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学校德育实施途径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美论文,学校德育论文,途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有人误认为美国是一个绝对自由的国家,学校不存在任何意义的德育,但实际上,虽然没有明确采用“德育”或“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但美国学校却普遍重视德育,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不断研究和加强德育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颇有成效,可谓“无名有实”。
中美学校德育的实施途径主要在课堂内外两个方面下功夫。
一、课程设置的共性与特性
课堂教学是美国当前学校德育实施的重要途径,虽然在工业革命时期曾一度出现重视智育轻视甚至忽视德育的做法,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学校一直把德育放在重要的位置。早在1937年,美国教育委员会就在《对学生特征的看法》的报告中指出:“教育机构的指导思想是教育机构有责任考虑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他的智力和成就,他的感情组成,他的身体状况,他的社会关系,他的职业态度和技能,他的道德和宗教价值观,他的经济能力,他的美学欣赏。简言之,应加强学生作为一个人去发展而不仅仅是对他进行智力知识训练。”1949年,美国教育委员会又一次肯定了这个指导思想,并且在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经历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的三个“面向”,即教育要面向民主、面向国际、面向解决社会问题。
以高校为例,在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美国高校设置了德育类课程。虽然教育体制不是中央集权而是地方分权制,德育课程及相关的大纲和教材各州各校不尽相同,但在多样性中,在繁多的名目中包含着许多共同的基本内容。课程主要有:大学生活导论课、职业道德课、社会研究课、公民课、政治课、人文课等。在许多州的不少大学,还把这类课列为必修学分。除了开设专门的德育类课外,美国高校还强调把德育目标渗透到文理各科教学中,尤其重视通过历史地理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信念,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十分注重在专业教育中渗透德育。
卡耐基基金会主席博耶指出了专业课实现价值观教育的方法,那就是任何一门专业课程的学习都要回答:这个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要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美国学校德育从内容上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价值观教育、健康人格教育,总的说来,实质上就是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我国高校历来十分重视德育。在1957年第一次提出了教育方针是“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95年11月23日,国家教委颁布试行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指出: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指导下,高校设置了统一规范的德育课程体系:统一的大纲、统一的课程设置、统一的教材(国家和省两级)、统一的课时要求,并作为各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课程设置分两类: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此外,我国还主张发挥各科教学中的德育功能,结合教学相关内容和各个环节,有机地对学生实施德育。
虽然中美两国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相距甚远,但课程设置却体现了德育课程在教育规律方面的共性:1.两国均利用课堂教学灌输各自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德育课最终的政治目标就是培养各国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合格的接班人,都有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思想。3.根据各自社会的需要和实际情况,设置了相应的德育类课程,课程内容涉及人类的共同品质,如:乐观、友爱、诚实、勇敢、信念、健康人格等。但是,从根本上看,中美两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不同,因此,课程设置必然各具特殊性:1.德育的根本目标指向不同。美国是培养资本主义的接班人,而我国是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2.德育的根本内容不同。美国倡导的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人生观,我国倡导的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3.美国德育课程设置体现出完全自主和多样化的特点,设置什么课程完全由各区、各校自主决定,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我国课程设置由教育部统一规划,从大纲、教材、课时均作统一的规定,各省市校无自主决定性。4.美国课程很少用抽象的、纯理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概念对学生进行灌输,而是将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学习、择业、交友等实际中。课程设计非常具体巧妙,没有呆板的“学究气”。如芝加哥大学开设了一门“学国总统制”课程,要求学生了解政府行政部门的背景、起源及历史沿革;历届当选总统的品格、思想、意识和领导能力;领导人的施政方式;总统和国会、政党、法院、利益集团等关系。
可见,美国的政治法律课程善于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具像”入手,上升到“抽像”,由点到面,层层剖析,深入浅出,不停留在“原理”或“概念”上。我国的德育课程设计比较注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论体系的整体性,强调学理灌输,虽然也主张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课堂教学,但教材的体例更强调和突出的是理论的系统性,虽然也主张发挥各科教学中的德育功能,但各科教学特别是理工科教材中很少渗透德育内容,德育功能的发挥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观念和能力。
二、课外德育的共性与特殊性
中美两国不仅重视课堂德育,而且十分重视利用一切可能的课外途径实施德育,形成各自的特色,取得不少成功的经验。
1.美国学校课外德育的主要途径
(1)隐形教育。指采用隐蔽方式传递社会价值观。此概念是美国学者N.V奥渥勒1970年提出的。他认为校园生活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因而主张通过校园生活渗透德育意识。美国十分重视隐形教育的德育意义和价值,形成了系统的实施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开办各类学术活动,倡导学校追求的目标和价值,影响学生的思想和思维。第二,校园文艺及体育活动。美国学校有许多学生文体活动协会和俱乐部以及各类兴趣小组,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社会交往以及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自立、自信、开朗的人格品质和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第三,全校性活动,即通过校庆、国庆等节日庆典和入学毕业仪式等活动,培养学生爱校爱国的精神。
(2)生活指导。这是美国20世纪出现的德育思潮。由于美国大工业化运动促进社会急剧变化,正规的课堂教学很难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很难适应千变万化的社会,产生了许多问题。1908年F·别申茨和希里分别倡导生活指导运动,尔后比亚斯又发起精神卫生运动,从而逐渐从一般的生存生活指导发展到精神心理指导和道德问题指导的结合。生活指导着眼于个性、个别差异和个体需要,是正规教学的补充手段。它几乎涉及学生和社会需要的各个领域,如职业、学习、健康、人格、道德、心理、交际等,还有提高性、补救性、开拓性以及应试和质疑的指导等。生活指导工作在联邦政府、地方和学校中都设有相应的机构和负责人,学校设生活指导委员会或小组,由心理咨询指导人、升学指导人,就职指导人、图书馆指导人、课外学习指导人、卫生保健指导人、俱乐部指导人、休假指导人等组成,设主任1名。生活指导对于帮助学生个人素质充分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社会服务。这是让学生走向社会,进行多种形式的义务服务,提供与社会联系的机会,培养社会责任感。如募集资金、竞选宣传、环境治理、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服务、慈善工作等,增加对社会和国情的了解,使学生对劳动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更加具体化,弥补了校园教育的不足。
(4)宗教活动。美国1947年禁止在公立学校进行宗教教育,1961年又禁止学校作祈祷。但这并非表明学校德育与宗教毫无关系。事实上,宗教仍然是美国学校德育的基础,许多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仍出自宗教教义,许多美国人仍把德育等同宗教。私立学校中宗教仍占主导地位,公立学校也处处为校外宗教提供条件,允许学生在特定时间到教堂接受宗教教育。不同宗教派别的教堂,散落在许多大学校园里,宗教组织非常活跃,活动连续不断,且形式多样。有的大学还设有教士、牧师办公室,随时接待学生。当代的宗教教育不再采取强制的手段,而是通过活动内化宗教精神,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
2.我国学校课外德育的主要途径
(1)校园文化。90年代以来,我国特别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注意发挥它的育人功能。校园文化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校园精神。它是师生在长期的教与学、工作与生活等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群体意识,包括校风、学风、教风等。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教育、感染和熏陶着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第二,校园物质环境。它是校园以整体形态出现的物化环境,主要是校容校貌,陶冶学生健康高尚的情操。第三,文化教育、科技和体育活动。在学校,尤其是高校存在许多由学生自发组织和管理的社团和协会,通过开展科技和文体等各类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提高整体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总之,通过建设文明、整洁、优美、有序的校园环境,通过培育崇尚科学、务真求实、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的校园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2)心理咨询。作为指导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排除成长道路上的障碍,减少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的事业,心理咨询在我国学校80年代,才得到认同且得以初步发展。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青年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交友乃至恋爱、择业等方面的心理不适应加剧,心理疾病成了大学生中的高发病和常见病,引起了高校的重视和关注。进入90年代以来,心理咨询在我国高校得到迅猛发展,目前,绝大多数的高校均设有进行心理咨询的专门机构,咨询员一般由心理学教师、校医、思政人员等兼任,多为义务性咨询,心理咨询在帮助、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增加耐挫力、开发自身潜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加速人格成熟方面有其特殊的作用而深受学生的欢迎,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3)社会实践。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教育方针一贯和根本的要求,也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基本措施。我国历来十分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并把它作为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经过长期的积累,形成了有专门机构组织管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正规化的社会实践体系。主要有三大类:劳动教育、军政训练、社会服务,其中劳动教育和军政训练已纳入教学计划。此外,学校还与企事业、部队、农村、机关共建实践基地,作为实施社会实践的有力保障。
(4)党团组织。它在学生中体现出先进性,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形成了较完备的组织体系。高校设有党委团委、各系设有党团总支、学生中设有党团支部,目前,在校生中至少有90%以上是团员,10%左右是党员。党团组织通过业余党校、团校和马列、党章、邓小平理论学习小组,对大学生中的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培养,发展党团员;还通过开展政治理论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开展各类竞赛活动和文体活动,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通过加强对学生会和社团组织的领导与管理,充分发挥它们的自我教育、管理、服务与约束作用。
中美两国课外德育实施的主要途径,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规律,表现出许多共同之处:第一,寓教于乐,重视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各异的学术和文体活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身心健康兼顾,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第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开展各种社会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增进对社会的了解,锻炼各种能力;第四,利用社会团体和政治组织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思想政治教育。
两国的实施途径也表现出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第一,美国学校德育特别注重对学生成长的全面指导,从行为习惯到心理情绪以及学习生活的一切方面,并建立了完备的指导组织机构,配备专职教师,形成了相应的理论和方法,突出地表现了美国“功夫在课外”的渗透式德育的特色;我国的课外指导由于起步较晚、涉及面相对较窄,高校主要集中在心理咨询和就业指导方面,且师资力量不足,多为兼职人员,指导理论和方法仍处于探索阶段。第二,美国的学校德育还借助宗教途径渗透实施,体现了浓厚的宗教文化特色以及德育中政治性、阶级性的隐蔽特色;而我国则是借助政治组织——党组织和团组织实施德育,体现了鲜明的政治性、阶级性的立场和倾向。
中美两国学校德育实施途径的现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和未来学校德育实施途径的共同趋向:第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趋势,即既通过正式课堂教学又通过各种校园活动实施德育;第二,渗透式教育逐渐加强,即不仅设置系列德育课程,而且在自然科学、文史哲等课程中也适时适量引入德育内容;第三,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道德认知能力与道德实践能力协调发展的培养途径。一方面通过传授思想道德品质规范及其理论,给学生以“批判的武器”,提高道德认知和选择能力;另一方面又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社会实践,培养锻炼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第四,全方位、全程、全员育人的系统德育倾向。无论是课堂内外、还是校园内外,对学生都要自始至终给予德育的关怀,无论是专职德育教师还是课任教师,甚至管理服务人员都要相应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积极参与,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