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管理分析论文_孔德松

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管理分析论文_孔德松

中国华西企业有限公司 518034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渐渐崛起,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而高层建筑又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代表着城市的发展水平。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容易因各种原因导致施工裂缝的问题,对高层建筑的安全性、耐久性造成威胁。对此,我们需要找出问题的原因并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优化,提高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本文主要论述了大体积混凝土产生施工裂缝的原因以及对施工技术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管理

引言

如今,建筑高度与体量都在不断扩大,这虽然丰富了建筑使用功能,节省了占地,但施工技术更加复杂,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其施工质量直接决定项目整体质量,必须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

1高层建筑工程中应用大体积混凝

土施工技术的现实意义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中的相关规定能够得知: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称之为大体积混凝土。为了有效避免水泥水化热现象的发生,施工人员要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有效减少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在温度应力的作用之下,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很容易出现较大裂缝,严重影响高层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降低建筑结构的耐久性。通过合理应用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并运用先进的裂缝控制措施,能够更好地提升高层建筑工程结构的稳定性,防止高层建筑工程出现结构失稳现象[1]。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相比,大体积混凝土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混凝土浇筑量较大,对结构的整体性要求较高,一旦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出现水化热现象,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会不断提升;第二,大体积混凝土的厚度比较大,通常情况下,大体积混凝土的厚度超过150cm。为了更好地减少水化热现象的发生,施工人员可以采取分层浇筑方式进行施工。

2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现场管理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超高层建设已成为房屋建筑主要的发展趋向。在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作为不可或缺的施工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超高层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1]。因此,必须加强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确保超高层建筑工程质量。现阶段,我国超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问题有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操作不规范、质量稳定性差及整体规划缺乏合理性这四种[2]。通常情况下,在大体积混凝土现场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施工环节的衔接控制、施工人员行为规范控制与建筑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时的质量控制,唯有做到这三点,才能确保在实际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各个步骤不会出现遗漏与错乱的情况,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

2.2产生施工裂缝问题

2.2.1水泥水化热释放集中

水泥水化热释放集中是属于温度裂缝产生的内部因素。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一般采用水泥材料,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得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急剧上升,而且碍于混凝土结构厚度较大的特点,内部的温度不宜释放,导致内外温差较大,在混凝土的内部产生压应力,二混凝土的外部产生的是拉应力,当此拉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内外不一致就会产生裂缝。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混凝土内部温度的控制,做好防护与监测措施,减少温度裂缝现象的发生。

2.2.2外界环境温度变化

大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时温度会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也是导致温度裂缝的原因之一。一般来说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温度是浇筑混凝土温度水化热的绝热温升和结构散热降温等各种温度的总和,它受外界温度影响很大。若外界温度下降趋势较大,会加大混凝土内外层的温度差,使得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增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且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往往比外界高出几倍,一旦外界温度较高,其内部高温不易散去,若外界温度发生降低,必然会引起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的加大,导致温度裂缝的产生。

3质量控制对策

3.1妥善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材料质量

为了保证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更好的应用,施工人员要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材料质量。在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材料质量时,施工人员要重点注意以下两点:第一,适当加大水泥、粉煤灰、砂石与外加剂等施工材料的控制力度,尽量选择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常见的主要有矿渣水泥与硅酸盐水泥等;第二,做好混凝土施工材料的搅拌与运输工作,并采用先进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施工,保证混凝土施工材料得到更好的利用[2]。

3.2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纵观以往超高层建筑施工的情况,发现在混凝土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常会出现裂缝的问题,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在配合混凝土结构比例时不够规范,缺乏合理性。随着超高层建设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不断提升,要确保超高层建筑的质量,必须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2]。目前,超高层建筑的混凝土主要有粉煤灰、水泥、砂石、水、泵送剂这6种成分。在混凝土施工中,加入水泥,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结构整体的强度,而添加粉煤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产生水热化反应的现象。加入泵送剂,可以加快混凝土结构凝固的时间,这些成分的配合比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整体质量。在混凝土配合比时,必须了解结构工程的具体情况与施工标准要求,规范混凝土的配合比。比如,在一个48层的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明确提出对混凝土强度的要求是C50等级,该建筑工程的混凝土配合比如下表。这种大体积的混凝土配合比,不仅提高了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在后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也起到了一定的减轻工作强度的作用。

3.3加强对混凝土的温度测量工作

温度的测量控制对大体积混凝土来说十分重要,它能有效地减少裂缝的发生概率。企业需要对大体积混凝土的监测温度进行探究,采取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对混凝土内部温度进行测定。一般情况下,我们会使用电阻型温度计,在用电阻型温度计进行温度的测量时要保证混凝土的各个土层都能被测量到位,避免由于局部温差较大导致产生裂缝,要注意选择划分测温点和测温线,确保测温线能与钢筋进行有效接触,确保温度测量的准确性,测完以后要及时分析数据,研究其温度特性,便于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3.4混凝土养护

(1)浇筑与振捣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覆盖养护,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防止裂缝与脱水。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应在养护的过程中做好保温与保湿。(2)采用塑料薄膜为养生中的保温保湿材料,做好温度测量,随时掌握混凝土内外部温差。当温差达到20℃时,应增大温度测量频率;当温差达到23℃时,应采用额外的控制措施。在覆盖的过程中,塑料膜搭接重叠宽度应达到5cm,相邻两块棉垫间也应有至少10cm的重叠。

结束语

综上,掌握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要点,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材料质量的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技术等,能够保证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更加安全可靠,有效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哲.试析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决策探索(中),2018(10):31-32.

[2]尚正文.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J].中华建设,2016(02):144-145.

[3]於果.高层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分析[J].科技视界,2015(31):134.

[4]蒋桂华.超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6):245.

[5]吴秀华,韩景海.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7):232.

论文作者:孔德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  ;  ;  ;  ;  ;  ;  ;  

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管理分析论文_孔德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