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对当前建筑企业普遍存在的工程造价问题,需要建设单位从自身做起,一方面加强对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尤其加强建筑工程设计管理,注重对工程造价人才方面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竞争力,鉴于此,本文对当前建筑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及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
1 导言
工程造价管理是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是保证项目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全球经济放缓,竞争加剧的今天,建设单位控制工程成本显得越来越重要,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成本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2 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够
工程造价管理作为一项综合、动态的管理工作,贯穿于建设工程的全过程,涉及项目建设的全部参与方,同时工程造价还受工期、质量、生产要素、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在工程建设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必须具备多专业的综合素质才能匹配造价管理工作。然而就我国当前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工作而言,造价管理从业人员知识结构单一、专业水平有限、执业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加上我国造价管理刚从以前的计划管理向市场竞争转换,各种相应的基础资料不够全面,影响了造价管理工作。
2.2工程造价管理不全面
就我国目前建设工程来说,建设单位的管理工作的重心主要集中在工程施工阶段,许多建设单位认为只要做好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工作就可以了,其实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包括了决策设计阶段、承发包阶段、施工结算阶段以及竣工决算等多阶段,每一个阶段都要做到有效控制造价,如果工程建设单位忽略了其他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会导致工程造价完全失控,尤其是在决策设计阶段,往往能够影响造价的90%之多,而相应的施工阶段仅能影响造价的5%,工程造价管理不全面会影响到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质量。
3 建筑工程造价问题的控制措施
3.1建设单位在决策设计阶段控制
3.1.1决策阶段
据资料显示,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达70%,其中可行性研究在决策中占有重要比重。详实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能够有效降低项目的投资风险,并为项目实施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同时还能从项目的收益上反映出投资效果,有利于避免建设单位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可行性研究报告要求报告的编制人员必须对建设项目中的建设规模、工程方案、经济文件以及政策性条文等有所了解和掌握,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客观的态度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方案比选,从而保证可研质量。此外,可行性研究报告必须真实、准确,最终的报告必须经决策部门审核通过方可算作合格的报告。
3.1.2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厉行限额设计,让设计既满足功能要求又让设计在批复的投资下展开。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项目的下一阶段按照上一阶段的投资或造价限额达到设计技术要求;另一方面是项目局部按设定投资或造价限额达到设计技术要求。限额设计是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与经济管理人员需密切配合,做到技术与经济的统一。设计阶段中的各技术文件一定要客观真实地反映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评价与优化,采用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力求达到技术先进与技术合理的和谐统一。通过工程造价指标例如每平方米建筑造价、设备安装造价等指标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设计方案主要材料消耗指标如钢筋、商砼、型钢、土方进行分析比较。最终确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3.2承发包阶段造价控制
承发包阶段中影响造价的主要因素为合同价款的确定,目前主要通过工程量清单招标来确定最终承包人及合同价款。是在统一的工程量清单下进行合理有序的竞争,厉求客观、公正、公平,也是国际上流行的做法。工程量清单编制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项目特征的描述,项目特征要全面,准确,不得有遗露,任何的缺失都会影响报价的准确及后期工程变更、索赔、结算等,造价控制的效果大打折扣。
合同类型的选择也是影响工程造价的一方面。在签订合同时,由于建设工程项目的规模的特点,不同项目的合同数量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大型建设项目可能有成千上百个合同,但是不论合同数量的多少,合同管理人员都应该根据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工期长短,建设项目的复杂程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合同类型,如总价合同适于适用于工程量不大且能精确计算、工期较短、技术不太复杂、风险不太大的项目,单价合同适于工程内容和工程量一时尚不能明确、具体地予以规定的工程项目。
合同条款的确定也对工程造价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以后,工程结算、变更索赔、工程签证等均在工程量清单的基础上进行。因而需要在合同中约定相关条款来应对施工过程出现意外情况下价款的调整,如市场建设材料出现较大波动、设计方案出现重大变更、政策性文件发生改变等。合理分摊建设风险后,才能更有效地做好造价控制。
3.3建设单位在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第一,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对于如何防止施工图设计中产生的漏洞,应该在审核图纸时严格把关,并且在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的图纸会审和技术咨询中减少漏洞。需注意的是,设计变更应尽量提前,变更发生越早,损失越小,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施工阶段初期,尽可能减少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第二,投资浪费可能性最大的是在工程施工阶段,因此,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十分重要。其中要注意不要频繁地调整工期、减少临时设点费用、尽量不发生临时供水、供电、道路的重复费用,并减少二次施工造成的人、财、物的浪费。并且要果断进行调查,减少二次开挖,节省工程成本;第三,加强图纸会审、合同管理及材料供应管理,及时了解施工进度,做出详细的采购计划,减少施工索赔、采购商哄抬物价等现象出现,从而进行合理的造价控制。
3.4建设单位在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
第一,严格对建筑设计变更处理。严格审核工程量,根据施工承包合同要求,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进行审核,不能多算或不按计算规则计算,要求审核人员熟知施工图纸、现场情况、现行预算定额中的说明、规定、计算规则,这就要求建设单位管理人员对现场情况要了如指掌,特别是在每项变更发生时,就对工程量、工程材料到场情况等即时核实;第二,认真审核工程项目。审核分项正确性,不得重复列项,审核人员对图纸内容、定额项目的划分及定额项目所包含的内容要很熟悉,且要有说服力;第三,认真审核工程项目单价,不可随意估价。审核项目单价,有些模棱两可的项目,不得任意取最高值,应符合实际情况,对定额缺项的不得任意高估,要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分析计算;第四,保证工程审核取费程序的正确性。审核取费程序及准确性,不得重复取费。审核人员必须熟知国家现行有关经济政策及本地区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及各项费用包含的内容;第五,事后分析评价并编制工程结算报告。工程结算后的评价是对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的总概括,也是对整个项目的综合总结性评价。
4 结论
在当前的建筑行业发展中,工程造价仍然有很多问题还没有解决,要保证工程造价中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要健全工程造价的管理机制,强化工程造价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造价人员要和建设人员相互交流,共同解决实施计划中存在的问题,一切都以为企业带来最大效益为出发点,才能带来经济和工程造价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齐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问题分析和改革措施探讨[J].门窗,2014,12:65-66.
[2]曾祎晨.新形势下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分析[D].南昌大学,2014.
论文作者:代元道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造价论文; 阶段论文; 建设单位论文; 项目论文; 工程论文; 合同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