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第43中学 胡文武 266000
摘要:本文主要是对部编新教材的粗浅的认识及在经典阅读教学方面的一点实践体会。首先是走近新教材,管窥真面目;其次是试用新教材,阅读辟蹊径;第三是使用新教材,课堂生巨变;
关键词:部编新教材、阅读经典、阅读兴趣、
人教版部编新教材已使用了两年有余。在使用过程中,我一直在不断的学习、思索、探究。使用新教材伊始,张伟忠老师亲临青岛,为我市初中语文教师做了新教材使用培训报告,对新教材进行全面深入的解读,并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建议。张老师强调,要“激发兴趣、保护天性,以学为主、少教多学,胸中有书、目中有人,重视语言、提升素养”。张老师的报告解答了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疑惑,帮助老师们开拓了视野,打开了思路,令老师们深受启发。
下面是我对新教材的粗浅的认识及在经典阅读教学方面的一点实践体会。
一、走近新教材,管窥真面目
1.三位一体,有机融合
新教材特别重视阅读教学,以各单元课文的学习为主(分“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辅之以“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诵读”,共同构建一个从“教读课文”到“自读课文”再到“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更加坚定地贯彻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的要求。
“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使得课外阅读成为语文课程的有效组成部分,打通了课内外阅读的通道,强调了单篇阅读与整本书阅读的结合。
同时,教材对于阅读教学的设计,特别强调以下三点:
强调由教师指导阅读和学生自主阅读的有机结合,改变过去普遍存在的精读、略读不分的状况;
强调由单篇文章阅读到更多同类文章直至整部作品的阅读,培养学生将课内所学进行迁移和拓展,更好地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强调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鼓励学生进一步扩大阅读量,改变过去学生普遍存在的阅读量不足的状况。
2.立足助学,激发兴趣
人教版部编新教材进一步突出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材编写从内容到形式都更加贴合学生自学的需要。比如自读课文、名著导读的设计,凸显学生自主学习的特质。
注重建构助学系统,“助”体现在:单元导语、预习、注释、练习、阅读链接、写作技巧的点拨、综合性学习的引导等方面。
自读课文的助读系统改革力度最大,由注释、旁批、阅读提示、读读写写、补白等组成。
3.课外阅读,培养习惯
新教材加强了“名著导读”的力度,注重“一书一法”,每次“名著导读”课,都引导学生重点学习某一种读书的方法。如浏览、快读、读整本书、读不同文体等等,各有方法引导。多数课后思考题或拓展题,也都有课外阅读的提示引导。这就把语文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体现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机制。
二、试用新教材,阅读辟蹊径
温儒敏教授多次强调:名著阅读是为学生人生“打底子”,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读书明确的表述就是“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2
基于以上对新教材的认识,我在新教材使用过程中更加重视经典阅读。《 青岛市初中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要扩大学生阅读量,切实保证达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的标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以下是我在指导学生进行经典阅读方面的几点做法:
(一)名著导读(教材推荐)
以《西游记》为例展示一下我的阅读指导方案:
阅读指导共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制定计划, 完成读书
布置《西游记》的阅读任务,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大约用三周完成阅读任务,并完成阅读清单的填写。
第二阶段:撰读后感,享初体验
三周后,利用下午的连堂语文课时间,班级内同学进行名著阅读的初次交流活动。
任务一:分享交流,推荐阅读单
任务二:分享交流——阅读初体验
组内成员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并就自己最喜欢的章节,为小组成员做阅读推荐。
任务三:撰写读后感
在课堂交流理解的基础上,教师略作点拨,学生撰写《西游记》的读后感,篇幅不限,主题不限,重在引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真实体会。写作之前,教师做好提示。
第三阶段:方法指导,小组筹建
班级成员分成“知识问答”“人物评说”“情节品读”“语言涵泳”“我心飞翔”五个小组。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各小组进行阅读指导、点拨,并对各组的研究成果进行跟踪、指点、反馈。
各小组结合教师阅读提示,准备阅读成果展示材料。
第四阶段:成果交流,多元分享
学生自主组织读书交流会,主持人致词,各组进行成果展示
(二)经典阅读(课文相关)
学习完《窃读记》,我曾经带领学生一起阅读了林海音的《城南旧事》,通过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对文本的鉴赏能力。
(三)美文悦读(时文选粹)
《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等。
(四)文学欣赏(积累素养)
《我们仨》读书交流活动。
要求学生花了三周的时间读了《我们仨》,每天坚持写读书笔记,对《我们仨》有了深刻的理解。在此基础上举行了丰富多彩的读书交流活动,各小组分别展示了自己的优秀作品,有抢答、朗诵、绘画、诗歌、讲故事、自由论坛等,将自己的读书感悟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诠释了杨绛和钱钟书的一生。在交流中,同学们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展现了蓬勃的朝气和自信。
本次读书交流会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了阅读的种子,增加了学生生活厚度,丰富了学生的文学底蕴,让书香可以陪伴学生的一生。
三、使用新教材,课堂生巨变
这一系列读书活动,赢得学校的大力支持,学生喜欢,课堂巨变!
学生的阅读兴趣日益提高,对阅读课充满期待;语文课上得灵活了,对教师要求提高了,我在和学生共同的阅读中,真正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乐趣。
我结合读书活动开展的阅读经典报告会、原创诗歌诵读会、调查报告、手抄报等一系列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阅读经典中领略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享受阅读经典带来的快乐,在阅读经典中增长知识、拓展视野、塑造人格。
以上是我使用新教材的一点粗浅的认识和实践,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
论文作者:胡文武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4
标签:新教材论文; 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课文论文; 经典论文; 名著论文; 课外阅读论文; 《未来教育家》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