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地使用初中英语新教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创造性论文,新教材论文,初中英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更好地完成初中英语教学任务,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必须认清教育发展形势,把握正确的教学方向,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创造性地使用英语新教材。
一、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删减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教材使用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以使教材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和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结合初中学生特点,经常在上课一开始让学生欣赏并学唱一些动画英文歌曲,给学生创造一个愉快的和谐的学习氛围,弥补教材的不足,同时也大大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讲People and Work这一单元时,书上出现的有关职业名词极其有限,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和目前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出现了很多新型的职业,让学生了解学习一些新词,有助于他们了解社会,同时也为他们进行真实的语言交际活动创造了条件。我给学生们补充了actor/actress(演员),accountant(会计),employee(公司雇员),president(董事长),editor(编辑),cadre(干部),boss(老板),government office(政府机关),scientist(科学家),professional(自由职业者),professional writer(自由撰稿人),director(导演),company(公司),tourist guide(导游)等词。让学生们阅读下面的扩展资料:
“衣领”看人
在美国,人们常以衣领的颜色作为判断一个人的地位和区分不同职业的标志和象征。
white collar——白领。指以从事脑力劳动为主的教师、医生、管理、设计、技术等文职人员。他们常穿白衬衣。
blue collar——蓝领。指产业工人、农场工人、服务行业工人等体力劳动者。他们常穿蓝色工装。
red collar——红领。指在机关、企业和科研部门从事文字、接待等工作的文秘人员。她们多是着红装的青春少女。
pray collar——灰领。指服务性行业职工和维修技术人员。他们多是穿灰装的中青年。
pink collar——粉领。指职业妇女、女性工人。她们常着粉色服装。
gold collar——金领。统指新型知识工人。诸如:计算机软件开发者、高级工程师、律师、编辑、策划人员等。
另外,steel collar——钢领。特指机器人。
学过之后,学生们兴趣盎然为自己设计未来的职业,避免了教材上单词的局限性。把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用英语交流奠定了基础。
二、替换教学内容和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对教材中不太合适的内容或活动进行替换。例如,在教学中有的单元出现的课文,阅读起来比较容易,教师可以利用书上阅渎段落下面的问题,或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听后回答,之后再去阅读、找出重要的语言点,这样,既练了听力,同时也提高厂阅读理解能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几年来我一直坚持这样做,效果很好。
三、扩展教学内容或活动步骤
在教材中,有的课教学活动的难度过高或过低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果教师认为某个活动太难,就可以扩展活动的步骤,增加几个准备性或提示性的步骤,从而降低活动难度。如果活动太容易,教师可以对原有的活动进行延伸,比如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层开讨论或辩论、增加词汇训练、进行写作训练等等。有时我让学生用学过的词语编个小故事,可以几个学生通过接力赛的形式来完成,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巩固所学知识,增加了无穷的乐趣。
四、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由于客观条件的差异、学生现有水平的差异以及具体教学实际情况的差异,有时教材推荐或建议的教学方法不一定适合实际教学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注意调整教学方法,使课堂内容更精彩,教学效果更佳。
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交际法、任务型教学法等。采用听说、讨论、表演、分组竞赛、游戏等多种练习活动方式,借助多媒体制作一些精美实用的课件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在巩固新课时,我经常采用竞赛法,引进竞争机制,给学生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符合初中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许多学生跃跃欲试,尤其自我表现力强,得到老师表扬的,甭提有多神气了。用分组竞赛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由于教学方法的多彩多姿,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课堂教学效果明显增强。
五、把课堂建成语言实践场地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本质是交际。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更要教给学生语用技能(听、说、读、写)。我们每一位英语教师应明确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一位外国教学专家曾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内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我们的中学生生活在非英语交际环境中,英语课堂是他们尝试用英语进行交际的主要场地,在英语课堂上英语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创造多种情景,引导学生进行大量语言实践活动,有计划地设计大量训练内容,给学生创设充分进行英语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掌握和运用英语,让学生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从而巩固语言知识,掌握语言技能,在语言实践中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让学生真正学会“用英语去做事”,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如果我们经常注意学生的英语实践活动能力,充分体现英语的交际能力,不仅学生的思维能活跃起来,而且也能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例如,在课堂上,我经常引导学生们去讨论问题:如,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 Why? Do you think it's good or bad for the teenagers to get on line?鼓励学生用英语采访,结合教材编对话,演短剧,目的是通过这些开放性的活动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教师在每一课都要积极动脑时时创新,不断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真正实现让学生用英语做事情,把课堂建成语言实践场地。
六、把课堂变成学习英语的乐园
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这是时代精神的最核心内容。一位教育家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的话,我们一切想法、方案设想都将化为灰烬,变成木乃伊。”在教学实践中我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力争把课堂变成学生们学习知识的乐园,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处理Lesson 109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在上课一开始,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一边看动画,一边听歌曲,那是一首学生们都非常熟悉的旋律,电影《泰坦尼克》的主题曲My heart will go on.学生们的注意力立即集中起来,听讲的兴趣也立即被调动起来。这样做既是一个很好的warming-up,又是一个很好的新课导入,真可谓是一箭双雕。我看学生们兴趣大增,又适时地提出第二个任务,在听歌的同时仔细看动画,然后,用英语讨论画面。我没有给学生们提出具体问题,而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互相提问。我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动脑,发挥想象,开口发言。同学们精神振奋,讨论热烈。接下来,我启发学生们找出本课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帮助学生去解决问题。如,我引导学生们观察the的用法,on the river与over the river的区别等。最后,让学生们在讨论的基础上,用英语写一篇短文,描述书上的图画。在整个一节课中,给学生充分的创新思维空间,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创新学习”的英语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中享受学会英语的快乐,既有利于学生打好英语基础,又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更有利于学生去探索、创新。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把握住英语教学的正确方向,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是创造性使用新教材的前提;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学习现状,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创造性使用新教材的基础;注重以学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创新学习精神是创造性使用新教材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