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巴陵医院院感科 414000)
摘要:目的 观察研究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50例进行手术的患者,分参照组(75例,75项器械)和研究组(75例,75项器械)。对参照组行常规化管理,对研究组行精细化管理,分析2组器械管理的安全性及满意度的比较情况。结果 研究组在器械管理安全性中,比参照组安全性更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患者总满意度相对参照组比较,比参照组满意度更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内运用精细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在手术室进行手术的安全性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应用;手术室;效果
手术室简称OR,是指为病患提供抢救和手术的场所,属于医院重要的技术部门[1]。因此在OR管理中管理方式比较重要,关于手术切口的感染途径管理主要有四个方面,即手术所需物品,手术室空气,医护手指和病人皮肤等,应预防感染,从而确保手术进行的顺利程度[2]。其要求设计需合理,设备准备齐全,护士的工作反应需快捷、灵敏,且有高工作效率[3]。手术室须制定合理严格的制度及无菌规范操作,目前随着医疗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手术室中的工作逐渐现代化,因此本院对OR管理中运用精细化管理,具体分析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50例进行手术的患者,分参照组(75例)和研究组(75例)。参照组:男46例,女29例;年龄10-75岁,平均(41.46±4.17)岁;病程1个月-8年,平均(3.67±1.05)年。研究组:男31例,女44例;年龄12-72岁,平均(37.98±5.12)岁;病程2个月-9年,平均(4.15±2.30)年。2组于基线资料的比较间不存在统计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管理方法
对参照组进行常规管理,主要有:医护人员对器械设备的基本了解;对手术室卫生的严格控制;对医疗器械的维护及消毒方法有所掌握;对器械等方面设备进行基础的编码及标识管理等。
对研究组取精细化管理模式①精细化的人员管理:手术室中的医护人员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人物,是影响患者于手术室中出现感染的关键因素。因此,对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进行管理是必要的。而精细化人员管理就是要不断地培养医护人员的高尚医德、高度责任感以及严谨性科学态度,从而做到真正以病患为中心,为病患着想。②精细化的物品管理:精细化的手术室管理通过规范、标准及科学的方式对手术室物品进行系统管理,将手术中涉及到的所有药品及物品进行分类放置。③精细化的环境管理:制定严格消毒制度,积极对医院中各项感染进行抑制。建立有效的消毒制度:手术前对手术过程需用物品进行有效的灭菌处理。
1.3观察指标
分析2组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各项指标管理情况,包括消毒合格、差错发生、完好度等;采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医生及患者的满意度。
1.4统计原理
所有分析采用数据,以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数据以标准差(±s)表示,2组间的比较以t为检验,计数单位运用例数[n(%)]形式表示,两组比较指标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
2.结果
2.1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各项指标管理情况比较
2组管理后,研究组的消毒合格、差错发生、完好度皆高于参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精细化管理属于一种管理理念,管理文化,是发展必然趋势。其主要典型特征是严、细、准、精 [4]。在我国的医疗体制的改革中,医院建设以加强学科性建设为主要前提,以信息化的建设作为基础,将精细化的管理理念引进医院的OR管理中,从而加强医院地内部核心中管理精密度,实现医院的医疗质量及水平可控性[5]。从而促进医院高效、精确持续运作,能够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营造自然和谐的医患关系良好氛围[6]。为此本院对OR管理中运用精细化的管理,提高本院医疗的服务质量,建立手术资源的整合平台,从而达到管理流程的合理到位,问责关系的清晰明确[7]。
精细化的管理模式是泰勒于1911 年提出的全新管理理念,其旨在运用最优化、最经济的手段方法达到最为理想结果[8]。本院以精细化的管理作为OR的标准管理,将手术室各个工作环节实施细节化管理,包括人员工作制度、设备操作流程、物品规范化、环境精细化等管理。从而更好地加强医护相关人员的精细化管理理念,严谨工作态度,真正领悟手术室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本院对手术室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加强医护人员的专业及理论学习,提高其专业设备操作技能;加强其本职工作的职能意识,从人员中达到了精细化管理。定期进行补充整理及检查登记,杜绝物品的空缺、污染、变质以及过期等,从而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注重到每个工作中的细节。加强物品方面的细节管理,培养医护人员的良好习惯,从而更好地服务每位患者。从结果分析,本院研究组的消毒合格、差错发生、完好度皆高于参照组,由此可证明,精细化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室的器械安全性及为手术顺利进行创造提供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内运用精细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在手术室进行手术的安全性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重要的临床运用意义及重大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孙璐,姚希,袁建峰等.精细化管理在提高首台手术准时开台率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16,36(6):30-31.
[2]王君娣.精细化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手术效率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5):139-140.
[3]陈小萍,康宜琴,圣小平等.精细化管理在腔镜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2015,(6):737-738.
[4]王辉,姚芳,王艳等.手术室精细化管理模式对手术室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5,35(z2):68-69.
[5]张婕.精细化管理在医院手术室管理方面的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2015,(16):69-69.
[6]张佩华,陈华蓉,陈芳等.精细化管理在眼科手术室耗材管理中的应用[J].医院管理论坛,2015,(10):60-61,47.
[7]孙静,孙艳军,曹葆强等.手术室腔镜器械的精细化管理[J].武警医学,2016,27(10):1059-1061.
[8]刘金芳.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82-83.
论文作者:柳新闻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9
标签:精细化论文; 手术室论文; 手术论文; 患者论文; 满意度论文; 器械论文; 医护人员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