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体育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尤其是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运动的发展较为突出,这是“全民强身健体”号召实施的成果体现。在全民强身健体的背景下,体育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和学校的重视,并且学校体育教育的活动更多地涉及到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运动。基于此,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中进行柔力球运动的开发与利用的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对于提高学生整体健康素质至关重要。柔力球运动是借鉴了武术、兵乓球、羽毛球、网球等技术的精髓和规则,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运动方式。这一运动符合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原理。可结合个人的技术特点形成各自的风格。在竞技中能否运用合理的技术,也受到人的心理因素和意志的影响。该文主要围绕初中体育课柔力球运动实施方法进行说明。
关键词:太极柔力球; 校本课程;体育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9)02-0110-02
1前言
太极柔力球运动是我国新兴的一项民族体育运动,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项不同于传统打击球方式,以缓冲接球为特点,具有一定民族特色的新兴体育运动。它体现出了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方式和现代竞技体育的运动特征,是一项民族性、健身性、娱乐性、趣味性、经济性、优美性、适应性、活动方式多样性较强的运动,该运动很有发展前途。结合它的民族性、健身性、娱乐性趣味性、经济性,活动方式多样性,再结合我校实际,这项运动适合在我们学校开展。
2当前温州初中太极柔力球运动教学形势分析
温州一个几百万人口的地级市,人口近三百万,仅温州市的初中达四十所之多,办学条件和生源质量相当优秀。因此,在初中开展柔力球运动的教学极有必要,这对提升学生整体健康水平至关重要。
目前教育形式来看,在初中如何实施好柔力球运动、引起学生兴趣、满足学生需要的问题显得越来越有研究价值。由于体育教育体制的单一,导致教师们的教学内容枯燥,没有趣味性,且体育活动相对较少,因此,身体素质就显得相对薄弱一些,需要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与体育活动的趣味性、游戏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初中开展柔力球运动体育教学,目前存在着一些不容乐观的现象。另外体育教学不能和体育教师工作的特点相结合,以及体育教学没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因此,扭转初中体育教学的局面和提高初中生的身体机能成了一个函待解决的问题。
3太极柔力球运动在初中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开发与利用
在初中很多学生的家长在期望学生得到锻炼的同时能够培养一些特长与兴趣,因此,不少的学校在进行教师招聘时都有很高的特长要求,希望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能给学生增加特长训练方面的指导。其中我校学生的体育课在日常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意在督促学生的身体锻炼。由于柔力球运动教学的特殊性以及实践应用的特殊性,特别需要注重该课程的趣味性及可实践性。那么,如何对太极柔力球教学活动运动进行开发与利用?
3.1编制适合五、六年级学生的太极柔力球的动作套路
首先是选动作,太极柔力球已经有几套完整的成人练习套路,但是难度偏大,太大不适合初中生练习,于是我们开始研究规定动作。我们逐个确定每一个动作的要领和练习次数。如:在进行基本功抛接球练习时,开始定的数据是50次抛接球。大家都觉得五十次并不多,一致同意。后来在研究如何抛的时候,大家用不同方法一起做50次抛接球,看看哪种抛接球更能锻炼球感,结果抛到30次左右的时候就开始掉球,一致的感觉就是头晕了,这个结果也证明了不经过实践,随便定一个练习次数是不可靠的。这也给我们以后的工作敲响了警钟。
3.2抓住学生爱游戏的特点。
以合作游戏的形式将柔力球教学活动运动应用到体育教学中去。大多数学生都很喜欢柔力球游戏,经过老师的指导,学生基本上能够掌握其动作技术要领,达到了目标要求。柔力球运动是一种柔的运动,有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教师在准备活动中,注意让学生熟悉简单的柔力球练习基本套路,观看柔力球练习的视频,使学生对柔力球活动有初步的了解。
3.3教学实施过程中,把动作由易到难进行分解。
环环相扣,突出教学目标,解决柔力球教学的重难点。整个教学以竞赛游戏化“看谁练得好”,同时锻炼了学生协同游戏的能力,让学生收获喜悦体验成功。对活动的建议是日常户外体育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尝试运用基本套路,变换不同的节奏,自创玩法。柔力球这项运动在体育教学中具有非常丰富的应用形式,只要教师充分挖掘这项运动,将这项运动特质有效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好学生的思维组织,那么柔力球教学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创新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4制定太极柔力球课程体系和教学光盘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我校柔力球校本课程的实施和评价标准。录制教学示范光盘。
全套规定动作如下:
(1)左右手抛接各十次(5)左右小抛并步
(2)左右摆动(6)体前正面绕环
(3)左右摆动并步(7)左右转体180度
(4)左右小抛(8)左右转体360度
在初中柔力球教学实践中,应该注意到体育教学和民族特色的有效结合问题,进行结合的关键目的在于,让学生牢牢掌握基本套路,学会融会贯通,以提升学生的身体机能以及五项身体素质为其进行体育教学的核心,同时还能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开展柔力求教学实践的目的在于,提升初中学生对柔力球运动兴趣以及身体素质,需要科学的理念作为指导,并建立一定的考核指标,而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对一些柔力球教学活动进行随意的拆解和组合。每一项运动都有其发展形成的根据,这些项目运动很多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分析每一项活动的特点,在注重运动完整性、民族性的基础上对一些运动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在确定可行性的基础上再对初中柔力球运动进行教学实践。
4对太极柔力球运动的几点建议
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项刚刚诞生的新生事物,它还有很多不甚完善的地方,正因为如此,它才在以下几个方面应该尽早地得以完善。
4.1应高度重视该项运动的科学研究“太极柔力球”到底对人体有那些积极的保健作用,并不能光靠嘴说,还必须依靠严密的科学测定。因此,“太极柔力球”在不同运动量、不同强度情况下对人体生理活动的影响,就是必须进行的科学测定工作。有了科学的测定和评价,才会使更多的人信服这项活动,也才有更多的人投入到这项运动的锻炼中来。
4.2应对太极柔力球的活动性质和运动特点进行必要的分类“太极柔力球”具有娱乐性、健身性、疗养性、竞赛性等多个方面,不同的方面应有不同的属性,也有不同的健身价值。因此,有必要对其类型加以分类,并测量出各种类型活动的生理特点。
4.3“没有竞赛就没有普及”要想使这项运动得以普及,就必须创造各种条件使之纳入“竞赛”的范畴。
5结语
学生在运动中眼睛自然而然的随球而动,既促进眼神的灵活性,缓解用眼疲劳又能提升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性、稳定性;以退为进的运动方式潜移默化的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圆润的运行轨迹引导学生待人处事柔和谦逊;运动中到处都是含蓄、圆融、沉稳、婉转,学生的情绪得到缓解;随心所欲的玩中又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可以自己玩,达到独处的自我和谐,自我悦纳;可与两个人,多人一起比赛,但这种比赛不仅是对抗更是一种合作,一种交流。通过这种运动形式和思维的练习,学生在练习其他同项群的时候,可以得到太极柔力球运动的正迁移。
参考文献
[1]石晓庆.太原市高校柔力球运动的体育文化价值研究[D].山西大学,2015.
[2]白锦昊.柔力球运动与乒乓球运动对学生身体素质特征影响的比较分析[D].西安体育学院,2015.
[3]张朝.柔力球运动在晋中市榆次区中老年人群的开展现状和影响因素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
[4]王建泉.太极柔力球对中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
[5]陈翠冉.柔力球与残疾人健康促进[D].山东体育学院,2015.
[6]邢泽华.晋中市柔力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5.
[7]张路,李建英,石岩.柔力球竞赛规则构成及发展演变状况探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03):369-374.
[8]刘茂林.柔力球锻炼对老年女性平衡与灵敏能力及足底压力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15.
[9]许爱梅.广东省柔力球运动多元化推广的途径[J].体育学刊,2014,(04):58-60.
[10]杜新星,张明军,苟波,吕阳,周小银,刘海国.太极柔力球运动对围绝经期女性雌激素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04):459-463.
论文作者:彭尚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3月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8
标签:太极论文; 学生论文; 初中论文; 体育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套路论文; 趣味性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3月0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