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时期中国区域创新战略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时期论文,中国论文,区域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616(2013)04-0012-06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国家是由区域组成的,国家创新驱动由各个区域创新驱动集成而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也离不开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培育和提升国家创新能力,需要不断增强各个区域的创新能力。从国家层面构筑起面向未来的区域创新战略,对于实现国家各个区域的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区域创新的总体趋势与问题
在多年研究中,笔者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创新体系的变动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10个方面:各个地区都在快速发展中积累了较为雄厚的资本、技术和人力资源;组织区域科技活动的重心逐步由政府转移到企业;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沈大地区、以武汉为中心的城市群、长株潭地区、成渝地区、关中地区等制造业产业带的形成和发展对技术创新提出更广泛的要求;科技要素跨区域的流动水平日益提高;跨国要素,如国外在华设立研究中心、留学生回国等流动行为,对区域创新产生重大影响;网上技术市场、技术110等新型区域科技组织形式正在形成和崛起;各地区都出现了从科技要素追求经济价值和从经济能力发掘科技要素的双向突破过程;园区经济已经成为创新要素的重要承载平台;跨地区的创新合作不断增强;各级政府注重引导区域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
在区域创新体系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充分注意在科技资源的区域配置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一是存在着区域科技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分离现象。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与国家的需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突出表现在科技要素和人才主要集中在大学、研究机构中,提供的成果主要偏重于论文、著作;另一方面,大量的市场主体对于科技发展的需求还得不到应有的满足。二是科技资源配置因多头管理形成明显的分散格局和低效率利用现象。在不同归属的纵向管理体制下,各个部门为了使自己避免受制于人,都热衷于建设自己的科技基础设施、科技机构,不合理重复建设、低效率使用科技资源等现象同时存在,在申请科技课题过程中也存在着重复设置、分散研究的状况。其结果是:一方面使有限的科技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有些科技项目的建设形不成有效规模。尤其应该指出的是,科技资源的纵向管理方式,导致科技要素集中在一些部门的范围内,没有充分融合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之中。三是存在区域壁垒和地方保护形成科技要素的区域分割现象。由于地方政府任期政绩目标制约束和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策略性考虑,一些地方官员采取极端保护本地化创新资源的做法,限制科技资源的跨地区公用共享。在平行分布的各个行政区之间,存在着按照区域的行政壁垒、地方保护、自成体系、互不往来的科技资源分割现象,形成区域科技资源在地区间的配置不合理,各地区科技资源在研究开发、资源使用的共享程度不高。四是存在不同科技资源在地区的组合结果明显的分化现象。在传统体制下,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创新要素曾经向三线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移动,形成科技资源相对平衡分布的格局,但体制改革以来,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这些地区大量的科技资源从流入变成了流出,从而导致中国区域科技差距失衡的趋势不断扩大,形成各个地区科技要素富集程度呈现明显地分化趋势。而科技要素在不发达地区的相对减少,也削弱了不发达地区的发展后劲。再如,尽管全国建设了许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但是不少开发区的技术含量并不高,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越来越依靠招商引资来维持和扩大规模,性质已经逐步向一般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靠拢,从而形成不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层次高低分明、两极分化的局面。
二、制定我国区域创新战略面临的新形势
从全球形势看,全球科技竞争有加剧趋势。当今世界正处于新发展、新变革和新调整时期,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格局和国际力量对比出现一系列新变化、新态势,综合国力竞争更趋激烈,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来自发达经济体的市场需求有所下降,来自新兴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加速上升。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乏力,就业不振,国内需求低迷。为加快经济复苏进程,美日欧等国积极抢占全球贸易结构和汇率调整的有利地位,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或“出口倍增计划”,试图推动本国制造业和出口增长,提升需求自给能力,降低对外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主要新兴经济体复苏势头良好,国家实力不断增强,为提升全球经济地位,积极实施多边区域合作,区域贸易壁垒大幅降低,区域新兴市场需求被有效激活,并追逐世界技术创新前沿,力图在未来竞争中占有更佳有利地位。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新一轮的产业竞争逐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成为各国追逐的重点产业领域,世界经济将进入一个增速减缓和结构转型并存的时期,世界主要国家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为后发国家和地区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机遇。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实施新的科技和人才战略,抢占未来发展战略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这为发展中国家参与新一轮国际竞争、提高国际地位提供了重要契机。通过开放创新,可以加强各个区域的创新合作,可借助全球资源重新配置的机会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与产业发展水平。
科技创新成为区域实现增长的关键因素。在世界经济增长历史中,经济危机催生经济变革,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将引领世界走出经济困境,而那些有准备的区域会在后危机时代率先创新和率先走出危机。为走出金融危机困局,抢占复苏先机,巩固领导地位,发达经济体纷纷采取措施,强化科技创新能力,试图成为低碳技术、绿色技术、生物技术、数字技术等新一轮科技变革与产业创新的策源地。尽管金融危机的始发地——美国,近年来一直压缩政府财政开支,但其联邦科技投入比2008年有明显增长。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产业转移呈现新趋势。以技术变革引领的科技型产业蓬勃发展,激活了新一轮的全球资源配置,先进制造环节、高端价值链工序和现代服务业转移日益提速,跨国服务外包正由传统环节外包向流程整合外包、服务创新外包等高增值领域转变,转移产业的总体质量显著提升。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也在积极鼓励本国的跨国公司投资从外流向回流转化。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立研发中心,世界顶尖科学家共同承担大科学工程的趋势十分明显,新兴经济体也积极推进跨国技术合作,集聚全球智力资源,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也争取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竞争优势和话语权。亚洲新兴经济体不断改善投资环境,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十二五”期间,我国各个地区把握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积极承接国际高端、新兴产业转移,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资源环境问题成全球科技创新的关注重点。发达国家利用低碳发展理念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对发展中国家的未来方向进行牵制。发展中国家也希望以低碳发展促使自身经济结构调整,改变产业结构处于劣势的国际分工地位。我国面临着实现经济增长和保持低碳化发展的双重要求。国内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结构升级条件相对较好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更需要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在“十二五”期间,需要以发展低碳经济为契机,以科技创新为切入点,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力争抢占全球低碳产业链的高端环节。
从国内形势看,转变发展方式成为新时期主题,各个地区都应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着力促进发展方式转变。21世纪头30年仍是我国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但过于依赖出口拉动、投资拉动,过于依赖资源环境损耗支撑增长的发展模式,日益显现不平衡性、不协调性和不可持续性。国内正在迈入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力争通过全面开展科技创新、深入实施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促进节能减排等方式推动经济新一轮大发展。我国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未来一段时期内的战略重点,并先后颁布了科技、人才、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抓住国家战略转变的机遇,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的培育和发展,促进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成长,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中发挥核心作用。除此以外,新时期需要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升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广低碳技术,发展绿色经济,力争率先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建设创新型区域。“十二五”时期,我国将进一步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在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方面迈出重大步伐,并推进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深入落实国家创新重大工程,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动经济增长走上创新驱动之路。对于科技资源好、经济能力强的区域来说,更好地组合科技经济资源,把地方政府的发展愿望与国家的创新要求结合起来,推动创新型区域和创新型城市建设,可以在实现地方目标的同时兼顾国家目标。
坚持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要求加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坚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成为新时期的国家重大战略。在总体区域发展战略框架下,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中央政府的既定目标。为利用好各地区的增长潜力,必须完善区域科技创新支撑区域功能发挥的作用,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支撑与保障。
三、构筑中国区域创新战略的立足点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为重点,立足服务国家区域总体战略的需要,着力推进各区域体制机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着力提高各区域科技要素集聚辐射能力,着力提升各地区科技创新效率与科技成果转化率,着力以区域创新推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以区域创新增进资源集约利用与环境保护,着力提高区域创新创业带动水平,着力推进区域科技要素流动与区域科技合作,着力打造区域科技要素高地与平台,积极构筑竞争力强、带动明显、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以区域创新能力的培育与增强推动各地区的体制创新、结构优化、产业振兴、生态环保、资源节约与可持续发展,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之路,推动全国各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在制定我国区域创新战略时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积极促进官产学研之间的相互结合;政府引导与市场驱动相结合;创新成果突破与产业化相结合;体制创新与科技创新相结合。
(二)中国区域创新战略的目标
建立覆盖全国各地的区域创新体系,让区域创新之光覆盖国土的每一寸土地,将会提升国家的发展空间,增进每一个社区、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居民的活力、能力或者福祉。到2020年,我国科技优势区域的总体创新能力要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多数领域具备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创新能力,少数关键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齐头并进并具备合作创新能力,我国沿海地区与内陆重点城市群地区成为全球科技驱动经济的核心区。其中,北京要成为全球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引领和集成高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以自主研发和跨国公司研发相结合,成为世界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密集带,一大批高端产业具备国际竞争力。在广大其他地区,大量科技创新成果得到广泛利用,科技创新对各个地区经济增长、社会和谐、生态改善的贡献不断增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得到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
(三)中国区域创新战略的思考主线
根据我国区域科技资源配置状况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在中国区域创新中应该坚持以下战略:重点突破、据点推进、应用导向、各具特色、市场驱动、政府引导。
一是坚持重点突破。应以沿海地区和内陆的重点城市群为重点,支持区域创新实现较大范围的突破。这是因为,我国科技与经济要素都有不平衡分布的特点,但是就整体而言,各地科技要素与经济要素的配置带有区域重合,沿海大都市连绵带和内地大城市群既是先进制造密集区,也是技术要素密集区,局部地区科技要素或者经济要素相对更加富集。重点突破就是尊重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规律,积极推动重点地区产学研结合、创新体系建设和创新成果产业化进程,使得产业密集区成为创新密集区。率先发展地区应该更加积极地加快推进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深入实施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工程。面对市场强烈需求,把科技进步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增强沿海地区与内地城市群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在现代农业、装备制造、生态环保、能源资源、信息网络、新型材料、安全健康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在核心电子器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系统软件、转基因新品种、新药创制等领域攻克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与此同时,增强沿海地区与内地城市群在基础前沿研究方面的科研能力,在生命科学、空间海洋、地球科学、纳米科技等领域抢占未来全球科技竞争制高点。
二是实现据点推进。就是要以城市为重点推动区域创新。我国地域面积广大,各地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不同,应该对分散的科技力量进行适度收缩,把科技创新的能力适当向中小城市收缩,以地级市为重点面向本地区配置科技资源,解决区域面临的经济社会重大问题。县级以下区域的科技管理应该逐步与经济管理部门相结合,主要面向公益性技术进步、技术服务与技术推广。在以城市为主体进行技术创新时,应该加强对科技三项费用使用的监管,以政府资金引导企业资金,推动企业创新行为,实现创新投入的增加、创新资源的集成与创新成果的转化,使创新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生态改善的主要推动力。
三是突出应用导向。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科技创新结果的应用上。科技创新的目标是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效果要通过实现价值得以体现。大范围的区域创新,应以大规模的科技成果应用为基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需要采取积极措施,促进科技成果的应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
四是显示各具特色。区域创新体系应该根据各地的资源特色、产业基础和科技发展条件,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在一些科研院所密集的城市,区域创新体系应该导向研发成果延伸方面;而在一些产业密集区域的产业集群发展,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可以突出共用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突破上;在一些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或者特色资源集中区域,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应该体现在特殊技术的创新方面。应以区域发展的瓶颈性科技问题突破为方向,以促进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和改善区域特色环境为方向,塑造各个地区独具特色的创新方向。
五是强化市场驱动。区域创新的成果在市场实现,用户的货币选票是对区域创新成果的认可,也使区域创新主体在市场获得再创新的动力。应发挥市场在配置创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坚持按照市场规律引导资源的流动、集聚和优化资源配置结构,使那些具有技术创新能力、产业转化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的企业在市场获得优势地位,并在优胜劣汰中实现区域创新要素的更合理分布。政府的科技资源支持应该顺市场配置而不是逆市场配置,行政支持如果配置于关系性企业,会降低市场效率,从而影响到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效率。
六是体现政府扶持。政府支持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尤其是在创新行为处于初始阶段时,政府的政策支持必不可少。在官产学研中,政府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独特作用是其他主体难以比拟的。应该发挥政府扶持区域创新的作用,集中建设五大科技创新平台: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应用基础研究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平台、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国际合作平台,并积极建设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公用网络和科技网文献资源服务共享网络,规范建设包括科技人才市场和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在内的市场体系。
四、新时期中国四大区域创新战略
(一)以沿海为基地的率先创新战略
以沿海地区和内地的核心城市和城市群为基础,推动沿海成为对国际有重要影响的科技创新基地,我国最重要的知识生产中心、知识服务中心和高新技术研发制造中心。根据我国的国情与发展轨迹,沿海发展战略需要加以改进和提升的方向是,积极顺应国际市场的变化,积极推动改革创新,实现经济发展重心由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国际大循环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双向大循环转变。在沿海地区实施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双向大循环战略,规模化地进口资源密集型产品和规模化地使用国内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人力资源,通过体制改革与技术创新,向国内外市场输出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这一观点是基于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逐步下降,而发展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逐步形成而提出的。在资本相对充裕的情况下,沿海地区需要继续利用有利的区位,输入短缺的石油、铁矿石等矿产资源,在创新中不断把资源配置的重心向微笑曲线的两端移动,在延伸加工链条的过程中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工业、飞机制造业、造船工业、化学工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等融合资本密集与技术密集特点的制造业,使这些打着中国沿海烙印的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能够规模化地走向国内外市场。理想的国际竞争状况是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田忌赛马”规则: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上,逐步以具有品牌型、高质量、低消耗并具有产业集群和完善配套的产业形态与国际市场上的其他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竞争,将一般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逐步向内地扩散;在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上,以技术发明、新型设计与成熟技术运用与劳动成本低廉、配套完善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与国际市场上的一般资本密集型产业竞争,并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等方面的二次创新不断提高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技术含量,但是资源的初加工环节可以留在原料产地,以有效削减运输成本;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上,要采取逐步追踪战略,强化集成创新与原始创新,在一些领域逐步占据优势,然后辐射到更大领域,在较大产业范围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要以沿海的园区为平台,更好地将全球的资源和要素加以整合与集中,在参与全球资源与技术的竞争中获得资源并通过技术创新、技术吸收与技术合作,把矿产资源与新型设备、新型技术结合起来,更有效地把资源转化为附加价值越来越高的加工产品。
(二)促进东北振兴的创新战略
东北地区工业基础雄厚,人口城镇化水平较高,农村耕地集中平整连片,适合科技创新成果集中推广使用。促进区域创新成果产业化、广覆盖、集约型,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突破和应用,提高区域创新战略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东北地区应把应用科技资源改造提升老工业基地技术水平放在重要地位。应该利用重点城市科技要素密集、产业基础较好的特点,以信息化、智能化、集成化为突破口,以提升重大装备国产化和竞争力水平为导向,围绕数控机床及工具研发和制造、大型发电设备与超高压输变电设备研发和制造、高性能、专业化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研发与制造、船舶研发与制造、轨道交通设备研发与制造等重点领域,提高自主创新水平和技术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大型成套设备技术,提升矿山设备制造业、石油化工及其他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大型电站设备制造、输变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环境保护机械制造业、计算机、燃气轮机制造业、电站设备制造业水平。在原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方面,要积极引导炼油、乙烯向集约化、大型化发展,积极发展合成材料及精细化工技术;加快钢铁制造技术开发,建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北方精品钢材生产基地。发展与军工产品关联度高的民用飞机、民用船舶、燃气轮机等民品,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发展道路。
在区域层面上,应该集中建设国家级哈—大(哈尔滨—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带,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围绕建设国家现代装备工业基地、重要原材料基地、商品粮与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的区域发展目标开展技术创新。要围绕东北粮食生产基地建设、资源型城市转型、重点老工业城市技术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专业化的技术服务。应针对东北国有企业比重较大的城市开展重点企业的技术升级与技术改造,围绕资源枯竭城市发展以技术创新提升资源开采能力,以先进技术加强塌陷地治理和接续性产业,围绕中心城市以技术创新推动光电子产业、软件产业、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要在开放条件下积极推动新工业区尤其是东北沿海、沿边城市和产业带发展,加强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积极应用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建成面向国内外市场的优质、安全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三)促进中部崛起的创新战略
中部地区重化工业所占比重较大,城镇化水平较低,贫困人口相对沿海和东北多,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负担较重,必须把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中部科学发展提高到十分重要的位置,以创新促进崛起。应围绕中原城市群、皖江城市群、以武汉为中心的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以太原为中心的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建设,强化创新资源的集中、集聚,进一步改善中部研发环境,拓宽研发领域,建设若干要素密集、官民结合、带动力强的技术密集、制造先进的城市群,支持中部地区的产业崛起。要把引进和利用区域外技术、资本、人才作为加速中部科技发展的重要手段,迎接沿海地区辐射、促进中部产业升级。为支持全国重要的粮食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与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交通运输枢纽建设,加强应用技术和产业技术研究,应提高接受科技辐射和增强内生性创新基础的能力。根据中部科技有一定实力但与经济结合不够紧密的特点,应以优势产业为基础加强技术创新。围绕矿山机械、工程机械、输变电设备、冶金设备、电力控制设备、环保设备等高端装备制造的发展,大型、精密、高速数控加工设备及关键功能部件和数控系统,高功率激光切削、激光加工设备和激光医疗设备的产业化开发,新能源发电设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先进高速轨道交通制造基地建设,加强技术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围绕中部特色产业群的发展,加强重点企业研发机构的建设,充分发挥企业研发机构和科研机构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建设具有创新能力支撑的企业群。
中部地区与沿海地域相连,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往来频繁,应该加强中部与沿海的科技互动,促进沿海地区的创新辐射扩散到中部地区。
(四)促进西部大开发的创新战略
把西部大开发放在优先位置,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十二五”时期推动区域总体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随着西部地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西部地区低商务成本、资源丰富、城市发展基础较好的优势日益明显。近年来,西安、成都、重庆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关中、成渝等科技资源密集区的科技创新潜力,在西安、杨凌、兰州、成都、绵阳、重庆等科技中心建设创新型产业集群集中区。西安、成都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集聚科技资源、引领地方经济增长的作用十分突出。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经提出发展目标: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在通讯、光伏、软件和服务外包等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成为具有内陆自主创新特色的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在全国范围内,成为一流的研发基地和新型业态引领区,形成在通讯、光伏、电子元器件、软件和服务外包等领域的全国领先的产业集群;在中西部地区,成为最大的总部基地,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在全省全市范围,成为产业优化升级、辐射扩散、梯度转移和创新型服务发展的平台,以鲜明的国际化特征,支撑引领和示范带动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西部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上具有明显优势,如果能够提高创新能力,就能够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促进西部经济的增长。还应充分利用西部地区的军事工业技术优势,大力发展军民结合型产业,塑造新的产业优势。
保护好西部的生态屏障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任务。加强西部地区环境整治和生态重建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工作,在强化生态补偿示范中建设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和西北沙漠化地区防风治沙等环境治理与生态重建示范区及西南水能资源保护性利用,推动生态环境有效治理;搭建干旱半干旱区特色农业、亚热带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能源资源开发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区域公共技术平台。
标签:科技论文; 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论文; 中国城市群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平台经济论文; 战略实施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发展能力论文; 要素市场论文; 社会资本论文; 市场战略论文; 经济学论文; 优势资本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