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中心医院零陵院区 湖南永州 425000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疼痛护理干预对脊柱骨折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接收的80例脊柱骨折手术患者,并根据其采取不同护理方案进行分组,其中40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纳入常规组,余下40例患者予以综合疼痛护理纳入研究组,将两组焦虑、抑郁及疼痛缓解情况进行评价。结果:经干预后评价,研究组患者疼痛缓解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SAS、SDS量表分别为(57.62±4.33)分、(52.10±3.97)分,研究组患者SAS、SDS量表分别为(48.24±3.80)分、(49.87±4.08)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疼痛护理用于脊柱骨折手术患者护理中,有助于缓解患者疼痛,排除焦虑、抑郁情绪,从而维持患者良好心理状态。
【关键词】综合疼痛护理:脊柱骨折手术:心理:疼痛缓解
脊柱骨折后患者因疼痛、躯体功能受损及神经损伤等情况会进一步加剧痛楚,不仅会影响到患者心理状态,还会增加其家庭负担。临床上外科术式是治疗脊柱骨折的重要手段,但在手术中患者出现的疼痛应激、不良心态及术后恢复的问题仍然是受到人们关注的焦点。综合疼痛护理在脊柱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开展,对其心理状态改善、疼痛缓解有着重要作用[1]。本次研究,通过选取我院接收的80例脊柱骨折手术患者,根据其不同护理干预方案进行分组,旨在进一步分析综合疼痛护理干预对脊柱骨折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具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接收的80例脊柱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其采取不同护理方案进行分组,即研究组和常规组各取40例,所有患者均行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常规组患者男29例,女11例;年龄21-61岁,平均年龄(42.62±7.10)岁;包括:高处坠伤者15例,车撞伤者20例,外物砸伤者5例;骨折部位:腰椎22例,胸椎18例。研究组男30例,女10例;年龄22-60岁,平均年龄(43.03±7.28)岁;包括:高处坠伤者16例,车撞伤者19例,外物砸伤者5例;骨折部位:腰椎23例,胸椎17例。经核实,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予以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包括:术前指导、用药指导及健康宣教等。而研究组患者则予以综合疼痛护理,内容如下。
1.2.1 疼痛健康宣教
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根据不同患者的疼痛情况,对其与家属开展关于疼痛的健康教育,同时全程贯穿评估患者疼痛、处理疼痛以及疼痛反应等措施。自患者入院开始,护理人员需要先对其进行初步评估,以便于初步了解患者对疼痛认知程度,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极强疼痛只是宣教,使其能够了解疼痛的相关知识和镇痛方法。
1.2.2 心理护理
患者手术后骨折的愈合和其心理因素也有一定的联系。由于多数脊柱骨折患者发生突然,出于对创伤的担忧,以及治疗中强烈疼痛感的影响,使得其普遍会有焦虑、恐惧等不安情趣的存在。为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促使其能够维持良好心理状态配合治疗、护理的进行,护理人员应在术前详细为患者讲解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可靠性,也可通过宣传成功病例的方式,帮助患者树立战神疾病的信心。
1.2.3 疼痛评估
由于不同患者对疼痛耐受也有所不同,所以护理人员应对每一名患者进行评估,以判断其耐受力的强弱。对疼痛耐受力较强者通常不会轻易流露出疼痛表情,而稍弱者对疼痛表现则非常明显。护理人员可通过观察患者面容表情、呻吟、主诉及保护行为等因素作为评价依据,为遵医嘱使用止痛剂。
1.2.4 用药护理
疼痛护理的原则是预防性给药,手术后尽早给予止痛药,药量越少,所获效果就越好,同时患者所受痛苦也就越轻。护理人员需要耐心告知患者镇痛药的相关知识,以提高其认知,避免患者不了解而产生错误理解、恐惧心理,减少用药顾虑,保持乐观心态配合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价,得分与患者疼痛程度呈正相比。其中疼痛缓解:疼痛程度缓解高于6个刻度,或是患者非常满意疼痛缓解效果;部分缓解:疼痛程度缓解高于3个刻度,或是患者能耐受疼痛;无效:疼痛无缓解或患者无法耐受疼痛。疼痛缓解总有效率=疼痛缓解率+部分缓解率。②使用SAS、SDS量表评价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满分为80分,得分越高则表示患者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SPSS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X2检验,计量资料以t检验,P<0.05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总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疼痛缓解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SAS、SDS量表评分比较
经评价,常规组患者SAS、SDS量表分别为(57.62±4.33)分、(52.10±3.97)分,研究组患者SAS、SDS量表分别为(48.24±3.80)分、(49.87±4.08)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人体出现骨折后的强烈疼痛感会使得其机体生理功能发生改变,而及时有效的镇痛干预,能够在减少相关治疗所引起不良反应的同时,缓解患者疼痛,缩短疗程。综合疼痛护理干预在临床的开展,能够在术前予以患者疼痛评估,同时使其能够掌握的相关知识、药物治疗以及不良反应[2],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疼痛的正确认知,打消其使用止痛药成瘾的错误理解,以消除其用药恐惧清理。另外,护理中,护理人员还对患者进行提示,鼓励其进行疼痛的自我管理,从而促使患者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3]。
本次研究中,对我院接收的80例脊柱骨折手术患者进行分组,并予以不同护理干预方案,经研究结果比较,采取综合疼痛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患者疼痛缓解总有效率更高,且心理状态更理想(P<0.05),充分表明对脊柱骨折手术患者开展综合疼痛护理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综合疼痛护理用于脊柱骨折手术患者护理中,有助于缓解患者疼痛,排除焦虑、抑郁情绪,从而维持患者良好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何艳. 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心理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2):86-88.
[2]于华. 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疼痛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4):273-274.
[3]谢渝晓. 疼痛护理在脊柱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 2018, 8(4):149-151.
论文作者:黄文翠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9
标签:患者论文; 疼痛论文; 脊柱论文; 手术论文; 心理论文; 常规论文; 统计学论文;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