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大江大河的治理与利用(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河论文,大江论文,历史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主持人:危兆盖(本刊编辑)
特邀学者:冉光荣(四川联合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
邹逸麟(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
张弓(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主持人: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全长6300公里,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人口占全国的1/3,耕地占全国的1/4,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我国特大型城市也地处长江沿岸。因此,在中国历史上,长江流域的社会稳定与否对国家安危至关重要,而历代王朝对长江的治理和利用也就非常重视。今天的话题虽然是谈历史上长江的治理与利用,但总结历史的目的还是为了现在,了解前人治理和利用长江的历史,对今人或许会有助益。
冉光荣:长江水系在长江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沿江分布的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和吴越文化,其浪漫、神奇、灵秀的文化特征可以说都与长江流域的地质、水文有关,而流域内的人民生活、社会发展与长江的关系就更加密切。以四川为例,境内的河流绝大多数属长江水系,众多支流均从盆周山区向盆底南部汇入横贯全省的长江,然后东流而去。因此,自古以来,长江就是四川与外界联系的一条重要通道。此外如嘉陵江沟通陕甘,乌江沟通贵州,而岷江、大渡河、金沙江等自古以来就是大西南的民族走廊。所以,有人云:“四川文明得利于天惠之河道者非浅鲜也!”从近年来发现的广汉三星堆文化和成都平原古城址群来看,四川盆地不仅在史前就已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且巴蜀文化从起源到发展到汇入中华民族文化的大河也都与长江息息相关。
主持人:在人类驾驭大自然的能力大大超过任何历史时期的今天,长江仍能在该地区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那么,在古代,长江水系对该地区的影响是不是更加突出?
张弓:是的,长江及其支流在历史上的水利、航运功能非常巨大,这是有史可查的。例如,唐代通过治江,就使长江在灌溉、交通、防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上游,开元年间蜀州开岷江引渠工程,自新津邛江口筑堰穿渠南下,过眉州彭山、通义,再入岷江,渠长120里,灌两县田1600顷;武则天时在唐昌修的沱江分流工程,灌溉唐昌、九陇二县田地;元和时的嘉陵疏江工程,在兴州江段“焚巨石,沃醯以碎之”,得以通河200里接西汉水,剑南军粮船可直达成州(今甘肃礼县)戍。在中游,贞元年间江陵修复古堤,得良田5000顷,亩收一钟;在唐光宅至长庆138年间,武陵(今常德)陆续筑起2渠3堰3陂,形成水利网络,既方便了洞庭湖区通往长江的漕运,又灌田7000余顷;鄱阳湖畔的波阳在建中元年筑起2堤1塘1湖,对汛期蓄防昌江洪水起到良好作用;毗邻的建昌也在咸通三年筑起两道捍水堤,遏制了汛期修水的暴洪。在下游,开元时乌江县(今安徽和县北)开沟15里,引江水灌田500顷;元和四年宣州南陵筑起60里控水石堰,置大农陂灌田千顷;升州句容南临淮水,麟德时利用梁代古堤置绛岩湖,后又改造为周百里的大塘,灌良田万顷;永泰时润州丹阳修复80里古练塘,灌溉丹阳、金坛、延陵三县农田;常州西有古孟渎,元和八年开41里长渠,引江水入孟渎,既通漕运,又可灌良田4000顷;而扬州在宝历二年从南门外开19里河渠,绕城东行,再接官河,使漕运及商船畅行无阻,成为唐代最著名的水利工程。
冉光荣:流域内的各省区在古代都受惠于长江。如四川,举凡物资运输、人员往还都要依赖长江主干道。据粗略统计,从雍正四年到嘉庆十一年,四川通过长江外运的粮食就达600余万石。单就这一数字而言,就可以说,长江航运对四川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所发挥的作用就非常之大。有人说,四川人从长江走向世界,而长江又让世界认识四川。当然,经过整治后,长江水系对当地的人民生活、社会进步和整个国家的影响就更大了。四川被称为“天府之国”,两湖被称为“鱼米之乡”,这都与长江水系在当地工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关,自然也与当地人民充分利用长江水系发展工农业生产有关。
主持人: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先民世世代代享受了长江的灌溉、航运之利,但也为开发、利用长江的灌溉、交通之利付出了智慧和汗水,有很多创造都可谓功在千秋,利在万代。
冉光荣:鉴于长江干支流对流域内的巨大影响和独特作用,历代中央和地方政府及当地人民对长江水系的治理都非常重视。以航运言,主要是通过整治航道,扩大航运距离,提高运输价值。如清乾隆时,为运送滇铜,对今雷波县以上的金沙江数十滩口或火烧锤劈江心巨石以清除险情,或毁礁筑坝以重辟航路。这类工程虽然历经艰辛,但却惠及当时,泽被后世,可谓功德无量。又如,长江水文的种种变化早就引起了先民的关注,涪陵白鹤梁题记就是一处著名的水文古迹。白鹤梁上,刻鱼14尾,内有一对雄雌鲤鱼作为水文标志,眼部海拔137.91米,与当地现代水位标尺零点基本相等,这是古人观察接近精确的一个显例。白鹤梁上还有题记160多幅,其中108幅提供了唐代以来的72个年分的水文资料。我们从这些资料中可以了解到,长江水文变化大约10年一个周期,最低水位在鱼下10尺。无疑,这些资料对长江的航运和防洪抗旱等都有特殊价值。在水利方面,都江堰水利工程更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个堪称世界独步的无坝自流工程,渠首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组成。鱼嘴将岷江水流一分为二,即内江与外江;飞沙堰高出内江河床约2米,用以溢洪排沙;宝瓶口则是由人工开凿的石水门,当内江水位与飞沙堰齐平时,宝瓶口进水量大体能满足下游灌溉之需,一旦内江来水太急,水位则因宝瓶口扼制而上涨,余水溢过飞沙堰泄入外江,可以避免水患产生。为扩大成都平原灌溉面积,历代还从水利技术、设施及管理方面作了改善和创新,在不失控的前提下增加了内江水量,使都江堰的灌溉面积由228万亩增加到现在的1100多万亩。因此,都江堰工程是古代先民既充分遵循自然规律又充分利用大自然的一项杰作,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主持人:长江既给我们带来了灌溉舟楫之利,但它也是一条水灾频仍的河流。那么,历史上的长江灾情又是怎样的呢?
邹逸麟:长江的汛期时间长,干流洪水峰高量大,如果出现上中游雨季互相遭遇,则往往酿成特大洪水,中下游渲泄不及就泛滥成灾。在历史上,早在春秋时代,就有长江洪水成灾的记载。据不完全统计,从先秦至清末的两千多年里,长江流域发生过大小洪灾210余次,大约每10年1次。清代对治河治江都非常重视,但1644年至1911年的268年间,长江也发生溃决24次,平均11年1次。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还发生过8次大的洪灾。长江溃决成灾的地点主要在中下游地区,如太湖流域从公元4世纪到19世纪末就发生过水灾245次。每次长江洪水泛滥成灾,都要对沿江地区造成巨大损失,而且其损失呈现一次比一次严重的趋势。
主持人:历史上长江洪水泛滥成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冉光荣:长江洪水泛滥成灾的地点虽然多在中下游,但成灾的一个重要原因却在于上游支流多,仅四川境内就有大小支流1370余条;来水量最大,每年从三峡流出的水量达4400多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一,汛期洪水量就更大。历史上长江的四次特大洪水有三次是由嘉陵江等上游支流发水引起的。加之上游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导致水源涵养能力差,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加大,而长江出三峡后,流速顿减,大量泥沙就在宜昌市之下节节淤沉,造成抬高乃至改变荆江河道,这是两湖地区水灾的一个重要成因。
邹逸麟:长江中下游洪水泛滥成灾的原因还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中下游泥沙淤塞,导致渲泄不及。以中游为例,荆江在先秦时期流经江汉之间的云梦泽,河床形态不显著,处于漫流阶段。大致从魏晋起,云梦泽逐渐消失,分叉式河床开始形成,洪水来时水沙分流,因此洪水的危害并不明显。但唐宋以后,统一河床开始形成,而上游带来的大量泥沙由于流速减缓而日渐淤积,造成河床抬高,两岸互相侵蚀,最后形成蜿蜒曲折的河床。这种河床不但水流不畅,而且最难治理,每次大水都使河床改变一次形态。因此,唐宋以后,荆江段水灾频发。元代以来,虽曾多开穴口以分水势,但兴废不常,收效不著。洞庭湖在唐宋时“周极八百里”,直到清代道光年间洞庭湖水面仍然很大,所谓“凡四府一州九邑,横亘八九百里,日月皆出没其中”。但19世纪中叶以后荆江河道上藕池、松滋、虎渡、调弦四口分流局面的形成,导致长江45%的泥沙排入洞庭湖,使洞庭湖区迅速缩小,蓄水防洪能力大减。二是中下游围湖造田造成中下游地区蓄洪防洪能力下降。明清以来,长江中下游围湖垦田之风盛行。洞庭湖在建国初还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是调节长江流量的最好水库,但长江上游带来的大量泥沙使湖区每年净增洲土4000平方米,数十年间围湖造田1500平方公里,现仅存2840平方公里,造成蓄水能力大为降低。建国初期,长江沿岸通江湖泊面积达17200平方公里,对调节长江流量起着很大作用。从50年代中后期起,由于大力开垦,至1983年仅存6531平方公里,蓄水能力被大大降低。而近数十年来,鄂、湘、赣、皖、苏五省围湖造田面积,据粗略统计,总数在12000平方公里以上。建国初期,湖北省有湖1066个,号称“千湖之省”,现在仅有325个,减少了70%。50年代太湖周围出入港汊314条,其中出水港汊208条,经过数十年并港封堵或建闸控制,现只有出水港汊103条。洪水来时渲泄不及,就泛滥成灾。
主持人:历史上,治河要比治江严峻得多,因而,在一些人看来,治江似乎并不重要。可实际情况又并非如此,特别是隋唐以后经济中心南移,历代政府都把治江列为一件大事,而且也确实取得了许多治江成绩,这是今人不应该忘记的。
张弓:中国地处亚洲大陆季风区,又长期以农为本,因此,在历史上,中华民族有源远流长的水利文明,而长江流域的治理与利用,毫无疑问也是其中重要的篇章。司马迁认为长江治理始于大禹,而大禹之后,楚地人民治江开渠,西通汉水、云梦之野,东通江淮之间。蜀守李冰凿离碓,避沫水之害。这是对长江上中游早期治水历史的概述。而史所称吴王夫差开邗沟,李冰父子修都江堰,东汉益州太守文齐造陂池,曹魏扬州刺使刘馥造芍陂、茹陂,晋时晋陵(今常州)内史张闿修新丰塘等,也都是长江流域著名的早期治水工程。较大规模的治江始自唐代。唐朝赋税多出江南,漕运又仰赖江路,重视治江是理所当然。而唐代国力富盛,社会相对安定,也具有大规模治江的条件。《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唐代兴修的水利工程,属于长江水系的大致为上游19处,中游24处,下游15处。计建堤堰33条,沟15条,渠13条,河5条,陂塘16座,湖2座,水门4座。这些大小水利设施,西自成都,东抵常州,分属两岸23州38县,呈现一幅壮观图景。
主持人:近代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在向大自然加快索取的同时,对大自然造成的破坏也日趋严重,但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人们对这种索取造成的环境破坏开始重视。请问,从长江的治理与利用的历史上,我们能够得到哪些启示?
邹逸麟:一是要加强上游水土保持。长江中下游泥沙主要来自上游,明清以来就有人指出秦蜀老林被垦,浮沙随水下流,遂使河湖日浅,近水之民又圩而田之,使受水区十失七八。长江含沙量虽远小于黄河,但年输沙量仍很大,宜昌为5亿吨,汉口为4亿吨。这些泥沙堆积在荆江河段或洞庭湖区都危害极大。因此要对长江综合治理,首要任务仍是要搞好上游水土保持。二是荆江河段和洞庭湖区的治理要统一考虑。例如,加强荆江大堤的堤防工程,这一点并无异议,但不断抬高堤防,危险也愈大。荆江大堤于南宋时形成雏形,明代以后基本连成一体,以后又不断加高,是长江北岸江汉平原防洪的屏障。目前有的堤顶已高出地面12—16米,形成水高田低的局面。而如今江汉平原人口众多,城镇密布,工农业发达,一旦决口将造成毁灭性灾害。历史上从1852年到1931年的80年中,荆江大堤未发生一次溃决,原因是四口分流,减轻了大堤压力。但四口分流后,又加速了分流水道和洞庭湖区的淤积,反过来又削弱了分水能力,使河床水位不断抬高。这一矛盾如何处理需要很好研究。我认为主要是要统盘筹划,要合治而不能分治。三是退田还湖。明清以来,长江流域围湖造田已成为发展耕地的主要方式。而建国以来,此举有增无减。数十年来,确实增加了耕地,粮食产量也大幅度增加了。洞庭湖区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年产量45亿公斤,但水灾也随之增加。建国以来,洞庭湖区有31年发生大小水灾。湖泊围垦损失了洪水蓄容空间,不得不依靠修建山间水库,加高河流堤防,开辟滞洪区来补偿。这种得失的孰重孰轻,也需要作仔细研究。四是早日建成三峡水库。据估计,三峡水库的建成将可控制长江洪水的80%,因此它对长江防洪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还应该考虑长江中下游河道和湖泊的综合治理,如提高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要做到能防二三十年一遇的大水;稳定现有沿江湖泊容水面积,延长湖泊的使用寿命;疏浚和开修太湖排水河道,加强防洪能力;严格控制沿江沿湖滩地的侵占,反对盲目开发滞洪区、洪泛区,以保证必要时泄洪的安全。
冉光荣:无论从历史上看,还是从现实考虑,长江的治理和开发都要首重上游。长江上游支流最多,而且水资源也最丰富。但是,近数十年长江上游生态环境的恶化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如四川省在50年代森林覆盖率为20%,70年代只有12%。森林的过量砍伐首先导致水源日减。如作为成都平原绿色屏障的岷江上游就因林带锐减而水源猛降,50年代平均38秒方,60年代33秒方,70年代10秒方,80年代5秒方,90年代枯水期完全断流。享受都江堰之利的成都市也开始跨入缺水城市的行列。其次是水土流失加剧,含沙量增加。如四川省发生泥石流的县50年代是16个,80年代达135个,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66.7%,每年流入长江泥沙量达6.8亿吨。长江上游的水源减少和泥沙巨增,是导致中游一带航运不畅、水灾多发的原因。因此,治理长江上游,刻不容缓。而治理和开发长江上游的急务又是遏制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保护和改善上游地区植被的最大效益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生态平衡,从而使上游成为长江的绿色水库。当前,有不少学者和社会人士呼吁政府把长江上游划为长江水源涵养基地,推行坚决手段建设涵养林,并以立法形式予以保证,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我们没有时间延宕了,如果长江尚且不能自保,又如何实现“南水北调”的宏图伟业?令人欣慰的是,上游治理不但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而且正在付诸实行。除规模空前的三峡工程外,长江防护林带正在成长壮大,维护生态环境的各类举措也在积极开展。江河的治理一向被人民称为“德政”,我们相信,在党的领导下,长江的治理和开发,必将出现一个更加美好的前景。
张弓:在治江历史上,既凝结了农民工匠的勤劳与智慧,也要看到,许多官员的擘画指挥,尽职尽责,为治江做出了重要贡献。至迟从汉代起,“导达沟渎以滋于灌溉”、“筑堤塌以备水潦”、“疏河漕以通输运”就是沿江地区各级官员的重要职责,同时也是历代朝廷考察官员政绩的重要内容。唐代治江的水利工程多由各级官员发起、组织并主持施工。主持工程的大多数官员名字现在还可以从史料中找到,有的工程就直接以主持官员的姓氏或官职命名。如武陵的考功堰、右史堰,波阳的李公塘、马塘等就如此。这说明,凡是给人民办过好事实事的,人民就不会忘记他,就会以各种方式纪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