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深化改革,越要加强思想工作——关于沈阳市企业思想工作的调查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沈阳市论文,思想论文,工作论文,深化改革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五大以来,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伴随着改革的进程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大部分干部职工对政策的理解能力增强了;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增强了;对改革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了,认识到了只有改革才有出路。大量的情况表明,大多数的干部职工对企业的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股份合作制、出售和下岗分流、实施再就业工程是拥护的,认为这是搞好国有企业的一条正确方针,要坚决贯彻落实。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干部、职工思想的变化喜中有忧,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在实践中认真研究解决,当前特别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影响人们理想信念和政治态度的问题明显增多,思想上容易产生困惑。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大邓小平理论学习和灌输的力度,提高人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据对近百户国有大中型企业、2000多份问卷调查表明,广大干部职工普遍认为,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无疑是正确的,坚信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能够带领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是坚定的,对国家深化改革是拥护的。但是国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遇到了不少矛盾和问题,企业深化改革正在进行,在理论上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增多。当前企业的干部职工对产权改革在理论上有三个认识不清:一是对产权的性质认定不清。特别是对一些国有小企业出售给民营、私有企业感到迷茫,认为退出国有就是搞私有,就是一种倒退。二是对产权的主体认定不清。主要是对转制后产权主体是企业的还是国家的,是职工的还是经营者的弄不明白。他们认为,原来企业是国有的,职工是企业的主人,国家代表职工的利益,现在企业退出国有,主人变成了佣人。三是对产权的价值认定不清。有的职工说,从解放到现在,干了半个世纪,辛辛苦苦建成的国有企业,一夜之间变成了“一元钱企业”,这样一来,国有资产能不流失吗?有个别人认为产权出售给私人,纯粹是社会主义的败家子。由于理论上有些问题认识不清,再加上下岗、分流等一些具体问题的困扰,使部分干部职工对深化改革的前景还存有一些忧虑。问卷调查表明,58%的职工对用三年时间实现大部分国有企业基本摆脱困境信心不足。对上述问题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很可能影响干部职工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影响对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信心。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抓住“高举旗帜”这一根本性问题,加强理论灌输和正面引导,帮助干部职工增强用科学理论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调查表明,理论灌输应该抓好以下几点。一是把理论学习作为衡量干部优劣的“硬”任务,采取专题研讨、进校培训、调阅笔记、交流体会等方式,提高干部的自学质量。有条件的可以对干部采取短期集训。二是通过思想教育,坚定人们对改革的信心。在调查中,有的单位提出,一项改革的政策出台之前,要召开“明白会”,要坚持思想领先,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把困难讲清,把前景讲明,使广大职工脸上笑起来,心头亮起来,在困难中看到希望。三是要加大新闻宣传的力度。很多同志建议,新闻宣传要加大理论宣传的力度。主要是以邓小平理论为基本内容,联系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重点回答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热点问题,解疑释惑,消除认识上的误区和偏差。
二、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影响部分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的问题明显增多,心理上容易产生失衡。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大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的力度,用“暖心工程”保持人们的思想稳定。
应该看到,大多数国有企业干部职工的思想是稳定的,工作干劲和精神风貌都比较好,但是,也应该看到,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影响干部职工的实际问题也比较多。比如,目前沈阳市下岗职工总数已达到30多万人。有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处于亏损状态,有些职工长年不开支,生活困难。再加上就业、看病、住房、孩子入学等实际问题总是解决不了。部分干部、职工对深化改革的前景不可避免地存有忧虑,对个人和家庭利益受到的影响还有一些埋怨情绪。据调查,不少干部、职工呈现出一种矛盾心态,既希望利益关系趋向合理,又担心切身利益受到损害;既希望形成新的竞争机制,又担心自己的素质不高被淘汰;既希望彻底消除平均主义大锅饭,又担心这样下去会导致两极分化。因此,一些干部职工心理上产生失衡,甚至对现行的一些政策产生疑虑。概括起来有六怕:一怕企业亏损不开支;二怕下岗难就业;三怕生活没保障,劳保统筹不到位;四怕看病住院拿不起医疗费;五怕财力不足难有房子住;六怕经营者素质低下,企业难有大发展。
调查中我们感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干部职工趋利意识越来越强,他们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判断是非的标准发生变化,具体表现在讲个人目的多,讲实际利益多,讲自身后路多。很多同志提出,改革攻坚阶段的思想政治工作更要坚持从这一实际出发,既要教育干部职工以个人利益服从改革的整体利益,又要尊重和保护我们正当的个人利益,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改革中职工关注的事办好,把该解决的实际问题解决好。
三、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在政策上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增多了,认识上容易产生疑虑。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着重加大用十五大报告的基本观点解难释疑的力度,坚定服从大局、支持改革的信念
随着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国有企业干部职工思想变化再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对政策存在疑虑。主要疑虑有四:一是对买断工龄有疑虑。有的认为买断工龄不合法,且所得款项,难保自己度余生。二是对提前退休有疑虑。有人说:“男五十、女四十五就被打发回家,这不是剥夺生存权、违背《劳动法》吗?三是对老了谁来养活有疑虑。职工,特别是大龄职工普遍关心的是养老保险、住房、医疗这些与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政策。有的职工反映,企业已向保险公司交了保险,职工却难享受到应有的待遇。四是对身份改变有疑虑。企业转制使相当数量的干部职工产生了失落和自卑的思想情绪。有的人认为,过去在国有企业怎么干都行,现在却要给“资本家”卖命,不管怎么讲,心里也不舒服。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左”的思想和平均主义的观念在头脑中作怪,还是姓“社”姓“资”的问号在头脑中打转转。具体原因就是“三失”:一是企业经营者怕失权。企业一旦转制,自己就说了不算了。二是企业职工怕失位。企业转制后,主人地位难保证,谁来保护咱?三是企业的主管部门怕失利。企业转制后,管企业就不象过去那样硬气了。我们在分析产生这些思想顾虑的原因时感到,这些都与不能正确理解十五大提出的一系列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有关。为此,不少单位紧紧抓住了这一环节,把正确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这样的路线和政策而不能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作为解决难点问题的“钥匙”,贯穿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
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干部职工对党的现行政策理解不透,主要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国情认识不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不少单位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十五大报告中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从三个方面弄清问题:一是通过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我们党对基本国情判断的分析,使干部职工进一步认清现行路线和政策在理论上的科学性。二是通过对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原因的分析,使干部职工进一步认清现行路线和政策在实践中的可行性。三是通过深入细致的具体分析,使干部职工认识到困难和问题并不是现行路线和政策带来的,要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进一步深化改革。
四、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影响人们价值取向产生偏移的问题明显增多,行为上容易越轨。因此,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加大反对拜金主义的力度,永保工人阶级的本色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也处在动态变化的过程中,据调查,突出地表现在对金钱和享受的追求上。有些干部、职工受拜金主义的影响,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把钱看得过重,精神追求淡化,功利意识增强;集体意识淡化,自我意识增强;奋斗意识淡化,享受意识增强。不再看重奖状、奖章,而看重奖品、奖金,不安心本职岗位,个别人傍大款,重经商,想挣大钱。有极少数人为了搞钱铤而走险。部分干部职工受“酒绿灯红”的影响也很严重,道德品质受到腐蚀污染。
如果教育引导不力,思想政治工作弱化,不仅会毁掉一批干部和职工,而且将严重损害我们党的形象,延误企业改革的进程。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育人治本的方针,始终扭住人生价值观这个“总开关不放”,正确教育引导。不少单位广泛开展了“正确看钱、正道挣钱、正当用钱”的思想教育,批驳“钱金万能”的谬论,从思想上清除拜金主义的影响,增强免疫能力。同时,有些企业以争创文明单位、文明班组、文明职工为主要内容,广泛地开展了精神文明的系列活动,有效地弘扬了正气。有的企业在干部队伍中进行思想作风整顿,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具体化,做到警钟长鸣。还有很多企业加强了企业文化建设,基本实现了娱乐有场所、组织有骨干、大的节日有活动,增强了企业文化的吸引力,使思想政治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