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林
安徽寰宇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同时,工业与民用建筑规模也在逐渐扩大,其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直接决定着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因此,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有关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工作。
关键词: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为了有效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混凝土作为主要民用建筑材料,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建筑整体质量的好坏,加之新的施工技术不断被研发和利用,以及人们需求的不断变化,对建筑的施工质量越来越高,因此,想要有效提高民用建筑施工质量,确保建筑具备良好的使用性能,就必须要对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和质量进行有效的管理。
1混凝土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1.1钢筋工程施工不规范
通常情况下,钢筋在部分施工部位,比方说,梁柱交叉位置、主梁受力面以及梁板交叉位置等分布的非常密集。由于钢筋之间的距离过小和过密,因此,造成了混凝土当中的粗骨料难以正常穿过钢筋而进到结构内部。另外,在振捣混凝土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偏差,这样就会对混凝土浇筑的质量造成影响,进而导致部分位置无法达到实际标准,混凝土存在空洞。除此之外,绑扎钢筋的部位也不正确,并未设计出大量的小支架来绑扎钢筋,这样较易促使钢筋骨架出现变形或脱绑。一旦受到了外力作用,就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减小了结构受力作用。
1.2施工质量方面
混凝土干缩裂缝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混凝土进行了过度的振捣模板和垫层过于干燥,从而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泌水的现象,使得外层混凝土具有较大的干缩性能,在水分蒸发之后,就容易造成凝缩裂缝。而模板以及垫层洒水不够,就无法有效吸收水分。这样一来,受到过分振捣的混凝土被抹到墙壁上就会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影响施工质量。
1.3混凝土配料比缺乏科学性
混凝土搅拌前一般会对水泥、砂石、水进行合理配比,这个比例是经过试验来确定并符合相关规定,但一些施工人员会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来进行配比,造成与标准配比相差很远。另外,为了泵送通畅和施工方便掺水量过大,这样混凝土出厂坍塌度较好,但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多余的水挥发或被泌掉,导致混凝土内部会出现洞。这些情况都会降低了混凝土抗拉强度,甚至出现裂缝。
2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2.1对原材料的控制
水泥、水、化学外加剂以及矿物质混合材料是普通混凝土的主要混合材料组成部分。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严格地按照比例进行混凝土配比,通过均匀地拌制工作,振捣操作以及养护工作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下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原材料的控制问题:(1)合理选择水泥品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水泥是混凝土中最重要的原材料,水泥的种类、标号具有多样性。试验人员在选择水泥品种时,需要以设计图纸的技术要求如水化热、凝结时间等,以及实际的施工情况如浇筑时的气温、入仓手段等为前提,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2)对砂的控制。砂在混凝土中起裹浆作用。在进行砂料配比的过程中,需要对砂料的质地、细度模式以及含泥量进行重点检测,减少其他杂质对混凝土强度所造成的较大的影响。尽量选择中、粗砂,砂中的含泥量应该控制在1%以内;(3)对石子的控制。石子是混凝土的骨架。在混凝土配置过程中需要重点检查石子的质地、压实度、含泥量、最大粒径、针片状颗粒含量等因素。碎石的硬度比较大,可以应用在主要的结构受力位置处;(4)对水的控制。对于不能进行正常饮用的水,需要首先对其进行质地化验,只有符合相应的标准以后,才能将其用于混凝土搅拌;(5)对外加剂的控制。外加剂不光能节约成本,还用于调节混凝土的各种性能,在混凝土中的作用至关重要。首先,需要检查外加剂生产厂家是否具有生产的合格证,保证其生产质量与实际要求质量相符合。在使用外加剂之前,需要进行试验配置,并对混凝土的相关指标进行检验,保证混凝土外加剂与工程所用的水泥要求相适应。其次,在使用外加剂的过程中,要注意外加剂使用的有效日期,保证外加剂的应用效能。在混凝土进行搅拌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添加的计量,延长搅拌的时间。为满足新的施工工艺要求,可以采用一些新型的复合型混凝土外加剂。
2.2混凝土施工之后的养护工作
混凝土施工之后的养护工作对于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要严格重视养护工作。一般来说,可以采用浇水、覆盖保湿、喷涂养护剂以及冬季蓄热养护的方法进行养护。通常情况下,混凝土在浇筑之后,要在表面抹至少两层,并保证在12小时之内进行覆盖进行保温养护,不能在上面进行踩踏等其他活动。并且不同的水泥要采用不用的方式进行养护,如果低普通的硅酸盐水泥,则要保证最少养护7天。同时,如果天气条件比较恶劣,则要进行喷水养护,保证浇筑面积大部分湿润,从而保证施工质量。
2.3混凝土裂缝的科学控制
①严格控制施工温度,减少温度应力浇筑时避开夏季炎热天气,或是使用地下水进行搅拌混凝土,以减少水分过快蒸发。特别注意为了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度梯度,应做好浇筑后的保温保湿工作,降低应力影响。根据混凝土建筑面积可以采用多点进行测温,根据测量后的温度作对比,针对性采取措施。一般要求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在25摄氏度以内,可以有效减少裂缝的发生机率。②科学添加,严格按照配比进行施工某些地区的水PH超标或是砂石料含杂质过多,不但会降低混凝土强度而且会导致混凝土干燥后产生裂纹。因此应严格控制砂石含杂质率在1%以下,也可以将砂石提前清洗后再晾干使用。③加强配筋的使用在施工中会发现各方面都在按标准实施也会出现裂缝的问题,因此要从结构方面入手,可以再内部设置适量的温服配镜,释放应力。
2.4监理单位促使施工质量控制有效强化
开展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监理单位是施工质量控制实现的主要参与单位之一,监理单位因为其特殊性,需要具备标准的、有效的、科学的一系列质检方法,全方位、立体化地实现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开展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严格按照实际情况的需要,从根本上促使相关的监理单位质量控制职能工作实现有序性,进而有效的强化,与此同时,企业监理单位需要按照相关的标准,完成质量控制工作的有效实施,并且还需要积极配合其他工作,从根本上杜绝出现人为的阻碍或者是出现人为因素的干扰。企业监理单位需要在分析实际资料以及实际信息的基础上完成混凝土施工质量等问题的深入探讨,在综合分析之后,需要企业施工单位完成技术人员以及施工管理工作人员的最佳组织,需要及时查找出引发施工质量问题的基本原因。进而设置一系列科学的、合理的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方案,通过质量控制方案的贯彻落实,促使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得到有效发挥,进而促使其使用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工业建筑还是民用建筑工程,都应该对其施工质量进行加强控制。混凝土属于控制施工质量的主要建筑材料。是由一定比例的水泥与砂石组成的,具有较强的硬度,可以确保建筑项目的质量。然而,砂石与水泥进行混合的配合比是需要提供技术支持的。由此可见,为了进一步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一定要加强提高混凝土混合技术水平,从而有利于促进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亚崑.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7(12):205.
[2]涂胜华,徐更生.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江西建材,2017(19):74+78.
论文作者:徐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混凝土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民用建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水泥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