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哲学视域内的生态价值与人类的价值取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域论文,价值取向论文,哲学论文,生态论文,人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生态价值是环境哲学的重要范畴。深化对它的研究,对于促进价值哲学研究的深入和端正人类的价值取向,协调好人类价值与生态价值之间的关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传统价值定义的偏颇和生态价值应有的地位
长期以来人类对生态环境恣意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与过于强调人类自身的价值,无视或者否定生态价值有关的。这又与对价值概念存在着模糊的认识相关。关于价值的流行观点是,价值的意义就在于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或者说是对人这一主体的有用性。也就是说,凡是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对主体有用的就是有价值的,否则就是无价值的。一句话,客观事物有无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都必须由主体的需要和实用性来度量。这一说法至少存在着下述几大缺陷:其一,用满足主体的需要和有用性来说明价值问题,实际上只会把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客体的使用价值上,客体只要对主体有用就有价值,没有用就没有价值。这势必会导致赤裸裸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为了实用原则,人类可以对自然界无节制地攫取,而毫不考虑生态环境对人类需要的可供给能力以及它自身的生存能力。其二,对于满足主体需要和有用性这一点也应该作具体分析。主体的需要和有用性不是抽象的和僵死静止的,而是具体的和动态发展的,而且是分类型和层次的。由于主体的社会地位以及文化的差异性和需要的多样性,一部分主体的需要和有用性可能与另一部分主体的需要和有用性相抵触。在全球各色人等具有的普适性的需要还没有形成的态势下,对客体的价值难以形成一个公认的标准和全球普适的价值准则。还由于客体属性和主体需要的多样性,在一种情况下是利(正价值)的东西,到了另一种情况下可能就成了弊(负价值或者是反价值)的东西。其三,主体需要还有近期与长期之分,潜在与现实之别。满足主体近期需要,牺牲长期需要,不一定就能获得价值。其四,满足主体需要还存在着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与满足下代人的需要以及满足世世代代人的需要的区分。从主客体的关系看,现实的主体只能是当代人,现实的价值也只能是当代人的需要,如果以此来衡量,价值的历史性和动态发展性就会被人们忽视,代际之间的关系就会被人为地割断。就会引导人们只是关心当代的现实的价值而忽视潜在的或未来的价值,只有关心当代人的价值而无视或否定下代人的价值,只是关心本国和本地区的价值而忽视别国和别的地区的价值。为了本国和本地区现实的以及当代人的需要和所谓价值的实现,对生态环境采取竭泽而渔和杀鸡取卵的行为就成为无可非议的了。其五,主体有些需要是可以满足的,有些则是不能满足的,相反还必须压抑和禁止。还有一些低级趣味的需要,主体得到了满足,但对他人和社会是没有任何价值可言的。压抑和禁绝这些需要则是有价值的。
如果承认价值不是实体范畴,而是关系范畴,那么就应该把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结合起来考察。只是从主体需要出发对客体有无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作出说明,就离开了价值只是存在于主客体的关系中,舍此以外就不能存在这一特定的语境范围,谈论价值也就毫无意义。价值是在主客体双向作用或双边活动中产生的。没有客体的价值也谈不上主体的价值,反之亦然。在价值问题上,人类中心主义者坚持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类的价值,认为它高于自然的价值,人类是一切价值的来源,非人类的世界只具有外在的工具性价值,离开了人的需要生态环境无所谓权利和价值,表现出典型的单一主体价值论或片面的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论。从表面上看,强调了主体自身的价值,但是,由于离开了对客体价值的承认,实质上追求的是一种不可能存在的子虚乌有的价值。因为对客体价值的忽视和否定也就是对主体价值的忽视和否定。非人类中心主义则高扬反人类中心主义的大旗,在价值问题上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表现为生物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他们认为人以外的存在物特别是生态,与人一样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和权利,其代表人物辛格和雷根主张动物解放和权利论,施怀泽和泰勒主张生物中心论,利昂波德、罗尔斯顿、阿恩·纳斯、比尔·迪伏、乔治·塞逊斯等人主张生态中心论。环境伦理学也就从这一基础上产生。主张要把对人类的道德原则和道德关怀推广到生态上。生物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虽然对生物和生态的价值强调得比较多,论述的观点也存在不够完善之处,但是他们在肯定人的价值的同时,不忽视生物和动物的价值,对于人们完整地理解价值范畴是有帮助的。当然,人类中心论和非人类中心论从各执一端的所谓中心的角度来谈论价值问题,思维方式都是失之偏颇的。价值作为关系范畴,主体和客体具有对等性,而不存在何为中心。
我们进而要问,价值表明的是主客体之间的什么关系呢?是否就是客体满足主体的需要和对人的有用性的关系呢?我们的观点是否定的。因为价值既然作为主体和客体之间关系的范畴,就要承认,没有客体的价值也谈不上主体的价值。主体价值的获得必须以对客体价值的承认和得到为前提条件。因此,价值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互益性关系。价值的有无、大小,主要体现在主客体的互益性状况和程度上。主体与客体之间存在着互益性,就体现出价值;主体有益而客体无益,或者相反,就是无价值或者负价值甚至反价值。一句话,一方有益,另一方无益就谈不上有价值。一般而言,主客体之间互益性程度越大,价值也就越大,否则就越小。
从价值是主客体的互益性关系这一点出发,我们就发现,价值存在于和内隐于主客体双方,价值的实现在于主客体双方的获益。人总是生活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之中,人要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价值,就必须承认生态环境的内在的和固有的价值。否则,就没有自身的价值可言。因此,承认生态环境的价值与承认主体自身的价值具有一致性。价值论意义上的人类中心论的核心观点主要表现为:“人的利益是道德原则的惟一相关因素”,“人是惟一的道德顾客,只有人才有资格获得道德关怀”,“人是惟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其他存在物都只具有工具价值,大自然的价值只是人的情感投射的产物”等,这些观点离开了关系来谈论价值,价值就成了一种抽象和虚无。
只承认主体才有价值,生态环境没有价值的观点,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还与混淆了作为有意识的生命存在物与无意识的生态环境的联系与区别相关。是与把价值与意识本来分属于两个不同领域和范畴的东西混淆在一起有关。他们认为,意识是人所特有的,因此,只有人才有价值意识,才懂得追求价值和创造价值,而动物或生态系统,它们的内部根本没有什么诸如目的要求、选择能力、伦理规范、创造思想和行为等,它们只是随遇而安的自然存在物,为因果关系所摆布,根本没有价值意识,不会去追求和创造价值,所以也就没有价值。确实,有意识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最本质之处。但是,意识是主体自身的属性,而价值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的属性,有没有价值意识与有没有价值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生态环境包括动植物虽然没有如同人那样的意识,但是它构成了人这一主体系统的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客体系统,成了人的价值实现的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我们怎么能因为它们没有意识而否定它们的价值呢?
2 生态价值对于人类价值的意义
用价值作为主客体之间的互益性关系的观点来认识生态价值,就能发现它对于人类价值的意义。
生态价值源于生态,一般指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群落与周围无机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的是生物体与其所处环境的关系。1869年,德国的动物学家E·海克尔首先把“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命名为生态学。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研究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人和其他生物一样,也生存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从自然属性来说,人是生物学的存在物。因此,研究人类的价值就应该把它置于与生态环境的联系中,将生态价值和人类的价值结合起来。否则,我们对人类价值的认识就达不到系统和全面的程度。
保持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是生态环境对于人类价值的意义之一,也是最为重要的价值之一。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不可或缺的,对人类的生存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价值,是人类价值实现的基础和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人本身是生态系统长期进化和发展的产物,是活的有机体,与其他生命一样,需要不断地从生态环境中获取能量和养分,要不断地与生态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输入和输出,以保证自己在生物学意义上的存在,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从事社会活动。因此,人本身是自然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生态环境既给人以维持生存的东西,又给人提供了在智力、道德、社会和精神等方面获得发展的机会。马克思认为,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可见,人类再伟大,都不过是生态环境这一母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而已。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服从于和受制于生态环境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如果遭到破坏,人连同人类社会的存在也会产生问题,更谈不上发展了。在这种情况下,到哪里去寻找人的价值和社会的价值?
为人类提供巨大的经济价值是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的又一价值。人类的经济价值是通过实践活动,在发展生产力中不断创造出来的。任何社会的生产力都不是抽象的概念,而具有实在的内容。生产力是一个由主体和客体所构成的系统结构。生产力的客体系统主要是由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所构成的生产资料系统;主体系统主要由在生产力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劳动者所构成。生态环境系统是生产力中客体系统的重要内容,对生产力发展的质和量都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是生产力能够进行的物质基础,成了支撑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动力源泉。劳动对象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客体要素,离开它,人类的生产活动就无法进行。劳动对象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生产力的质和量。生态环境是人类不可或缺的劳动对象。从现实的和具体的生产力得以进行和发展的角度看,它构成了生产力的源泉。优化的生态环境有助于生产力的高效和持续的发展,促使人类物质财富的增长。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造成了物质财富和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在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只是从生态环境中一味索取,甚至到了生态环境对于发展的可供给能力严重受损的地步,其做法是对生产力源泉的破坏,可持续发展的链条就会中断。具体的和现实的生产力应该是注重生态环境发展的,简而言之,应该是充满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力,简称为绿色生产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生态环境作为劳动对象既是生产力持续发展的源泉,也成了人类财富增长的源泉,极大地改善和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人类也显示出了作为自然界主体的力量,在不断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也充分体现出了自身的价值。一旦人类打破了自身的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状态,绿色生产力就会退化为黑色生产力(传统工业对环境的污染所造成的黑烟滚滚)或黄色生产力(传统农业对土地的破坏所造成的黄土裸露),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又将人类获得的经济价值一笔勾销了。生态环境创造或者损耗经济价值的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生态环境优越,人们的健康状况良好就是为社会直接或间接地创造财富,否则就是损耗财富。英国科学家A·J·麦克迈克尔指出:“多年以来,人类的健康经历了许多事件,尤其是鼠疫、瘟疫和饥荒,都是当地生态遭到破坏的一种反应。5000年前,以农业为基础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崩溃,公元2到3世纪埃及、意大利和非洲人口稠密的居住地,由于干旱而流行鼠疫。14世纪的黑死病以及由欧洲移民和入侵者带来的传染病杀死了大量的土著人,所有这些足以证明生态系统的混乱对人类健康所产生的灾难性影响。本世纪,非洲和拉丁美洲的霍乱大流行,工业萎缩的东欧和前苏联的健康问题,以及非洲萨赫勒地区国家的饥荒,这一切都提醒我们要保持人类、微生物、气候、土地、水和空气之间必不可少的生态平衡。”今天,人们为治理环境污染,改善公共卫生事业,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而付出的代价是够大的了。有些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具有不可还原性。一些动植物绝灭后,再也无法起死回生。因此,环境破坏导致的经济损失无法评估。环境污染在损害当代人的健康的同时,又对下代人的健康构成直接或间接的威胁,经济上的损失也是难以确切评估的。
文化价值是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的又一重要的价值。通过人精心改造和呵护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成了文化的重要内容,它充分体现出文化的价值属性。而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糟蹋文化。文化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和人的创造性,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展开。文化产生的根基是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双重因素的交互作用。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如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美学、科学、道德等作为文化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其中包括对生态环境的反映。从这一意义上说,生态环境又成为文化得以形成和发展的源头。优美的生态环境给人以积极健康的审美享受,它陶冶着人的精神气质,催发着人的创造性想像,完善着人的道德情操,培育着人的理想人格,构成了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的文化价值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正如马克思所说:“从理论方面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部分地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部分地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都是人的精神的无机自然界,是人为了能够享乐和消化而必须事先准备好的精神食粮;同样地,从实践方面来说,这些东西也是人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人在物质上只有依靠这些自然物——不管是表现为食物、燃料、衣着还是居室等等——才能生活。实际上,人的万能正是表现在他把整个自然界——首先就它是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而言,其次就它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而言——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来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形影不离的身体。说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不可分离,这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己本身不可分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积极地改造和呵护生态环境是发展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内容。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将生态城市建设、生态农业建设、生态社区建设、生态家庭建设作为重要内容,使人们能够在优美舒适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精神生活质量,培养了对社会和对生态环境的爱心和善心,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3 全球生态危机与人类的价值取向
当代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已经成为影响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有识之士都为此焦虑不安。
生态环境问题实质上是人的问题,是人类的生存方式和实践方式不当造成的,人类是生态危机的始作俑者。人类必须清醒地反思并进而矫正传统的价值观,端正价值取向,自觉地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能够生存得更好。
在全球生态危机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牢固确立价值是主客体之间的互益性关系的观念,改变传统的主客体两极对垒的二元结构和价值无法兼顾的偏颇,科学地建构主客体互益性的合理机制,更显得十分必要。只有这样,才能在尊重和保证客体价值获得的同时,使主体的价值能够充分实现,又在主体价值实现的过程中惠及和保证客体的价值,从而在主体与客体良性的互益性活动中使人文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都能得到兼顾和保证。物质利益原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因,追求经济价值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经济价值不能脱离生态价值和人文价值,它们之间是互为因果关系和前提条件的。只有充分考虑生态价值和人文价值,才能保证经济价值的实现。单一地追求经济价值,忽视或无视生态价值,被破坏了的生态环境势必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构成严重的威胁,使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不可能,在此情况下还有什么人类的价值可言?当地球越来越变得不适合人类居住的时候,人类社会的价值又怎么能够体现出来?
主客体的互益除了表现为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以及双向价值的兼顾外,还表现为在生态环境问题上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互益上。今天,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地球村”、“地球宇宙飞船”等形象的比喻是对当代世界普遍联系特征的精辟概括。人类所面对的许多环境资源已经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是一块如同美国著名学者加勒特·哈丁所说的“公有地”。生态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超越社会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的问题,成为事关人类生死存亡的共同性问题。因此,必须寻找超越不同利益主体的更大的利益,即全人类共同的利益。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人们采取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牢固确立对生态环境资源这一公共物品应有的公共责任意识和公共价值观,改变那种只顾自己民族和地区的局部利益而不惜损害别人和子孙后代利益的狭隘民族主义的价值观,如为了保护本国和本地区的生态环境,以邻为壑,祸嫁于人,将污染严重的产业转移到别国,实行“生态帝国主义”和“环境殖民主义”等错误的政策和行为。环境哲学认为,人类所居住的地球作为一个活的有机体和极其复杂的物质系统,是一个由无数相互联系、不断发展的生命网络系统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其中各个局部要素都处于非线形的交互作用之中,当局部系统遭到破坏时,整体系统的特性也会随之失衡和发生改观。在全球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生态价值已经具有超越国界性的特征,生态危机也已成为世界性的灾难。任何置全球价值和生态价值而不顾,只是将视野盯着本国和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单一地考虑本国和本地区的生态价值和人的价值的思维方式和做法,都是极其愚蠢的。空气和水每天都在进行着超越国界的流动,臭氧层履盖着整个地球,它们都是人类的公共财产,对人类的工作和生活起着决定性的影响,需要全人类共同来关心和呵护。不努力追求和维护全人类的整体价值,是谈不上本地区、本民族和个人价值的。
确立价值是主客体互益性的观念,还有助于人们充分考虑发展的连续性,实现代际之间的互益,自觉地把追求当代人的价值与兼顾下代人的价值结合起来。当代与下代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这种联系保持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延续性。在当代人与下代人的价值的实现问题上,互益性原则同样是适用的。只强调当代人的价值而不顾下代人的价值,从价值作为互益性关系的角度看,当代人的价值也是得不到保证的。只是片面地追求和满足当代人的价值,这既是导致当代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也是造成发展难以达到可持续性的根源。工业化国家为了自己的利益,按照传统工业范式发展,实行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和生活模式,生产了丰富的物质产品,把增加消费作为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用各种途径鼓励消费,通过商业广告出售消费主义,物质第一主义成了人们的价值取向。无限制地追求物质享受和感官的刺激成为许多人的人生目标和时尚。奢侈的生活远远超过了人类的合理的需要。为了满足当代人对物质的过度需求,人们大量开采资源,耗尽森林、草原和土壤,污染水域和大气,破坏生态平衡,其结果不但超过了自然界的支付能力,造成生态平衡被破坏,而且对人本身来说也形成巨大的压力。现代社会许多难以治愈的富贵病概源于此。在这种情况下,当代人的价值实现不了,下代人的价值更是无法获得。人是有责任的主体,对下代人或者说对未来负责,是人应尽的责任。自觉保护生态环境,进行适度消费,就是人作为责任主体表现出来的具体行动。我们必须承认,生态环境资源可供给人类的是有限的,而不是无限的;地球对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承载能力是有极限的;人类的生活和消费都应该适度而不应该过度。从这一意义上,笔者同意赫尔曼·E·戴利提出的“超越增长”,建立稳态经济学的发展模式。为了尽到人类的责任,戴利认为:“我们是被赋予创造力的生物,但同时必须遵守某些限制,我们有义务对造物主负责,照料好这个世界,并保持它支持生命和财富能力的完整性。特别地,这意味着我们的行为要以生活在足够状态中的生命数量随时间而达到累计最大值为目标。因此这意味着不要损害承载能力——它意味着可持续性,不增长,应成为以世界为中心的经济的道德规范。在这个观点下,根据可持续性的要求,相应的足够、平等、效率等价值成为经济的中心组织原则。人口或人均使用资源的增长将根据促进或阻碍可持续、足够、平等及效率的效果受到鼓励或阻止。”
要确保人类代际之间互益的价值观,就应该及时地变革人类的实践方式和生活方式。首先,当代人要适度生产和消费。经济的适度发展就是要尽量减少和消除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源、能源以及资金的不必要或收效很小甚至是负效应的投入,尤其是稀缺性资源的投入,要确保有限的资源能够满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的道路,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达到资源开发、资源保护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的目的。发展是间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现代社会追求的不仅仅是当代人几年或者几十年的发展,而是一个能够促使人类世世代代的可持续的发展。因此,自己这代人的发展不应该干扰或削弱下代人的发展能力;自己这一群体的发展不应该干扰或削弱其他群体的发展能力;人类的发展不应该干扰或削弱自然界多样性的存在的发展能力;人类在分配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和追求发展时,不能只是局限于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而应该对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予以更多的关注,以求得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下利益与长期利益、目前利益与未来利益的有机统一。其次,要倡导生态价值和生存价值的幸福观。在实践中要把生态价值和产品的经济价值紧密地结合起来,不能因为产品的经济价值是直接的、即时的和可以度量的,而生态价值是间接的、隐性的和长期的以及难以度量的,就采取厚此薄彼的做法。应该看到,产品的经济价值离不开生态价值,没有生态价值作为基础和前提条件,产品的经济价值是无法实现的。
全球生态恶化既是危机,也是契机和转机。只要我们高度重视生态价值,处理好人与自然、当代人与下代人、本地区和本民族与别的地区和别的民族等多种价值关系,理性地发展和利用科技的力量,就能度过危机,开创充满绿色和生机盎然的生态文明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