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胶体敷贴治疗碘帕醇药物外渗效果观察论文_蔡雪华,张梅莲,杜净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 福建 泉州 362000)

【摘要】目的:探讨水胶体敷贴治疗碘帕醇药物外渗的效果。方法:在CT增加扫描过程中,使用高压注射快速碘帕醇引起药物外渗的患者,分为试验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试验组采用惠尔康水胶体敷料无张力覆盖于外渗部位,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溶液浸透无菌纱布外渗处局部皮肤湿敷。分别评价两组患者外渗治疗24h、36h、72h内的疗效情况及各时间段治疗例数。结果:两组患者外渗治疗72h内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碘帕醇外渗引起的皮肤损伤使用水胶体敷贴和硫酸镁溶液湿敷方法治疗均有效果;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治愈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所需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治疗方法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方法。结论:水胶体敷料在碘帕醇推注所致的药物外渗的治疗方面优于传统的硫酸镁溶液外敷,其具有取材方便、效果显著,治愈时间短、安全性高等优点,易于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碘帕醇;药物外渗;水胶体敷贴;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3-0191-02

碘帕醇注射液是CT增强扫描的常用造影剂,临床上通过高压注射器静脉快速注入后再行CT检查。因碘帕醇具有一定的化学毒性、神经毒性和高渗性等特点,再加上高压静脉注射对血管壁冲击力、患者本身血管条件的差异性及护士静脉穿刺技术不熟练等因素,极易导致外渗的发生[1]。一旦渗出血管外,轻者可引起局部肿胀、疼痛和发红,重者可引起皮肤水泡、溃疡、神经性水肿甚至软组织坏死[2]。

碘对比剂外渗的防治有其特殊性,需要临床科室与功能科室,尤其是放射科工作人员加强联系、密切配合。做好检查前的宣教、提高穿刺技术,观察药物注射过程中患者的反应及注射部位的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处理外渗,才能有效地降低对患者的损伤,减轻损害。我院选用水胶体敷贴对碘帕醇药物外渗引起的皮肤损伤进行干预治疗,并设立对照组50%硫酸镁溶液外敷作对比,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5月在CT增加扫描过程中,使用高压注射快速碘帕醇引起药物外渗的患者,其中男15例,女21例,年龄28~83岁。36例中Ⅰ度损伤2例,Ⅱ度损伤25例,Ⅲ度损伤9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例。两组在年龄、病种、用药类型、外渗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损伤程度评估判断标准是根据外渗引起局部组织的灼热感、疼痛及肿胀程度将其分为3度:Ⅰ度,局部有灼热感及轻度疼痛和水肿。Ⅱ度,局部灼热感、疼痛和肿胀明显,可触及动脉搏动;Ⅲ度,局部肿胀明显,且范围大,肢体关节活动功能障碍,动脉搏动不明显,有时局部皮肤可出现水泡或组织坏死[3]。

1.2 方法

1.2.1试验组 采用丹麦康乐保公司生产的惠尔康水胶体敷料,无张力覆盖于外渗部位,敷料粘贴范围超过水肿部位2cm,用手掌轻轻按压敷料,使其与皮肤充分接触。

1.2.2对照组 采用50%硫酸镁溶液浸透无菌纱布外渗处局部皮肤湿敷,以不滴水为谊,按局部红肿部位覆盖于患处,超过水肿边缘2cm,,每2小时更换1次,保持局部处于湿润状态,每天认真观察损伤部位皮肤情况并做好记录和评估。

1.3 判断标准

1.3.1疗效判断标准 局部水肿、灼热痛完全消失为治愈;外渗损伤严重程度减轻一个级别为好转;水肿、疼痛没有明显缩小或减轻为无效[4]。采用量化的疗效观察表,分别评价两组患者外渗治疗24h、36h、72h内的疗效情况及各时间段治疗例数。

1.3.2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治疗的总有效率和不同时间段治愈情况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外渗治疗72h内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2显示,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治愈情况,实验组在24h、36h和72h内治愈例明显多于对照组,72h以上治愈例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验组治疗所需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治疗方法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方法。

3.讨论

CT增强扫描是在短时间内静脉快速注入大剂量高浓度的碘对比剂,速度快,浓度高,剂量大[5],加上患者本身血管条件差、配合能力差、护士穿刺钱选择不当等因素,仍会出现对比剂外渗的现象,引起患者的痛苦,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及时有效地处理对比剂的静脉外渗,对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康惠尔透明贴是一种具有吸收性的半透明膜透气不透水的胶体新型敷料,由强亲水性的羧甲基纤维素钠[7]、人造橡胶等主要原料制成。羧甲基纤维素钠能吸收渗液及有毒物质,能保持局部干燥,减少菌落生长,促进炎症物质的吸收和代谢,从而减轻局部组织的水肿,缓解药物外渗后某些活性因子游离至组织间隙,刺激末梢神经,造成局部疼痛肿胀,减轻疼痛,很少致过敏反应,保持局部代谢的正常。密闭的半透膜保持局部低氧张力,刺激释放巨噬细胞及白细胞介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性反应消退[8]。

50%硫酸镁为高渗溶液,其中Mg2+、S042-均为强极性物质,两者均可利用浓度差吸收组织中的水分,从而达到水肿的目的。硫酸镁的高渗透性作用能迅速消除局部组织炎性水肿,Mg2+具有保护局部血管内皮细胞、增加内皮细胞前列环素的合成及释放,增强抗凝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局部循环、保护血管完整性的作用[9];同时,Mg2+经受损部位吸收后直接作用于游离神经末梢痛觉感受器,起到外周及中枢镇痛的作用[10]。

研究结果表1显示,使用康惠尔水胶体敷贴治疗碘帕醇药物外渗引起的局部皮肤损伤总有效率为100%,硫酸镁外敷治疗碘帕醇药物外渗引起的局部皮肤损伤总有效率为88.89%,说明两者对碘帕醇药物外渗引起的局部皮肤损伤均有较好的效果。

研究结果表2显示,使用康惠尔水胶体下敷料治疗碘帕醇药物外渗引起的局部皮肤损伤所需的时间明显短于硫酸镁外敷治疗碘帕醇药物外渗引起的局部皮肤损伤所需的时间,水胶体敷料的治疗方法明显优于50%硫酸镁外敷的方法。这是因为50%硫酸镁湿敷的方法是将纱布放入50%硫酸镁溶液内充分浸泡后,取出敷于患处。临床上发现硫酸镁在温度较低时,尤其是冬天,湿敷纱布的热量会很快散发,易析出小结晶体,使纱布变硬而不能紧贴皮肤,患者的肢体稍微活动就容易引起外敷纱布的脱落。湿敷过程中需为患者频繁地更换纱布,操作过程中又容易污染衣物和被单。操作较为繁琐,降低了患者使用的依从性。而使用水胶体敷料进行外敷时,敷贴覆盖于发生药物外渗的的皮肤部位,并与皮肤充分接触,以促进创面的愈合,患者患侧肢体可自由活动,因此满意度较高,依从性较好[12]。

综上所述,水胶体敷料在碘帕醇推注所致的药物外渗的治疗方面优于传统的硫酸镁溶液外敷,其具有取材方便、效果显著,治愈时间短、安全性高等优点,易于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希芹,戴青梅,高伟,等.高压注射CT造影剂外渗护理及预防[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8):78-81.

[2]张燕,张佩,张荣.CT增强扫描120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8):54-58.

[3]孙鸥,张艳红,方凌,等.马铃薯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综合版,2009,24(12):79-38.

[4]罗卓卿,罗秀娟,罗宜红,等.马铃薯浆汁外敷治疗高压静脉推注碘海醇造影剂外渗性损伤的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5(36):733-735.

[5]陈国兰,吴力源,赵小来.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渗漏与注射速率的关系及处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6,17(11):36.

[6]徐美琼.CT增强扫描病人的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98.

[7]张文琼,任俊翠.康惠尔增强型透明贴治疗静脉炎效果探讨[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6):829.

[8]陆金华.硫酸镁湿热敷加保鲜膜包裹治疗静脉炎[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1):1408.

[9]吴巨智,染和,姜建初.马铃薯的营养成分及保健价值[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9,3:51-52.

[10]彭磊文,李争鸣,黄山鹰,等.硫酸镁湿敷对化疗患者局部反应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4,18:347.

[11]陈新谦,金有豫.新编药物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48.

[12]蔡昌兰,王红,张俊莉,等.舒康博H水凝胶预防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13):63-64.

论文作者:蔡雪华,张梅莲,杜净红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

标签:;  ;  ;  ;  ;  ;  ;  ;  

水胶体敷贴治疗碘帕醇药物外渗效果观察论文_蔡雪华,张梅莲,杜净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