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臣[1]2004年在《海上石油平台大型设备优化管理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海上石油平台一些大型设备的可靠性、可维护性以及可用性对于海上石油平台来说至关重要,它的管理好坏直接影响到平台的安全生产。由于海上平台特殊的环境,大多数设备为国外设备,如何管理维护好这些设备,将会直接影响到公司的经济效益。因此,本文首先对海上平台大型设备的关键性进行评估,对重要设备进行分类,以国内外先进的设备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方式进行系统的分析,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设备管理体系。本文首先着重介绍了国内外的优秀设备管理模式在海上石油平台的运用,以及结合海上平台的实际情况和企业的现状对设备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在设备管理当中,备件的优化管理是设备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设备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本文就设备备件如何分类以及如何降低库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另外,设备管理还强调设备的基础管理和设备组织管理,本文对在海洋石油平台推行的5S活动进行了系统介绍,并详细阐述了5S活动与设备管理之间的关系,然后,对海洋石油平台设备管理组织的修炼以及如何建立一支高效的团队进行了阐述,把人的管理与设备管理紧密地结合起来达到设备管理的优化。本文的研究对海上石油平台设备的管理优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石油平台设备管理提供了可借鉴的先进管理方法,改变了长期以来海上石油平台设备维修、维护以及设备管理一直采用单一模式的维修理念。通过采用先进的设备管理模式,不仅节约了海上石油平台设备维修维护的成本,同时也降低了设备故障的概率,减少了由于设备问题而停产的次数,间接地增加了产量,降低了桶油成本,为实现2010年的产量上五千万吨有着深远的影响。
肖飞[2]2017年在《海上油气生产平台静设备基于风险的检验与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基于风险的检验(RBI)技术经过长达30多年的研究与应用,已经具备相对完整的技术体系,目前在我国陆上设备也得到了广泛推广。但由于国情、行业的差异,RBI技术在我国具体应用的过程中还存在问题。将RBI技术引入我国海上油气平台设备的安全评估领域,研究RBI方法在该类设施上的适用性,验证该评估方法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内海上油气生产平台静设备特点分析其主要损伤机理;结合海上油气生产平台分层的特点,改进Level 1后果面积计算公式;结合国内行业相关标准要求,将API 581-2008风险矩阵和《中海油设备设施完整性风险管理程序》风险等级划分标准重新组合得到新的评估矩阵,给出安全后果的转化方法;根据API 581-2008提供的风险变化趋势图形,结合压力容器、管道检验标准,阐明海上油气生产平台静设备制定检验策略的主要依据及内容;提出以数据库软件为基础建立RBI评估系统的方案,并采用Microsoft Access软件进行系统搭建验证,同时选取渤海某平台进行案例分析,验证RBI评估系统的实用性,并对比Level 1与Level 2分析法的面积计算效果。研究表明:海上油气生产平台静设备存在的主要损伤机理包括减薄(CO2腐蚀、H2S腐蚀、细菌腐蚀、冲蚀),应力腐蚀开裂(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氢致开裂、碳酸盐应力腐蚀开裂、氯化物应力腐蚀开裂),外部损伤(大气腐蚀、保温层下(CUI)腐蚀、大气应力腐蚀开裂保温层下(CUI)应力腐蚀开裂),压力容器衬里损伤和管道机械疲劳;海上油气生产平台静设备RBI评估系统的建立,极大地提高了 RBI评估的工作效率;采用新矩阵评估得到的失效概率等级和失效后果等级较API 581-2008得到的结果要高,由于海上油气生产平台的安全要求更高,上述结果更利于海上油气生产平台静设备的风险管理;运用RBI方法计算得到到检验周期一般要超过1年;Level 1分析法与Level 2分析法对于高风险项给出的失效后果等级基本一致,Level 2分析应该用于RBI评估系统评估后发现的与实际风险等级不相符或评估效果不好的设备;基于《中海油设备设施完整性风险管理程序》标准的失效后果等级划分,可有效避免海上油气生产平台面积大小不等所引起的面积划分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李雪, 张安安, 敬佳佳, 韩浩[3]2016年在《海上平台电力系统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海洋工程对解决当下能源危机,合理开发海洋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海上平台电力系统作为海洋工程的电能供应保障,是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关键环节,其运行的安全稳定性直接影响着海上平台的顺利运行。总结了海上平台电力系统技术的研究进程,归纳了海上平台电力系统的主要结构与特点,针对海上平台电力系统面临的电源控制、电力组网、电能质量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论述,最后对海上平台电力系统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海上电力系统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实际工程操作提供了参考。
杨旭[4]2011年在《海上石油工程国际合作项目风险评价及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洋蕴含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近年来,为了缓解能源供给紧张的情况,许多国家和大型石油公司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合作开发海上石油资源,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活动由此得以迅速、繁荣地发展。但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活动由于受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许多复杂的风险,这使得各个国家或石油公司在开展海上石油工程国际合作项目时,面临着巨大的风险。目前,这些风险正变得日趋繁杂,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文章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海上石油工程国际合作项目风险的特点和风险评价理论,对海上石油工程国际合作项目的风险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界定了海上石油工程国际合作项目的概念,分析了海上石油工程国际合作项目及其风险的特点;其次,运用德尔菲法,咨询权威专家的意见,识别了海上石油工程国际合作项目的风险,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自然风险、工程风险和管理风险共六大类风险;再次,建立了海上石油工程国际合作项目的风险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和风险后果严重度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叁角模糊数法确定了指标的权重。接下来,确定了风险因素等级的评价标准,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海上石油工程国际合作项目风险评价模型;最后,针对海上石油工程国际合作项目的风险,提出了风险控制的对策,为我国石油公司参与国际海上石油工程合作时的项目风险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郭乃明[5]2008年在《基于VC++的海洋平台安全保障系统及其数据管理优化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问题日益为国际社会所关注,而油气资源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成为关注的焦点。我国作为一个油气能源使用大国,陆地上的油气能源开采已经逐渐不能满足需要,因此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海洋石油平台作为海洋油气资源的开采主体,其在海洋石油工业的发展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随着海洋石油工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海洋平台投入使用,同时也有许多现役平台已经接近甚至超过设计寿命。而且近年来国内外海洋石油平台多有故障发生。因此提高海洋平台的可靠性,确保海洋作业安全的问题变得日益突出。海洋平台造价极高,所处环境又极度恶劣,服役时间长,其可靠性和耐久性受到了严峻挑战。考虑到传统的监测方法测量周期过长,不具有实时性,所以海洋平台在线监测研究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并已经成为当今学者的研究热点之一。本论文根据具体的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介绍了基于Windows XP环境,采用VC++开发的海洋平台在线监测系统的建立。首先对建立安全保障系统的意义和目的进行了介绍,并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安全保障技术的发展概况。其次阐述了整个系统的结构,之后着重介绍了气体监测部分的设计原理以及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的组织架构,并介绍了系统的本地部分和网络部分的运行过程以及报警,实时监测,报表生成和网络数据显示等系统功能。然后研究了设计整个安保系统平台时如何从软件方面对系统加以改善:本地数据显示部分主要从配置索引和主键,改善数据库查询语句这两个方面进行了改善;网络数据显示部分则从使用高效的分页存储过程这一方面进行了改善。最后通过模拟海量数据这一实际环境,并根据不同的方案配置,进行了不同方案的实验,得到了针对海洋平台这一特定环境的数据管理解决方案,提高了系统运行速度,改善了系统性能,使得整个系统相对于目前的其他监测系统更能适应海上平台这一特殊环境,为同类型的软件系统设计和实施提供了新的思路。
郑亚男[6]2013年在《海上退役采油平台造礁技术体系构建与示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海上油气设施在停止生产作业后,如果没有其他用途或合理理由,必须进行废弃处置。海上退役采油平台的弃置需要综合考虑成本费用、作业安全和环境风险等因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海上退役采油设施的主要弃置方案之一,平台造礁方案通过将平台废弃结构改造为人工鱼礁的方式对退役平台进行再利用。该方案不但能够节约拆除成本,降低海上作业的风险,减小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可以使退役平台的生态功能得以充分利用,在渔业增殖和改善退役油区生态环境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首次以平台造礁工程的全部作业流程为研究对象,以构建平台造礁工程技术体系框架为研究目标,运用系统工程分析法和工作分解结构(WBS)的原理,系统地研究了平台造礁工程所涉及的资料收集、环境与设施调查、工程可行性论证、平台拆除、礁体设计与布局、鱼礁加工与投放、工程验收以及后续跟踪调查与评价等技术环节,提出了平台造礁工程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构建了海上退役采油平台造礁工程技术体系,并以埕岛油田海上退役平台造礁示范工程为例,通过对鱼礁投放前后示范区的海洋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跟踪调查和监测,对平台造礁示范工程的适宜性、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渔业增殖、生态修复)进行实证研究,从而为我国开展平台造礁工程实践提供技术支持和管理依据,并为国家和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相关规范、规程和条例提供参考。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提出了平台造礁工程可行性论证的原则、依据与方法。对平台造礁方案的适用条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平台造礁论证的总体原则,提出了平台造礁工程论证的主要内容,其中包括:充分搜集平台所在海区的相关环境背景资料和平台设施的相关资料;进行现场调查监测并分析现状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代表性;通过对各种资料整理、分析,从人工鱼礁建设对水文、地质、水质和生物资源等方面的要求来论证平台造礁工程的可行性。(2)构建了海上退役平台的人工鱼礁改造工程的技术框架和体系。对海上退役采油平台拆除工作以及平台造礁工作的整个流程进行梳理,并对每一关键技术环节进行分析和说明。平台造礁工程的主要程序包括退役平台设施的清洗、拆除,以及鱼礁礁体的布局、设计、加工和投放。(3)确定了平台造礁工程验收和后期跟踪调查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从验收条件、标准和验收内容等方面规范平台造礁工程的验收流程;从水质、沉积物、生物、流场和礁体现状等方面对平台造礁工程的环境影响进行调查监测,建立平台造礁工程的跟踪调查制度和环境影响后评估指标体系。(4)通过对埕岛油田海域水体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现场调查,确定了鱼礁投放地址,并对礁址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埕岛油田海域的地势、地质条件,水质条件,水体流速,水深以及生态渔业条件均满足人工鱼礁的选址要求,故选择埕岛油田CB6A平台栈桥北海域作为平台造礁示范工程实施海域。(5)分析了平台造礁示范工程对该海域水质及沉积物的环境修复效应。与对照区相比,鱼礁投放区悬浮物浓度明显升高,鱼礁建设所产生的上升流可能是导致悬浮物增加的主要原因,而上升流携带底层营养盐与表层海水充分交换,增加了海水营养盐的含量(硝氮、氨氮、化学需氧量、磷酸盐、总磷等),促进各种藻类的生长从而提高了海域初级生产力。(6)研究了平台造礁示范工程对该海域生态系统和渔业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鱼礁群建成15个月时,礁群高度与建成2个月时的礁群高度相差不大,且礁群未发生明显倒塌,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与对照区相比,投礁后鱼礁区浮游植物数量增加,而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的数量减少,这可能与鱼类对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的摄食有关;鱼礁区的渔业资源密度高于对照区,约为对照区的1.6倍。
赵阳[7]2005年在《海上钻井平台分布式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研究的海上钻井平台分布式管理信息系统是针对胜利石油管理局海洋钻井公司的管理需求而开发的,同时也为深入探索海洋平台的数字信息化、进一步完善信息系统的分布式管理做出了必要的研究工作并提出了现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本系统在国内第一次提出了一整套完善的针对海洋钻井平台生产作业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也是国内第一个使用分布式数据复制技术来完成海陆数据相互传送的分布式钻井管理模型。它具有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管理全面、安装简单、操作便捷、推广容易等特点,从平台人员到固定资产,再到生产运行,几乎囊括了钻井平台生产管理中的方方面面,达到了国内外领先水平,开创了国内海上钻井管理历史之先河,不仅填补了国内海上钻井信息化的空白,同时也为其它行业信息化管理的发展树立了成功的典范。本文针对现阶段流行的管理信息系统模式,从公司的实际情况和管理体制出发,通过分析现存的管理信息系统的不足提出了新的需求,同时利用成熟的网络技术和数据库分布式复制技术进行信息管理的研究。在设计过程中,采用逻辑严密的结构化生命周期法与灵活实用的原型法相结合的方法把整个系统合理地划分为双层管理体系——陆地总部管理信息系统(采用B/S体系结构)和海上钻井平台管理信息系统(采用C/S体系结构),再通过分布式数据复制技术使这两层管理体系达到完美的统一。本文主要就系统的两个主要技术——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和B/S、C/S混合模式体系结构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阐述,最后通过运用流行的软件测试技术,结合本系统的具体特点,制定出一套适合本系统的周密详尽的测试方案,从而验证了新型管理信息系统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本系统目前已成功应用到胜利石油管理局海洋钻井公司平台的生产管理中,规范了平台的钻井生产制度,弥补了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大大提高了整个公司的生产效率,增强了管理手段,已然成为公司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管理方式。本系统的成功研究,不仅对其它海上钻井平台管理信息系统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而且对海洋开发其他领域(如生产平台、港口工程、近海工程),甚至对行业外其他领域管理系统的研究都有较高的借鉴价值,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和推广意义。
穆连兵[8]2017年在《MAXIMO系统在PY油田石油平台的扩展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石油行业发展的不断进步,世界各大石油公司越来越注重企业日常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成为新的管理模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一流能源公司是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的目标(CNOOC)。MAXIMO系统作为中海油的资产管理软件从2002年开始在中海油系统内全面上线,随着系统的进一步使用,中海油的资产管理日趋进入正确的轨道。近两年,油价的断崖式下跌,对中海油的冲击很大,资本支出连续叁年下降,这就要求我们对资本管理的工作需要进一步提高,结合中海油以及其他国内外石油公司的现状,要求我们必须对庞大的资产进行更进一步的精细化管理。作为中海油的一名一线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承包商管理、设备管理和库存共享管理是海上石油平台比较突出的叁个问题,而对于这叁个问题每家公司都有不同的管理方式,但是缺少系统性,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方式,仍然是平台上突发问题的根源,MAXIMO系统中的资产管理并未涉及到这叁个问题,结合MAXIMO系统具有新功能模块的扩展应用功能,于是我确定了以上叁个问题为我的研究对象,通过功能扩展来解决这叁个问题。针对于以上提到的叁个问题,本文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同时通过同兄弟平台沟通,对叁个问题在各设施的共同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根据海上石油平台的自身特点,征求其他平台的意见,根据存在的问题,对系统需求进行了调查和编写,运用MBA所学到的知识和管理方法,将所有的需求转换成流程图和框架图,作为解决问题的主要导向。在系统设计过程中,根据系统的功能,优化新功能系统页面,最终通过测试成功上线,顺利实现了叁个问题在MAXIMO系统扩展中的应用,将叁个问题的管理规范化。通过对MAXIMO系统的扩展应用开发,结合现场的使用情况,在MAXIMO系统功能的扩展和解决现场问题的有效结合上,提供了一个新的管理模式。
孙云潭[9]2010年在《中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总结我国海洋灾害发生特点与规律,分析海洋灾害的作用机理与灾害演化过程的基础上,应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系统研究了我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归纳了我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特点与存在不足。总结我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的历史经验,借鉴国际上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的成功模式,从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的体制、机制、法制及预案等方面提出完善我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的思路、对策与措施,提出了构建科学高效的、综合性的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构想。并以青岛市为例,对有关原则与方法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探索。我国是海洋灾害频发的国家,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海洋灾害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影响大。我国常见海洋灾害包括风暴潮灾害、海浪灾害、赤潮灾害、海冰灾害、绿潮灾害等。其中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是风暴潮灾害,伤亡(失踪)人数最多的是海浪灾害。本文介绍我国海洋灾害的概况,描述了我国常见海洋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概括了海洋灾害的主要特征、发生过程和分级标准,总结我国主要海洋灾害的发生规律。对海洋灾害的成灾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从致灾因子和承灾体相互作用的角度,提出海洋灾害成灾链理论。本文回顾了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研究的有关基础理论,包括突发公共事件有关理论、应急管理有关理论、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的有关理论等。结合海洋灾害的特点,应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有关理论,研究了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的原则与方法。通过对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海洋灾害应急体系进行介绍,总结国际上在海洋灾害应急管理方面的有益经验,分析国际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的发展趋势。系统回顾了我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的发展历程,从海洋灾害应急体制、机制、法制和预案体系四个方面,结合有关实例,对我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现状进行分析。针对我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在理论分析和经验借鉴的基础上,本文从海洋灾害应急体制、机制、法制和预案建设等四个方面,提出完善和提升我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构想。包括组建综合性的海洋灾害应急管理机构——国家海洋灾害应急委员会,建立由海洋灾害应急指挥中心、专项应急指挥部和现场应急指挥部组成的海洋灾害应急指挥体系,组织专业人员与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急指挥的针对性与时效性;在灾前预防、预报预警、应急处置、持续管控、灾后恢复等各个环节,完善海洋灾害应急管理运行机制,特别是提高在综合保障机制、灾害应急教育与演练、灾害信息共享、快速反应机制、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灾害评估与问责等方面的能力;构建覆盖我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各方面的、多层次立体化的海洋灾害应急管理法律体系;健全中央与地方相结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海洋灾害应急预案体系。本文还应用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的原则和方法,以青岛市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了符合海洋灾害应急管理规律和当地实际的海洋应急管理体系,进行了相应的实证研究。
姜蕊[10]2010年在《老龄海洋石油平台风险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进程的加快,海洋石油平台的风险问题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和社会,尤其是海洋石油企业的高度关注。海洋石油平台安全事故及造成的重大危害,让国内外许多企业和学者从上世纪80年代起致力于海洋石油平台的风险评估研究。面对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平台已逐渐趋向老龄化的特点,加强老龄平台的风险评估与管理已经成为了我国海洋石油平台风险管理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在国内外平台风险评估研究现状、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海洋石油工程理论和风险评估理论,探讨了对我国海洋平台进行风险评估的问题。通过对我国普遍存在的老龄平台面临风险的分析,找出了影响老龄平台安全的风险因素,并建立了适用于老龄平台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的理论基础,通过专家评价法,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数。引入具有老龄平台代表性的某平台实际数据,运用模糊评价法进行了实证分析,找出了影响老龄平台安全的主要风险因素。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海洋石油平台风险评估现状,提出了规避我国海洋石油平台风险的对策建议,即建立严格规范的风险评估机制,建立平台建设的安全管理体制,建立平台作业的风险控制体制。最后对已经被世界海洋石油界普遍认可HSE管理体系在我国海洋石油界的运用情况展开了论述,探讨了其在我国实施过程中尚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其改进措施。旨在使这一管理体系能更好的在我国的海洋石油平台风险管理中发挥作用,为HSE管理体系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 海上石油平台大型设备优化管理的研究[D]. 杨家臣. 天津大学. 2004
[2]. 海上油气生产平台静设备基于风险的检验与评价[D]. 肖飞. 西南石油大学. 2017
[3]. 海上平台电力系统研究综述[J]. 李雪, 张安安, 敬佳佳, 韩浩.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6
[4]. 海上石油工程国际合作项目风险评价及控制研究[D]. 杨旭. 东北石油大学. 2011
[5]. 基于VC++的海洋平台安全保障系统及其数据管理优化设计[D]. 郭乃明. 北京化工大学. 2008
[6]. 海上退役采油平台造礁技术体系构建与示范研究[D]. 郑亚男. 中国海洋大学. 2013
[7]. 海上钻井平台分布式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研究[D]. 赵阳. 天津大学. 2005
[8]. MAXIMO系统在PY油田石油平台的扩展应用研究[D]. 穆连兵. 天津大学. 2017
[9]. 中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研究[D]. 孙云潭. 中国海洋大学. 2010
[10]. 老龄海洋石油平台风险评估研究[D]. 姜蕊. 大庆石油学院.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