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视野下的中国共产党制度变迁_历史政治论文

历史视野下的中国共产党制度变迁_历史政治论文

历史视野中的中共机构变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共论文,视野论文,机构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政治局、书记处、总书记……随着十七大的召开,这些中国共产党内重要的机构和职务在新闻中频繁出现,读者在对这些概念耳熟能详的时候,也许不会想到这些机构和职务在中共86年的历史中,由来如何,变化几许,背后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

政治局:风云变幻30年

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中国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会议——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国家的政治中心北京召开。代表全国7300多万党员的2200多名代表在此期间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时光回溯到1982年,中共十二大选举产生348名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新当选的211人,其中包括后来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以及当时最年轻的中央委员、39岁的胡锦涛。他们从此登入中国政治舞台的聚光灯下。

被称为“党中央”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属于中共全国代表大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员都有权提名中央政治局的成员。

中央委员会每届任期5年。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党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

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必须有5年以上的党龄,名额由全国代表大会决定。中央委员会委员出缺,由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按照得票多少依次递补。

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由中央政治局召集,每年至少举行一次。

中央政治局由中央委员会选举产生。党章规定,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中央委员会的职权。

2002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大选举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有9人,超过了以前几届。一些对党史不太了解的人都以为这是创纪录的,其实不然。1966年八届十一中全会中央政治局常委人数曾达到11人,为党历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人数之最。

而在1973年,中共十大选举出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人数就是9人。

两年后的十届二中全会,增选“文革”初期被打倒、1973年3月复出的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为常委,同时批准了时任沈阳军区司令员的李德生关于辞去所担任的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请求。这样,政治局常委一增一减,仍为9人。

总书记:最高领导人为何这样称呼?

上世纪80年代,中共组织架构发生重大变动,十一届五中全会“决定恢复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所决定并在十年间证明是必要和有效的制度,设立中央书记处作为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领导下的经常工作机构,并且选举胡耀邦同志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当时总书记并不是党的最高领导人。但实际上恢复书记处一举已经为胡耀邦取代华国锋作了铺垫。”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说。

事实上,在中共党史中,有两段时期中共中央委员会设立总书记,不过那个时候,总书记并不是中共最高领导人。

第一段时期是从1956年9月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邓小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党的最高领导人是主席毛泽东。另一段正是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上胡耀邦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到1982年中共十二大前。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已担任总书记的胡耀邦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一职。他一人兼任主席和总书记两职,在党史上罕见。这一时期,颇类似于1943年后毛泽东以政治局和书记处主席身份主持中央书记处工作。

1982年中共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党中央不再设主席,只设总书记,从此,中共最高领导人的头衔变为总书记。

那么,总书记的称呼,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时,全国只有五十多名党员。人员少,事务少,所以一大选举中央领导机构,暂不成立中央委员会,先建立三人组成的中央局,并选举陈独秀任书记。“中共二大、三大,虽然选举了中央执行委员会,负责人陈独秀称委员长,直到四大时改称总书记,总书记仍是陈独秀。”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高新民说。

至于为什么一大时将党的最高领导人称为“书记”,有党史专家认为,“书记”在当时是最小的官职,即“书记官”,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文书、秘书。当时甫具雏形的中国共产党为了表示与旧社会决裂的决心,为人民谋利益的决心,不当官僚,不做欺压百姓的老爷,所以才选择了最小的“书记”,来称呼党的各级领导乃至党中央的最高领导。

中央书记处:曾经的“最后决定权”

“中央书记处是中共中央领导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石仲泉表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中央书记处先后作为中央最高决策和领导机构,中央日常工作机构、中央办事机构,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和影响。

1933年初,党中央迁入江西苏区。当时全国苏区发展到十几块,红军达30万人,党员也达30万人。仅设一个总书记已难以领导这样一个大党,中央书记处应运而生。

“尽管有争议,但基本可以认定中央书记处是1934年1月中共六届五中全会设立的。”高新民表示。

由此到遵义会议前后的一年多时间,文献中鲜有政治局常委会记录,而以书记处名义发布的文件居多。文献中所称“中央书记处书记”与“中央政治局常委”其实指向相同,而书记处发布的文件显然都具有代表党中央的最高效力。如遵义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即中央书记处书记。

1943年3月,中央机构调整,决定在两次中央委员会之间,由中央政治局担负领导整个党的工作责任,有权决定一切重大问题,政治局选举毛泽东为主席;书记处则成为根据政治局决定的方针处理日常工作的办事机关,书记处由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组成,毛泽东同样为主席,没有用总书记这个称谓。

这是中共中央第一次用“主席”的称谓:“会议中所讨论的问题,主席有最后决定之权。”

“‘最后决定权’并不神秘,就是最后有一个拍板的人,并不是因此导致后来毛泽东没人监督,而是党内民主最后没有坚持下去导致的。”石仲泉说,中央政治局作出毛泽东有“最后决定权”的规定,是由于当时党面临着异常艰苦、异常复杂的斗争局势,需要集中全党的力量,快速、高效地去开展斗争。

1945年的七大不设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政治局的核心领导机构为中共中央书记处。选举产生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为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5人,时人称之为“五大书记”。

七大的一个重大历史意义是将毛泽东思想写在了党的旗帜上,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在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在党内确立了被共产国际认可的领袖地位的毛泽东从此成为红色中国的象征。

新中国成立时,中央书记处仍为五大书记,但排名顺序稍有变动,为毛、刘、周、朱、任。1950年6月,七届五中全会决定由陈云代理生病的任弼时的书记工作。10月27日,任弼时病逝后,陈云正式成为中央书记处第五位书记。

1956年9月中共八大时,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分开了。书记处逐渐变身现在为人所了解的功能。

中共八大除设中央委员会主席外,第一次设了副主席。中央书记处第一把手不再称“主席”。新的党章规定,“党的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的常务委员会和中央书记处,并选举中央委员会主席一人、副主席若干人和总书记一人”。

八大党章还规定,“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中央委员会的职权”,“中央书记处在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领导之下,处理中央日常工作”。主席、副主席、总书记组成常委。常委是党的核心领导。

中共七大规定“中央委员会主席即为中央政治局主席与中央书记处主席”,而八大没有规定他是中央书记处的主席。这样,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就分开了,决策机关与领导日常工作的机关分开了。

因此,就书记处的职能而言,1956年的八大是分水岭,七届书记处是高于政治局的决策机构。八大后的书记处定位于中央执行机构,而非居于政治局之上的决策机构。

中央书记处对一般日常事务具有较大决定权,同时也为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会在很多重要事务上提供咨询、报告,其权力或影响力是很大的。书记处通常在前期对相关议题进行讨论和酝酿,向政治局或常委会提供咨询,做出情况报告或拟定初步的政策文件。对一般日常事务,书记处议决后即可以中央名义发布,事后报知政治局及常委或进行备案即可。

到1987年11月十三大以后,书记处成为政治局及其常委会的办事机构。

十三大以前,书记处中除总书记外,很少有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的比例也不高。十三大以后的书记处均由若干名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员或候补委员及其他方面负责人组成。其中,通常有1—2位常委领衔,政治局成员的比例在60%以上,较以前更高也更稳定。

专家介绍,十三大后的中央书记处对政治局及其常委会负责,内部则实行分工负责制。对于一般事务,书记处书记具有直接领导和决定的权力。但某些具有全局性、特别重大的问题,分工负责的书记须将其提交书记处会议讨论甚至呈交政治局及其常委会讨论。

邓小平、叶剑英等曾强调,书记处实行分工负责的同时,其所有成员都是平等的关系,都只有一票,重大问题应当由书记处集体决定。书记处的工作可以灵活机动,但必须贯彻民主集中原则,必要时还要请示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会最终决策。

党代会:党内民主的历史缩影

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由它产生中央委员会,中央委员会产生政治局、政治局常委和总书记(1982年前称“主席”)。

在权力运行中,一般是总书记和政治局常委会领导政治局的工作,政治局及其常委会又领导中央委员会的工作。

从1982年十二大开始,这套权力体系逐渐稳定。

从历史上看,中共是在极其险恶的斗争环境中按照列宁的建党模式建构其组织体系,强调高度集中和高度统一在当时是惟一的选择。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主任张树军说,中国共产党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都是通过党的代表大会或者是一些重要的全会科学地分析形势,明确党的任务,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

从历史情况看,中共八大,是一次值得大书特书的会议。

当时,毛泽东在预备会议上讲了选举党的新一届领导人的办法。他说,先由代表团提出一个名单,中央不提名单,由个人自己提,想提什么人就提什么人,然后中央集合起来,由政治局同各代表团团长、副团长制定一个预选名单,然后再发下去,各代表团进行预选,然后再由政治局集合起来,制定一个向大会提出的正式的候选人名单。

张树军说,当时中央事先没有提出一个候选人名单,也没有提出中央委员会人数,而是由各位代表自由提名,再经过几上几下的反复酝酿和预选,最后确定候选人人数和名单,最终进行正式选举。这样的选举程序体现了实在的民主,能够有效地保证选举人自由地表达意志,也使许多代表感到意外。

党内民主和党内监督的形势被之后的历史打断,直到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报告,振聋发聩的声音重又响起。

全国党代会通常5年召开一次,中央全会一般一年召开一次,它们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闭会状态,多数时间由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会主政。

从人数上看,全国党代会代表多达2000多人,中央委员会加上候补委员多达300多人,且分散在全国各地,各自从事自己的本职工作,日常工作难以开展。而政治局委员一般在20人左右,常委更是屈指可数的几人,而且一般都在北京,便于及时高效地工作。

党章第二章第十一条规定,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委员会的产生,要体现选举人的意志。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候选人名单要由党组织和选举人充分酝酿讨论。可以直接采用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的差额选举办法进行正式选举。也可以先采用差额选举办法进行预选,产生候选人名单,然后进行正式选举。

标签:;  ;  ;  ;  ;  ;  

历史视野下的中国共产党制度变迁_历史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