层或二层设有单元总开关箱。过去住宅每户的设计容量为3~6kW,随着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越来越多,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原有的电源进线以及开关容量已经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加装电梯,采用第一种供电方式存在的问题:①增加单元用电负荷;②单元的供电电缆、总开关及配电箱均需进行重新计算并加大调整;③电梯与照明负荷共用配电箱,电梯的频繁启动也会影响居民的用电质量;④从配电箱到电梯电源箱的水平及竖向电力干线均需穿越建筑楼板、墙体或地面,施工量大,对原建筑造成损害;⑤停电改造期间,影响原居民的生活用电;⑥更换原有箱体、电缆,改造成本大。

采用第二种方式供电,各单元原有照明配电箱及线缆保持不变。新增电梯电源引自小区箱式变电站,可以每单元每部电梯单独干线配电,也可以一路电源干线供给多部单元电梯,在合适位置设置电梯配电箱,采用放射式配电。

可以3-5部电梯一路电源,住宅电梯使用频率一般,3-5部电梯的同时使用系数一般为0.7-0.8,多部电梯共用一路电源,可以节省线缆及开关设备。因此建议采用后一种方式,既便于施工管理,又节省成本。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其负荷属于三级用电负荷,

自小区箱式变电站采用一路电源供电。但既有住宅小区内电梯使用者多为老弱病幼,考虑到电梯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如果条件许可,也可以采用两路电源按照二级负荷供电。

一般小区均设置有两台以上的箱式变电站,两路电源均取自不同箱式变电站即可,如果小区设置有柴油发电机组,第二路电源也可取自柴油发电机组,只是均需增加改造成本。以上两种供电方式均需报请相关部门进行电力管线规划及电力增容。

2.2 照明

加装电梯的候梯厅(区),应设有照明装置并满足照度要求,可采用带有声控功能的LED光源,其电源可取自既有建筑的走廊等公共照明回路,可采用明敷的方式,导管及线缆采用阻燃产品。

2.3 配电及计量

新增电梯的电源进户线宜采用专用回路进线,供配电电缆电线应采用铜材。考虑到老弱病幼住户的安全性,电缆应采用阻燃低烟无卤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

电梯配电箱宜安装在大楼一层的入口处(近电梯),每部电梯在总配电箱内均应单独设置专用电表计量,以便于电费的结算及分摊。电梯配电开关应带漏电保护功能(100mA,无延时),漏电保护功能应结合电梯的平层能力一并考虑。

2.4 防雷及接地安全

加装电梯应设置防雷装置,宜与原建筑防雷装置相连接。

(1)应采取接地措施,供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应采用TN-C-S或TN-S。进户电源在进线处应做重复接地,宜与原接地装置相连,采用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不满足要求时,补打接地极。

(2)所有的电气设备及导管、线槽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均需可靠接地,电梯的金属构件,应采取等电位联结。

(3)为防止闪电电涌侵入、雷电高电位反击及感应过电压,在电源进户线及电梯配电箱处,应设置相适宜的电涌保护装置。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有的住宅电梯安装工程,应充分根据本地区的特点、住户管理和使用要求,并结合原有的供配电系统,进行全面、完整的电气系统设计,实现经济、合理、人性化。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2011[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论文作者:张雨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7

标签:;  ;  ;  ;  ;  ;  ;  ;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程的电气设计论文_张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