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李金元:中国直销狂人_李金元论文

“天时”李金元:中国直销狂人_李金元论文

“天狮”李金元:中国直销狂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狂人论文,中国论文,天狮论文,李金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公元953年,一位叫李云的中国工匠,在燕赵大地上的古沧州,铸造了一尊巨大的铁狮子。千百年来,这尊沧州铁狮早已闻名天下,成为一方历史文化的标志。而今,一位燕赵商人以“狮”为名,创下了自己事业的旗号,而且名震天下。他就是李金元。

“投机倒把”老手

1958年,李金元出生于河北省沧州市李龙屯村。在刚刚学会自己端碗吃饭的时候,他就知道了什么叫挨饿。三年自然灾害和当时的人民公社化,让少年李金元早早就悟出了一个道理:要想天天吃饱饭,必须赶走贫穷。

而在那个年代,想赶走贫穷、赶走饥饿,谈何容易!

为此,14岁那年,李金元就向父亲提出要去上班,自己挣钱。父亲考虑到他年龄还小,不同意。可李金元来劲了,一天要跟父亲闹上好几次。父亲缠不过他,就妥协了,托人送他去华北油田当工人。当时,他因年龄小、个头小,连工作服都穿不起来。

虽然年龄小,但李金元很懂事、勤快,有空儿就主动帮助老工人洗衣服、打饭买菜、倒洗脸水,大家都非常喜欢他。有时候,几个老工人下班后,坐在一起喝酒,也喊李金元坐场。

两年后,领导把李金元从艰苦的第一线调到了后勤,负责全工段的饮食生活。于是,骑着三轮车到城里去买米、买菜、打油、买肉,就成了李金元的主要工作。从未接触过经济工作的李金元渐渐地发现,这一买一卖,里面有很大的学问,有赚钱的路子。他明白了为什么一些人不顾工商部门的查处,依然偷偷摸摸地搞所谓的“投机倒把”:原来做买卖比做工来钱快呀。

他心里有点痒痒了。

19岁那年,也就是1978年,李金元毅然辞了油田的工作,偷偷加入了“投机倒把”的行列。他不像其他小商小贩那样提一个竹篮卖点花生或倒腾几个鸡蛋,他一上来就玩大的。他到农村收粮食,收豆饼,然后用60吨的火车车皮,一车车地往南方运。一趟下来,他能赚好几万元!

之所以一上来就能玩这么大,是因为那时他到农户家收粮食、收豆饼,不用支现钱。往往等货销完,货款拿到手时,他再把该支付的钱一分不少地送到农户手中。不少农民对他也很信任:“别看小李留着长头发,穿得很时髦,人倒很实在,也很仁义。”

李金元的“投机倒把”活动虽然都是在乡下偷偷进行,但最后还是让工商局发现了。一天,他刚刚收到从南方汇来的一笔货款。突然,大街上的大喇叭就响了,是工商所所长的声音:“李金元到工商所来一下!李金元到工商所来一下!”连续喊了好几遍。

李金元一听就知道不妙,赶紧把那笔货款转移出去,然后才去工商所。当听说要对他施行处罚时,李金元急了:“我这钱,也不……不是偷……偷来的,也……也不是抢……抢来的。你们罚我干啥?凭力气挣钱还有错吗?”

凭力气挣钱当然没错。可是,当时是计划经济一统天下,“投机倒把”是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是违法的。这一点20岁不到的李金元恐怕还没有意识到;即使意识到了,也弄不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然而,正是这种懵懵懂懂却培养了他最初的经济意识和经商胆量。在别人还不敢干的时候,他已经放开手脚了;在别人想干的时候,他已经成为市场上的“老手”了。

改革开放初期,李金元俨然已经是一个生意场上的“老手”了。他到广州贩手表,到温州贩服装,到内蒙古贩羊皮,到青海贩粮食,自己成立了一个贸易公司。

“发现猎物”

上世纪80年代,干洗店开始在中国大都市里出现,而且生意一上来就非常火爆。

敏感的李金元当时一下子就嗅到了一种诱人的气味。他知道:生意来了!

他在第一时间里迅速出击,有如一只饥饿已久的雄狮,突然发现了猎物。他很快就在沧州找到了几间大房子,扯电缆,安机器,一阵忙碌,接着鸣炮奏乐——他的厂子就这样闪电般开张了。

干什么?不是洗衣服,而是造干洗机械。

现在来看,这显然是一个市场“老手”最聪明、最正确、最凶猛的出招方式:决不步别人后尘,而是另辟蹊径,直接到源头上去截流取利!

很快,当各地的干洗店蜂拥而上的时候,李金元笑眯眯地安坐家中,大卖特卖他的干洗设备,产品经常供不应求。

卖干洗设备与办干洗店相比,哪个生意更火?哪个挣钱更多?李金元心里早就把这个账算好了。

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尽管李金元的干洗设备造得很好,卖得很火,但在生产运作方面,还是暴露了其另一面的稚嫩。一台干洗机需要上百个零部件、几十条电路和一堆电子原件。按照现代企业的生产模式,这些零部件完全不必自己生产,可以委托其他厂加工,他只用负责最后的组装、贴牌、销售就可以了。这样既能减少投资、降低风险,又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可是,李金元当时哪懂这些现代企业的运营模式和运营理念呀!他所需要的所有零部件,都是自己加工制造,结果是企业弄了个“小而全”。

小而全的结果是企业臃肿,摊子铺得过大,生产效率低,这自然限制了“狮子”的成长速度。

这可能是那个阶段、那个时代,每个中国企业家必须付出的学费。否则,李金元很可能早就成了干洗设备制造行业的一头巨狮了!

“化为泡影”

就在李金元卖干洗设备的第二年,他遭遇了生意场上的第一次重创:被动地陷入了三角债的泥坑。当时有不少设备款回不来,算起来足有40多万元。那时候,“万元户”还是个刚冒出来的新名词,40万元可谓天文数字!

亲戚朋友都劝李金元找法院打官司,把这些欠款要回来,一辈子都够吃了。然而,在经过一番痛苦抉择后,李金元却决定放弃追讨,不要了。

他有一个让人很难理解的理由:“我耗不起那时间”。

22岁的李金元说,往前走,有更多的40万元在等着,可要原地踏步,最多也就只有这40万元了。

于是,他从银行和亲戚那里凑够了14万元,把去要账的时间,用来建起了一个面粉加工厂。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李金元挣来了自己的第一个100万。

1993年,李金元已不满足在沧州小打小闹,决定到外面闯荡一番,干大事业。他来到了天津。但他万万没有想到,他迈出家门的这一步,恰恰是他生与死、成与败的转折点。

来到天津后,李金元把目光投向了一个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保健品行业。

生意场上有句俗语:“隔行不取利”。但年轻气盛的李金元那时并没有认真咀嚼这句话的真实分量,虽然对保健品行业一窍不通,但出于商人的敏感,他看好这个领域。

他看中了一种具有高科技含量的营养品——骨参。他花80万元买回了骨参生产配方,又贷款1200万元,在天津市武清县建立了一座4000多平方米的生产厂房。经过9个月的努力,很快进入了紧张的试车阶段。试车这天,同事们备足了喜庆的鞭炮,食堂备好了丰盛的大餐。人们翘首企盼着第一批合格产品下线。可是,试车一天天地过去了,一直持续了三个多月,整整投进了180多万元的生产原料,产品却一直没有走出生产线。当李金元回头找项目发明人时,那个人早已销声匿迹了。

曾经的希望顷刻间化为泡影。

“李总跳水自尽了?”

1200万,一下子砸进去了,连一个响都没听到。李金元的精神几近崩溃,他彻夜失眠,一支接一支地猛吸烟。平时,他一天只吸一包香烟,此时一天要吸三包。他是在用尼古丁麻醉自己,还是在烟雾中寻找出路呢?谁都不知道。

又是一个漫长的不眠之夜。窗外,寒风刺骨。

当时针指向凌晨2点的时候,李金元从烟雾缭绕的桌子前缓缓地站起来,抖抖身上的烟灰,对着窗户玻璃捋了捋前额的头发,然后推开门,朝着厂区外的一个大水坑走去。

厂区内值班的一名保安在巡逻时,发现李金元的办公室空无一人,而电灯还亮着。这位保安马上意识到:出事儿了。便飞快地跑去喊厂里的闫玉朋等人。闫玉朋等人从睡梦中惊慌地穿上衣服,向前来报告的保安简要地询问一下情况后,兵分几路,四处寻找。他们找遍了全厂的各个角落,仍不见李金元的踪影。于是,大家又扩大寻找范围,从厂内找到厂外。

此时,闫玉朋带着几个人直奔离厂区一华里外的那个大水坑。原来,试车失败对李金元的打击太大了,他情绪极不稳定,几次都流露出了要轻生的念头。这一点,恰恰被细心的闫玉朋发现了。于是,他暗地里嘱咐保安人员,一定要留意李金元的举动和行踪,有情况立即报告。李金元突然半夜出走,肯定是凶多吉少。那个荒郊野外的大水坑,不知是何年何月形成的,足有两三米深。夏天,坑周围荒草丛生,水翻气泡,蛙蛇乱窜,野鸟惊飞。冬天,这里虽然见不到了蛙蛇乱窜,但是人迹稀少,枯草摇曳,风啸波鸣,一片杀气,是投水自尽的好地方。

闫玉朋等人跑到水坑边一看,水坑深处果然有一个黑影。一见此景,大家脑子里“刷”一片空白,接着,眼泪一下子与那坑里的冰水融为了一起:完啦,李总真的跳水自尽了。这时,有一个20来岁、不懂什么叫悲伤的小伙子,在大家都掩面哭泣的时候,却蹲在地上死死地盯住水中的那个黑影。盯了半天,只见那个黑影不像是人落水后浮上来的尸体,而是在有规律地运动。这个小伙子突然叫了一声:李总没死,他在水里游泳呢!大家赶紧擦擦眼泪,定睛一看,果然那个黑影在水里游泳呢。

大家齐声把李金元喊上岸,并帮助他穿好衣服。“大冬天的,你下水坑里干啥去?

李金元面无表情地说道:“眼下企业遇到了困难。要克服这些困难,我必须磨炼自己的意志,有了坚强的意志,才能不为困难所吓倒。所以,我就到坑里游泳去了。不是毛主席早就说过吗?我们要到大风大浪中锻炼自己。”

“痛苦的滋味”

自从那天到水坑里游泳后,李金元的意志似乎更坚强了一些。他知道,要想让企业生产出产品,必须求教于专家,而且是一些好心的专家。上次买骨参配方,李金元不仅向对方支付了80万元的转让费,而且还给对方买了一辆“福特”牌轿车。结果什么也没有生产出来。这回要找一个好心的专家帮助解决生产工艺上的难题,又要花多少钱呢?

一天,李金元从一本专业杂志上看到了郑彭然的名字。郑彭然,中国著名的食品专家,天津市卫生防疫站权威人士。李金元眼前一亮:也许郑老能帮这个忙。他立即赶赴天津,向郑老求援。可是到郑老家不能空手去吧?带什么呢?李金元摸摸自己的口袋,只有32元钱。无奈,只好买了几斤香蕉见郑老了。郑老与李金元谈了不到20分钟,觉得这位造访的陌生人很朴实,而且的确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便答应说,这个忙一定要帮,不遗余力。

几天后,郑老邀了另外几名专家直奔李金元的骨参生产车间,经过几番的观察论证,郑老认为这是工艺上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李金元还需要追加投资400万元,再上几个关键设备。李金元咬咬牙:贷款投资!几个月过去了,李金元盼望已久的产品终于走出了生产线,此时的产品已不是骨参,而是高钙营养素。

伴随着新产品开发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在天津拼打了两年的李金元终于见到了奋斗的成果,他满怀喜悦地目送着一车又一车产品走出厂区,送往全国各地。此时,紧张而疲惫的李金元,的确该坐下来喘口气儿了。不料,从财务室传出来的一个又一个消息,如阵阵寒风,钻心刺骨,让李金元焦急不安。产品经销商们只销货物,却不及时地支付货款,一环扣一环的三角债把李金元和他的企业逼进了死胡同。在这时,很多人包括李金元的亲戚都认为,李金元的企业必死无疑了,谁要沾他的边儿,谁肯定就要倒霉。

此时已经到了1995年春节,尽管企业生死未卜,前景难料,李金元还与往年一样回沧州老家走亲戚,给长辈们拜年。大年初三,李金元到自己的大叔家拜年,敲了一阵门,前来开门的是自己的堂妹,她一见是李金元,就把门开了一个小缝问:你这时候来干什么?李金元一下子被问蒙了,给大叔、大婶拜年啊!那个堂妹没有领他的情,依然是双手把门,没有让李金元进院的意思。在进退两难的境地下,李金元脸一红,从门缝里挤了进去。走进屋,包括自己的亲大叔、大婶在内的七八个亲戚,没有一个搭理李金元的。因为他们都怕李金元向自己借钱。

创业的艰难,亲朋的冷落,逼得李金元已经走投无路了,最后只好将自己心爱的奔驰车卖掉了。

艰难、冷落、困惑、无助,让李金元感到苦闷、不平,无奈。一天夜里,他拨通了远在东北三叔家里的电话,想对三叔述说一下自己目前的处境。可是,没说两句,李金元便失声痛哭了起来,随即就把电话挂断了。三叔知道李金元是一个宁折不弯的硬汉子,在电话里没说两句话便失声痛哭,这是一种不祥之兆:李金元肯定会因此而走上绝路。惊慌的三叔立即拨通了李金元父母家的电话,商量对策。接着,一家人便悄悄地安排着李金元四个孩子的抚养之事,这显然,老人已经预感到了此时的李金元必有大难,而且绝对是过不了这道坎了。

就在李金元在生死线上徘徊的时候,有人建议他,采用网络直销方式销售自己的产品。这一招还真灵,在安利、美凯琳等直销公司运作模式的启发下,让李金元顿时感到峰回路转,别有洞天。他大手一挥,天狮产品的网络直销分公司在全国各地纷纷出现,产品销售额直线上升,天狮集团似乎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

然而,突如其来的一场变故让天狮的销售额一下子跌至零。李金元和天狮集团又面临着一个新的选择。

1998年,国务院发出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包括天狮集团在内的直销和传销企业必须转轨转制,实行店铺经营。李金元面临的问题是直销人员的退货。当时全国有350多万人为天狮集团直销产品,改制后,这些人手中总价值达一亿多元的货物要在短时间退回天狮集团。天狮产品由当初的店铺经营改为网络直销,再由网络直销改为店铺经营,经这么一折腾,让李金元又蒙受了不小的损失。但李金元说:我必须听从国家的政策,转轨转制,给国家创造一个良好的出台政策的环境,对国家、对顾客都有一个交待。

商海多变,市场无情,由一位普通农民成为一个知名企业家,李金元深感自己的毅力不够,开始用男人最不愿意接受的方式来考验自己,砥砺自己,那痛苦的滋味至今仍然历历在目。

“峰回路转”

1996年8月17日,李金元突然宣布戒烟了。当时他给办公室打电话说,必须把我的那一箱多香烟送人,或者你们拿着吸去,就是不要让我看见,从现在起我要戒烟!据李金元说,戒烟的确是很痛苦的,到了夜里,辗转反侧都睡不着觉。躺在床上直出汗,腿都罗圈着,非常难受,痛苦难耐。但是自己既然决定戒烟了,无论多么痛苦,都不能再吸,一定要坚持到底。

李金元在以顽强的毅力与烟瘾作斗争的同时,也在悄悄地叩开海外市场的大门,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网络直销在国内受阻后,李金元开始瞄准前景广阔的海外市场,他要把天狮集团的产品通过网络直销的方式打到国外去。那么,作为一个小型的民营企业,怎样才能撬开国外市场呢?李金元的办法是:四两拨千斤。初进俄罗斯时,李金元在圣彼得堡营建销售队伍,前来听讲座的人不少,购买产品的却不多。有幸的是,有两位俄罗斯老太太买了两瓶天狮集团的产品。可是,她们拿回家去先喂狗喂猫,狗猫吃了没问题,她们自己再吃。

尽管如此,李金元丝毫没有放弃对国外市场的追求,他凭借自身顽强的毅力和多年来在逆境中磨炼的一颗坚强的心,用四两拨千斤的办法,一点点地撬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

已进入不惑之年的李金元把自己全部的精力用在开拓国际市场上,世界各大城市都曾出现过他的身影。他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人物:2000年8月3日上午,庄严的莫斯科红场突然宣布戒严,全副武装的军警在红场周围拉上了警戒线,100多位俄罗斯政要伴随一支豪华车队浩浩荡荡地开进了红场,不少俄罗斯人奔走相告:他来啦,他来啦。掌声、鲜花、热情的人群把李金元包围得水泄不通。

这几年,李金元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他把自己生产的五大系列近200个高科技生物产品推向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世界上有几百万不同肤色的人在为天狮工作。2003年,李金元在德国举行的天狮集团国际年会上,拿出100辆宝马轿车,30架飞机和40艘游艇来奖励在海外有突出贡献的员工。颁奖那天,地面、空中和水上热闹非凡,金发碧眼的老外们惊叹不已。这位中国的企业家可玩大了,作为一个企业来说,举办这样一年一度场面宏大的国际盛会,即便是在欧洲也是并不多见的。而李金元的天狮已经举办了四次。

一次李金元去非洲。他开完会在去一家市场的路上,看到路旁有一个蚂蚁山。他停下车,走到蚂蚁山前照了一张照片;他想:做事要有一种精神,蚂蚁虽小,但它有一种蚂蚁精神,能堆成山,何况人?蚂蚁有这种精神,天狮人更应该有这种精神。少一个国家,天狮集团的发展网络也不算是全球。少一个国家的货币,也不算天狮集团在国际市场上创外汇。

天狮集团也由一个小型民营企业打造成了一个以高科技生物产业为龙头,兼顾金融、地产、教育、文化、物流等多种产业并存的跨国集团。天狮李金元正迈向他人生道路的又一个新的起点。

标签:;  ;  

“天时”李金元:中国直销狂人_李金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