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行业备战WTO_洛克菲勒论文

物流行业备战WTO_洛克菲勒论文

物资流通业备战WTO,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物资论文,WTO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加入WTO是加大对外开放、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实现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对接的重大战略措施。同时,它将给中国的物资流通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与严峻的挑战。当前物资流通业最紧迫的是抢抓机遇,全面做好备战WTO的应对战略。

备战WTO的机遇

(一)将为物资流通业带来大的发展空间。从短期看,中国加入WTO以后,由于克服贸易壁垒的费用下降,推进进出口贸易的迅速增长,将为中国物资流通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市场空间。从长期来看,物资流通业发展的本身又降低贸易费的运输费用,从而对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缩小带来积极的影响,并加速中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从而为物资流通业的发展提供持续扩大的市场空间。

(二)将提高物资流通业的公平竞争的地位和作用。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流通的不公平的政策待遇,阻碍了物资流通业的发展。加入WTO后,“国民待遇”将成为物资流通业捍卫自身利益的有力武器。今后政府机关的“一此习惯性动作”将被指控违背“公平竞争”原则,所有行业都将允许社会资金进入,一道道铁栏杆没有了,物资流通业会凭空多出无数发财机会,与改革开放初期一样,会突然间给物资流通业带来许多惊喜。

(三)物资流通业的渠道将进一步扩大。加入WTO三年后,中国对外贸易将实现放开经营,允许由公有制企业出资或控股成立的国内销售公司,按现行外贸流通公司的标准和条款,经申请可获得外贸流通领域经营权。允许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外贸流通领域。物资流通业将直接面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备战WTO的挑战

(一)经营观念上的挑战。做小本生意,中国人强于外国人,美国人不如中国人。但在对经济规律的理解与运用上,美国人处在绝对领先的地位上。二战结束后,战胜国们商量着成立一个处理世界事务的联合国。美国洛克菲勒家族闻讯后马上在纽约买下一块地皮,无条件地捐赠给联合国。在买下送给联合国的地皮的同时,洛克菲勒家族还将与这块地皮毗连的地皮全部买下来。联合国的大楼建起来后,四周的地价立即飙升起来。洛克菲勒家族为联合国买地皮只花了870万美金,回报给洛克菲勒家族的却是不知多少个870万。相比之下,中国人却津津乐道地信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经营观念。无可置辩,WTO将对中国人的经营理念产生巨大的冲击。

(二)市场份额的挑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资料市场的流通格局已发生深刻的变化。目前,国有物资企业在全社会生产资料市场所占的份额由计划经济时期的70%下降到6%,生产企业的直销份额已上升到55%,民营个体企业的市场份额猛增到39%。在加入WTO后,中国将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大范围内开放市场。由于物流业的市场准入,中国将向美国公司提供贸易和包括批发、零售、维修、运输在内的分销权,三年内允许化肥、原油和石油加工品进入中国市场。三至四年内取消对租赁、速递、货物储运、货仓、广告、技术检测分析、包装等的限制。特别是2001年后,中国的进口关税将由过去的43%降到17%,2005年进一步下降到10%。随着关税的下降,会有更多外国企业和国外品牌涌进中国市场。外国企业将直接面对13亿消费者。据美国纽约的一家投资公司预测,2005年美国出口中国的产品将达到1400亿美元。这意味着,在加入WTO后,大型跨国物流企业将会迅速进入中国市场,抢占迅速增长的物流市场。中国的物资流通业所占的市场份额将受到巨大的冲击。

(三)销售价格的挑战。在生产资料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的态势下,企业之间的竞争突出表现在销售价格上的竞争。国有物资企业背负着冗员多、管理水平低、债务重、周转速度慢、费用高的包袱,销售成本居高不下,在价格竞争上处于劣势,并由此造成了销售额大幅度下滑,市场占有率跌于谷底。加入WTO后,外国企业将会凭借先进的管理和价廉物美的优势,同中国的物资流通企业展开更加激烈的竞争。

(四)人力资源上的挑战。现实经济发展表明,人力资源是新经济的基石。特别是高科技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可是,近年来,由于国有物资企业经营状况不良,经济效益低下,严重亏损,再加上分配制度改革滞后,已造成原有的人才外流,现有的人才又难以引进的被动局面。相比之下,随着我国对外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一大批中外合资、国外独资企业却采取高薪聘请的办法,网罗中国人才,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已处于优势。可以断言,中国加入WTO后,国外企业将会进一步加大对中国人才的争夺。美国的企业界已出台了人才战略,那就是用中国人来打中国人的办法,占领中国市场。几年前,美国企业界已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学府设立专项奖学金,为自己选拔高科技人才。商战上的竞争,将会集中表现在人才上的竞争。

备战WTO的策略

(一)建立战略联盟。为尽快适应WTO新体制的要求,国有物资流通企业要杜绝不正当竞争现象,必须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理念,建立战略联盟去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由于现有的国有物资企业数量较多,规模较小,经济实力薄弱,技术含量低,抗风险能力较差,因此,要在市场开放后的行业竞争浪潮中经受住国外企业的冲击,就必须通过资产重组、股份制改造等方式,在专业化经营的基础上,走企业集团化、规模化的道路,实施资源、销售、信息、储运等方面的组织联合,发挥整体作战的优势,以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二)实施人才工程。加入WTO后,物资流通业能不能得到生存和发展,关键在于有一支过硬的人才队伍。企业要通过建立知识产权、享受股份和高工资报酬的新体制吸引人才;在经营实践中,要切实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大胆地使用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潜在的能量,为企业发展作贡献;要在政治上关心、生活上体贴人才,并要敢于为他们承担责任;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重奖,为他们营造体现自身价值的条件;要体谅、宽容人才,热情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积极主动地为他们创造宽松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以智慧的力量应对WTO的挑战。

(三)建立新的储运网络。加入WTO后,以电子商务、供应链软件集成和第三方物流为特征的跨国物流企业,将采取收购、兼并或合资的办法,把中国物资储运网络作为占领中国物流市场的依托。因此,中国物流业必须抢抓机遇,加大改革力度,打破行业和条块分割的壁垒,建立起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以创新为主题、以技术改造为重点、以代理制为突破口、以银企联合为依托、以增强资源和资金实力为内容的新的物流储运网络,迎接和参与国际竞争。

(四)学习和掌握新知识。WTO带来的不仅是一场激烈的商战,而且是一场学习和运用新知识的挑战。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熟悉国际贸易的游戏规则,对于中国物流企业的经营者是极为迫切的任务。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和“自学与上学”相结合的办法,学习国际贸易知识,学习先进的管理和营销经验,学习科学的经营理念。特别是企业的经营者更要带头学习,改变“知识陈旧、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老化”的僵局,以创新的姿态,把知识经济理论融于企业的经营实践中去,培养一代具有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现代意识,在迎接WTO激战中能打硬仗的员工队伍。

标签:;  

物流行业备战WTO_洛克菲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