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筑功能的动态特征谈城市广场设计

从建筑功能的动态特征谈城市广场设计

张阳[1]2000年在《从建筑功能的动态特征谈城市广场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广场是最具魅力的建筑外部空间,它是体现城市生活模式与社会文化内涵的舞台。由于在城市文化的认知上,价值观念以及设计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使得我国城市广场的发展相对滞后。鉴于此,本文围绕创造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富有生命力的广场空间,提出建立建筑动态功能观,以克服设计中存在的静态、封闭和机械的思维方法;并试从城市广场的功能出发,以系统论方法为手段,着重分析了广场功能体系的动态特征以及形式化体现。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以动态设计观念为指导思想,提出城市广场设计的设计原则及手段。

蒋健[2]2011年在《现代市政广场复合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展现城市魅力、体现社会民主的场所,市政广场的发展与城市进化的历史进程息息相关,它见证了城市文明的兴衰,是社会民生、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体现。时至今日,社会与市民不断增加的需求给市政广场及周边建筑的空间布局、体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的存在意义不仅是展现城市形象,传播城市文化,更在于提升城市品位,同时为市民提供一个多元化交往与活动的舞台。作为与城市生活紧密相连的公共空间,它经历了从功能单一向功能、空间、交通与环境多元复合的发展历程。在这个背景下,市政广场应该充分协调这些关系,一方面利用广场的聚合效应,充分发挥其经济引擎的作用,使城市得到长足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空间营造,使市政广场在满足政府展示形象的同时,能体现深厚的人文关怀,这样市政广场能真正还地于民,为民服务。本文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复合化的设计手法达到政府与市民双赢、广场综合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本文的研究对象为现代市政广场,其内涵相当丰富,集政府展示与市民休闲功能为一体,这两种功能根据规模与建筑功能的不同或分区布置,或融为一体。同时,市政广场与广场建筑紧密联系,两者的空间实际上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应打破两者的空间屏障,使复合化这一设计策略更为全面。首先,本文对中西方市政广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并做出了纵向与横向的比较,并在比较中总结出了现代市政广场的若干问题。接下来则针对功能、空间、交通、生态四大方面构建复合化设计策略,结合相对应的设计与布局手法,为现阶段市政广场存在的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最后则对市政广场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

杨昌新[3]2015年在《从“潜存”到“显现”-城市风貌特色的生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风貌特色危机是当代城市发展过程中一个持续困扰的问题。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尽管,城市政府视鲜明、独特的城市形象为主要的城市竞争力,世界流动资本也在追逐城市特色的稀缺性,设计单位在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过程中也特别关注于城市特色环境的塑造,但是始终无法逆转城市空间日益同质化和趋同化的趋势。这种在城市局部形塑空间特色却造成整体风貌特色流失的矛盾局面,一定程度上归结于对城市和城市风貌系统复杂性的认知不足。倘若,要真正认识矛盾的根源和本质,必然要超越经典科学的简单思维范式,借助全新的视角——“复杂性思维”,对城市风貌现象的复杂性进行重新认识,才能破解城市特色衰微的窘境。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城市风貌特色显现的研究课题,以城市风貌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城市风貌系统及其特色的生成机制。本文研究的目的是,试图在复杂思维范式下,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理论嫁接、比较分析、实证考察,获取以下结论:城市风貌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它的形成是一个生成的过程,即从“潜存”、经“缘结”再到“显现”的过程,其中“潜存”与“显现”是一种间接的关系,需要通过随机影响因子——“缘结”的作用才能实现从“潜存”向“显现”的转化。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城市风貌特色模糊、衰微的趋势,是源于“缘结”是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经济要素作为主要的有效因子,而城市风貌特色维育的途径是,通过政治“缘结”的介入,对经济“缘结”进行干预和控制,并且利用宏观控制、中观分布和微观机制的融贯作用,才能实现地方性、地域性、特殊性的回归。根据上述总体性的结论,论文从以下五个主体章节展开论述:第二章,现代生成思想多向度溯析生成性原则是复杂性思维范式的重要组成,本章在澄清“生成”概念的基础上,从物理学、生成哲学、生成科学、生成理论四个方面展开对现代生成思想内容和渊源的追溯,阐述了生成思想的形成过程、发展脉络及核心内容,以此建立城市风貌系统生成理论的思想基础。第叁章,城市风貌系统的生成原理本章的成文构架是:建立解析框架——提出生成视角——阐明生成原理。其具体步骤是:首先,通过分析复杂性科学理论的整合效应和挖掘城市风貌传统理论的生成思想内涵,来建立城市风貌系统生成论的基础理论体系,提供理论的解析框架;其次,在生成论与构成论对比分析中,阐述了城市风貌系统生成观的具体观点和内涵;最后,在生成观的观照下,提出了城市风貌系统生成原理,其涉及相关概念、生成过程、生成逻辑以及原理等具体内容的描述。第四章,城市风貌系统的生成特征本章通过考察城市风貌系统的生成特征,试图解释造成城市风貌系统复杂现象的主要原因。基于此,首先,以系统理论为基础,依据城市风貌系统生成原理,来建构城市风貌系统的解释框架,从系统要素、系统缘结以及系统样态和事态叁个方面,来刻画城市风貌系统的组成内容,以表明城市风貌系统具有一般性系统的属性:关联性、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等等;其次,借助复杂适应性系统(CAS)理论,来描述城市风貌系统的生成特征:适应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等,认为这些表征的根源在于,城市风貌系统中适应性主体(包括自主体和人化组分等)的集聚和适应行为所导致的以流体为媒介的非线性作用;最后,认为城市风貌系统主体性的存在与实现及其适应性造就了城市风貌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第五章,城市风貌系统的生成与演化机制本章应用城市风貌系统生成原理和复杂适应系统理论,通过考察城市风貌系统的生成因子、生成机制、演化动因、演化机制,试图揭示城市风貌系统生成与演化的规律。并且指出贯穿整个生成过程的生成机制:标识机制、积木机制和适应机制,以及演化过程所隐含的演化机制:广义目的机制、竞争协同机制、信息分形机制、受限涌现机制和超循环更新机制。最后,结合城市风貌系统生成原理、系统特征和演化规律,提出了基于城市风貌系统生成原理的原则和方法:整体原则与系统方法、过程原则与动态方法、时间原则与文脉方法、信息原则与传播方法、事件原则与节事方法、贯通原则与融贯方法,藉此探索城市风貌系统的发展趋势和特色路径。第六章,城市风貌特色的生成路径本章运用生成原理的方法,构建城市风貌特色生成的研究框架,从特色生成步骤和显现方式两个方面入手,为城市风貌特色的塑造指明方向和路径。首先,从构建城市风貌特色的生成观念出发,在与构成路径的比较中,提出了特色的生成原则和干预机制。随后,在特色研究框架下,提出了城市风貌特色生成步骤的叁个环节:宏观约束承继化、中观分布鲜明化及微观机制创新化。其叁,从传播学和感知角度出发,提出了城市风貌特色显现方式,其概括为:特色样态信息的组织、特色事态信息的整合及特色感知系统的部署。最后,以福州城市为例,在分析福州城市风貌的演化特征的基础上,着重从宏观约束承继化、中观分布鲜明化、微观机制创新化叁个方面,来解析福州城市风貌特色的培育路径。

郝志强[4]2010年在《城市广场设计定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在新的世纪,迎来了新的曙光,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2010年正在顺利进行着的上海世博会,以及即将迎来的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都将对中国的城市景观环境提出新的机遇与挑战,引起世人对于中国城市发展更多的关注。其中城市广场作为一个城市历史文化与发展的象征,也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自然而然地成为政府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手段。但同时中国很多地方城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诸多认识上的误区与设计上的不足,比如一味地贪大求大,讲究排场与气势;不注重人性化设计等。失去了广场本质内涵:为人而设计。对于上述的种种问题,笔者认为主要是设计前期对于城市广场的设计定位没有把握准确,以及具体的指导方法的缺失等。论文的研究范围是城市广场设计定位。通过资料收集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城市广场进行系统深入的设计定位研究并提出相关理论体系,以对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依据。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从当前中国城市广场兴建以及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入手,分析了引起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城市广场设计定位理论体系与指导原则。其中设计定位理论体系包括性质定位,尺度定位,功能定位,理念定位以及形态定位。这五部分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设计定位指导原则为整体统一性原则;生态可持续性原则;人性化定位原则;功能复合性原则以及场所差异性原则五项。2.针对课题研究依赖于相关学科支撑的发展趋势,文中对城市广场的定位方法的研究主要以“系统论”为主,进而提出具体的方法理论参照体系,即从五个方面分析城市广场设计定位,涵盖了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建筑学,景观设计学、环境行为心理学等多门学科。设计定位方法比较全面,系统。

杜延青[5]2013年在《城市交通枢纽综合体公共空间适应性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交通枢纽综合体伴随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土地和空间资源集约化利用及城市建筑的社会化与巨型化等趋势应运而生,综合交通功能与城市生活其它功能。其公共空间系统以交通功能为主体,在综合体内部及综合体与所处城市环境之间起组织和协调作用。本文以适应性城市设计相关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在对城市交通枢纽综合体公共空间系统研究及其现实使用中问题的归纳与初步剖析的基础上,依据“适应性设计”的“整体控制”和“动态适应”的基本理念,分析了城市交通枢纽综合体公共空间适应性的内、外部影响因素,根据综合体公共空间的基本功能与作用特征明确其适应性设计的目标与原则,进而从“交通枢纽功能”、“功能整合作用”、“顺应动态发展”等叁个方面提出其适应性设计的要点,试图建构关于城市交通枢纽综合体公共空间适应性设计的基本框架,并以西直门交通枢纽综合体公共空间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伍学进[6]2010年在《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宜居性研究》文中指出城市因人的集聚而产生,城市化是人类社会进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产生矛盾和解决矛盾,又不断产生新的矛盾和解决新的问题,是城市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宜居性与非宜居性矛盾是始终伴随城市与城市化的一对深刻的矛盾,其中,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宜居性问题是城市宜居性问题的“牛鼻子”。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一方面,很多城市都高举着“宜居性”城市规划、建设与发展的大旗;但另一方面,现代主义外科手术式的城市社区改造现象又很常见。何去何从,我国走到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十字路口”。“十二五”时期可能是我国城市发展全方位转型的历史机遇期。本文以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宜居性研究为选题,全文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叁个部分。正文部分主要探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章为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分析。重点探讨了城市的本质是城市的宜居性、城市化是不断创新城市宜居性的过程,以及城市宜居性的主要发展趋势。第二章探讨西方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思想的流变与升华。梳理了西方古代、近代和现代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思想流派、代表人物,探讨了自上世纪叁十年代以来现代主义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思想的兴起、鼎盛到衰败的流变,重点探讨了后现代主义取代现代主义之后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思想的价值升华。第叁章探讨我国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研究的背景。介绍了我国古代、近现代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缺失和思想上的空白,和1980年代以来西方现代主义在我国的遍地开花,重点介绍了2000年以来后现代主义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研究的现状和主要研究成果。第四章探讨街道与城市社区的宜居性。简述了街道的历史,揭示了街道从“街”“道”合-向“街”“道”分离的规律,介绍了街道宜居性的中心理论、多样性理论和行为理论,重点探讨了构建宜居性窄街道、小街区系统的内涵与策略。第五章探讨城市绿地与城市社区的宜居性。简述了城市绿地的相关概念与城市绿地的分类,介绍了城市绿地的景观生态学理论基础,重点探讨了绿地生态服务功能对城市绿地规划的宜居性导向和城市社区绿地的宜居性规划策略。第六章探讨城市广场与社区的宜居性。介绍了城市广场的涵义与分类,梳理了城市广场的产生与历史演变的特点,分析了我国城市广场的基本现状,重点探讨了城市社区广场规划建设的宜居性策略。第七章通过对湖北省荆州市胜利街社区公共空间规划的宜居性与非宜居性分析,提出了胜利街社区在街巷规划、绿地与广场规划、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公众参与以及规范法律程序等方面的宜居性策略。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1)提出后现代主义取代现代主义的核心理念在于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思想的全面升华,即突显人性化设计、关注多样性与多元化、重视社会公正问题和重现宜居性社区等价值取向是彰显城市社区宜居性的关键;(2)提出构建以社区为基本单元的窄街道、小街区宜居性系统,是城市社区宜居性的基础;(3)提出规划建设社区宜居性绿地、广场是提升城市宜居性的必要举措。本文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1)对非物质的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宜居性研究不够;(2)对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量化研究不够深入。

安平[7]2007年在《意大利城市景观构成之空间要素研究》文中认为美丽的半岛国家意大利是地中海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它是古罗马帝国的中心,也是欧洲文艺复兴的故乡,它曾被誉为“欧洲近代文化的长子”,其宗教、艺术和学术思潮闻名于世,除此之外意大利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城市景观也为世人所瞩目。意大利各城市运用丰富多变的设计手法往往在平凡的地形上创造出了生动感人的城市景观。至今这些古老的城市景观仍然以其独特的空间魅力吸引着城市市民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其中人们丰富的活动场景更是中国城市生活中至今还明显缺少的。我国与意大利同样都具有灿烂的历史文化,然而在我国城市化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中的自然资源不断遭到侵蚀与破坏,传统人文资源也日渐消失,景观格局相对混乱,盲目的文化移植导致了城市空间的畸形,片面的理解和简单的模仿使城市景观的和谐与生机荡然无存,结果是造成城市空间的荒芜。因此,对当前我国城市景观资源的发掘、保护与重组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结合意大利的亲身经历,通过搜集相关文献、图片资料,咨询专家学者进一步了解相关信息,并选取意大利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景观为例,结合其特有的自然、人文资源,运用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方法,着重对意大利城市景观构成中的空间要素加以研究,探讨意大利城市景观意象塑造的目标、要求和基本方法,以期为我国城市景观未来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原伟[8]2010年在《城市综合体与城市公共交通衔接空间的设计探讨》文中提出当前我国城市化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土地资源紧张、城市人口激增、绿地面积锐少、交通状况堵塞、能源消耗加剧、环境污染加重、居住房价上涨等问题。如何在城市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在城市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上、使城市开发模式向集约型转换是实现城市可持续性建设的关键。在城市中讲求经济增长速度、城市集约化发展、“低碳城市”等要求并重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在城市一定的地块内将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综合体功能的结合与混合,可以达到有效节约城市土地资源的目的,并在二者间形成相互促进、激发的效果。这种城市中不同生活空间与建筑功能体对于城市土地资源的混用方式,可以解决当前城市化进程中相关的城市问题,可以促进城市由粗放式开发模式向集约型开发模式的转换。因此本文在城市可持续性发展思想的指导下,运用系统的研究观和方法,以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综合体衔接的空间为研究对象;在建筑学的范畴中,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对城市综合体与城市公共交通的衔接空间展开研究;通过对二者衔接空间的设计研究,探求在土地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的开发模式。并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结构关系,对城市综合体与城市公共交通衔接空间的构成、衔接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设计内容的确立、衔接空间设计的方法策略叁大部分来展开对衔接空间的设计探讨。第一部分:城市综合体与城市公共交通衔接空间的构成,即论文中的第2、3章。首先是对衔接空间发展的概述,以及衔接空间基础理论的阐述;其次从空间本体研究的角度出发,对衔接空间的属性特征、空间形态及组合方式、构成要素、基本功能进行专项的研究。通过对衔接空间构成的研究,明确衔接空间的本质以及在城市综合体与城市公共交通衔接中作用。第二部分:衔接空间设计的原则和内容,即论文中第4章。首先以城市紧凑理论和环境心理学为衔接空间设计的理论指导,结合国内外衔接空间设计的成功案例,得出城市综合体与城市公共交通衔接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经济、整体性原则,空间非干扰性原则,空间多样性原则,以及空间的安全性原则;其次结合衔接空间的构成研究和案例研究,将城市综合体与城市公共交通衔接空间的设计内容归纳为:流线组织、空间组合、功能拓展、氛围营造四个方面。第叁部分:衔接空间设计的方法策略探讨,即第5章。主要是在衔接空间设计原则提出和设计内容确定的基础上,对各设计内容中设计要点以及策略的详细阐述。在衔接空间的流线组织中,主要侧重于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综合体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与综合体的衔接模式以及对应交通流线组织的研究。并提出针对不同情况下,衔接空间设置和流线组织的模式以及各自的适用范围;在空间组合中,研究的重点是衔接空间的组合方法、衔接空间的尺度关系、以及如何从衔接空间到达其它空间中的问题。具体内容包括衔接空间中通行尺度的控制、通行方式、以及与其它空间组合方式的探讨。即在空间组合的研究层面上来研究城市综合体与城市公共交通衔接的空间;在衔接空间的功能组织中,主要是对在城市综合体内部与城市公共交通衔接空间的功能拓展研究,和对在综合体外部与城市公共交通衔接而形成的空间复合性功能的探讨;在衔接空间的氛围营造中,从衔接空间的内部空间环境和外部空间环境的设计出发,探讨衔接空间优质环境的设计。

徐晓丽[9]2006年在《西安曲江城市设计再思考》文中指出曲江,位于西安市东南郊,历史上曾是风景园林胜地。2003年3月,西安市政府批准成立“曲江新区”,其中北起大雁塔北广场,南至叁环的轴线地段是曲江新区的一条重要发展轴线,也正位于由大明宫含元殿至大雁塔这条盛唐时保留下来的南北轴线上。曲江新区重点项目:大雁塔周边改造、大唐不夜城工程、政务中心及中央居住区沿此轴线展开。雁塔“轴线段”的规划设计将会对城市、对新区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何在城市设计中展示、利用西安博大精深的文化资源?如何在城市轴线的规划设计中保护、体现城市特色? 基于以上问题,本文运用理论研究、调查研究、动态研究等方法分析了雁塔“轴线段”城市设计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对其城市设计提出了几点建议。 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城市轴线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整理和论述,并对中西方轴线的发展进行回顾、比较,总结了城市轴线的划分方式,对城市轴线地位与作用进行了阐述。 第二部分,系统地研究轴线城市设计的相关理论。包括轴线城市设计的理论基础、要素、价值,以及城市设计的规范化与法制化。 第叁部分,雁塔“轴线段”城市设计的重点研究。对国内外城市轴线实例比较研究,归纳出不同的城市轴线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相似与不同之处。在对雁塔“轴线段”的现状调查分析基础上,对曲江规划与城市设计分析,提出雁塔“轴线段”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及要点,并剖析雁塔“轴线段”具体项目。 最后一部分,通过上述叁部分的分析研究,尝试回答轴线如何体现城市的个性与特色这一问题,并提出对于雁塔“轴线段”以及西安城市轴线在城市设计中的建议。

庄欣[10]2011年在《当代公共建筑的功能性剖面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剖面意识是联系建筑“空间”的最便捷的纽带,是解决问题寻求突破的一条出路。对建筑及其景观设计进行剖面策略的探讨,不仅是对不同流派和风格的简单分析,而是涉及到当代建筑设计方法和空间营造技巧的深入思考。然而在当代中国的建筑教育体系中,“剖面”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在复杂的平面、绚丽的外表下往往隐藏着平凡的内部空间,换言说就是建筑剖面的弱化设计导致了建筑及其景观塑造的干瘪。在这种情况下,本论文的论述内容就具备了一定的实用价值。要研究和解读中国建筑所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必须要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工具”而适之。面对建筑及其场地这样复杂的有机体,分析其内部复杂多变的信息,最理想的方法是把信息以项目归类,建立起数据库。每个项目都可以想象成一个层次,层次里有该项目特定的归属性和参数。每一层次里蕴含着子层次,当层数数据充实之后,既可以依序剥茧,分析时即可先解读层内内涵,而后阐释层间的互动关联。因此层次可以被定义为一组有组织的参数,参数间有一套模式存在,模式可以用公式去表达。掌握层次模式,则资源即可充分控制,以利于科学的分析。这是源生于计算机执行层次功能的一个理性分析方法。为了便于分析研究对象,作者把近代和当代的着名建筑的基本资料进行了整理汇总,绘制出了经典建筑及其场地的平剖面图谱,并加以基于层级网络概念的分类。在层级网络方法的基础上,为深入的研究剖面生成方法,文章引入“径度”的概念,对其中一些案例进行了详细解读。由分析可知,这些案例都是先从功能层面入手,以剖面组织功能来生成建筑空间,再运用其他层面要求来丰富和充实建筑形体,最终完成方案设计。这对当今中国所出现的市场化、大数量、照抄式的建筑设计方法进行了反驳和批判。同时也充分揭示出了隐藏在建筑剖面之后的功能、空间、建构和形式与建筑的生成关系揭开了建筑内与外若隐若现的联系,重新梳理了建筑中似是而非的逻辑关系,自在的游走于对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化解,探讨了设计生成途经的方法论和哲学观,说明剖面不仅仅是被动反映建筑结构的工具,更是主动迎合功能寻求最佳设计途径的利器。这也证明在“剖面”概念的浅层表象的下,其后深藏着深刻的建筑语义——剖面图不仅仅在传达建筑处于凝固状态下的物理性和结构性信息,它也在帮助建筑师和使用者塑造和理解那些建筑语言中所不能被剖切,却真实存在的概念范畴,比如功能、空间以及意境等等。最终文章根据分析结果归纳出一种设计方法,即设计过程中把以分析和发展功能层级作为重点切入口,参考和利用其他层面参数的影响和限制,初步构建出建筑的剖面框架,进而再进行建构和选型的设计方法。为建造具有当代精神和空间品质的建筑提供相关设计策略,为后续相关研究的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从建筑功能的动态特征谈城市广场设计[D]. 张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0

[2]. 现代市政广场复合化设计研究[D]. 蒋健. 华南理工大学. 2011

[3]. 从“潜存”到“显现”-城市风貌特色的生成机制研究[D]. 杨昌新. 重庆大学. 2015

[4]. 城市广场设计定位研究[D]. 郝志强. 南京林业大学. 2010

[5]. 城市交通枢纽综合体公共空间适应性设计研究[D]. 杜延青. 北京建筑大学. 2013

[6]. 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宜居性研究[D]. 伍学进. 华中师范大学. 2010

[7]. 意大利城市景观构成之空间要素研究[D]. 安平. 天津大学. 2007

[8]. 城市综合体与城市公共交通衔接空间的设计探讨[D]. 原伟. 重庆大学. 2010

[9]. 西安曲江城市设计再思考[D]. 徐晓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6

[10]. 当代公共建筑的功能性剖面研究[D]. 庄欣. 大连理工大学. 2011

标签:;  ;  ;  ;  ;  ;  ;  ;  ;  ;  ;  ;  ;  ;  ;  

从建筑功能的动态特征谈城市广场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