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境顺应的民族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培养论文

基于语境顺应的民族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培养论文

基于语境顺应的民族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培养

王铭子

(南昌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江西·南昌 330031;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湖北·武汉 430079)

摘 要: 由于语言、文化、身份等方面的差异,跨文化交流中民族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相对不足,提高民族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有助于其对外部环境的更好适应和发展。语境顺应是民族学生语言交际能力提升的关键要素,从语境顺应出发,民族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可以采取加深其他文化学习、加强语言知识学习以及积累一些语言表达技巧等措施。

关键词: 语境顺应;民族学生;语言交际能力

由于语言障碍等原因,大多数民族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都有一定不足,特别是在跨文化交流中表现得更加明显。语言交际主要包括语境认知、理解语意和话语回应等环节,其中语境认知是语言交际的前提,每个语言交际场景都有一定语境。这里所说的语境主要是指言语环境,包括大至社会环境、小至上下文等一系列因素,虽然相关因素可能不直接出现在字里行间,但是却能形成一种潜在力量,影响言语表达效果。只有明确了语境,并顺应语境进行交流,交流双方的语言交际才能持续下去,语境顺应是语言交际的基本要求。民族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和语境顺应不足有关。因此,在推动民族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可以把语境顺应作为一个重要突破点。

一、语境顺应是少数民族学生语言交际的关键要素

比利时语言学家耶夫·维索尔纶(Jef Verschueren)认为,语言使用者需要根据交际语境不断选择合适的语言手段,才能达到交际意图。民族学生往往会因为语言和文化障碍,在跨文化交流中不能理解各种对话交际语境、语言语境和文化语境。没有语境的准确理解,自然也不能理解语言交际中对方传递信息的真实意图,从而做出正确反应,最终使得民族学生的语言交际活动陷入尴尬境地而无法持续。因此,语境顺应实质上是民族学生顺畅交际的关键要素,要提高民族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首先要解决语言顺应问题。

首先,顺应语境能使民族学生到位理解交际信息。语言交际的本质是语言信息在不同信息主体之间的来回流动,在参与交流的语言主体发出的信息被交流各方准确接收和理解时,才能为信息的有效反馈奠定基础。民族学生的各种语言交流活动,都有一定交流目的,无论是和他人沟通情感,或者是寻求他人的帮助,以及与他人进行问题协商,都必须理解其他交流主体发出的交际信息。实际上,由于民族学生和其他文化群体的交流往往会由于不同的文化环境,形成不同的文化思维,不能准确理解对方的语意,从而使得其不能进入很好的交际状态。[1]

其次,顺应语境能帮助民族学生做出得体回应。语言交际是不同语言主体在相互语言来往中形成交流,单方面的语言表达不能称之为交际,有表达也有回应才是语言交际。语言交际的效果一方面取决于言语的表达情况,另一方面和交际对方的语言接收和信息反馈有关。准确地理解话语,并做出合理的回答,是语言交际的理想格局。对于很多民族学生而言,由于缺乏对语境的准确把握,其关于特定话题的回应往往会偏离交际主题,或者是不能给出合乎交际需要的言语反馈。

最后,顺应语境能使民族学生融入交际环境。融入交际环境是个体展开语言交际活动的条件,也是个体达成交际诉求的基本要求。民族身份是民族学生的显著标签,这个标签在一定程度上把民族学生和其他学生区别开来,从而使得其难以融入集体环境中。在民族学生不能顺应语境时,会导致其难以融入到交际情境中,疏离其他交际主体。

二、少数民族学生语言交际中语境顺应的障碍生成

语境顺应是交际双方在各自社会心理机制下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以便在语言交际中改变或创造特定语言格局。其中社会心理机制是语境顺应的根本原因,社会心理机制由多种因素所促成。社会中的各类人群都可能形成一定语境顺应障碍,相对而言,由于特殊的生活和文化背景,民族学生的社会心理机制比较特殊,这导致其在语言交际中的语境顺应障碍表现得更加突出。[2]

首先,民族语言制约语境语言理解。大多数民族学生都以民族语言为母语,民族语言是民族学生的第一语言,这使得民族学生往往对其他语言的学习有限。即便是当下很多民族学校把汉语作为教学语言,也难以完全理解和掌握汉语,英语方面的学习更是有限。不同语言对应不同的文化系统,隐含着不同的文化思维,在民族学生对其他语言知识掌握有限的情况下,很难准确理解语言交际语境中交流语言的真实语意。

最后,掌握语言的多义现象。每种语言中都会有一些多义现象,民族学生对一词多义知识的掌握情况,直接影响他们对语境的准确理解。为此还必须增加民族学生的多义词知识,使他们能够根据情况酌情理解语境。

其次,掌握其他语言的音调。在语言表达中,使用不同的音调会形成不同的表达效果,如为了表达重视之意,说话者会提高语调,加重语音等。民族语言和其他语言有不同的音调习惯,在民族学生和其他文化群体对话时,可能会因为语音而形成语意理解误差。因此,还必须使民族学生掌握更多的语音习惯,以便于其对语境的理解。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68例重度股骨粗隆间骨折[3]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4例患者。A组: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龄51~72岁,平均年龄(65.23±2.56)岁;受伤至入院时间2~10 h,平均(4.98±0.45)h。B组: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50~70岁,平均年龄(63.98±2.93)岁;受伤至入院时间3~9 h,平均(5.11±0.41)h。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三是环境保护社会组织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一些有国际资金支持的组织、一些有国内财团支持的社会组织和国际环境保护社会组织在华分支机构在环境保护事业中迅速发展壮大,但一些本土的社会组织发展起色不大;环境保护社会组织数量仍然偏少,影响力总体仍然偏弱,建设性总体不足,作为全社会环境保护的参与和协调组织,难以填补政府、公民、中介技术服务组织和企业之间的角色空白,亟须立法予以经济、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三、语境顺应下少数民族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首先,掌握其他语言的修辞格。不同的修辞格适用于不同的语境,同时在不同语境下,修辞格的意义也有所不同,如双关修辞格。修辞手法是正常语句结构中形成的修辞手法,比较复杂,需要较高的语言理解能力。民族学生缺乏修辞知识,便难以理解其中的语意,因此必须加强民族学生对修辞知识的学习,使他们掌握更多的修辞知识。

通常国际市场价格是公认的合理价格,而国内的批发价格竟远低于国际市场价格,除了税收因素,已不能从正常的原油及加工成本去解释。以此作为市场价,必然导致市场的混乱和迷茫。

(一)加强其他文化的学习,提高语境理解力

语言交际的首要任务是理解语境。不同文化对应不同的思维方式,民族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是在民族文化系统基础上和其他群体的跨文化交流,民族学生要顺应跨文化交流的语言交际语境,必须要学习其他文化,掌握文化对应的思想意识,培养文化同理心,才能提高语境理解力。这里所说的语境理解力是指个体在背景、语境、情境不同的人之间协调意见和思想的能力,如果缺乏这种能力,很容易在语言上被他人伤害或者是伤害别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虽然当前学校比较重视汉语及其他语言的学习,但是教学的侧重点在语言方面,缺乏对其他文化的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族学生的语境理解。因此,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加强民族学生对其他文化的学习。

首先,加强对民族学生的其他文化教学。文化从内到外分为多个层次,外部文化是对内部文化的阐发,内部文化是特定文化的根系,对民族学生的其他文化教学,要内外文化兼修,要在提炼其他文化内核的基础上,让民族学生掌握更多的外部文化知识。在民族学生关于其他文化形成一个宏观理解,并具备一定常识性知识基础上,其在语言交际中关于其他文化的理解便会限定在一个较为合理的范畴内。

再次,掌握其他语言的用词炼句习惯。不同语境下会使用不同的词汇,如正式场合和日常交际会应用不同的词语,从而形成不同的语意,而话语句式也会灵活多变,不同语境下会应用不同的句式。为了使民族学生更好地把握语境,还需要使其掌握组词练句习惯。

最后,增加民族学生的其他文化体验。语言交际场景多变,其中的语境意味潜藏在语言之中,有“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特征,对相关语境熟悉的方式,还需要一定的实践体验,因此还可以通过增加民族学生的文化体验来实现其对其他文化语境的理解。在民族学生更多地进行其他文化的实践时,其便能够在实践中积累更多的语境感受,从而帮助其对其他语境的理解。

(二)增加其他语言积累,促进语境话语意义理解

言语表达的真实含义是语言交际中语境顺应的重要条件。少数民族学生的交际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和其语言情况有关,在语言交际中使用和民族学生母语一致的语言时,其关于语言的把握比较准确,而在语言交际活动中使用民族学生不太熟悉的语言时,民族学生关于语意的理解很容易形成误解。因此,要培养民族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还需要增加民族学生的语言知识积累,促进他们对语境话语意义的理解。从语境顺应出发,对民族学生语言知识的增加,主要从以下方面来促进。

本文采用差减法计算萤石中氟化钙含量。全钙的测定采用EDTA滴定法。关于碳酸钙的测定,本文在参考标准GB/T 5195.1—2006方法1、经验修正法和去碳酸钙的萤石样作空白校正法[8]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即分别称取两份不同质量的萤石试样,用稀盐酸浸取其中的碳酸钙,然后控制实验条件(溶液pH值、钙离子浓度、体积),使两份溶液中氟化钙溶解量趋于一致,对两份溶液进行干过滤,采用EDTA滴定法测定两份溶液中全钙的质量差(以碳酸钙计),经过换算可得试样中碳酸钙的含量。最终,实现了差减法对萤石中氟化钙的测定。

民族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关系着其在外部社会的适应和发展,对于民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当前少数民族的外部发展下,民族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培养语言交际能力是民族学生培养的重要方向。语境顺应是民族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培养的目标和要求,语境顺应要求下,要从民族学生语境顺应的障碍和问题突破出发培养其语言交际能力。语境包括语言语境、交际语境、文化语境三重内涵,因此对民族学生的语境障碍突破实质上是对以上三重语境的应对能力提升。[3]

其次,文化差异影响语境情境感知。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生成环境,因此也就形成了和特定文化相对应的文化语境,基于特定文化立场才能准确理解相关场景的真实内涵。民族文化是在少数民族特殊的地理环境、历史环境中形成的文化体系,长期生活在民族文化背景中的民族学生关于各种语境的理解,很容易由于民族文化先入为主的思想影响,而对情境的感知错位。

最后,身份差别影响语境心理体验。不同身份角色会形成不同的思想感受,立场决定意识。民族身份是少数民族学生的自然身份,在这种身份影响下,很多学生都有强烈的民族意识。身份差别使得民族学生形成了不同的思想心理,特别是对民族相关的问题的思考和认识更加突出。在民族身份影响下,民族学生在语言交际中会形成不同的心理体验,从而难以和其他文化群体形成心理共振。

其次,培养学生对其他文化的理解方法。每个文化系统都有着丰富的知识积累,民族学生不可能掌握其他文化体系所有的知识。而实际上,每种文化的语言表达都有一定特点,掌握了相关方法,可以使民族学生对语境的理解更加高效。因此,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对其他文化的理解方法,如其他文化语言表达的习惯性方式,以及对应的内涵等,或者是提炼其他文化表达的基本特征等。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高压氧对急性脊髓损伤早期并发症的预防作用 …………………………………… 俞 勇等(2):244

泛雅网络教学平台主要包含了8个大的模块,分别是:网络教学门户、教学资源库、学习空间、幕课课程建设、教学互动平台、教学管理评估、质量工程、移动学习。各个模块之间无缝衔接,协同发挥作用,为网络教学提供全方位支持。[2]

(三)培养语言技巧方法,恰当选择应对语言

语言交际有一定技巧方法,对于特定语境的顺应也包括对话者能否按照语境需要采用合适的应对方式。[4]长期使用民族语言的少数民族学生在跨文化交流时,不仅在其他语言文化方面的认知有不足,也缺乏跨文化交流的技巧和方法,在何时何地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应对语言或者应对方式等问题上,民族学生对于其中的技巧方法都有些欠缺。语言交际是交流双方语言的相互流动,在民族学生难以应对其他语言主体的话语或者是表达不够恰当时,交际活动往往难以持续,最终会影响民族学生对语言环境的融入。虽然民族学生在民族社会交往中也会积累一定技巧方法,但是这些技巧方法更多是针对民族特殊情境而言,且相关经验多是一些感性经验的积累,没有进行具体总结。因此,对于民族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培养,还包括向民族学生传授语言交流的技巧方法。

第一,根据场合应用不同的语言方式。不同场合适用不同的语言,只有根据交际情境特点,采取合适的语言方式才能使相关语言的表达更加合乎情境需要,如日常生活应该使用口头语言,而在比较正式的场合,则需要在语言措辞方面更加谨慎等等,有关情境交际的语言方式有多种,明确了不同场合的语言要求,便可以避免民族学生在语言表达上的浅层次错误。

第二,语言交际的礼仪,语言交际有一定礼仪规范,只有遵循相应的规范,语言交流才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不同文化体系中的语言交际礼仪各有不同,少数民族学生所接触的语言交际礼仪主要是民族本身的语言礼仪,在跨文化交际中很容易和其他文化群体的语言交际礼仪形成冲突,为此民族学生必须掌握一些基本语言礼仪,以便在语言交际中正常交流。

第三,语言表达的技巧。语言表达有一定技巧方法,不同的语序组织,选择不同的措辞,或者是搭配不同的肢体动作,语言表达的时机等等,都会形成不同的表达效果。虽然民族学生在其他语言学习中会掌握一定遣词造句的技巧,但是很难完全掌握语言表达的细微技巧,这也会影响他们进行合适的语言表达,因此,还需要使民族学生掌握一些语言表达技巧,以便在语言交际中合理应对各种情景。

*本文为江苏省2018年度社科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江苏海外形象构建研究”(编号:18YYC001)和江苏省2017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946-2016年美国两党国情咨文的批评认知研究”(编号:2017SJB0540)的阶段性成果。

第四,语言交际的基本原则。语言交际情境多变,不同场合下需要不同的语言表达,语言表达更多依靠随机应变。少数民族学生在语言交际中可能会出现各种语言障碍、语意理解错误等问题,为了确保民族学生的语言表达在合理范畴内,并能够顺利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可以向民族学生说明语言交际的基本原则,划定语言表达的边界,以便于能在各种情景下进行合理的语言表达。

交际能力不足在社会各个群体中都比较普遍,相对而言,由于文化、语言等方面的差异影响,民族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交际能力不足更加突出,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他们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影响民族学生的社会生活和工作。语境顺应是影响民族学生交际能力的关键问题,因此,对于民族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需要更多地从语境顺应的要求出发。在语境顺应的各种问题都能够得到有效解决时,民族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自然会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李静.民族学生内地求学适应性问题探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

[2]马尔旦·曼苏尔.新疆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之间的认知风格差异分析——以哈萨克语为例谈认知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影响[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7,(1).

[3]于天昱.任务型高级汉语综合课教学——以人物专访为例[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7,(2).

[4]吴若愚.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体验教育初探[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汉文版),2016,(3).

Cultivation of Language Communication Ability of National Students Based on Context Adaptation

WANG Ming-zi
(Nanchang University,International Exchange College,Nanchang,Jiangxi 330031;Research Center for Language and Language Education,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Hubei 430079,China)

Abstract: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language,culture and identity,the language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of ethnic student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relatively inadequate.Improving the language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of ethnic students is helpful for their better adaptation and development to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Context adaptation is the key factor to improve the language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of ethnic students.Starting from context adaptation,the cultivation of language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of ethnic students can take measures such as deepening other cultural learning,strengthening language knowledge learning and accumulating some language expression skills.

Key words: contextual adaptation; ethnic students; language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中图分类号: G6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6959(2019)05-0224-04

DOI编号: 10.13965/j.cnki.gzmzyj10026959.2019.05.047

收稿日期: 2019-03-22

[作者]王铭子(1983-),女,湖北武汉人,南昌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教师,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博士生,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责任编辑:李筱竹)

(责任校对:笑 著)

标签:;  ;  ;  ;  ;  

基于语境顺应的民族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培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