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病人强化胰岛素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论文_陈汐

陈汐

(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北 宜昌 443000)

【摘要】目的:探讨肿瘤病人实施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及效果。方法:将60例肿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和常规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继发感染率、低血糖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继发感染率、低血糖发生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胰岛素治疗对肿瘤病人的预后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肿瘤;胰岛素强化治疗;临床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8-0284-02

肿瘤病人由于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容易出现高能量消耗,高分解代谢等代谢紊乱。目前认为任何类型的严重疾病和创伤等应激状态可导致糖代谢改变出现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被称为应激性高血糖[1]。Van den Benrghe等[2]也再次证实强化胰岛素治疗可以降低肿瘤病人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结论。我科根据Kanji等[3]制定肿瘤病人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为指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收入肿瘤病人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为15~87岁。其中肺癌15例,肝癌5例,胰腺癌7例,乳腺癌8例,结肠癌16例,卵巢癌9例。既往均无糖尿病史,住院期间出现应激性血糖增高。将上述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病人除采取胰岛素治疗方式不同,其余抗感染、营养支持及重要器官功能支持均相同,两组病人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短效胰岛素50u稀释至50ml,每毫升溶液含胰岛素1u,溶媒采用生理盐水。用一次性注射器配制后装接于微量泵上,根据血糖来调节每小时胰岛素用量,见表1,当血糖>6.1 mmol/L时开始静脉泵注胰岛素。开始时每1~2小时监测血糖1次,根据血糖水平调整测量次数,要求在12~24h内使血糖达到正常,具体调节方案见表2。对照组采用常规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4小时监测血糖一次。两组病人均采用美国强生稳步快速血糖仪进行血糖监测。

1.3 评价方法

比较;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继发感染率、低血糖发生率及死亡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继发感染率、低血糖发生率及死亡率的比较见表3。

3.讨论

近年来,肿瘤患者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现象普遍存在,但在临床工作中,仍未被广大医务人员所重视,这种糖代谢紊乱,可使患者发生多种并发症[1],如严重感染、MOF同时也刺激血管内皮细胞活化,血液滞留造成组织器官缺血、缺氧,而感染和器官功能不全可加重应激性高血糖造成恶性循环,使得许多抢救措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4]。

胰岛素除有降糖作用外,还能够促进肌肉的蛋白质合成及脂解作用,亦有多种抗炎作用。在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需要动态、综合的监测血糖,我科要求24小时更换一次胰岛素稀释液。胰岛素强化治疗作为改善机体代谢状态的一项重要方法,应该被更多医务人员所重视。

【参考文献】

[1] McCowen KC, Malhotra A ,Bistrian BR. Stress-inducedhyperlycemia. Crit Care Clin,2001,17(1):107-124.

[2] Van den Berghe G, WilmerA, Hermans G,et al.Inten sive insulin therapy in the medical. N Eng J Med,2006,354(5):449-661.

[3] Kanji S,Singh A,Tierngy M.Standar dization of intravenous insulin therapy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and safety of blood glucose control in critically ill adults. Intersive Care Med,2004,30:804-810.

[4]李向晖,宋杨,王立祥,等.老年危重病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强化胰岛素治疗[J].中国急救医学,2007,27(6):530-532.

论文作者:陈汐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7

标签:;  ;  ;  ;  ;  ;  ;  ;  

肿瘤病人强化胰岛素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论文_陈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