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塞致吸入性肺炎护理成效观察论文_李梅,孟小琴

安徽省合肥市滨湖医院急诊内科 230061

【摘 要】目的 探讨假性延髓麻痹脑梗死患者早期进行护理干预预防吸入性肺炎的成效。方法 回顾2013年至2014年我科收治脑梗塞急性期导致吞咽障碍的患者60例(对照组),2015至今57例(观察组),两组患者情况基本相似,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 早期进行护理干预对于预防吞咽障碍导致吸入性肺炎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护理干预;吞咽障碍;吸入性肺炎;脑梗塞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入选条件(1)所有患者通过头颅磁共振或者CT均明确诊断为脑梗塞,既往无吞咽障碍;(2)意识清醒;(3)剔除入院前已有肺部感染及合并心脏,胃肠道疾病者。(4)符合吸入性肺炎诊断标准[1].

1.2 分组情况 对照组60例,其中男病人42例,女病人18例,年龄在63.2±6.5岁,病程5-22天,平均12±5..5天;观察组57例,年龄在61±7.1岁,病程4-25天,平均10±6.4天。两组情况相似,(P>0.05),差异无显著意义,具有可比性。

1.3 吞咽障碍评价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饮水呛咳,参照洼田饮水试验,结果均为3到5级不等.

1.4 疗效判断标准 住院时无吸入性肺炎发生。

2 方法

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密切观察病情,生理护理,心理护理,对症治疗等。观察组在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及早进行护理干预,包括患者入院时根据患者梗塞位置第一时间判定是否需要积极进行洼田饮水试验,及入院后2至3天内持续关注患者有无饮水呛咳。患者梗塞后只要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不再恶化,48小时后即可进行康复训练[2],如患者有呛咳及早予以以下护理干预:(1)进食速度与环境:选择安静的环境,避免讲话,分心;根据患者吞咽功能情况,指导患者改变和适应饮食习惯;经口进食食物宜选择糊状食物,每次小于200ml,进食后床头抬高至半卧位。(2)摄食前训练,一般在饭前进行,每日三次,每次20分钟,训练前可先进行口腔清洁,再用蜂蜜按摩口腔粘膜及舌,再进行口腔周围肌肉的基础训练:每日进行鼓腮,伸舌和双侧面部按摩;可用棉棒蘸冰盐水轻轻刺激软腭,舌根,咽后壁,然后做空吞咽动作;每日行坐位训练,逐渐抬高床头,为以后进食打下良好基础。(3)喉抬高训练:病人把手指置于训练者的甲状软骨的上缘,在训练吞咽时,感觉他的向上运动。然后让病人照镜子,将自己的手指置于甲状软骨上,模仿动作20次。(4)摄食训练:对于卧床患者,一般取躯干呈30度仰卧位,头部前屈,偏瘫测肩部以枕垫起,护士位于患者健侧,食物不易从口中溢出;对能下床活动者,取坐直头稍前屈位,身体亦可取向健侧30度,使舌骨肌的张力增高,喉上抬,食物容易进入食道。如果头部能转向瘫侧80度,此时健侧咽部扩大,便于食物进入,以防止误吸。(5)口咽消化道净化:口腔护理3次/日,及时清理口腔内食物残渣及痰痂,能很好的抑制口腔内细菌的滋生,较好地预防吸入性肺炎,当咽部已经有食物残留时,如继续进食,则残留积累增多,容易引起误咽,因此每次进食吞咽后应该反复做几次空吞咽,使食物全部咽下,然后再进食。亦可进食吞咽后饮极少量水(1ml-2ml),这样既有利于刺激诱发吞咽反射,又能达到除去咽部残留食物的目的,称为“交互吞咽”;侧方吞咽:咽部两侧的梨状隐窝是最容易残留食物的地方,让病人下劾骨分别左右转,做侧方吞咽,可去除隐状窝的残留食物;点头样吞咽:会厌骨是另一处容易造成食物残留的部位,当颈部后屈时会岩谷处变得狭小,残留物会被挤出,继之,颈部劲量前屈,形似点头,同时做空吞咽动作便可去除残留食物。(6)对于5级吞咽障碍的患者可及早行鼻饲饮食,降低误吸的风险。(7)如发生误吸,现场急救非常重要,关键是迅速清楚异物,及时解除梗阻。

3结果

对照组60例,17例发生吸入性肺炎,发生率28.3%;观察组57例,发生吸入性肺炎8例,发生率14%;结果示:早期积极干预吞咽功能障碍,可有效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运用X2检验,X2 =3.56,P<0.01。

4讨论

多发性脑梗塞是内科常见病,而假性球麻痹是常见体征,因进食呛咳导致吸入性肺炎加重病情,或者突发窒息危及生命时有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早期评价患者吞咽功能症状,早期进行干预能有效减少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缩短住院病程。合理的早期功能评价和训练对多发性脑梗塞是非常必要的,洼田式饮水实验简单易行,在一般条件医院均可实行,我们选择这一方法来早期进行吞咽功能障碍的评判,早期发现吞咽障碍,早期干预是非常必要的,针对不同级别的吞咽障碍采用不同的康复训练,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其中舌肌及吞咽肌群运动能力的训练可提高吞咽反射的灵活性,并能防止吞咽肌群发生费用性萎缩,由于语言与吞咽的神经肌肉系统是相关的,因此能改善说话能力的活动均有助于患者进食模式的改变,正确的进食活动有助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柏菁.呼吸内科诊疗常规[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82-285

[2]马志平.脑血管病早期诊断及康复治疗[J].中国实用医药,2006,1(14):61

作者简介:李梅(1981.4—)女 汉族 主管护士 脑梗塞康复指导

论文作者:李梅,孟小琴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8

标签:;  ;  ;  ;  ;  ;  ;  ;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塞致吸入性肺炎护理成效观察论文_李梅,孟小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