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连锁商业调查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上海市论文,调查报告论文,商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为一种商业组织形式,连锁商业在世界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而在我国,现代连锁商业的发展则是进入90年代以后才开始出现的。在这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上海市的连锁商业起步较早,到目前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可以说是走在了全国的前列。1995年6月初, 我们对上海市连锁商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根据了解到的情况,提出如下调查报告。
一、上海市连锁商业发展的特点
自1991年9 月上海联华超市商业公司的第一家门店——曲阳商场开业以来,经过近4年的发展,上海已形成“联华”、“华联”、 “华润”等几十家规模、大小不等,经营范围各异的商业连锁公司,近两年,香港的“百佳”、日本的“八百伴”、欧洲的“家乐福”等国际跨国连锁公司也纷纷在上海开店设点,进一步推动了上海连锁商业的发展。从规模较大,运营相对规范的几家国有大型连锁公司的情况看,突出表现出如下几个方面特点。
1.连锁商业公司的组建与发展以“母体衍生”方式居多,即先成立总公司,由总公司向新的市场区域选址设点,从而不断延伸发展。而西方国家连锁商业发展中,有相当一部分连锁公司是由多家中小型商业企业为与大型商业企业竞争,发挥规模优势自愿联合起来组成。
2.连锁商业的迅速发展是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双重作用的结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多种经济成份的商业不断发展,特别是个体商业发展尤其迅速,而国有商业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特别是对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食品、副食及小型日用工业品市场,个体商业占据了相当大的优势;此外,大都市的市政建设和旧城改造过程中,原来一些在居民区内的国有商业网点不断减少,进一步把消费者推向了个体商业所占据的市场上,从而使得国有商业的主渠道地位下降,起不到平抑市场引导消费等应有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连锁商业这种新商业组织形式的出现,不但在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体制上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而且在方便消费者,延伸国有商业的市场触角,重新占领失去的市场等方面发挥着较大的优势,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积极宣传、倡导,大力扶持,使其得到了迅速发展。近几年来,上海市政府一方面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新闻媒介的作用,对于连锁商业进行大量的宣传报导,另一方面对全市连锁商业的发展进行总体的组织和协调,并在资金、用地、税收、工商登记、交通运输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例如对于象“联华”、“华联”这些成员商店跨区布局的商业连锁公司,税务部门允许由总公司统一交纳税收。从企业角度来说,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企业在选择入市途径和细分市场方面进行了调整。在上海这样的商业都市,大型零售商业企业林立中心商业区、繁华街道的商场、商店已经趋于饱和,没有相当的经济实力已很难在这些地区占有一席之地,即使是费尽心力争得一隅,在同地区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要想迅速壮大和发展也是举步维艰,风险较大;而在离消费者最近的居民区附近尚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可挖。因此,与其倾其所有孤注一掷于繁华的闹市区,还不如化整为零,到消费者最需要的地区去开拓发展,这样既可避免繁华商业区的竞争压力,减少投资风险,又可充分发挥规模优势,在这些地区确立自己的市场地位。
3.多数连锁公司的目标市场是普通的工薪层群众,经营指导思想也以“便民、利民,方便消费者”为主,这就决定了:⑴在连锁店的分布与选址方面表现为分布分散且多数设在居民居住区。如联华超市商业公司的27家成员商场即分布于上海市7个区的18个新村居住区。 ⑵连锁公司各成员商场的规模一般都不大,营业面积一般为500—1000平方米, 绝大多数连锁成员商场是各连锁公司租房改造形成。如租下一些原来惨淡经营的菜店、粮店加以改建装修等,华联超市公司的申隆商场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原来这是一家位于娄山关路上的菜店,经营已难乎为继,94年11月华联公司将其改造后成为“华联”大家庭中的一员,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都有相当明显的效果。⑶连锁店的经营范围一般都比较大,且以食品、副食和综合百货为主,特别是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是连锁店的主营方向。如华联超市公司将超市的“超”字解释为“全”,即经营品种齐全,大到冰箱、彩电,小到瓶塞、缝衣针等日用小商品,共计19个大类、5000多个品种;联华超市商业公司明确规定各成员商店的经营品种不低于3000个,营业时间不少于10小时。⑷各成员商店在装潢上不求营造奢华气氛,内外装修的费用水平(不含设备费用)一般在1000元/平方米左右,多以简朴、整洁、 明亮的特点吸引顾客。
4.连锁商业的经营方式以超级市场即开架自选销售方式为主。超级市场作为一种现代经营方式,其主要优势表现为“零距离”销售,可以节省顾客的购物时间;同时自选购物,尊重了顾客的选择要求,使顾客产生切身体验的感觉,刺激购买欲望;对于企业来说,开架售货可减少经营人员,降低流通费用。因此,超市这种经营方式与目前上海连锁商业的发展特点是适应的。
5.连锁商业以质优价廉,优质服务吸引顾客,占领市场。为保证商品质量, 各连锁公司在统一进货时都严把质量关。 如华联超市公司在1995年初与500家厂商签订了质量保证书, 联华公司也与供货方签订了质量保证合同,明确规定: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一经发现产品质量不合要求,轻者交纳违约金,严重的停止销售该厂的产品。连锁商店一般都采取低价策略,一般连锁店经营的商品,其售价比市场价低3—5%左右,最多的低10%左右。同时有些连锁店还采取一些灵活的售货方式,如在消费者购物时,只要达到一定的数量,即可享受批发价。从服务上看,一方面由于实行连锁经营,许多连锁公司都明确规定顾客在一家成员店购买商品,如有质量问题,可到任何一家成员店退换,从而方便了消费者,降低了消费者的购物风险;另一方面,各连锁店也都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服务项目,如出售图书、杂志、音像制品;代售几乎无利润的《解放日报》、《新民晚报》和邮票等;备有雨衣、雨伞、打气筒、剪刀、绳子、浆糊、红药水等免费提供消费者使用;开设专业医药品专柜、代收公用事业费;设投币电话;备有微波炉方便顾客等。
6.连锁公司各成员商店逐步实行标准化经营。从大部分紧密型的连锁公司的经营情况看,基本实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统一:⑴统一标识。连锁公司各成员店的店徽、内部装潢和外部装修、标牌色彩及其他标志基本上都是统一的,广告宣传、广告用语也都由连锁总部统一制定。⑵统一进货。各成员商店向公司总部提出要货计划后,由总部集中采购,由配货中心(也称中心仓库)直接送到各成员商店,各商店的商品自采率一般不超过20%,自采部分主要是一些鲜活易烂商品,随着连锁商业的发展,成员商店自采的情况将逐步消失,如联华公司将从1995年7 月起取消自采。⑶统一价格。各类商品的价格由公司总部统一确定,保证各成员商店的价格一致。⑷统一核算。各成员商店以内部报表方式向总公司报帐,公司的经营成果、成本费用、资金的筹措、周转与使用均由总部核算与控制。
7.商业连锁公司的内部管理努力实现规范化。一般连锁公司总部设经理办公室、业务部、财务部、人事部、储运部、保卫部等管理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相互协调,共同对企业内部的运营进行管理。总公司每周召集一次各成员商店经理参加的业务分析会,综合分析公司的经营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制定新的经营计划。各成员商店的经营和业务骨干的招聘、员工的数量,由公司总部确定,公司统一对员工进行业务培训,各商店只有一般员工辞退的决定权;公司的管理人员与各成员商店职工的工资、资金由总部按一定的指标考核体系核定提取。
8.连锁商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了工商联系。由于连锁公司统一进货,便于组织直接从厂家进货,形成较为稳定的工商供货关系。对于生产企业来说,不但可以使自己的产品有了较为稳定的市场,而且可以直接接受来自零售市场的信息,及时调整生产经营策略。对于连锁公司来说,一方面可根据连锁商店的经营特点,直接向生产企业提出有关商品、包装等方面的要求,在工商之间发生问题和矛盾时可及时得以解决;另一方面,还可以采取代销的形式,节省流动资金占用,降低经营成本。如联华超市商业公司根据商品的知名度和销售情况、企业的信誉、企业所提供的服务情况等,将生产企业的商品分为三类,按不同期限与厂家结帐。具体做法是:将一些知名度高、信誉好的重点商品列为一类商品,每个月与生产企业结帐一次;对于一些一般商品,每2—3月结一次帐;而对于连锁公司经营中必须但销量不大的商品,划为三类商品,与厂家结帐的时间更长一些。通过这种做法,他们只需筹集全部流动资金的50%既可保证正常的业务运行。此外,连锁商业公司与同类商品的多家生产企业联手进行商业促销活动,可以扩大促销活动的范围、规模和声势,起到较好的效果。正如上海市副长孟建柱所指出的:“多年来,我们一直在研究:怎么能找到连结商业和工业的一种好的形式,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如今,我们找到了,发展连锁商业是连结商业和工业,加强联合的一种很好的形式。”
二、上海市连锁商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连锁商业公司需要进行全面的企业现代化改造。连锁商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设施、设备等硬件环境条件与之配套,而当前,大部分连锁公司尚处于较为简陋的局面:运输、通讯、财务结算等手段等都很原始。比如,大部分企业的内部报表是每天派专人到各成员商店去取,经营中的业务沟通和信息交流也主要依靠电话和人员往来传达,尚无一家连锁商业公司实现公司总部与各成员商店之间的计算机联网管理;还有部分连锁店缺乏足够的冷冻、空调等必要的设备,而现有的一些设施也经常出现质量问题;商品的条形码制度得不到全面执行,仅有不到20%的商品有条形码,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假冒的;仓库容量不够,运力也严重不足等等。
2.连锁商业公司及各成员商店的内部经营管理应进一步科学化。连锁商业的经营和管理,是把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原理有机地运用于零售商业中,从而实现商业活动的标准化、专业化和科学化。但从目前情况看,大部分连锁公司的采购、仓储、运输、销售等管理职能的分工与协调方面还缺乏科学性,有的公司甚至没有这方面的制度;各成员商店的商品陈列、店堂布局等也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营业人员虽然达到了形象上的统一与规范,但在意识和观念等方面还与现代市场经营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
3.连锁商业的优势不够明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都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上海市连锁商业的优势主要体现为目标市场选择得当,经营指导思想正确,从而确立了自己的市场地位。但从长远来看,连锁商业的根本性优势应是规模大、费用低、成本少、价格廉,这也是连锁业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特别是在未来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价格和服务仍将是市场竞争的两种主要手段。因此,5 %的价格优势是缺乏足够的吸引力的。从目前连锁商业的经济效益情况看,由于多数商业连锁公司不断扩大规模,有个别公司甚至有不管效益如何,“借风大上”的苗头,盲目增开新网点,加之内部经营管理不科学,造成费用高、成本大、盈利少甚至亏损的局面。从社会效益情况看,虽然在便民、利民、方便消费者等方面取得了较明显的效益,但在调剂市场供求、平抑市场物价、理顺市场秩序等方面所起的作用甚微。此外,有些连锁公司对企业的发展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论证,在开设新点时没有充分考虑市场区位条件和周围消费群体的情况,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4.交通运输是制约连锁商业运营和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商业城市,人口多,车辆多,道路狭窄,而连锁商业要求统一进货由配送中心运到各成员商店,因此,各连锁商业公司都面临着一个巨大的运输难题,目前这一困难已明显表现出来:成员商店向总部发出进货要求后,总部的配送中心不能及时将货送到成员商店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大部分连锁公司所采取的办法是当数量凑够一车后发送,沿较短的路线向各要货商店发放,这样一来,给各成员商店的正常经营带来了一些困难,使连锁商业的优势消失殆尽,随着各连锁公司规模的发展,这一问题还将更加突出。因此,应充分考虑配送中心的选点和各成员商店的选址,尽量便于交通运输,在运输工具的选择、运输线路的设计上也要认真研究,使之科学合理。
三、上海市连锁商业发展的启示
1.加强市场经济观念,充分认识连锁商业的意义。发展连锁经营,是现代商业发展的趋势,通过连锁经营,可以发挥商业企业的规模效益,提高中小企业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以现代化的设备设施和经营手段提高劳动效率,以低费用、低成本、低价格、高服务和科学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连锁商业的发展要进行总体规划。不管是对于全国,还是对于一个市、一个地区连锁商业的发展,政府有关部门都应进行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采取适当措施进行扶持和正确引导,避免一哄而上和盲目发展;同时不断总结连锁商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时予以处理和解决,最近国内贸易部出台了关于连锁商业规范发展的措施,既是我国发展连锁商业的经验总结,也是发展连锁商业的指导性文件,各地应遵照执行,以保证连锁商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3.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国情,促进连锁商业规范化发展。世界上100多年的连锁商业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同时,在遵循连锁商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前提下,还应充分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软”“硬”环境条件不能充分保证的情况下对于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连锁商业应针对具体情况,灵活进行处理,在有些情况下,可采取一些临时性的过渡方法,但最终都应步入正轨。
4.重点发展自由连锁和特许连锁,以利于连锁商业的普遍推广和迅速发展。从上海情况看,目前的大多数连锁公司均为直营式连锁,但这种连锁形式需要的资金投放量大,且回收慢,制约了连锁商业的发展;而自由连锁和特许连锁则可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资金,发挥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既有优势,既能发挥连锁商业的规模优势,各成员店又有一定的独立性,能够调动成员店的积极性。在国外,自由连锁和特许连锁所占的比重也是相当大的。
(李书友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