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创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因素与临床治疗论文_郭俊鹏1,吕智2(通讯作者)

郭俊鹏1 吕智2(通讯作者)

(1山西医科大学 山西 太原 030001)

(2山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山西 太原 030001)

【摘要】 目的:对骨科创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诱发因素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84例下肢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4例患者为术后未发生DVT患者,观察组38例患者为术后发生DVT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因素及其对DVT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制动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68.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0.9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骨科创伤患者术后DVT发病同手术操作、糖尿病及高血压等因素相关,综合治疗能够有效降低DVT发病率,促进患者预后。

【关键词】 骨科创伤;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方法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1-0115-02

深静脉血栓是血液在深静脉内非正常凝结,对静脉腔造成影响,影响静脉回流,为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1]。临床症状主要有肢体肿胀、疼痛以及浅静脉扩张,一般发生在下肢,有可能引发慢性深静脉功能,甚至导致残疾,所以应该积极的预防和诊治骨创伤术后形成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减少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病多由制动及手术时间过长引起,为临床常见性骨科并发症[2-3]。为了进一步对骨科创伤患者术后DVT的诱发因素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探讨,笔者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84例下肢骨折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共收治84例下肢骨折患者,将其按照术后是否出现DVT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4例患者为术后未发生DVT患者,其中男25例,女19例;年龄为25~80岁,平均年龄为(60.7±4.4)岁;股骨骨折28例,胫腓骨骨折8例,静脉曲张3例,其他5例。观察组38例患者为术后发生DVT患者,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为29~84岁,平均年龄为(61.8±5.2)岁;股骨骨折23例,胫腓骨骨折6例,静脉曲张5例,其他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情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骨折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手术后7天以彩色多普勒超声等影像检查确诊存在DVT,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观察组治疗方法:对轻度患者行药物治疗机及械护理,嘱患者取仰卧位,将患肢抬高30°,以弹力绷带对患肢进行包扎,将膝关节屈10~15°,便于开展肌肉收缩等主动训练。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选择相应治疗方法:①抗凝:每12小时静脉注射4000U低分子肝素钠;②溶栓:对病程72小时以下,且有出血倾向患者,以尿激酶行溶栓治疗。根据患者体内的优球蛋白的溶解时间对尿激酶用量进行调整,同时口服阿司匹林进行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一次50mg,一天1~2次。③降血液黏稠度:以复方丹参注射液及低分子右旋糖酐进行治疗,将500mL低分子右旋糖酐溶液与20mL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输注速度为20mL/h,持续10~15天。

对股、骼静脉形成血栓并且短于48小时者,或病情持续加重者,应根据需要切开股静脉或骼静脉,将下静脉过滤器置入避免DVT脱落引发肺血栓。然后行超声消融治疗,在必要时可置入髂静脉支架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制动时间;②以参考文献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4]:显效:患肢肿胀消失,劳动力恢复正常,膝下15cm,双下肢的周径差1cm以下;有效:患肢存在沉重感,肿胀明显缓解,周径差为1~2.5cm,经下肢静脉造影检查深静脉大部分已痛,但是临床症状没有明显缓解;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没有明显改善。治疗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 22.0软件包进行处理,对计数资料以χ2检验,以例数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对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x-±s的形式表示,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指标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制动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x-±s,h)

*

3.讨论

骨折患者术后是否会出现并发症,不但同自身糖尿病及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相关,也同手术的麻醉时间及制动时间有关[5-7]。长时间麻醉,保持相同体位,会因血管麻木引起血栓[8]。李朝发[9]研究指出,出现DVT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未出现DVT的患者,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符合上述报道。对以发生DVT患者,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是否药物过敏等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临床上以往多采用药物注射治疗联合机械护理,以便溶解血栓[10]。对于顽固性血栓患者,应选择合适手术方式去除血栓,效果较为确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制动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表明DVT患者的制动时间更长。

为了降低骨折患者的DVT发生率,应合理选择手术方法,安排手术进程,手术后对患者加强心理、饮食及生活护理。饮食应保持高营养、易消化的新鲜蔬菜、水果为主,并指导患者戒烟、戒酒,帮助患者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与恢复状况,制定针对性下肢锻炼计划,定时帮助患者按摩揉搓,嘱患者不要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对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通过积极安慰、鼓励患者,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帮助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为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降低DVT的发生率。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68.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0.91%(P<0.05),表明与非DVT患者相比,DVT患者的治疗效果不够理想。

总而言之,对骨科创伤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贵芳,史金红.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干预对策[J].大家健康,2013,7(5):104-105

[2]陈萍.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9):250-251

[3]程海松,吴亚军.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1):240-241

[4]解二康,吴志远,贾杰等.压力疗法结合康复治疗对膝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7(4):516-519

[5]李旭,邢壮杰,赵晖等.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2013,8(5):633-634

[6]张望德,张杨.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研究进展 [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3,25(12):93-95

[7]曾健聪,罗伟坚,杨云海等.骨科创伤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处理[J].吉林医学,2014,14(18):3999-4000

[8]林辉.骨科创伤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3,2(8):163-165

[9]李朝发.骨科创伤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处理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14(20):113-114

[10]邱贵兴,杨庆铭,余楠生等.低分子肝素预防髋、膝关节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多中心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12,12(1):76

论文作者:郭俊鹏1,吕智2(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

标签:;  ;  ;  ;  ;  ;  ;  ;  

骨科创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因素与临床治疗论文_郭俊鹏1,吕智2(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