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力培养从幼儿开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创造力论文,幼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谈及幼儿的创造力,有些家长可能不以为然,认为幼儿尚不懂事,只有淘气的份,谈何创造?这里,您不妨花半天时间,观察一下您的孩子,您定会从他那里发现一些想像力丰富的、有创造性的言语或行为:他玩娃娃家,把雪花片往布娃娃口里放,嘴里会发出“啊呒啊呒”的咀嚼声;将几片雪花片套在筷子上,就是一串羊肉串,然后得意洋洋地叫喊“卖羊肉串呀”;用沙子堆搭城堡时,他们的创造力表现更突出了……故而我们首先要认识的最重要的原则是:每个人都具有创造力。我国的创造教育先驱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对于孩子来说,创造力正孕育在新颖奇特的幻想中,萌发在令人头痛的恶作剧中。不幸的是父母往往会忽视幼儿身上所蕴涵的创造潜力。究其原因,我们通常会用发明家、成人的创造性活动标准来评价幼儿创造力,而事实上这两者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
而谈到幼儿的创造力培养,父母首先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发现幼儿的创造性?对幼儿来说,创造意味着什么?这实在是个重要的问题。怎样看待它,会涉及我们对幼儿的观念和态度,从而影响我们的教育方法。
一、幼儿的创造力是什么
在心理学界,创造力是一个仍有争议的概念。目前较一致的看法是将其定义为: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一个成人,如果没有制造出某种物质或精神方面的新产品(即外显的创造力),我们就很难认为他有创造能力。而幼儿呢?幼儿显然不能像科学家那样创造发明。但历代称颂的“曹冲称象”、“司马光破缸救人”,人们能因为他们没有创造出新产品,而否认其具有的创造力吗?
心理学家把儿童的创造力描述为:回忆过去的经验,并对这些经验进行选择,重新组合,加工成新的模式、新的思路或新的产品的能力。事实上,幼儿的这种创造行为可表现在幼儿的动作、语言、感知觉、想像、思维及个性特征等各个方面。
那么,创造力对幼儿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1.幼儿的创造是一种“心向”。
通常,我们把创造当做是一种特殊的“活动”,大人们干什么事都有很强的目的性,他们看重的是活动的结果也就是“产品”。但这样的标准不能简单地搬到幼儿身上。试想一下,生活中哪一样东西对幼儿来说不是“新”的?当我们对语言的掌握达到了把它当成工具时,幼儿却会为刚学到的一个新词激动;当我们在炎热的夏天采用种种方法灭蚊时,幼儿却可能会为了弄清蚊子有几条腿而四处寻找它们……当幼儿学到一个新词或兴奋地告诉你蚊子有几条腿的时候,您会把这些当做是真正的创造吗?对幼儿来说,创造不等于发明,不等于制造出“新产品”,而只意味着一种对任何事物都抱有的“敏感”,一种了解和接触新事物的“心向”。让幼儿保持这种敏感和心向,就是培养创造力的最重要的一环。
2.幼儿的创造是没有惰性的。
这里说的惰性并非有关勤劳的问题。而是指心理上没有惰性,即善于突破各种各样的框框和模式。幼儿的认识从零开始,他们有一个从无序的反应到形成自己认知习惯的过程。如果这些习惯与成人没有差异,长大后恐怕也就没有多少创造性可言了。可见,没有惰性,就是形成个人独特的认知习惯。因为创造并不是少数人才有的超人性的东西,而恰好是人在生活的早期所具有的一种非常普遍的特征。因此,幼儿创造力培养也就意味着帮助幼儿形成一些个人化的习惯。
3.幼儿的创造就是善于组织自己的“材料”。
不同的幼儿会吸收不同的经验,他们的感官和脑的优势可能会有很大差异。有些幼儿善于听辨,有些善于观察,还有的善于对自身的运动觉进行控制。这些自然会形成他们自己的独特经验。因此,创造力的培养也就是引导幼儿善于在自己经验的基础上组织这些材料。但在很多情况下,成人是不太容忍幼儿的个人经验的。比如,当幼儿用画笔勾勒出美妙图画时,你可能会惊叹他的创造天赋。但当幼儿用棍棒和沙石演出了一场令人生厌的游戏时,你还会看到其中的创造性吗?当孩子们凑到一起谈论自己在时光隧道中追杀宇宙恶魔时,你有没有想到,爱因斯坦这样一个本世纪最伟大的创造者的最为动人的“思想”,也只是“看见自己与一束光线同行”。因此,每个幼儿的个人经验都是丰富而独特的,只要这种经验的组织具有新意,那就应该被理解为一种真正的创造。
二、培养幼儿创造力的重要性
1.创造力培养是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新世纪的到来,培养大批创造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美国著名教育家泰勒说:“创造力不仅对科技进步,而且对国家乃至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响。哪个国家能最大限度地发现、发展、鼓励人民的潜在创造性,哪个国家在世界上就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创造力素质是个人得以终身发展的保证,而只有终身发展的人,才能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
2.创造力培养是幼儿整体人格和谐发展的需要。
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决定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和行为指向。幼儿已具有思维能力,有自己的主见和追求,有求知好奇、创造的需要,这是幼儿人格发展的需求。无视幼儿这种发展需求,则很容易使幼儿的想像和创造被抑制或弱化,形成人格障碍和人格分裂。具有创造力的人应具备下列人格特质:
(1)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求知欲旺盛;
(2)思维灵活,善独辟蹊径,想像力永不枯竭;
(3)兴趣广泛,善于从各种角度收集信息,观察敏锐;
(4)意志品质出众,具有冒险精神和锲而不舍的努力精神。
可见,幼儿创造才能的发展与培养幼儿个体形成多侧面完整人格的整个过程是分不开的。
三、幼儿创造性行为的外显特征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具有天然的创造性行为,父母可通过以下四个外显特征来识别其创造力的状况。
1.对身边的事物寄予强烈的关心,有很强的求知欲,总有问不完的问题,而且“打破砂锅问到底”。这种好奇心是创造的巨大动力,是创造力不可缺少的条件。
2.常显露出一些独特的思想或表现出出人意料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显示出求异思维的倾向,如幼年的文彦博树洞取球、世界闻名的高斯对“求1到100的和”的特殊解题方法等。有创造力的幼儿往往会干出一些奇特的事情来,可谓“想得出奇,淘得出格”。
3.善于动脑,发散性地思考问题,很少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思维定势,是指过去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对同类的后继心理活动有定向的作用。如一个小孩,把香烟倒过来装在烟盒里,就避免了手上的细菌粘到过滤嘴上,为此他获得发明专利。
4.有丰富的想像力。由于幼儿主客体尚未完全分化,常赋予无生命的物体以生命、感情和意志,呈现特有的“泛灵性”思维方式,从而给幼儿联想、想像提供了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也为幼儿创造性思维的萌芽开辟了道路。
综上所述,幼儿的好奇心和创造性想像的发展是他们创造力形成和发展的两个最重要的表现。了解了上述特征,父母应重视幼儿的这些行为表现,善加引导,从而促使幼儿创造力的充分发展。
四、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具体途径
培养幼儿创造力,需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养环境,向幼儿提供丰富的生活内容和自由宽松的生活环境,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创造的欲望、创造的兴趣和创造的能力。这里,我们主要论述培养幼儿创造力的两个重要途径:创造性思维训练与创造性艺术活动。
(一)提供适当的创造性思维训练。
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创造性活动中所特有的思维过程,也是创造力的核心。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过程中包含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思维这两种思维形式。发散性思维,指从多种角度去思考探索问题,寻找多样性解决问题方案的思维。集中思维,是通过逻辑分析,按问题解决的要求筛选出一种最优化解决方案的思维。
1.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方法
(1)一形多物的扩散。请幼儿尽可能多地说出同一形状的物品, 如圆形的东西有哪些、正方形的东西有哪些等等。
(2)一物多形的扩散。请幼儿敞开思路, 说出同一物品尽可能多的用途,如水有什么用、绳子有什么用等。
(3)一因多果的扩散。 带幼儿玩“如果……将来会发生什么”的游戏。例:如果世界上的树木都是蓝色的,将会发生什么;如果你会飞,将会发生什么情况;如果大家都穿一样的衣服,将会发生什么等等。
(4)一物多变的扩散。让幼儿把东西变换一下, 他们会更喜欢去思考。如什么东西小点更好看、什么东西跑快点更有意思、什么东西大些更使人感到愉快等。
(5)一题多法的扩散。设计一些具有多种解决方法的生活趣题, 让孩子思考。如请幼儿10秒钟内,想出10种以上使热汤很快变冷的方法;设想如果在商店里走丢了,有多少种回家的办法等等。
2.集中思维的训练方法
(1)归类法。向幼儿提供画有常见的物体的卡片, 要求幼儿进行分类(如分树木、蔬菜、野兽、家禽等四类),并说出分类的理由。这样的分类标准可有许多,如颜色、形状、季节、用途等。
(2)排除法。找出混在一堆东西中不同类的一个, 即把这个异类物排除在其他同类东西之外。
(3)类比推理法。用图形、数字、 语词等呈现排列的规律性变化。如让幼儿在横线上填合适的图形(△○○△○○△__○__○○)。
(4)下定义法。要求幼儿用自己的话给概念下定义。 如说出下面的词是什么意思:碗、梳子、信等。
这些活动均具有较高的抽象概括水平,包含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方面的思维能力。这种集中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推动创造性思维的不断发展。
(二)开展创造性艺术活动。
文学、音乐、美术都属创造性艺术活动,这其中,创造想像尤为突出,而创造想像正是创造思维的支柱。
1.文学与幼儿创造想像的培养。引导幼儿参加文学活动,是培养幼儿想像力的极好机会,聆听一个故事,幼儿需要调动想像,在脑海里再现故事所展示的图景。在编构故事时,幼儿更需要张开想像的翅膀,按照提供的故事线索用语言来结构故事的图景。家庭中父母为幼儿选择结构较短小的、多重复的诗歌,引导幼儿进行仿编讨论。如讨论“摇篮”: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白云轻轻地飘,星宝宝睡着了。大海是摇篮,摇着鱼宝宝,浪花轻轻地翻,鱼宝宝睡着了……请幼儿照此进行仿编。此外,向幼儿提供图片,要求幼儿根据图画编故事或创编故事结尾,编得越多越离奇越好。
2.音乐与幼儿创造想像的培养。通过音乐、舞蹈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想像能力。家庭中随意播放中外名曲或儿童歌曲,让幼儿想像乐曲表达的意境,并随音乐舞蹈。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自编歌曲。例如,我们曾在一次幼教科研中关注过一个女孩,她5 岁时偶尔创作了一首歌曲,并自弹自唱:“大海是鱼儿的朋友,花园是蝴蝶的朋友,好朋友,多快乐……”在众人的鼓励中,她自编的歌曲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高级。
3.美术与幼儿创造想像的培养。给幼儿各类几何图形,请他添上几笔成为一些形象。让幼儿听音乐绘画,如听“喜洋洋”和“伏尔加船夫曲”,画“快乐与悲伤”的画,幼儿们的画会令人感叹。有个6 岁男孩,听“伏尔加船夫曲”后画的画凄凉悲伤:几座新坟上竖着十字架,旁边还有枯藤老树,整幅画均是用凝重的咖啡色画成。可见通过美术手段发展幼儿的创造想像是完全可行的。
为幼儿创造力培养创设良好的家庭教养环境,其内涵是极为丰富的,除上述方法外,丰富的物质环境、知识环境、优化的心理环境以及培养幼儿冒险精神、合作意识等都是不可缺少的。
我们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并非就是要让他们达到科学或艺术的最高峰。即使在普通的生活中,创造也能让幼儿的未来变得更加丰富。对幼儿来说,“创造”不应该具有“职业”的意味,而应该只是他们的生活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