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享[1]2000年在《学生争取民主社会组织的反战运动及其解体》文中研究指明60年代是美国历史上十分特别的年代,出现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反传统反权威的政治文化运动,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民权运动,反战运动,反文化运动和妇女运动。与此同时,美国政治舞台上活跃着一支被称为新左派的政治力量,积极参与或领导了这些运动。这支政治力量以青年知识分子特别是大学生为主体,不满美国社会存在的各种弊端,如贫富悬殊、种族歧视和政治不平等,提出了以“分享民主制”即个人直接民主制来取代现行制度,力求开创一条通往更为人道、公平、民主的理想社会新途径。因其激进色彩浓烈,又与美国30年代左派有诸多区别,所以被称为新左派。尽管新左派参加的运动很多,但它最具影响力的运动为反越战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它不仅是主要的发起人,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处于领导地位,而新左派的主要组织“学生争取民主社会组织”也一跃成为媒体及公众关注的焦点,并迅速膨胀,由运动初的1500人增加到1968年的100,000人。但是,随着运动的发展,学生争取民主社会组织暴露了许多内在矛盾,其行为逐渐趋于暴力,组织也日益散乱,再加上美国政府的镇压与社会的排斥,学生争取民主社会组织最终于1969年解体,新左派运动也随之结束。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学生争取民主社会组织的反战运动与其解体的关系,揭示该组织思想实质,以及它与美国社会中各阶层之间的关系,探究造成其解体的内部与外部因素,以求对美国的左派力量有全面深刻的认识。 全文分为三部分:第一章简要介绍了新左派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学生争取民主社会组织的产生背景、它的创立、形成和发展,并分析了该组织的思想根源。第二章描述了学生争取民主社会组织反战运动中几个重要的事件和转折点,包括1965年4月17日由学生争取民主社会组织主办的在华盛顿举行的第一次大规模反战游行示威活动;标志着该组织开始走向暴力的“制止征兵周”活动;以及1968年扰乱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的事件,该组织从此开始由盛转衰并最终于1969年解体。这一系列活动展示了学生争取民主社会组织由改良向“革命”、由和平示威向暴力破坏转变的过程,造成了该组织的孤立,招致了政府的镇压。第三章从内外两方面分析了学生争取民主社会组织解体的原因。从内部来看,学生争取民主社会组织主要由中产阶级青年组成,其指导思想“分享民主制” n在实践上是一种直接民主制,提倡绝对的个人民主,带有明显的无政府主义倾向和乌托邦色彩,因而造成了学生争取民主社会组织的组织松散,思想混乱,方针政策带有很大随意性和矛盾性,最终走向了暴力破坏。从外部来看,美国社会的排斥,政府的镇压以及六十年代末的经济滑坡也是造成其解体的重要原因。
刘云凤[2]2016年在《近代以来西方公平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公平问题在中西方的历史上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开始了对公平问题的探究,从对“公”、“平”、“正”、“义”的阐释到对大同社会的美好憧憬,展示了人们对于公正平等社会的向往。西方对公平问题的探究在古埃及就有文字记载,表明公平最初是同人们的劳动实践及分配活动联系在一起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西方的公平思想在不同时期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派别。中西方历代先贤们的公平思想对于当前中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认识和解决公平问题仍然具有启发意义。20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社会自改革开放之后,开始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以及分配方式出现了多元化的局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环境、运行程序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出现了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象,特别是非市场原因导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反映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世界公认的警戒线;改革中各种矛盾的阶段性和集中性爆发,深层次社会矛盾的显现,使得公平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国家和政府也非常重视公平问题,从最初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再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显示了政府解决公平问题的过程与决心。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梳理近代以来西方公平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探析不同历史时期西方公平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环境、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以及传播效果,总结归纳其中的教训和经验,对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分析、解决当代中国的公平问题可以提供某些借鉴和启示,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在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下,采用历史学方法、政治学方法、传播学方法等,对近代以来在中国传播的主要西方公平思想进行跨学科综合研究。论文内容包括绪论及六章内容。论文在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研究方法与结构、基本概念的界定。在基本概念的界定部分,阐述了“公平”、“公正”、“正义”的异同,介绍了公平的类型等,指出了平等是衡量公平的重要指标。论文梳理了西方历史上的公平思想,筛选出了近代以来在中国传播的主要西方公平思想,包括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契约论公平思想、功利主义公平思想、拉斯基民主社会主义公平思想、罗尔斯的分配正义论、诺齐克的权利正义论、德沃金的资源平等论、沃尔泽和米勒的多元正义论,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也是产生于西方的公平思想,但在性质上与西方其他公平思想截然不同,所以在分类上单独列出。分析了上述公平思想在西方产生的历史背景,并对这些公平思想进行概括、归纳、提炼。西方公平思想随着列强的侵略涌入中国。基督教神学早在唐朝时期就传入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后随着《圣经》完整译本在中国的出现,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开始系统地传入中国,传教士作为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的传播主体,通过直接讲道、写作或翻译书籍、创办教会学校、发行报刊等方式进行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的传播。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在内容上具有麻醉性、消极性,鸦片战争后被列强利用充当了文化侵略的工具,奴化和驯顺中国人民,以利于列强的殖民侵略;另一方面,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在客观上冲击了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成为太平天国的理论来源之一,“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也是西方平等思想在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契约论公平思想是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传入中国的。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和愿望的资产阶级改良派认为不仅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还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及思想文化,西方的进化论思想、天赋人权思想、三权分立思想等逐渐传入中国。契约论公平思想源自霍布斯、洛克、卢梭,其主要内容包括人人生而平等、人人拥有自然权利(天赋人权)等。资产阶级早期改良派王韬、郑观应、何启、胡礼垣较早地接触到或传播了天赋人权思想;资产阶级改良派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对契约论公平思想的间接或直接传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资产阶级革命派杨廷栋、邹容、刘光汉、陈天华、孙中山也传播了契约论公平思想。西方契约论公平思想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武器,促使了民众国民意识、权利意识的提高;但也由于救亡图存的工具性,在传播过程中疏离了西方契约论公平思想的本意,从而导致了影响的变异。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改造社会的热潮促使了公平思想的广泛传播。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改造社会的热潮中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开始传入与传播,功利主义公平思想也得到了传播。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李达、陈独秀、陈望道、毛泽东等通过在一些报刊上发表文章、翻译出版书籍、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机构等方式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进行了传播;一些国民党人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问题与主义”之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此时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主要是社会制度公平思想,即铲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美好社会,对经济公平也有一些探讨。胡适、高一涵等在知识界传播功利主义公平思想。功利主义公平思想影响主要在理论层面,是五四时期“民主”的思想资源,“科学”的重要内容,是改造国民性、增强国民个人权利意识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指出了公平社会的新方向,其影响在不断扩大,并且开始从理论走向实践。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与其他公平思想展开博弈。具体来说,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专制主义在制度公平方面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博弈。李达、李一氓、吴亮平(吴黎平)、郭大力、王亚南通过在报刊上发表文章、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著作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于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中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自由主义思潮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民主社会主义,主要传播者是罗隆基、张君劢、张东荪、施复亮等人。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所谓“计划化民主国家”的公平社会难以实现。新专制主义覆亡、自由主义式微、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胜利,这是历史和人民的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三十年,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在践行中出现了曲折,在建立相对公平的基本制度之后,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在实践中进行了探索,出现了波折,由最初的追求平等到陷入了平均主义的误区。此时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主要是社会制度公平思想、分配公平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分配公平思想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权利原则和按劳分配原则,在共产主义社会则是按需分配原则。诸多主客观因素影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解读与实践,使之附着了中国传统大同思想与平均主义的色彩。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平思想的传出现了新气象,因此从市场经济的视角分析当今中国社会对公平正义思想的吁求,从起点公平、机会公平、结果公平方面透析西方公平思想的影响。传播的主要西方公平思想包括罗尔斯的分配正义论、诺齐克的权利正义论、德沃金的资源平等论、沃尔泽和米勒的多元正义论。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得到了新的发展,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仍然居于主导地位,可批判借鉴西方其他流派的公平思想,以利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公平正义理论体系的构建。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历程启示我们在当今时代应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的各类传播主体的潜力、充分发掘各类传统传播媒介和新媒介的功能,还应重视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中国化实践,以增强马克思主义及其公平思想的传播力,巩固其主导地位。
胡小芬[3]2016年在《新闻媒体与20世纪60年代美国大学生运动》文中提出20世纪60年代美国大学生运动是一场由新闻媒体展示的、几乎完全暴露在聚光灯下的运动。青年大学生创造历史的梦幻感觉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大众媒体的大肆渲染。新闻媒体对大学生运动的持续关注,为运动理念的传播、成员的扩募、公共影响力的增长起了很大作用。但是,媒体也依据自身运作机制和价值观念,给大学生运动设置了暴力、反体制、个人崇拜的反战组织的报道框架,迫使运动不断地远离原来的理想,并通过不断地制造新闻来获得关注。这种状况加剧了美国公众对大学生运动的不安全感和恐慌情绪,使得美国社会对运动的反感逐渐加深。而当这场依赖媒体聚焦的运动在20世纪70年代突然失去了媒体的关注时,其自身也迅速解体,大学生运动不仅从公共的视野中,而且也从真实的世界中消失了。
舒方鸿[4]2012年在《战后日本和平主义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本战后和平主义思想是一具有多义性、规定性的话语体系。本文取社会思想史的视角,将日本的和平主义与日本战后体制的形成、发展变化结合,在日本“战后”的语境中进行问题的设定和探讨;从日本战后的体制力量与反体制力量的政治行为、知识文化人的言说以及社会运动三个层次研究战后和平主义的演变。通过对战后以《日本国宪法》为核心确立的和平主义原理进行系统性研究,厘清日本战后和平主义的实质、基本特征、历史经过以及思想和现实意义,从一个侧面把握战后日本政治与社会思想的演变。由纵与横的时间向度审视可发现:日本战后和平主义思想与近代以来和平主义思想有着继承与连贯的部分;在战后这一特殊语境中表现为政治行为、个体和平思想与和平运动的混合;而《日本国宪法》则为日本的和平主义发展提供了法律制度的依归,同时,宪法体现的和平主义原理也是战后和平主义的核心内容。宪法和平主义原理的“非武装化、不战、中立”的和平理念,其现实实践主要表现为文化知识人的和平主义思想,以及引领下的大众和平运动。另一方面,宪法和平主义的原理也包涵了反省战争责任、寻求与被侵略国和解共生的和平主义思想和行动。主要表现为思想界长期对战争责任的反省与主体自觉,并且投射到政治家、政党人的国际政治观及其参与和解的具体政治行动中。日本战后和平主义思想的演变,主要经历了以下的历史过程。战后初期至反安保运动的1960年,从知识文化人的全面讲和论发展为规模空前绝后的国民大众和平运动。以媾和时间点为界,前半为各界文化知识人领导了以讲和为主题的和平论坛;之后,和平主义的课题转变,出现了以护宪、反核、反安保条约等为内容的和平思想与运动。安保斗争以后,美国军事侵略越南干预越战,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大规模的反战运动。在日本,一种对抗国家原理、强调个体对国家不服从,具有新的组织形式、新的价值体系支撑的和平思想——市民和平主义于是登上历史舞台。以小田实为代表倡导的“越平连”运动,成为战后市民自由参与型反战和平思想实践的最重要场域。另外,部分政治家通过言说与行动,为实现战后日本与亚洲国家特别是同中国改善关系付出了持续而卓有成效的努力,他们的和平思想主要体现在其亚洲观和国际政治观上。经历1960年代、1970年代反越战的市民自由参与型的和平主义,在1980年代继续发挥其社会运动的动员与影响力。市民共生的价值理念进一步得以确认和普及,这一思想充分体现在1980年代的反核及无防备都市宣言等和平运动之中。1990年代初,冷战格局终结及海湾战争等使世界秩序显得动荡不安,日本国内昭和平成更替,追求“国际贡献”成为日本突破国际国内现有约束体制的切口。因而,改宪论争再次成为社会和政治的焦点,于是护宪——改宪对立模式再次呈现。冷战后的和平思想,集中体现在对日本国宪法第九条的维护和对其价值的确认。以“九条会”为代表的护宪和平运动,形式继承了既往的市民自由参与型方式,并在具体实施方面多有发展创新。另外,战争责任论发酵的结果,强化了加害者意识进一步的自觉,但远未充分。日本战后和平主义思想的发展轨迹表明:以宪法和平主义原理为核心的和平主义既是战后体制的一部分,同时也受冷战格局及日本国内体制的牵制;在战后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平主义思想有不同的表现和特征;随着战后体制的突破和解体,和平主义也日趋式微。因此,整体上看,日本战后和平主义思想虽然表现为绝对、理想主义的色彩,但本质上是现实主义选择和影响的产物,随着现实基础的改变,其没落也在所难免。然而,由于市民社会的进展,超越国家原理、强调个体和平生存权、尊重宪法和平主义原理的和平论现在仍然持续存在,日本战后和平主义并未到被画上句点的时候。
邱吉青[5]2015年在《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文中提出传统国际关系研究主要关注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不同文明之间以及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性别研究登不上国际政治研究的大雅之堂。从国际关系理论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与女性有关的议题被国际关系学界纳入“低级政治”范畴而处于边缘化状态。到了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冷战结束以后,国际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全球治理和区域治理成为新的国际关系议题,现实主义等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对国际关系许多新现象新问题缺乏解释力,越来越多的边缘化理论学说被解放出来,一时间,流派纷呈,百舸争流,对于日益多元化的国际社会政治现象进行新的解释,女权主义作为一种批判理论也随之出现。女权主义既是一种实践又是一种理论:从实践角度而言,女权主义是一个为女性争取在社会各个方面权利以达到男女平等目标的过程,女权主义行动通常与妇女解放运动结合在一起,历史上两次国际妇女运动浪潮以及妇女和平反战运动极大地推动了女性的解放和女权的崛起,并为女权主义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实践基础;从理论角度而言,女权主义理论寻求以女性的视角甚至是超越性别的视角来解读国际政治和国际社会,它以“社会性别”为核心概念,在对主流理论进行批判和解构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不同流派,并指导女权主义实践运动向更加纵深的方向发展。本文认为,女权主义在当代国际社会视域中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女权主义的目标已从争取男女绝对的结果平等发展到争取男女机会平等与过程平等,从争取生理意义上的性别平等发展到争取社会意义上的性别平等,从追求女性自身地位提高发展到追求社会和谐与世界和平。当代国际社会呈现出了明显的发展变化趋势:国家间相互依赖的日益加深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全球化在加强国际社会相互融合的同时也导致了全球性问题的蔓延,全球性问题的严峻现状呼唤世界各国加强沟通与合作,也需要全球公民社会的有效介入。在一个相互依赖却充满分歧、快速发展却危机四起、渴望合作却仍需沟通的国际社会中,女权主义的崛起成为大势所趋。女权主义是国际社会治理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国际政坛上崛起的女性国家领导人、在国际外交舞台上长袖善舞的女性外交官和第一夫人、在联合国中不断加强的妇女工作机构和日臻完善的妇女保护公约、在全球公民社会中积极活跃的各类妇女非政府组织和跨国公司女高管等,构成了女权主义参与当代国际社会治理的主体。与全球治理的结构相对应,女权主义在国家、国际组织和全球公民社会三个层面上影响着全球治理的成效。女权主义理论在指导女权主义实践的同时也推动了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女权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在于其不仅参与解构了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特别是新现实主义,而且还为国际政治社会学等国际政治新兴学科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女权主义理论一直将“社会性别”这个社会学的概念作为解读国际政治的独特视角,并致力于使用社会学方法论来研究和分析国际政治中的具体问题,传统女权主义最关心的是国际社会中的医疗、卫生、教育、慈善、环保等社会性事务,女性具有的温柔、细腻、善解人意等性别特质使其最适合在非政府组织、社会运动甚至是基层社区等社会性组织中发挥作用,女性最擅长运用沟通、妥协、斡旋、合作等社会化方式来化解矛盾与冲突,这些都为国际政治社会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提供了条件。总之,当今国际社会正在步入一个沟通理性日益彰显、国际权力柔性发展、国际合作多维展开、全球治理多元推进的新时代,这是一个女权主义重新崛起的新时代。无论是研究变化中的国际社会,还是研究国际女权的新崛起,都需要认真梳理和预判女权主义对于当代国际政治的意义。
陈媛[6]2007年在《时代变迁与观念历程:美国新左派现象的社会根源与社会功能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时代变迁”与“观念历程”这两个变量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主要分析框架,试图探索美国乃至全球的社会环境变迁与美国新左派现象(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观念运动、思想运动)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即美国新左派现象的社会根源与社会功能),进而论证美国新左派现象是资本主义社会能够随着时代环境变化而进行自我平衡、自我改造的一个重要表现。美国新左派现象是美国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产物,本文将美国新左派现象的发展历程划分为3个时期,每一个时期它都有相同和不同的批判重点、表现形式和社会作用。美国新左派现象产生于20世纪的60年代,它是美国社会运动现象的典型代表之一,其成员由学生、学者、教师和社会上的社运人士组成。新左派的重要组织“学生争取民主社会组织”(SDS)在60年代发起了大规模的校园政治运动,参与促进了美国社会与政治的改革与进步。70年代美国新左派在内因外力的作用下处于涣散状态,但新左派的一些成员仍然在不同的领域坚持他们的抗争。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为新左派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新左派的抗争视野由以国内事务为主逐渐转向以全球事务为主。美国新左派的斗争主题始终围绕平等、民主、自由与和平,它的思想观念与社会实践深刻影响了美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改良。
张瑜[7]2017年在《托洛茨基主义的历史演进研究》文中提出托洛茨基主义是当代国外主要的社会主义思潮之一,历经近百年的发展作为一种思潮、派别、运动始终活跃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舞台上。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产生以来,托洛茨基主义经历了不断的危机、调整与发展变化,理论方面,秉承着不断革命论和世界革命论,托洛茨基主义发展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理论主张;组织方面,托派的发展经历了早期左翼反对派逐步发展到第四国际的时期以及不断危机与理论调整的复杂时期,逐步形成了今天相对分散的力量格局;实践上,托洛茨基主义力图推动工人运动发展,运用革命的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统一建立起社会主义。自苏东剧变以来,世界托派组织在面对更复杂外部局势的同时,内部更是分崩离析。以托洛茨基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托派组织逐渐发展成为一支重要的极左派力量。托洛茨基主义在当前依然面临着理论转轨、组织统一和获得群众支持的现实挑战,亟待进一步的变革和调整。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从历史、理论和现状三个维度,对托洛茨基主义的思想理论和实践活动进行最新考察和全面深入的剖析。第一部分阐述了托洛茨基主义作为一个名词到发展为一种思潮、派别、和运动的概念演变,并客观的分析了托洛茨基主义的产生不仅与俄国特殊的历史有关,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有密切的联系。第二部分论述了托洛茨基主义产生初期的基本表现,期间的托洛茨基主义以不断革命论为指导,成立了国内左翼反对派、国际左翼反对派等来组织自己的实践活动。第三部分阐明托洛茨基主义在1938年后遭受革命导师被暗杀以及革命失败主义的挫折陷入危机后所表现出来的理论与现实脱节等缺陷,并阐明其为自身的发展作出的适应性调整。第四部分剖析了托洛茨基主义在1968年后基于资本主义危机而进入短暂振兴发展期的态势。第五部阐明托洛茨基主义在1991年后面对新的时代条件进行了理论新反思、重组托派运动而进入平稳发展期。第六部分分析了托洛茨基主义的极左派立场,指明当前托洛茨基主义基于极左立场的束缚而无法摆脱分裂现状的现实困境。研究托洛茨基主义的历史演变、理论主张和实践活动,对于正确把握托洛茨基主义发展规律和托派组织活动状态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我们厘清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主义的界限,对于全面把握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状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周世厚[8]2010年在《美国联邦高等教育决策中的利益集团政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利益集团是基于共同利益而形成的稳定团体。在民主社会中,结社权是一项受到尊重和保护的公民权利。为了更有效地维护自身权益,具有相同或相似利益诉求的社会成员组成各种利益集团并籍以参与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发展成熟、监管完善的利益集团既是民主社会的体现与表征,也是维系和促进社会民主的重要因素。美国是一个典型的利益集团政治的国家,其利益集团数量之大、种类之多、分布之广泛、影响之深远,是其他国无法媲比的。利益集团已经渗透到美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政治过程的基本参与主体。在利益集团政治体系中,公共政策在本质上是对社会利益关系与利益结构的调整。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利益集团与政府各机构之间的互动与博弈过程。利益集团政治体系为各利益相关者提供了多元、通畅、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和利益整合机制。美国的高等教育领域同样存在着数量繁多、类型多样的利益集团。这些团体是美国高等教育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并在联邦高等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着切实影响。当前我国学界对美国高等教育的研究虽已比较全面,但在利益集团政治体系内对美国联邦高等教育政策制定过程的研究却尚且薄弱。在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阶段,鉴于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向治理转变的需要,探究并完善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利益表达机制与利益整合机制尤具现实意义。因而,选择利益集团政治较为完善,利益集团最活跃的国家为对象国,研究其高等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各利益集团及其相互作用机制,在实践上和认识上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揭示美国联邦政府高等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各利益集团之间、利益集团与政府之间的互动与博弈机制,本研究综合采用了系统论、博弈论、利益集团理论三种理论视角。本论文主要内容包括如下部分:引言主要包括问题界定、文献综述、研究设计、选题意义、创新之处与概念界定等内容。第一章从整体上呈现了美国利益集团政治的特征与体现、形成与发展的环境以及公共政策的本质与制定过程。美国的利益集团已经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在政治体系中具有独特地位。美国特殊的社会、政治与文化环境为利益集团政治的形成、发展提供了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优良“土壤”,美国的利益集团政治是这种特殊环境的产物并依存于这种环境。在利益集团政治体系中,公共政策实际上是对社会利益关系与利益结构的调整,公共政策制定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相关利益集团的参与、互动和博弈。第二章把关注范围从美国利益集团政治的宏观图景集中于高等教育领域。各种高等教育利益集团使美国高等教育领域实现了利益聚合和利益调节,而这正是高等教育利益集团参与联邦高等教育决策过程的基础。本章首先分析了高等教育利益集团的利益聚合过程、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然后呈现了高等教育利益集团对内部成员利益的调节机制,最后分析了不同高等教育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调节机制。第三章从历史纵向的角度,对美国高等教育利益集团参与联邦高等教育政策制定的演变历程加以梳理和分析。论文将这一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中前期,高等教育利益集团开始形成并初步参与联邦决策;20世纪60年代,高等教育利益集团由分立转向联合,积极寻求对联邦决策的参与;20世纪70年代中前期,高等教育利益集团在参与联邦决策中遭受挫折并开始改革;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高等教育利益集团对联邦高等教育决策过程的参与逐步成熟。第四章从横切面的角度,对美国高等教育利益集团参与联邦高等教育决策的过程加以分析。首先,论文呈现了联邦高等教育政策制定过程的参与者及其权限与立场。其次,论文分析了高等教育利益集团参与政策制定过程的优势与必然性。然后,论文呈现了高等教育利益集团参与政策博弈过程的规则。最后,论文分析了高等教育利益集团表达利益诉求、参与政策博弈的手段与策略。论文的结语部分对美国高等教育利益集团参与联邦教育决策的意义与局限性加以评价与反思。高等教育利益集团参与联邦高等教育政策制定过程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鲜明特色,有利于优化联邦政府的决策过程,有利于维护高等教育自治,有利于相关利益群体表达利益诉求。
杨云志[9]2010年在《从非暴力到黑人权力》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博罗静坐引发的抗议浪潮中诞生了协调各地区抗议活动的中心组织——学生非暴力协调委员会(Student Nonviolent Coordination Committee, SNCC)。学生非暴力协调委员会从成立伊始,便在成立宣言中称将以非暴力斗争思想作为行动的准则。SNCC先后参与了自由乘车、选民登记活动、创建自由学校、成立密西西比自由民主党、在民主党全国大会上挑战密西西比全白人民主党等各种非暴力斗争活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SNCC开始宣扬“黑人权力”思想,主张暴力斗争,排斥组织内的白人成员,疏远与其它民权组织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激进,最终脱离了民权运动的实际而退出历史舞台。全文主要由绪论、正文、附录三部分构成。其中正文部分又分为三章。绪论首先分析了本文的选题意义,随后回顾了国内外对本专题研究的成果以及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本文的研究视野和方法做出说明。第一章主要介绍20世纪60年代SNCC成立初期的时代背景,重点分析SNCC的非暴力活动目标宣言。主要内容包括SNCC在非暴力思想指导下开展的初期活动及其重大意义、成立宣言及其宗旨、组织机构状况。第二章重点分析由SNCC支持的密西西比自由民主党挑战密西西比全白人民主党的有关情况,深入探讨SNCC的全国主席斯托克利·卡迈克尔的“黑人权力”口号与SNCC完全转型之间的内在联系。主要内容包括分析密西西比自由民主党挑战失败的原因、重大影响、斯托克利·卡迈克尔的“黑人权力”思想、“黑人权力”对SNCC转向激进的影响。第三章分析SNCC内部黑白矛盾与组织机构的转型。主要内容包括组织内部黑人激进分子排斥白人的情况及其原因,辑录并分析斯托克利·卡迈克尔、H·拉普·布朗两位领导人宣扬“黑人权力”、鼓吹暴力的活动。分析SNCC解体的原因。结语部分对SNCC由非暴力转向宣扬“黑人权力”以及鼓吹暴力的内在因素进行总结。
刘卫卫[10]2012年在《加拿大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加拿大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5月28日,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斗争传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迄今已经走过了91年的峥嵘岁月。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加拿大共产党曾经多次遭到统治阶级的反对和迫害,但是它始终坚定地捍卫马克思列宁主义,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原则,高举和平、民主、主权和社会主义的旗帜,为在加拿大实现社会主义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与艰辛的探索。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加拿大共产党的理论发展和纲领政策的调整为主线,对加拿大共产党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与研究。全文由导论、加拿大共产党的建立与早期政治活动、冷战时期加拿大共产党的艰难处境与可贵探索、加拿大共产党论苏东剧变后新的历史条件、新时期加拿大共产党走向社会主义的理论主张与路径选择、加拿大共产党未来发展面临的困难、机遇与前景展望等六部分组成,其主要内容如下: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的缘由及意义、研究的现状、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等问题。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加拿大共产党的建立与早期政治活动。论文根据加拿大共产党所处的具体历史环境和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将加拿大共产党的早期探索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加拿大共产党的建立、成立初期对工人运动的组织和领导、二战期间开展的主要政治活动。在这一时期,加拿大共产党在激烈而残酷的斗争环境中,坚持了下来并逐步地发展壮大。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冷战时期加拿大共产党的艰难处境与可贵探索。本部分首先对加拿大共产党面临的艰难处境进行了梳理与阐述,在此基础上分别对冷战初期加拿大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苏共二十大与加拿大共产党的理论思考、冷战中后期加拿大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为此,本部分主要包括“加拿大的独立和人民的议会——加拿大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的1954年纲领、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思考、党的建设原则及工作方法等内容。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加拿大共产党对苏东剧变后新的历史条件的分析。本部分主要从加拿大共产党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和苏东剧变原因的剖析、加拿大共产党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认识、加拿大共产党对本国国情的具体分析三个方面着手,详细论述了加拿大共产党对苏东剧变后新的历史条件的认识,这也是苏东剧变后加拿大共产党根据历史方位和时代条件的变化进行理论政策调整的基本依据。第四部分主要阐述了苏东剧变后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加拿大共产党走向社会主义的理论主张与路径选择。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原则与基本纲领;二、加拿大现阶段的革命性质与主要任务;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的基本途径,主要论述了加拿大共产党所提出的建立一个人民的政府和发展人民的计划方案的过渡理论;四、切实增强加拿大共产党的政治和社会影响力,主要从总结经验教训,明确发展方向;加强党的理论修养,保持党的思想先进性;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促进党的工作成效:加强党的思想宣传,扩大党的影响范围四个方面,阐述了加拿大共产党的党的建设理论;五、实现社会主义的基本策略,主要从现阶段社会革命的阶级力量配置情况、提高工人阶级的觉悟性和组织性、构建广泛的力量联盟等方面具体阐述了加拿大共产党实现社会主义的基本策略。第五部分主要对加拿大共产党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及机遇进行剖析,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认为,加拿大工会深受美国工会控制和影响、加拿大工人阶级与共产党的关系比较疏远、加拿大议会政治制度不利于加拿大共产党的现状以及发达国家社会主义运动仍将长期处于低潮的发展态势,这些为加拿大共产党的未来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和挑战;但是,加拿大工会运动日益强烈的独立倾向;加拿大两大全国性政党在各省力量和影响的不均衡;加拿大共产党所具有的善于理论思考与创新实践的优秀品质,又为加拿大共产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基础。加拿大共产党的社会主义运动虽然在理论与实践上还远未达到完备和成熟的程度,但是作为发达国家的重要社会运动,其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将伴随着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而始终存在下去。
参考文献:
[1]. 学生争取民主社会组织的反战运动及其解体[D]. 李享. 外交学院. 2000
[2]. 近代以来西方公平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D]. 刘云凤. 扬州大学. 2016
[3]. 新闻媒体与20世纪60年代美国大学生运动[J]. 胡小芬. 青年探索. 2016
[4]. 战后日本和平主义思想研究[D]. 舒方鸿.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2
[5]. 国际社会视域中的女权主义研究[D]. 邱吉青. 上海交通大学. 2015
[6]. 时代变迁与观念历程:美国新左派现象的社会根源与社会功能分析[D]. 陈媛. 暨南大学. 2007
[7]. 托洛茨基主义的历史演进研究[D]. 张瑜. 辽宁大学. 2017
[8]. 美国联邦高等教育决策中的利益集团政治研究[D]. 周世厚. 东北师范大学. 2010
[9]. 从非暴力到黑人权力[D]. 杨云志. 华东师范大学. 2010
[10]. 加拿大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D]. 刘卫卫. 华中师范大学. 2012
标签:世界历史论文; 托洛茨基主义论文; 美国社会论文; 美国政治论文; 美国革命论文; 日本政治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公平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历史政治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