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哲学悬案的解决——关于列宁“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命题的证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斗争性论文,悬案论文,列宁论文,命题论文,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中提出:“对立面的统一(一致、同一、均势)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1]557 这就是列宁提出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著名命题。这个人们所熟知的命题,其实至今并未得到有说服力的证明,以至成为唯物辩证法教学和研究中谁都知道又谁都说不清楚的问题。
对这个命题的论证,我国哲学界长期沿用的是毛泽东在《矛盾论》中的证明方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哲学界许多同志不满意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对这个问题的论证和回答,试图提出新的思路来解决这个问题。对这个命题的认识,具体观点很多,但肯定这个命题的同志大体上是沿着两条思路来论证的:一是将同一性与斗争性进行比较,来证明同一性的相对性与斗争性的绝对性何以能够成立;二是把同一性与斗争性和静止与运动等同起来,从静止的相对性与运动的绝对性推论出同一性的相对性与斗争性的绝对性。其实,这两条思路都无法证明列宁的命题。
让我们先看第一条思路及其证明。
有的同志从同一性与斗争性的比较入手,说明同一性是有条件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同一性不贯穿于矛盾运动过程的始终,因而是暂时的,斗争性则是贯穿矛盾始终的,是永恒的;同一性是“间断的”,斗争性是连续的;同一性体现了个性、特殊性,斗争性体现了共性、普遍性。事实上,这些“理由”并不能成立。因为无论是同一性还是斗争性,都是贯穿矛盾运动全过程的,它们的存在都是有条件的(具体条件),而从都贯穿于具体矛盾运动的始终来说,它们又是连续的、不间断的。同时,不同事物的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并非完全一样,旧的事物转化为新的事物,旧的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就要为新的同一性与斗争性所替代,从这点来说,它们又都是间断的。至于同一性与斗争性是个性与共性的观点,更是站不住脚的。个性与共性反映的是事物与事物、矛盾与矛盾之间的关系,共性是对个性的本质(部分、方面)的抽象概括,而同一、斗争反映的是事物矛盾内部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能说斗争性是对同一性的本质抽象吗?显然不能。
有些论者指出,同一性是有条件的,而斗争性是无条件的,但又申明,说斗争性的无条件并不是绝对不要任何条件。承认斗争性的存在也是有条件的,这不又回到同一性、斗争性都是有条件的观点上了吗?这些论者认为,斗争性的无条件性,只是说它的存在虽然需要一定的条件,但它却不始终受条件所限制,它可以能动地改变条件,并创造新的条件。斗争性“不始终受条件所限制”,就是说斗争性在某些时候可以不需要任何条件,这是可能的吗?任何具体矛盾的存在都是有条件的,矛盾的任何斗争也都是有条件的,都是在一定条件的制约下进行的。在统一体内部的斗争,要受到矛盾存在条件、矛盾同一性的制约;打破统一体的斗争,则必然受到新的条件的制约。斗争性能冲破旧的条件,创造新的条件,但这也必须依靠一定的条件,设想不凭借任何条件的斗争等于取消了矛盾斗争。
再从暂时与永恒、有限与无限的比较看。有的同志提出同一性的相对性表现为它的暂时性和有限性,斗争性的绝对性表现为它的永恒性和无限性。这也没有得到证明。我们这里所说(用以进行比较)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同一矛盾的具体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这个同一性的作用局限于该矛盾统一体,统一体一旦破裂,旧统一体让位于新统一体,旧的同一性的作用就停止了,而代之以新的同一性。那么斗争性不也是如此吗?旧的矛盾统一体转化为新的矛盾统一体,原来的斗争性的作用不也终止了,而代之以新的矛盾斗争了吗?这些同志说,斗争性与同一性不同,它可以能动地使一个统一体转化为另一个统一体,它的作用不只是在一个统一体之中,而是可以从一个统一体传导到另一个统一体。不知如何“传导”法?旧的矛盾转化为新的矛盾,原来的矛盾及组成此矛盾的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消失了,而让位于新的矛盾及组成此矛盾的新的对立统一,新的矛盾开始了新的斗争,矛盾不同,矛盾的性质、程度、形式也不同。按照这些同志的“传导”说,尽管矛盾在变化,但矛盾的斗争性不变,解决矛盾的斗争形式、方法也不变,可以一直“传导”下去,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斗争都是一样的,这怎么能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呢?提出“同一性”的“局限”而“斗争性”却可以“传导”,实际上是把同一性当作具体的,它会随着具体矛盾的消失而停止它的作用,而把“斗争性”当作抽象的,这种抽象的“斗争性”才会随着一个统一体传导给另一个统一体,因而才能在时间上表现出它的永恒性,在空间上表现出它的无限性,而具体的斗争性(斗争性质、斗争程度、斗争形式)总是有限的、短暂的。仔细推敲,这种证明也是有问题的。看来,要坚持同一性的相对性和斗争性的绝对性,不能只着眼于同一性与斗争性的比较,必须另辟蹊径。
再看第二条思路。能否说同一性与静止、斗争性与运动是相当的,从而由静止的相对性推出同一性的相对性,由运动的绝对性推出斗争性的绝对性?
有一种观点认为,静止是由同一性决定的,运动是由斗争性决定的。事物静止相对性的内在根据在于同一性的相对性,运动绝对性的内在根据在于斗争性的绝对性。这样,同一性与静止相当,斗争性与运动相当。这就由静止的相对性推出了同一性的相对性,由运动的绝对性推出了斗争性的绝对性。但这种推论是站不住的。因为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态,无论静止和运动都是由事物内部的相互作用和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作用引起的。恩格斯指出:“相互作用中既包含和谐,也包含冲突:既包含斗争,又包含合作。”[2]161 正是这种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
运动的根据是什么?在黑格尔以前,都没有正确地回答这个问题。黑格尔第一个明确认识到,矛盾是事物自己运动的根源。他说,矛盾“是一切自己运动的根本,而自己运动不过就是矛盾的表现。”“运动就是实有的矛盾本身”,“矛盾则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事物只因为自身具有矛盾,它才会运动,才具有动力和活动。”[2]66—67 后来,列宁明确指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统一物之分为两个相互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关系)。”只有这种观点,“才提供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才提供理解‘飞跃’、‘渐进过程的中断’、‘向对立面的转化’,旧东西的消灭和新东西的产生的钥匙。”[1]557 毛泽东则进一步指出:“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4]301。很清楚,矛盾才是事物运动的根据和源泉,而矛盾就是事物内部既互相依赖、又互相排斥的相互作用,即同一性与斗争性——毛泽东说的矛盾性的作用。运动当然离不开斗争性,但仅有斗争性没有同一性的作用,不会产生运动。例如,行星绕日作椭圆运动,如果只有太阳与行星之间的排斥力而没有万有引力,就不会产生沿椭圆轨道的切线力使行星有规律地运动下去,而会使行星飞离太阳系,毁灭在太空中;如果没有排斥力,只有引力,行星就会被太阳吸去烧毁。在自然界,“凡是有吸引的地方,它都必定被排斥所补充。”[5]587“吸引和排斥是互相补偿的”[6]356。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总是处在有规律的运动中,如果人体内各器官功能失去平衡,与周围环境失去平衡,轻则生病,重则丧命,就不能维持健康的生命运动。社会现象也是如此,一种社会制度、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比较适应时,社会才会有较大的发展;生产关系长期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这种社会制度就会崩溃。这些都说明,只有斗争性而没有同一性就没有事物的运动。事实上,斗争性是不能离开同一性而存在并发挥作用的。列宁说:“要认识在‘自己运动’中、自生发展中蓬勃生活中的世界一切过程,就要把这些过程当作对立面的统一来认识。”[1]557 可见,把斗争性与运动“相当”是片面的。
把同一性与静止“相当”也不妥。静止既不是仅体现了同一性,也不只是由同一性决定的。我们知道,静止并不是绝对不动,而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状态也是矛盾存在的一种状态,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一种对立统一状态。如果说静止只是体现了同一性,那无异是说,静止状态的事物是不存在内部矛盾的。这是不可想象的。静止也不是只根源于同一性,还必须有斗争性的作用。和平就常常是战争的结果。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出现的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也是经过斗争才形成的,包括敌我之问的斗争和人民内部的批评教育。当然,事物处在相对静止状态和显著变动状态,同一性和斗争性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同一性的作用在相对静止状态比显著变动状态要明显得多,斗争性的作用在显著变动状态比相对静止状态要明显得多,但不能说,运动的根据就是斗争性,静止的根据就是同一性,乃至把同一性与静止、斗争性与运动等同起来。
有的同志为了寻找同一性与静止“相当”、斗争性与运动“相当”的根据,认为列宁是把同一性的相对性当作事物静止的相对性的内在根据,把斗争的绝对性当作事物运动的绝对性的内在根据的。他们依据的是列宁的这句话:“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1]557 这是对列宁的误解。这里的关键是如何理解“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在有些同志看来,列宁在这里揭示了同一性和斗争性与静止和运动的因果联系,因为同一性与静止相当、斗争性与运动相当,静止是相对的,与之“相当”的同一性也是相对的,而运动是绝对的,与之“相当”的斗争性也是绝对的。其实,列宁在这里根本不是揭示同一性和静止、斗争性和运动的因果关系,不能由此得出同一性和静止相当、斗争性和运动相当,而是揭示了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与静止和运动的关系是相当的,都是相对和绝对的关系。列宁在这里是要说明像理解静止的相对性、运动的绝对性那样来理解同一性的相对性、斗争性的绝对性。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不动的静止,只有绝对的运动。但辩证唯物主义并不否认静止的存在,这个静止是从一定意义上说的(即事物还未发生质的变化,处于量变阶段,或相对于参照物来说,未作机械运动改变自己的位置),因而这个静止是相对的;而运动则不是在一定意义上说的,因而是绝对的。我们也应该从这个角度理解同一性的相对性和斗争性的绝对性。列宁在这里给我们提出了思考问题的角度,而不是从“相当”中得出同一性与斗争性何以相对与绝对的答案。
有没有解决同一性的相对性和斗争性的绝对性问题的出路?回答是肯定的。这个出路就在于把辩证法的发展观与形而上学的发展观相比较。这个命题是列宁提出来的,还应当回到列宁那里去解决。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出,列宁是在比较辩证法的发展观和形而上学的发展观的区别之后才提出这一命题的。列宁在提出这个命题的前几个自然段,论述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对立,指出:“有两种基本的(或两种可能的?或两种在历史上常见的?)发展(进化)观点: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以及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关系)。“按第一种运动观点,自己运动,它的动力、它的源泉、它的动因都被忽视了(或者这个源泉被移到外部——移到上帝、主体等等那里去了);按第二种观点,主要的注意力正是放在认识‘自己’运动的泉源上。”列宁接着说,“只有第二种观点才提供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才提供理解‘飞跃’、‘渐进过程的中断’、‘向对立面的转化’,旧东西的消灭和新东西的产生的钥匙。”[1]557
形而上学发展观的要害是在于不承认事物内部的矛盾。在形而上学看来:“一切事物都是与它自身等同的,A=A”[3]27—28,即认为事物自身不包含差别和变化。这就是形而上学的“抽象的统一性”。把事物看作铁板一块,当然就看不到差别、对立和矛盾,就找不到事物发展的动力。要坚持辩证的发展观,划清与形而上学的界限,就必须抛弃形而上学的“抽象的统一性”,这一点黑格尔早就意识到了。他指出,形而上学“未能达到具体的同一性,而只是固执着抽象的同一性”[7]109。“我们首先必须特别注意,不要把同一单纯认作抽象的同一,认作排斥一切差别的同一”[7]249。概念“在它的本性中是有差异的”[3]33,它“同时包含有差别在自身内”[7]250。针对形而上学的“抽象同一性”,黑格尔提出“具体的同一性”概念,又在这个基础上过渡到矛盾概念,提出“一切事物本身都自在地是矛盾的”,第一次唯心地回答了事物发展的源泉问题。恩格斯唯物地坚持了黑格尔具体同一性的概念和矛盾动力观,认为“真实的具体的同一性包含了差别和变化”,强调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列宁深入研究了黑格尔的《逻辑学》,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合理思想,第一次明确提出对立面的统一是相对的、对立面的斗争是绝对的命题,这就明确地划清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界限。因为形而上学的发展观是以“抽象同一性”为前提的,坚持辩证的发展观就必须反对“抽象的同一性”,坚持包含着差别与变化的同一性,坚持同一性的相对性和斗争性的绝对性。有的同志认为,提出同一性的相对性和斗争性的绝对性没有必要,没有什么意义,这是不对的。还有同志认为,列宁提出这个命题是从更深的层次,即从矛盾两个基本属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上具体说明矛盾怎样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我认为这也不符合事实。
在弄清了列宁是在比较两种发展观以后才提出这个命题,提出这个命题又是为了划清辩证法的发展观与形而上学的发展观的界限之后,再来理解列宁的命题,思路就清晰了。列宁的命题是继承发展了黑格尔关于“具体同一性”的思想,而“具体同一性”的概念是和形而上学的“抽象同一性”的概念正相反对的。在形而上学看来,事物自身完全等同,A=A,因而认为这种同一性具有绝对的意义。辩证法认为,事物本身是包含差异和变化的,A=A,同时A=“-A”,并不完全等同。按照形而上学,完全等同、永无变化的同一性是绝对的,那么辩证法所主张的包含差别和变化的同一性就只能是相对的。按照形而上学,事物完全与自身等同才是同一的,那么不完全等同,辩证法为什么也叫同一性呢?这是从一定意义上说的,即矛盾两方面互相关联、互相联系,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相适应,互相平衡;双方具有某种共同性和一致性,这也就是列宁所说的“一致、同一、同等作用”。因为这种同一是就一定意义说的,因而我们只能赋予它相对的意义。而“斗争性”却没有这样的情况,不是从“一定意义”上来理解的。在事物内部“差别自在地就是本质的差别,……本质的差别即是‘对立’。”[7]254 因此,“一切事物本身都自在地是矛盾的”[3]65。这就是说,任何事物在任何情况下内部都存在着差别、对立、互相排斥的趋势,因而它是绝对的。列宁有时将斗争打上引号,这是为了强调斗争是广义的哲学范畴。
列宁提示我们,这和理解静止的相对性和运动的绝对性是一样的。形而上学否认运动变化,认为静止是绝对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运动的,并不存在形而上学所说的静止。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静止”,是指事物运动的特殊形态和特殊过程。比如,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未发生位置的变化,这个事物本身还只是处在量的变化过程中而并未发生质的变化,这种静止是有条件的,只是一定意义上的,所以是相对的。当然,这里所说的“一定意义”,也可以说是“一定条件”,但这个“条件”首先不是就同一性与斗争性比较而言的,而是就辩证法的同一性与形而上学的同一性比较而言的;这个条件也不像有些同志所讲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存在和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具体条件,而是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的。
过去肯定列宁命题的同志之所以没有做出很有说服力的论证,主要是他们只限于把同一性和斗争性相比较,这样所谓的“有条件”、“无条件”就根本说不通。我认为,这个命题是列宁首先提出的,问题的解决还必须回到列宁那里去。我们抓住了列宁这个命题是在与形而上学的发展观的比较中提出的,它也只有在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中才能存在,从这里出发,问题就不难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