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效果体会论文_谢波

贵州省瓮安县人民医院 贵州瓮安 550400

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择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86例设置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按照信封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各占据43例的常规组与实验组,分别采取开腹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种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排气恢复时间与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值小于0.05。结论 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来说,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及早恢复胃肠道功能,手术创伤小,值得推广并应用。

关键词: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开腹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饮食习惯的改变,使得胆结石与胆囊炎的发病率常年居高不下,其中临床上一类急腹症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其发病因素多种多样,多半是由于饮食无节制、酗酒等因素所致[1],而病理机制主要是由于胆囊管被小块结石所堵塞,胆囊内胆汁无法排出并使得胆囊张力增加,长此以往将可能并发细菌感染现象[2],并出现一系列炎症。该类疾病通常病情反复、迁延不愈,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的生活与工作。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进行疾病治疗,且较为推崇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方案,为此,本次研究旨在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详情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择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86例设置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外科学》[3]中对该类疾病的判定标准。

按照信封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各占据43例的常规组与实验组。常规组:男女患者分别占据23例,20例,年龄区间为22-68岁,中位数年龄为45.6岁;实验组:男女患者分别占据24例,19例,年龄区间为23-65岁,中位数年龄为44.2岁。对两组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均衡性分析后显示无明显差异,P值大于0.05,可进行统计学处理。

1.2 手术治疗方法

实验组: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身麻醉后帮助患者建立气腹,对患者的三个手术穿刺点仔细定位,分别位于肚脐上端、剑突下端2cm左右(置入手术剪、施夹器、分离钩)、肋缘交叉部右下方2cm部位与右侧锁骨正中线处(置入牵引钳),之后在腹腔镜的辅助下提起患者的胆囊颈部,依据其生理解剖结构进行严密的分离处理,切断结扎后的胆囊管,使得胆囊三角区充分暴露,分离并结扎胆囊动脉后游离切除患者胆囊壶腹部,之后再取出切除后的胆囊。

常规组:采取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作一长度为10cm左右的手术切口,切口位置位于患者右侧肋缘下端,并依据其解剖结构进行切开入腹,给予大“S”拉钩使得手术视野较为清晰,胆囊切除方式包括顺切法、逆切法、顺逆结合切法等,后置入引流管于肝脏部位,并保证引流管处于通畅状态。

1.3 评价指标

对比两种手术治疗方案的排气恢复时间与肠鸣音恢复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涉及的相关数据均纳入SPSS21.0的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处理,排气恢复时间与肠鸣音恢复时间均采用均数±标准差(`c±S)表示,当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时可用P值小于0.05进行表示。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排气恢复时间与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值小于0.05,详情见下表1。

3 讨论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普外科疾病,以上腹部疼痛剧烈等作为主要的临床症状,目前临床上多半采用手术治疗方案。近几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进步,使得该技术逐渐成为临床上主要的一类治疗方案,且获得广大医学工作者的关注,逐渐应用于临床疾病治疗中。对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来说,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具有手术创伤大、疼痛明显[4-5]等弊端,使得许多患者担心手术治疗不成功并产生一系列的负面情绪,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方案是一种微创手术,可以使得人体主观痛感有效降低,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患者易于接受[6]。

本次研究分别对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排气恢复时间与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值小于0.05,说明实验组治疗方案的可行性较高。分析实验组治疗方案的优势在于以下几方面:A:建立二氧化碳气腹可利于腹腔镜的置入,并及时了解患者的病变情况,帮助临床医师切除胆囊时以防患者受到不必要的损害。B:在腹腔镜的辅助下可以及时切除患者的胆囊病灶,并包裹后取出患者腹腔,以防手术切口与胆囊部位相接触,导致出现局部感染、脂肪液化等不良情况。C:手术完成后可在腹腔镜的辅助下帮助患者进行止血,并对出血点进行腹腔冲洗等,以防由于血液机化引发腹腔脓肿、肠道粘连等不良情况。

综上可知,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及早恢复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值得推荐采纳。

参考文献:

[1] 柳己海.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机的选择及中转开腹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3):260-263.

[2] 王公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时机及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2011,51(23):104-105.

[3] 吕一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150例临床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69-70.

[4] 刘泽良.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27例报告[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1,16(11):858-860.

[5] 高昊鹏,章志翔.急性结石性胆囊炎选择腹腔镜手术时机的探讨[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2,18(2):234-236.

[6] 吴袁生,侯亚峰,何宗全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效果分析[J].河北医学,2011,17(12):1611-1613.

论文作者:谢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5

标签:;  ;  ;  ;  ;  ;  ;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效果体会论文_谢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