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能源是社会生产与人们生活、学习不可缺少的基础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电力系统运行自动化水平也不断提高,本文主要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作用与具体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电气工程;电力系统;自动化;电气自动化
引言
近几年来,人们对于电力资源需求越来越高,这就对电力系统运行提出很高的要求。电力系统运行的负荷逐渐增大,导致电力系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就可能会影响人们正常用电,甚至发生安全事故。为了实现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减轻运行负荷,可采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该技术不仅可以降低资源消耗,还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充分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
1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作用
电网结构复杂多变,覆盖面积不断扩大,这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电能的需求,就要求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做好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电力系统中应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能够充分发挥控制作用,提高运转效率,及时进行维护检修。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电力管理工作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电力智能化平台也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市场经济的稳步提升也为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实现电力系统的控制目标。利用集成系统,对运行情况实施实时化监控,可最大限度地确保电力设施的安全使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提升电力企业用电管理工作效率,对反窃取电技术的发展也有着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可利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实时监控电力用户的用电情况,及时发现异常现象,找出解决对策,营造健康稳定的用电环境。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还进一步提升了电力系统维护检修工作的实效性,使检修人员能够第一时间明确故障发生位置,及时排除故障,确保电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延长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
2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分析
2.1电网调度
对于电网的调度问题而言,一些系统的适用,是在计算机技术自动化体系中发展而来,通过采集数据展开分析和处理,设备的管控、参数的调整和信号的警示报警等方面的工作,给电网的安全稳定性提供了较为充分的支持,当前,我国电力行业逐渐趋向于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假如实现自动化来满足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是当今电气行业急需面临的问题。对于这点来说,最好的解决方式为,强化对相关系统的使用,在完成电网自动化调度的前提下,不仅降低了电力工作人员的任务量还降低了工作的难度,还提升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收益,给国家的电力行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2变电站自动化控制
随着人们用电需求不断增长,电力系统的地位越发重要。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技术将直接关系到系统运行方式,因此,要实现变电站自动化控制,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系统性能。传统变电站主要是依靠电缆将电力设备进行整合与控制,这样不仅容易诱发设备的故障,还会造成设备运行效率低,增加维修成本。引进自动化技术后,变电站能够实现对各种设备的优化与自动化控制,要应用先进的远程控制技术对设备进行实时监督与管理,使故障可以及时被发现,实现持续供电,满足人们用电需求。
2.3故障诊断
传统的箍住诊断往往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时间,且很容易出现问题复杂化情况,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但在智能化技术支持下,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可实现故障发生前的预判,配合状态检修技术,即可有效节约故障维修时间、降低故障维修成本。迄今为止,电气自动化技术促进了监控系统的应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电力系统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使在线检测被合理使用,同时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问题所在。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设备的安全运行。电源系统的数据采集和数字通信过程在项目中必不可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国在自动监控技术的研究上充分的利用了人力、物力、财力。因此,我国在采取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领域内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而监控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也充分的利用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不仅仅可以降低项目的成本,还可以使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达到最大,实现电力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2.4智能化控制
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加强智能控制,可以实现智能电网的建设,减少问题发生。智能化技术能够帮助电力系统实现智能化运行,具有非常广泛的发展前景。电力系统中存在的故障与质量问题,均可以借助智能技术得到解决。系统产生故障后,智能化技术可以对故障进行智能检测和判断,找到问题的位置与产生的原因,及时警报,使工作人员能够及时知晓问题所在,在第一时间内进行维修,提高电力系统安全。
3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3.1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多元化属于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智能发展的重要方向,这一发展的实现必须充分发挥智能化技术具备的自动化控制功能作用,科学计算可视化、多媒体等技术的融入与运用也需要同时得到重视。以CAD可视化技术为例,传统手工操作存在的时间紧、任务量大等弊病可顺利根除,控制成本减少、产品质量升级也能够同时实现。
3.2促进系统内部要素的优化组合
电力系统因为自身的特别属性,运作过程具有综合性,将错综的模式进行集中化运作是促进该项活动有效开展的基础。相互沟通和协作,以促进局部作用的有效发挥。高度的信息化技术实现了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来良好局面,并且有利于完善的监督体系的构建,以减少系统故障后的损失。并且该项技术特有的作用发挥着保护功能、通信功能和有效的实时监控、管理功能。保护功能体现在线路的保护、电压的保护;通信功能体现在数据的即时传播与交流;实时监控的作用是该项技术的运动功能;管理功能具有强大的综合性。
3.3集成化发展
传统电力系统在管理过程中,往往将电力安全、维护、分配等工作分开管理,以致于个别环境之间的衔接存在问题,工作效率低下。将电力系统各部门进行统一化管理尤为重要,这也是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服务能力与工作效率的关键。集成技术将多门学科知识融合在一起,将其应用于电力系统,也就融合了多种技术优势,使整个电力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电力系统中,应用集成技术,可实现一体化运行模式,能够在日常工作状态下,对电力系统运行情况进行检验,保障用电质量。
3.4综合智能化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实现持续有效的供电,就要加强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研究,应用先进的继电保护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可以使机电保护装置发挥出有效的作用。目前,关于变电站的自动化研究正在进一步深入,已经研发出的分布式运行可以在低压和高压变电站中得到有效利用。这种运行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变电站的运行成本,实现电能可靠传输。与此同时,我国对于微机保护的研究逐渐深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该保护方式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不仅仅可以创建电力系统的改进,而且还可以更好地满足我国居民日常生活和生产用电。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很好地实现了电力系统的合理化和科学化。同时,电气自动化技术加快了自动化时代到来的脚步,实现了我国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陆骊臣.电力系统运行中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106.
[2]沈亮.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与瞻望[J].科学技术创新,2018(35):186~187.
[3]邵华喜.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研究[J].民营科技,2018(12):40.
论文作者:陈振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8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变电站论文; 电力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作用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