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医科大学,辽宁 大连 116044)
摘要:职称改革是我国高校教育事业发展过程的必经环节,不仅对教师的个人发展产生影响,还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职称改革主要是针对教师评聘制度的改革,2017年《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的出台,为新时期改革指明了方向。本文就过去高校职称评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目前的新形势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 职称改革 评聘制度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新的意见对于高校职称制度的改革提出要求:评价要更加科学,改变“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倾向,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注重人才的评定。本文对过去高校教师职称评聘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目前的新形势,提出评聘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高校职称评聘概述
1.高校职称评聘的定义
对于高校的职称评聘工作,可以通过评和聘两个问题的定义来理解。首先是“评”,高校中将专业技术作为“评”的范围,教师通过“评”来获取任职资格。值得指出的是,当前在进行职称评定时高校普遍注重教师在学术上的研究,对教师教学上的水平稍微忽视。然后是“聘”,聘是高校根据设置的职务岗位进行教师人员的聘任,在“聘”的时候主要依据教师的任职资格、学校自身的岗位需求来开展,一般高校进行聘用时候,应聘的老师首先要“评”有一定的职称。在高校中,职称主要分为:教授、副教授、讲师以及助教。
2.高校职称评聘的模式
就目前而言,高校进行教师职称的评聘一般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是评聘合一,即在高校内,对于符合学校职务要求的老师,通过第三方评审机构进行专业技术水平的审定,一般审定的内容主要有任职时间、个人的学历、在岗位的资历以及对于学术的研究情况,如果教师通过了第三方评审机构的鉴定,高校就会依据教师研究的学术方向以及专业技术进行职务的聘用,这种情况下,老师获得资格后就可以享受终身制。第二种是评聘分开,即将老师的专业技术职务的聘用和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分开进行,在高校的实际工作中,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进行单独的评聘,对于第三方鉴定机构的专业技术评审不再首先关注,这种职称的评审模式符合目前的形势,符合高校职称改革的方向。
二、当前高校职称评聘工作中存在问题分析
1.岗位职数的困扰
由于我国高校,大多岗位编制数量长期以来都是由当地的政府部门决定,尤其是公办类的高等院校。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制定的岗位数量是参考政府财政支出情况,并没有依据高校的发展、具体需求来制定,这严重地阻碍了教师的积极性,对于高校的用人制度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不利于高校的健康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评审注重学术研究而轻视教学专业技能
目前,在高校的职称评审过程中,受国家政策导向影响,导致过于注重教师学术研究成果,对于其教学等专业技术水平缺乏足够的重视,致使最终结果与进行高校职称评聘工作的初衷不符。比如,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因为要评审职称,不得不把眼前的重点工作放在发表论文上,专注于学术上的研究,对于实际的教学水平没有过多的精力去研究,使得教学质量下降。
三、新形势下高校职称评聘改革的方向
1.科学设岗,按岗聘任
在高校教师中,进行职称评聘的基础是岗位的设置,这也是进行评聘的前提。在新形势下,依据《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改革的方向,国家相关的部门应该在高校岗位设置上,让高校有自主设置的权力,在实际的工作中,高校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发展,进行教师的岗位设置,对于岗位的工作内容,进行详细的设计,比如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岗位的数量、岗位的福利待遇等等,这样能够避免不必要的岗位浪费情况,可以优化高校老师的岗位管理。另外,制定科学的岗位聘任体系,在聘任的过程中,注重老师的个人能力,依据岗位的需求,进行人员的数量确定,对于岗位的薪资依据工作的业绩来制定,给予可控灵活的岗位福利管理。同时废除评聘的终身制度,对于岗位的聘任实行业绩考核制度,对于不达标的岗位进行淘汰制度,提高教师竞争意识。
2.建立科学的职称评审体系
以往的评聘制度过于注重教师的学术水平,而忽略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且评审的机构一般是由第三方鉴定机构进行。在新形势下,建议由学校和第三方专家鉴定相结合方式开展教师的职称资格评审工作,不能完全由高校独立进行是为了避免在评审的过程中出现贪污受贿、不公平公正的现象。为了达到科学合理的评审目标,应该是高校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岗位的需求,进行具体的评审方案制定,在评审的过程以及结果的确认中,由第三方专家评审机构进行监督,保证评审的公平、公正。评审过程中注重人才的选拔,强调教师学术性研究成果同时,也要重视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可以在评审的指标中,加入教师的教学业绩、师德、课堂教学能力等条件。一套科学、完整、全面的职称评审制度,应该是科研学术与专业技术以及教学水平并重的,在学术水平上,注重研究成果质量,在专业技术、教学水平上,注重个人的品德、能力、知识、业绩等。
四、结束语
新形势下,高校的职称评聘,应该是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利用评聘分开的模式,通过教师的教学水平、师德、学术能力为主要评审指标,进行公平、公正的评聘制度,利用有效的监督机制,保证高效教师职称评审的科学化、合理化。
参考文献
[1]肖鸿雁.论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工作的改革[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5(8):56-58
[2]郑丽华.高校职称评聘工作改革的深化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6(9):119-121
[3]金爱萍.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职称评聘工作的思考--以福建省为例[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4):50-53
论文作者:赵昕昊 唐羚 付卓栋 姜力群 张彤*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7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8
标签:职称论文; 高校论文; 岗位论文; 教师论文; 工作论文; 注重论文; 学术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7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