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扭曲”到“回归真实”的理想实践--对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个性化”现状的调查与思考_文本分析论文

从“失真”到“归真”的理想践行——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个性化”现状的考察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归真论文,小学语文论文,文本论文,现状论文,理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凝视

(一)“文本解读个性化”目标的“失真”

“文本解读个性化”的目标是什么?一些教师将其“一分为二”,即公开课上的“文本解读个性化”是为了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张扬学生的个性潜能;常态课上的“文本解读个性化”则是为了考试。公开课与平时的家常课风格迥异,公开课是为了展示,家常课是为了应试;有人听课就体现“个性化解读”,没人听课则恢复“标准化解读”——“文本解读个性化”教学成了逢场作戏的“即兴表演”。阅读教学依然承袭传统,因为这一套对考试非常“管用”,这也许正印证了萨特的“存在即合理”吧!例如,教学《孙中山破陋习》一文时,教师让学生讨论:缠足给姐姐带来了怎样的痛苦。公开课上,学生有的说是身体上的痛苦,有的说是心灵上的痛苦,有的说是身心上的痛苦,教师一一给予充分的肯定。可是听课老师一走,教师便语重心长地嘱咐学生:考试时必须写标准答案即“缠足给姐姐带来了身心的痛苦”,因为教学参考书上就是这么说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1](6)每一个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对课文的感悟是不同的。或许对有的学生来说,他认为缠足的确给姐姐的身体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又何尝不可以呢?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把自己或教参的主观意见强加给学生呢?

(二)“文本解读个性化”过程的“失真”

综观现在的“文本解读个性化”教学流程,不说是“行云流水”,也可谓是“一帆风顺”,没有任何的悬念、卡壳和冷场。学生的感受丰富多彩,体验新鲜独特,各种奇思妙想层出不穷,课堂对话高潮迭起……尤其令人惊讶的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总能准确而迅捷地回答。现在的语文课堂真的太完美了,完美得无懈可击,让人叹为观止。可是,在“美丽”“繁荣”“热闹”的背后隐藏着的是什么呢?是渗透、预演、彩排,还是千锤百炼、直至天衣无缝?这种精心“打造”的语文课堂已经背离了真实,那“观摩”“示范”的价值又何在呢?恐怕留给教师的只有深不可测的感慨和遥不可及的羡慕而已。语文课堂不是“时装秀”,虚假的课堂不仅没有看头,还劳民伤神、误人子弟。学生们在一遍又一遍的机械排练过程中,究竟收获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从他们厌倦的叹息中,我们知道:他们累了;从他们强作欢颜的言行举止中,我们知道:他们的独立人格丧失了!他们选择了顺从、沉默以及“合作”。这样的课堂,学生的认识是肤浅的,语言是复制的,感情是“作态”的。本应充满情感沟通,洋溢智慧生成的“文本解读个性化”教学没有了智慧交流的浪花,看不见思维撞击的火星。这种流畅有序的平衡课堂,只是在维持着一种惰性的应和、低层次的和谐,岂不是莫大的悲哀!

(三)“文本解读个性化”结果的“失真”

在“文本解读个性化”教学中,一些学生为了迎合、取悦于教师,故意哗众取宠。于是,体会各具特色,想象五花八门,但事实上,他们真的体会到了吗?真的想到了吗?请看一教师上《鲜花和星星》一课教学片段:

(教师让全体学生伴着音乐一起朗诵课文第二段。)

师:朗诵时你们看到了什么?

:我看到了许多星星在眨眼睛。

:我看到了许多小鸟在旁边飞。

:我看到自己坐在月亮上荡秋千。

:(争抢)我看到了地球!

:(争抢)我坐着宇宙飞船在快速飞行!

:(高喊)我看到了奥特曼在天上飞。(众笑。)

:(拉长声调)我看到了唐老鸭一摇一摆的……

我们听了为之惊叹,儿童的想象多么精彩:“眨眼睛”“荡秋千”“坐飞船”,还“看到了奥特曼”和“唐老鸭”!可是再仔细一琢磨,不禁有些困惑。《鲜花和星星》共两段,其中第二段是这样写的:“到了晚上,花儿睡了,我数着满天的星星:这里一颗,那里一颗,真比地上的花儿还多。”试问,学生朗诵时果真在头脑里想到了这些吗?诚然,孩子最怕没有灵气,成人最怕没有悟性。可是学生凭空想象,胡编乱造,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个性与能力必将日渐萎缩,这正是扼杀了儿童的灵气,长大就没有悟性了。给学生思想的自由、创造的自由,并不是把学生变成脱缰的野马,甚至怂恿他们盲目地异想天开,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抓住丰富可感的语言材料,读中感悟。

二、成因透视

(一)教学的“作秀”对学生的误导

现在的公开课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赶时髦、走形式、摆架子的课堂“作秀”现象。公开课上的个性化阅读更多考虑的是完成教师的教学流程,为了教师的课堂展示,许多学生口是心非地一味迎合。如质疑,很多情况下,教师只是让学生象征性地提问,真正的目的则是为了引出下面的教学环节和内容。而一旦学生所提问题偏离了教师预设的目标价值体系,教师就不予理睬、置若罔闻了。例如,有教师教学《刘胡兰》,初读课文后让学生大胆质疑:“读完课文你产生了什么疑问?”学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一个共产党员的名字中有三个字,说出三个字可以得一百元钱,刘胡兰为什么不说?”“人的脸怎么会像钢铁铸成似的?”“刘胡兰迎着呼呼的北风走向铡刀,她不怕死吗?”……可以看出,学生是从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处提出问题,切入文章的核心。质疑时,学生兴致很高,思维活跃。教师在学生质疑之时频频点头,未了,则将学生所提问题弃之一旁,抛出自己备课时精心设计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刘胡兰被捕后与敌人进行了哪几次对话,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出她的勇敢与无畏?就这样,原本是很有价值的质疑环节便异化为了一种“作秀”。教师的教学却并没有因为学生的提问而发生什么改变,仍然按照预设的教案在不折不扣执行。长此以往,这样的“问题秀”将养成学生的虚伪性和顺从的奴性。

(二)应试的“功利”对学生的戕伤

“以考论教,以分取人”的语文教学评价长期存在着严重的功利主义,人们把“分数第一”放在首位,关注的是如何“应试”,而忘却了“个性培养”——因为“个性”是不考试计分的,自然成了“被遗忘的角落”。至高无上的应试教育目标,使一些教师急功近利,只图眼前的利益;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教学思想让部分教师心浮气躁、急于求成。他们无暇顾及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心理体验,更不用说去细细品味学生提出的“非标准答案”背后的合理内核了。阅读教学,究竟是谁主沉浮?回答是肯定的——考试。受应试教育的牵制,不少教师在阅读课上推崇答案的“精确性”“规范性”,尽力诱导学生往一个“标准圈”里钻。审视我们的阅读教学,就有以教参为“样板”,强迫学生都以“教师的目光”看待课文,把课文读成单一性标准答案的“教师中心论”的影子。许多教师把阅读教学异化为“教参”接力活动,即教师把“教参”的要领搬进教案,再带到课堂,传给学生;学生接过来抄进笔记,考试时再返还给教师,大部分学生成了“教参”的容器和传声筒。只代表个别专家学者阅读评论观的“教参”,以其超级“权威”性一统着阅读教学,何谈张扬学生的本真阅读个性?难怪许多师生说:“文本解读个性化”——想要爱你不容易!

三、出路审视

真正的阅读“收获”应该包括理智的挑战、内心的震撼、精神的陶冶、心灵的净化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改变、丰富与提升。“文本解读个性化”教学中的一系列“失真”问题,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为什么理论上说课堂因孩子的发展而存在,教育应给孩子提供自然真实的生活;但操作上却变成学生因课堂的需要而存在,学生成了追求教育的工具性价值的附庸!“失真”的阅读课堂上,学生正丧失着作为生命的“主体意识”“主体存在”和“主体价值”,又何谈生命个性的张扬呢?有人说教学是一种艺术,那么返璞归真则应是其最高境界。我们呼唤:让“文本解读个性化”教学走上回家之路,回到“本真”的状态吧!

(一)让教学成为一种真诚的对话

人类正步入对话时代,对话正逐渐成为人们的生存状态,对话教学是对话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回应。《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关于阅读教学建议中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1](12)无疑,对话将成为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态。然而由于教师作为“对话霸主”的垄断与控制,教学的“对话”不幸被异化为一种问话、答话、传话。在教师的牵引下,学生察言观色,悉心揣摩,积极迎合,言不由衷地提问、回答,至于真感受、真体验、真理解则早已成了封存于内心深处的隐私和秘密。对话成了一种逢场作戏的“表演”。

审视这样的课堂教学,缺少的正是一种“真诚的对话”。一些教师让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选来选去还是选到教师既定的内容上;一些教师让学生“质疑问难”,但又希望学生的问题“正中下怀”;一些教师表扬学生时是随心所欲、信口开河,而并非发自肺腑……于是,师生的心灵之扉紧闭,彼此违心地说着大话、套话、空话、甚至假话。课堂上,学生似是而非地背诵着豪言壮语,教师则无一例外地予以廉价“表扬”,“等价交换”带来了满目虚假的“繁荣”。

其实,阅读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真情流淌的对话过程。“教师要面向学生敞开心扉,坦诚地与学生交流,是就是,非就非,对学生说真话,抒真情,不需要遮遮掩掩。我们要把课上得真实、质朴,不刻意雕琢,让课堂教学在自然的状态下逐步生成。”[2]鲁迅先生曾说:一个情感冻结的思想家是绝对进入不了文学的。同样,一个情感冷漠的教师也是绝对走进不了学生心灵的。所以,教师一定要善于调动自身情感,投入到教学情境中,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真正让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精神对话,让阅读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朝气与活力。

让教学成为一种“真诚的对话”,意味着让学生从各种束缚、禁锢、定势和依附中超越出来,挑战书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的个性得以扶植和张扬。唯有真诚的对话,师生双方才能亲切地感受到沟通的快乐,心灵的愉悦;唯有真诚的对话,才能让课堂成为积极的生命流程中的驿站,让师生在灵动、开放的“时间流”中,沐浴人性的光辉,享受思想的自由。卸下虚伪的面具吧,我们的阅读教学在走向真诚的同时,必将不断地走向成熟,走向美丽,走向永恒。

(二)让考试成为一种真实的应答

考试从某种程度上讲,是语文课程改革的“指挥棒”,引领着教师深入进行阅读教学改革。由于评价体系、考试制度改革的滞后,时下教育界依然信奉着“猫论”——不管白猫还是黑猫,捉到老鼠的猫才是好猫。试问,“文本解读个性化”教学能确保捉到“老鼠”吗?于是乎,针对考试中的质疑、感受、体会等,教师总是千叮咛、万嘱咐,以“不要出错”为前提,要求答案确保正确无误。练笔不是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表达,而是教育学生不会写的就别写,挑简单的写,这样就不会因为错别字而被扣分了。就连原本充满创造性的造句练习也被一致的“范句”统率得了无情趣,在作业、试卷中的“好像”词造句是惊人的雷同:“妹妹的脸蛋好像圆圆的红苹果。”我们在感叹如此高的正确率和相似率的同时,更多的是为学生“沦为”考试的“奴隶”而悲哀。

陶行知先生曾告诫我们,“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3]叶澜教授也曾经指出,在教学中“宁要真实的错误,不要虚假的成功”。[4]然而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教师的眼里只有“标准答案”,却忽视了学生主体作为人的客观存在。他们总是教导学生:考试就必须保证答案的正确性,至于是不是自己个性化的理解,那就无足轻重了,因为阅卷老师才不管这些呢!况且个性化的东西能不能打动阅卷老师,并获得肯定和认可呢?于是,在考试中,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往往并不是自己真实意志的体现,而是在接受教师灌输的“考试宝典”后,为追求高分的“灵活”作答。

其实,考试是什么?我以为:考试从学生的角度理解,就是为了检验个人的理解与表达;从教师的角度理解,就是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和问题。如果把考试变成学生的刻意编造、违心应付,那我们又从何发现教学的问题,对症下药呢?考试应该是一种主动审思和积极表达的过程,而不是机械被动的“应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主体进行一系列积极的精神活动,包括分析、综合、概括、归纳等逻辑活动,以及想象、顿悟、意会等非逻辑活动。考试中的“虚伪”应付,不仅不利于学生个性的淋漓尽致地展现,更有可能在学生的心灵投射双重人格的阴影。因此,让考试成为一种真实的应答势在必行。

标签:;  ;  

从“扭曲”到“回归真实”的理想实践--对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个性化”现状的调查与思考_文本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