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应用
1前言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技术的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随着施工工程中不断出现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给传统的施工技术带来较大的冲击。这一系列新技术的出现,不但解决了过去传统施工技术无法实现的技术瓶颈,推广和引导了新的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的出现,而且新的施工技术应用使得施工效率得到空前的提高,一方面降低了工程的成本、减少了工程的作业时间,另一方面增强了工程施工的安全可靠度,为整个施工项目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促进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
2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分析
近年来,随着建筑业产业规模、产业素质的发展和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水平在不断发展提高,为建筑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家的建筑技术水不还不够高,建筑业的发展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使工程的科技含量得到有效提高,使施工的企业技术得到进步,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得到不断地创新。
新的技术大量的涌现出来,但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要求存在着较大差距,特别是一部分单项的技术已位居世界先列。这一系列新技术的出现,不但解决了过去传统施工技术不能实现的技术瓶颈,推广和引导了新的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的出现,且新的施工技术使得施工效率得到空前的提高。
3建筑工程测量的新技术分析
3.1GPS施工测控技术
在传统施工中施工控制网作为施工放样的依据,对其精度的要求较高,因此在测量和设置时是十分困难的。随着GPS技术的应用在施工测控当中,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GPS具有相对理想的精密定位技术,且省时省力,进一步提高工作的效率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测控工作提供较为可靠的保障。
现阶段我国城市的建筑大部分多为高层建筑,而传统的测控方法在对高层进行测控时已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传统的测控技术对温差、日照、风载等环境因的测控速度、精确程度及平面轴线控制、高程传递和建筑构件的安装定位方面较为吃力,已成为影响高层建筑施工的最大因素之一。基于此种情况,采用GPS测控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GPS测控可以采用动态的方法对建筑的摆动周期和摆动规律及建筑物的垂直度等进行测定,从而对工程的测量质量进行保证。
3.2全站仪坐标法放样技术
全站仪的出现,使得传统的放样测量工作得以改变,因全站仪具有极高的测量精度且全站仪具有高度的集成化、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特点,因此被应用在大量的建筑工程当中。与全站仪配合的坐标放样法,根据全站仪的特点所产生的新型放样技术,直接对施工控制点和放样点的坐标进行利用,进行放样工作能够减少放样数据的准备工作,减少放样工作的差错,在一些较为复杂的工程当中全站仪坐标法放样具有明显的优势。
3.3测距仪高程传递技术
传统的高程传递是应用水准测量和悬挂钢尺的方法进行,其要求劳动强度较大且要求工期较长,测量结果的精准度和可靠性并不理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代测距仪具有较为理想的测量精度,且使用方法较为简单易用,只需要将我们通常使用的测距仪进行一定改进,就能够较为快捷可靠地完成高程传递的测量工作,因此其在高层建筑传递当中应用的较为广泛。
3.4预制装配式结构应用新技术
与传统的现浇建造方式相比,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能够提高施工质量、施工时间、降低建筑全寿命周期能耗,是一种公认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
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普遍采用传统现场混凝土浇筑结构形式,模板、钢筋、混凝土、砌体等均以现场施工方式为主流。现浇结构形式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弊端日趋明显。如:现浇结构形式建设周期长,施工过程中产生大量噪声、扬尘、固体废弃物污染,耗水、耗电、耗材,施工质量参差不齐,施工安全事故多发,受季节及气候环境影响大,人力资源投入大产出效率低,施工作业人员劳动环境差等问题。
预制装配式结构建筑主要将建筑的构件,如:墙、柱、梁、板、楼梯、飘窗板、小构件、保温层、装饰层、门窗、水电预埋管线等全部或部分按照预制形式,考虑后期连接方式进行设计,在预制构件加工厂进行生产及养护,完成后运至施工现场,使用垂直运输设备进行吊装就位并临时固定,进行可靠连接,将剩余工程在现场进行施工,完成后最终成为功能完整的建筑。
3.5BIM和VR技术的施工新技术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较长、唯一性和不可逆性等特点,使得建筑施业的效率较低,智能化程度不高。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稳步前进,特别是虚拟施工(Virtual Construction,VC)的快速发展,即建筑信息建模(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及相关的信息技术辅助施工,受到行业较高地关注,虚拟施工技术通过“先试后建”的思想辅助优化设计、施工和管理等,从而减少施工过程的返工和资源的浪费,实现节约工期和成本的目的。
虚拟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减少设计和施工阶段的时间和成本,改变信息的交流协作方式,应对更为复杂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及之后的运维。通过BIM技术与VR技术来辅助施工决策、生成施工方案、提高效率,推动建筑业的变革。提高建筑业的信息化、工业化程度能够有效地改变业务管理模式、降低人工的使用量、提高施工效率和降低成本,进一步提高生产率,加快建筑业的发展。
3.6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新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即结构短而厚度均大于0.8m,同时水化热导致混凝土里面最高温度和外部温度差估算高于25摄氏度的混凝土。鉴于国民经济的迅猛前进,施工工艺的持续提升,我国各类建筑工程规模亦持续拓展,当前基于大型设施基础及桩基承台等方面亦取得了广泛的运用。借助实验等方法明晰材料配合比,低热水泥(比方说矿渣水泥等)属于优先之选,并对砂石骨料里的含泥量实施严苛的掌控;大体积混凝土项目开工前,应拟定恰当可行的技术方法与针对性方案;加强混凝土保温保湿养护,在不影响后续工序的情形下,可考虑大体积混凝土整体蓄水保湿养护,以水为介质来置换混凝土内部温度,降低混凝土浇注体整体的温度梯度。
4结语
总之,随着经济的不断地发展,必然会出现更多更好的新设备、新技术及新材料,只要大胆创新并应用到实际当中,充分全面结合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模式,从而在建筑工程当中获得良好的效果。不断提高推进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发展,应用推广新技术的力度,对新技术进行有效地补充和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宇,现代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与研究[J].建材与装飾,2018,(47).
[2]李海英,建筑工程施工中运用的新型施工技术[J].民营科技,2018,(09).
[3]马飞,李朋程.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9).
[4]曹世超.探讨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8(7).
作者简介:文祺,生于1987年,本科学历,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论文作者:文祺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 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4
标签:建筑论文; 新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测量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 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