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关键施工论文_李景梁

杭州凌正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400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关键施工展开深入研究,先对桥梁结构的理论计算进行了分析,然后重点通过施工控制、主梁测量、线性控制技术、施工过程的温度控制等,对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关键施工控制措施进行了详细论述,将桥梁整体结构性能提升上来,将安全事故的出现概率降至最低,创造便利化的施工安全氛围。

关键词: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关键施工控制

在我国交通事业不断发展过程中,极大地促进了大量跨度较大的桥梁的构建,所以可以更好地应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刚构桥,要满足特大跨径桥梁的受力要求,这种结构仅仅在两端位置,存有伸缩缝,可以将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提升上来,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特点,可以将整体结构性能提升上来,并确保良好抗震能力,同时,在维护方面,对于悬臂施工也具有极大的便利性。因此,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加强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施工技术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

1 桥梁结构的理论计算

现阶段,在桥梁结构理论计算的基础方法中,加强有限元法计算分析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主要是针对施工各个阶段中,桥梁的相应截面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比如应力和位移等。在具体分析方法中,正装、倒装分析法等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其中,对于正装分析法来说,主要是指模拟桥梁结构各个施工阶段的位移、受力情况等,并系统化分析非线性和混凝土收缩等问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跨度比较大,必须要提高对正装计算的高度重视,而在分析施工预拱度过程中,要加强倒装分析法的应用【1】,也即是要结合桥梁结构施工加载顺序的逆过程来进行。倒装分析法在应用过程中个,可以对施工各个阶段的变形情况进行充分了解,进而促进施工建设的顺利推进。

对于无应力状态分析法来说,主要面向于桥梁构件的无应力和曲率等。在这些构件的无应力长度和曲率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集中整合桥梁结构的成桥状态、施工中间状态等,对相关控制数据进行有效分析。无应力状态分析法,在跨度拱桥的结构分析和施工控制中具有高度的适用性。

2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关键施工控制措施

2.1 施工控制

2.1.1 基本内容

首先,线性控制。在施工过程中,桥梁结构尺寸是重要的要素之一,施工中的诸多误差,都极容易导致结构变形现象的出现,进而影响到施工结构,增加桥梁合拢的难度性,在成桥以后,线性起伏比较显著【2】,实现对误差的有效控制。其次,应力笼子。在整个施工中,应力控制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对于悬臂施工来说,在施工的不同阶段中,如果结构所承受的荷载和结构形式等变化比较显著,将会大大导致结构受力情况复杂性的增加【3】。特别在主体结构合拢过程中,在结构体系受力改变的影响下,应力变化比较显著,如果控制力度不足,将会对桥梁的安全性产生影响,甚至破坏到桥梁局部结构。最后,安全控制。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安全是不可或缺的要求之一,在桥梁施工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对桥梁结构的诸多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比如内力、变形等,确保与施工实际需求相符合,进而确保安全施工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2.1.2方法

在开展施工活动过程中,必须要注重现场数据的采集,并对数据的基本内容进行识别和检测,给予下一阶段的施工模型一定的保障,确保良好的施工效果。

首先,预测控制法。这要求在预应力施工时,对相关数据进行实时调整和完善,保证相关数据与不同施工需求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对于悬臂浇筑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来说,在前一阶段施工结束以后,施工单位仅仅借助预应力张拉力大小,以此来对主梁标高进行调整,很难对已经完成浇筑的标高进行调整,要结合本阶段的标高变化,对下一阶段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变动性因素进行分析。加强预测控制法的应用,要对各个施工阶段的内容进行预测,做好施工风险因素的判断工作,给予施工顺利进行一定的保障。在桥梁施工中,预测控制法有着良好的应用成效。预测控制法的基本构造如图1所示:

图1 标准情况下预测控制法构造图

其次,自适应控制法。混凝土材料在预应力张拉等方面的差异性比较显著,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对已经浇筑两端的位移情况进行控制。基于此,对于自适应控制法来说,要对结构内力的相关要素进行深入分析【4】,并将其与下一阶段的运算结合在一起,给予计算模型准确性一定的保障,从而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指导。

2.2 主梁测量

要想给予测量准确性一定的保障,在桥梁相关结构上,要对观测点进行积极设置,一般来说,各节悬臂端梁,至少要对1个轴线点进行测量,而且标准高度观测点至少为3个。要想为观测提供便利,要加强红色油漆标识的应用,并做好各个观测点的编号处理工作。要借助水准仪,对标准高度进行确定,在确定好高度以后,要做好统一化处理工作,给予各个施工环节一定的保障。要加强三种工况平行独立测量方法的应用,对各节主梁的挠度进行确定。

在测量对轴过程中,要加强全站仪或钢尺的应用,借助视准法测量对轴线前端,并对轴线的偏位情况进行充分了解。需要注意的是,在对视准法测量进行应用时,要将轴线后视点设置在过渡墩上,再借助由远到近方法,为最佳控制距离的确定提供一定的依据。在测量对顶面高程时,在主梁顶面混凝土截面上,所设置的观测点至少为3个【5】,对各个观测点的测量值进行分别统计和分析,将平均数(主梁顶面高程值)计算出来。通过对不同施工阶段的主梁挠度变化值、轴线偏移值进行测定,可以对最终的立模高程值进行确定,也可以为主梁顶面实际高程值的获取提供帮助,最后通过分析和对比立模高程值和实际高程值,可以不断提高施工质量检验控制水平。

2.3 线性控制技术

在连续刚构桥挂篮悬臂浇筑时,每块箱梁的阶段主要包括挂篮前移、混凝土浇筑等,要想对不同阶段箱梁挠度变化情况进行有效分析,在混凝土浇筑以后,要积极测量好挠度,并密切关注环境温度变化情况,以免影响到测量结果,将挠度变化原因挖掘出来,给予合拢一定的保障。

在线性控制中,预拱度设置非常关键,在施工中,检测单位要将基本方案提供出来,经过监理的确认,从而开展施工工作。在施工过程中,箱梁立模标高计算公式为:

2.4 施工过程的温度控制

针对主梁挠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温度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温度变化,主要在日照和季节温度变化方面得到了体现。日照温差控制,主要在桥墩和主梁埋设温度传感器,对实际温度差进行实测。通过对日照温度影响主梁的规律进行分析,对于桥梁施工线形和内力控制具有极大的帮助。在成桥以后,季节温差变化,会导致桥墩轴向收缩的出现,从而严重影响到主梁。

3 结束语

在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施工中,必须要加强模拟分析和结构分析,严格监测好施工的各种挠度,将温度对挠度的影响程度降至最低,促进桥梁施工更好、更快的推进。

参考文献:

[1]汪家纬.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设计要点及案例[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8,14(10):198-200+212.

[2]谢守东.大跨度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施工风险控制[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8,33(04):131-132.

[3]黄学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施工风险管理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8,14(08):188-190.

[4]李自光.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技术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5(17):115+117.

[5]曾宗平,王曼君.高墩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抗震设计探索[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38(05):70-71.

论文作者:李景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  ;  ;  ;  ;  ;  ;  ;  

试论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关键施工论文_李景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