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悦胜[1]2002年在《中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与创新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产业结构从高度集中向低度集中的方向变化,向更能够发挥中小企业作用的方向变迁。技术创新在其中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选择与制定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和创新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新古典经济学、技术创新学以及创业学等有关理论工具,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动态分析和比较研究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系统性和重点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阐述了技术创新政策的内涵、构成、机制,建立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和创新模式的研究框架,并就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与模式选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技术创新政策是一国政府为了影响或者改变技术创新的速度、方向和规模而采取的一系列公共政策的总称,是科学技术政策及其它政策系统相关政策的结合。降低不确定性是技术创新政策的核心任务。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领域内涵应包括培育企业家创业政策。本文提出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四元结构论”:融资政策、研究开发的政府支持政策、培育企业家创业的支持政策、制度环境政策,这是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分析框架。 (2)融资难已成为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第一不利因素。融资创新必是我国政府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问题的最终选择。微观上,金融工程技术的发展与运用为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创新指明了具体方向,如股权融资、资产证券化、选择权融资、举债经营、商贸融资、租赁融资、商业票据融资、存托凭证融资、OTCBB交易市场等。宏观上,“强制性”制度变迁对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具有重要乃至决定性的意义。信贷专业化包括发展专门的中小企业银行、中小企业基金、票据业务同业拆借、风险投资、创业板市场等创新金融工具。通过建立风险投资公司、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公司、企业天使网络、地方性证券交易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财政刺激等措施促进风险投资。我国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在信贷担保专门化方面主要有叁种基本模式:由政府为主出资设立的信用担保机构、由社会团体或协会组织共同组成的互助担保机构、由中介商业机构组织的营利性的商业担保机构。我国应制定对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增加对中小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产业扶持资金的投入。 (3)中小企业研究开发支持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供给类政策和需求类政策。税收优惠已成为国内外中小企业发展的助推器。我国要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税收优惠体系,实施补助金政策,促进科研开发。我国中小企业研究开发组织政策包括官产学研、企业研究开发组合。充实中小企业的研究开发职能,帮助中小企业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中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与创新模式研究建立满足自身技术创新需要的研究开发机构,是官产学研的制度基础。我国官产学研制度要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实施政府科技计划以增加财政支持;制定技术创新及官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法规体系;组织协调重大的技牟术创新项目以积极推动官产学研合作。我国应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企业研究开发组合的活动,推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本文通过深入的研究表明,政府采购制度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起重大的支持作用。 (4)培育企业家创业的支持政策包括融资政策、孵化器政策、新创企业的财政激励政策、制度环境政策、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政策。孵化器已经成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基地,在培育现代企业家、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创新服务体系和高新技术产业支撑服务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促进我国孵化器产业发展要强化服务意识、市场意识、网络意识,实现企业化、多元化、专业化、资本化、品牌化、国际化、虚拟化。 (5)研究表明,完善法律法规是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我国政府规制建设的制度安排在于简化行政程序,为新创企业和中小企业提供方便;简化申请程序以促进中小企业参与国家的研究与开发计划:简化行政管理和法律,充分利用中小企业的优势,增强中小企业在应用科学和实用技术方面的创新精神。我国制定反垄断法要注意防止地区市场的分割、突出保护消费者和促进有效竞争、加强信息研究等基础工作、建立相对独立的反垄断监管部门。 (6)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存在叁大基本模式:自主创新模式、模仿创新模式、合作创新模式。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应选择向模仿创新与合作创新倾斜。 (7)我国高新区己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高新区的“二次创业”要实现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从注重硬环境向注重软环境转变;产品以国内市场为主向开拓国际市场转变;由小而分散向集中优势转变;从渐进性改革向建立适应经济要求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的新体制转变。二次创业时期的政策取向是培育区域创新网络、营造区域发展的创新环境、尽快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完善社会化的服务系统、重视区内中小企业的衍生和发展。 (8)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各地一定要结合本地实际,选择符合实际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与创新模式,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的问题。更好地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和经济的飞跃。
李卫红[2]2009年在《基于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政策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本文运用创新系统理论、创新政策理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理论,总结以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研究,通过文献阅读、访谈研究以及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结合有关公共管理学和经济学知识,以昆明市中小企业为调研对象,对昆明市地方政府创新政策和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首先基于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就昆明市中国西部省会城市的特点,讨论了地方政府创新政策的内涵,并对昆明市的创新政策进行了调研;其次是通过文献阅读、专家打分、访谈研究,提出了基于引进吸收二次创新的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六元测评体系;第叁,结合昆明市地方政府创新政策及中小企业创新实际,合理化量化评价指标,并多次深入访谈调研,确定了研究思路,提出了理论假设,设计了问卷量表。然后以昆明市中小企业为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文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问卷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运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等方法,实证研究了目前昆明市地方政府创新政策与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并对不同企业发展阶段、企业规模等控制变量进行深入分析,验证了研究假设。根据问卷统计分析的结果,结合访谈调研情况,对实证研究结果做了分析和总结,得出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一是基于区域创新系统的地方政府创新政策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总体有显着正向的影响关系,创新政策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起到了不可缺少的正向促进作用。二是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行业地位等企业基本情况控制变量影响下,受地方政府创新政策作用效果有所不同。同一创新政策对不同企业的支持程度存在显着差异。叁是在不同发展阶段、行业地位等企业基本情况控制变量影响下,企业创新能力也有所不同。不同企业表现出的创新能力存在显着差异。最后,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就如何加强昆明市地方政府创新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高提出了应用建议,并对本论文进一步的研究作了展望。
种世彬[3]2007年在《中国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是一个世界性课题。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工业化国家,中小企业始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支独特力量。纵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企业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企业总数中所占比例大约在1%—2%的大企业;二是在企业总数中所占比例极高、数量极大,但个体规模相对较小的中小企业。少数大企业处于宝塔的顶端,大量的中小企业构成了宝塔的基础。回顾和总结20世纪企业发展的历史和经验可以发现,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分工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经济主体,是各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目前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在吸纳剩余劳动力、保持社会稳定、吸引民间投资、抵御经济波动、促进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填补大企业的空缺及提供协作配套和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保持市场经济活力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不仅成为国家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成为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不可或缺的动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特殊的社会经济、政治环境,使得中小企业发展遇到了一些普遍的问题。如:融资困难,资金严重不足、信息化建设落后、人才匮乏,团队精神不强、本身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等等。中小企业“强位弱势”的经济地位,发展中国家不成熟的市场环境,都对我国政府提出了强烈的政策要求,而政府公共财政政策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是根据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与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所确定的。它属于微观财政政策的范畴;是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形势,依据国家中小企业政策目标而制定,是为落实中小企业政策而采取的一系列配套财政政策手段;它仅仅作用于某些部门、某些产业的相关中小企业或中小企业发展的某个阶段所反映出的各种问题,它所引起的反应是局部的、个别的,尽管可能由此而间接引起经济总量的变动;它属于中长期调控政策,其效应体现在通过保护、扶持中小企业,以达到维护市场竞争制度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优化和高级化等目的,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论文的逻辑思路如下:第1章对文中涉及的重要概念作以界定,重点分析了中小企业生存及发展理论和中小企业与政府关系的经济学解释。第2章分析了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的作用机理,包括政策构成与政策工具、政策着力点、政策作用路径。第3章从历史及现实的角度,展示我国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的历史轨迹,进而反思中小企业财政支持的制度供给困境。第4章论述发达国家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分析市场导向型的美国政策模式,政府协调型的日、韩政策模式和意大利中小企业财政政策特色,总结其政策对中国的适用性。第5章重构公共财政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这是本文的主旨所在。本章从财政支持政策的基本原则出发,构建更趋合理和系统的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财政支持政策的实施路径包括:完善的税收政策环境和税收优惠管理;加大资金融通支持力度的财政补贴与政府投融资政策;疏通中小企业资金链的中小企业政府采购制度;支持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和中小企业改革的财政政策。
杨栩[4]2006年在《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深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技术创新已成为决定企业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业已证明,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建立规范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其重要支柱,因此加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建设,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和成功率,促进其健康成长,已经成为各国政府,中外学术界和企业界普遍关注的课题。 本论文立足于系统的角度,对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进行了深入研究,构建了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研究框架,并对其系统环境和核心构成要素进行了系统分析,旨在解决以下问题:第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与系统环境的关系,外部环境各要素对系统的影响是什么。第二如何对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进行战略的制定和选择。第叁是如何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创新机制。第四是如何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何种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估,从而在实践中比较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 论文首先借鉴系统的方法,综合运用技术创新学、系统论、战略管理和企业成长等相关理论,对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进行了研究。在阐述了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研究框架,确定了系统中的核心构成要素。 通过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与系统环境关系的分析,探讨了外部环境各要素对系统的影响,并建立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环境分析框架。 在此基础上,论文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中的关键要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通过国内外比较研究,提出了适合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相关战略,对技术创新机制进行了阐述,同时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构建了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运用DEA数学模型对其进行评价。 论文最后,在对上述研究内容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我国中小
黄健华[5]2012年在《中山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小企业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中小企业在吸收就业、活跃市场、有效利用地方资源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中小企业占到全部企业总数的99%以上,占出口总额的68%,税收的48%,在国家经济发展中也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如何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是一个具有很强现实意义的课题。本文首先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进行了描述;接下来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理论进行了简要的综述,对中小企业的内涵、特点、地位和作用等进行了叙述,对技术创新的概念、技术创新政策的理论依据等进行了描述;然后对中山市政府针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政策进行了分析,对中山市中小企业发展以及技术创新的政策进行了分析和描述,对中山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之后研究了国内外技术创新政策的经验和启示,分析了国内中小企业比较发达的青岛、上海等城市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政策经验,还分析了国外中小企业发达的日本、意大利两个国家的政策经验,对以上国家和地区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政策经验进行了总结;然后通过对中山市中小企业及技术创新的现状分析,对国内外城市和地区的经验总结,对中山市如何构建和完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主要包括强化政府服务中小企业的意识、加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体系建设、加大政府对中小企业财政支持力度、建立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提升技术创新软实力等多方面完善中山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最后是本论文的总结与展望。本文对中山市的创新型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借此可以充分了解中山市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而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进行有效引导和管理并给予政策支持和扶持。本文研究对改变中山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换代,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朱柯杰[6]2013年在《区域创新政策对中小企业创新行为的激励机制研究》文中提出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当代科技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中央和地方政府都纷纷制定各项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2002年6月我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后。但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政府的创新政策激励仍然无法满足其需求。另一方面,现有研究中已经指出技术创新的激励在企业内和企业外两个层面存在,政府是企业外政策激励的主体,但是对激励机制的分析大多集中于企业内的创新激励。政策对企业的创新激励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政策现状的描述,缺乏对激励机制的深入分析。基于政府政策激励强度不断增加与企业的创新需求仍未满足间的矛盾,本文提出了相应的研究问题。本文主要目的是探索区域中小企业创新政策内容构成、特征和演化趋势及其对企业创新动机和创新行为的激励作用。本研究主要分叁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采用区域创新政策文本分析,旨在构建并验证区域中小企业创新政策的分析框架,并进一步分析中国背景下区域创新政策的特征和内涵、了解区域创新政策的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调节力度和调节效度。第二阶段,在文献研究和第一阶段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根据管理学激励理论和政策激励理论构建创新政策激励机制模型,并且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第叁阶段,通过问卷设计、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对本文提出的研究模型和假设进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并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结果和假设验证情况进行讨论,对本论文研究结论进行系统的总结,并指出本文的创新点、不足与未来展望,以便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根据叁个阶段的研究,本文结论如下:①在中国背景下,基于供给政策、需求政策与环境政策叁个维度的政策分析框架在对与中小企业相关区域创新政策分析上仍然适用。②区域创新政策对中小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只有小部分是通过促进中小企业的创新动机实现的。③区域创新政策制定与实施有效地提高中小企业的创新动机,但是中小企业创新动机转化成实际创新行为的程度不高。④区域政策叁个方面对中小企业创新行为实际影响不同。环境政策对企业创新动机的提高以及对企业研发投入增加的影响都最大,供给政策和需求政策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较小。
王滨[7]2012年在《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外部条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最活跃的创新力量,是社会的推进器和稳定器,是创造就业机会的主渠道,是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本论文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外条件”相关问题展开研究。内容涉及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和机理;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内部条件、外部条件;并以深圳为例展开实证研究,检验和论证了本文构建的关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内容体系的合理性及其相互关系的有关假设。随着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和国家创新体系中的贡献越来越大,其在社会阶层结构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如何通过改善内部和外部的相关条件,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是政府、学术界、实务界都非常关心的问题。这也是本文选题的意义所在。首先,本文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等概念进行了厘清。结合有关数据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国内外有关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就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技术路线、创新点、研究所依托的基础理论等作了说明。在条件系统研究部分,该部分的主要目的是要通过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关键因素、动力、能力等内在机理的研究,揭示自主创新所需内部和外部条件的主要内容体系。在内部条件研究部分,本文揭示的内部条件主要包括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人员的胜任力和创新能力条件、企业家创新精神条件、企业内部创新文化条件等。另外,结合对研发人员工作生活质量现状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理清了工作生活质量与研发人员创新能力提升之间的关联关系,并提出了提高工作生活质量管理的对策方案。在外部条件研究部分,本文构建的外部条件框架包含有产业集群环境条件、政策和法律制度条件、社会创新文化条件、融资条件、社会中介机构服务条件等。对产业集群环境条件的研究主要从同质互动和异质互动视角进行,并分析了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从美国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政策及法律制度体现的现实经验出发,论述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缺失及其改善途径;探究了社会创新文化与自主创新的互动关系,并给出了建设适合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对策建议;融资条件部分重在对资本与自主创新互动机制、融资易得性的研究,并对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资金来源渠道进行了梳理;社会中介机构的服务分作叁种链条类别展开探讨:资金链、知识链、技术链。在实证研究部分,通过实证研究表明,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与创新绩效存在正相关且关系显着;其中大部分的外部条件项通过内部条件对创新绩效产生的作用也很明显。证实了本文构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内容体系的合理性,并检验了对二者互动关系的相关假设。最后,本文对如何改善和优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内部和外部条件给出了相关对策建议。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一方面应该重视自身内部的条件建设与改善,特别是重视与人力资源相关的内部条件的改善,提升自身创新的能力;而另一方面,应该主动适应外部的环境条件,“趋利避害”地谋划自己的发展空间。作为外部条件的主要提供者(政府)应该高度重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利用政策杠杆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造有利于其自主创新发展的外部环境条件。
褚婷婷[8]2008年在《基于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研究》文中认为现代国际竞争中,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竞争战略的核心,是现代企业和经济的活力之源。近年来,工业发达国家把强烈的关注和期待集中在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上,从这些国家的发展历程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数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其创新水平也在不断增强。中小企业如何进行技术创新?在哪些地方需要创新?如何更加有效的分配技术创新资源?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我们需要解决的,而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便是对这项经济活动带有长远性或全局性的谋划——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与此同时,一种新的创新组织形式——产业集群的诞生,似乎又为中小企业的创新增加了新的研究点。本论文的写作目的是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理论与产业集群的创新理论有机地融合起来,对产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在制定和选择技术创新战略方面提出有用的理论成果和政策建议。在研究中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综合运用了多个领域的知识,从不同研究角度对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问题加以论述,使人们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理论有更加深刻和多维度的认识。本文从阐述中小企业和技术创新的内在联系入手,充分论述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深入分析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时应遵循的原则,同时对产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在制定技术创新战略前需要考虑的内、外部创新环境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重点分析中小企业在不同产业集群环境下应采取何种技术创新战略,详细地论述了适合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模式,提出了较为有效地推进技术创新的对策,最后以湖北省东湖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对所提出的理论成果进行实证检验,并就地方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如何发挥作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的主要特点:一是深层次地剖析了产业集群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联系;二是系统地、全面地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当前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应选择的战略;叁是全文基本上贯穿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方法,对具体集群做出了实证研究。
白继栋[9]2008年在《基于反向工程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文中认为中小企业在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都起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然而技术变化速度加快,市场竞争激烈和个性化、差异化消费等使得中小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他们不仅要有快速响应能力来应对多变的市场,更主要的是要有自主创新能力来赢得生存和发展。自主创新分为原发创新、集成创新和反向工程叁种形式。由于中小企业资金薄弱、技术积淀较少、人才缺乏等原因,无法进行原发创新和集成创新,实施反向工程不失为一种比较理想的创新形式。因此本文重点研究基于反向工程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本文在理清中小企业的现状基础上,运用有关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分析了基于反向工程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内在机理,实施反向工程策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可行性,并以腾讯公司如何加强技术创新为例,提取了有益于中小企业实施反向工程的启示和建议。最后,本文就如何提升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和保障策略。本文选题来源于国家软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反向工程与技术获取竞争力研究》和山西省软科学项目《中部崛起战略与山西发展研究——基于反向工程的山西自主创新能力研究》课题。全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国内外的技术创新研究现状和反向工程研究现状的综述。对本文的研究范围做了界定;对本文的研究背景、方法、论文的框架和做的主要工作做了说明。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反向工程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做了讨论,得出反向工程也是自主创新的一种策略。接下来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反向工程的技术、生产制造、市场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反向工程的风险。最后从实证的角度对反向工程与原发创新的投入、产出和成功率做了的比较。第叁部分是实证分析。首先是对中小企业的现状做了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中小企业实施反向工程提升自主创新的国际经验、经济和技术可行性。并得出中小企业可以实施反向工程策略的结论。第四部分是案例分析和政策建议,主要分析了腾讯公司实施反向工程的成功案例,并从中提取出有益于中小企业实施反向工程策略的启示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就政府的宏观层面和企业的微观层面做出政策保障和策略建议。第五部分是结论部分。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中小企业实施基于反向工程的自主创新策略是必须的、可行的,是后来居上的合理选择和现实道路。
汪莹[10]2006年在《基于中美日比较的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支重要而活跃的力量,在推动技术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制定激励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政策对一个国家和地区来说至关重要。充分了解中小企业发展的规律,了解各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特色,使技术创新政策符合中小企业发展的规律和需要,符合我国的国情,是制定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必须要研究的内容。为了研究政策、文化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本文采取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法分析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在技术创新中的地位,认为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在技术创新中都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中小企业与技术创新互相促进;采取对比研究法分析中、美、日叁国的文化背景、中小企业的发展特色以及其技术创新政策,认为各国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与其文化背景、经济发展阶段有着密切的联系,制定我国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通过对中、美、日叁国的比较以及对我国技术创新政策本身的分析,本文认为我国技术创新政策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缺乏明确的立法支持、明确的行政管理、优惠政策不到位、风险投资体系不够完善等。并对我国的技术创新政策提出了建议:加强立法支持力度、统一对中小企业的行政管理、创建更宽的融资渠道、建设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中小企业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 中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与创新模式研究[D]. 黄悦胜. 中南大学. 2002
[2]. 基于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政策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研究[D]. 李卫红. 浙江大学. 2009
[3]. 中国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研究[D]. 种世彬. 东北财经大学. 2007
[4].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研究[D]. 杨栩.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
[5]. 中山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研究[D]. 黄健华. 电子科技大学. 2012
[6]. 区域创新政策对中小企业创新行为的激励机制研究[D]. 朱柯杰. 浙江工商大学. 2013
[7].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外部条件研究[D]. 王滨. 武汉大学. 2012
[8]. 基于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研究[D]. 褚婷婷. 武汉理工大学. 2008
[9]. 基于反向工程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D]. 白继栋. 太原科技大学. 2008
[10]. 基于中美日比较的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分析[D]. 汪莹. 华中科技大学. 2006
标签:企业经济论文; 反向工程论文; 中小企业融资论文; 内部融资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相关性分析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战略分析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国家创新系统论文; 产业集群理论论文; 融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