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不断涌现,这也从根本上增加了深基坑工程的建设数量。而密集建筑物、深度基坑四周复杂地下设施越来越多,使得以往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已不能满足当前建设的需要。为此,应结合软土地质条件,做好支撑结构的选型和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工作。同时,合理的使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以便发挥这一施工技术的最大的作用,推动建筑工程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软土地质;基坑支护;灌注排桩;内支撑;监测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对于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质量表示关注。为满足当前人们对于住房的要求、城市和社会发展进程的需要[1]。建筑工程需结合具体工程情况,合理地使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并做好相关的监测工作,进而发现异常后能够在第一时间做好处理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建筑施工的整体效率,造福于社会和人类。
1软土地质条件下深基坑支护情况
1.1软土地质的特点
软土在我国分布非常广泛,广东省地区以滨海平原为主,淤泥、淤泥质土等软土分布广,厚度大,常以双层或多层结构出现,尚未完成自重固结,属于欠固结地层。软土由极细的黏土胶状物质构成,多沉积在静水或流动极为缓慢的流水环境中,还伴有微生物。软土的结构特性处于形成初期,因而在自重作用下很难压密,还具有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固结系数小、固结时间长、 灵敏度高、扰动性大、透水性差、土层层状分布复杂、各层之间物理力学性质相差较大等特点。 这就给深基坑支护工程造成一定的难度。
1.2软土地质条件下深基坑支护施工要点
在城市建设中,软土的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是比较重要的,也是岩土工程中比较复杂和难度大。在软土条件下开挖基抗极易产生土体滑坡、基抗失稳、支挡结构严重漏水的问题。现阶段,在国内的深基坑支护设计中,一般采取悬臂式、单支点及多支点式、圆筒式支护结构。由于软土的性质较软,进行构建基抗支护时,应特别注意深基坑的整体硬度和强度,要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必要时进行加固设置,以加强稳定性和安全性。
2工程概况
某高层商业综合楼,地下室为1层,地上为18层。其中,包括裙楼3层,总占地面积为25645m?,均以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构建,基础通过静压高强钢筋混凝土管桩实行构建。基坑开挖的尺寸长度、宽度、深度分别为:61m、40m、4.5m,为大面积基坑开挖工程。基坑开挖线,距离城市主干道路行道7.5m左右位置,且人行道下埋设煤气、通讯和电力、给排水等生活设施管道,应确保施工的安全性。结合工程地质的勘察报告能够看出,地下水多呈上层滞水,且水位埋深为2.5m,水量为中等,容易受到地表水、季节降雨所影响。
3软土地质条件下基坑支护施工中支撑结构的选型要点
因为工程的土层较软弱,不可通过拉锚式施工。一般情况下,多通过内支撑的方式,而这种方式的受力更加合理。基坑开挖的深度适宜,能选择在一层内达到支撑的要求。钢支撑能够达到安装和拆除便捷的效果,且能施加一定的预应力。结合围护桩变形监测的具体情况,充分调整预应力的限制围护墙变形发展特点。然而,部分整体的刚度比较弱,易于发挥失稳和施工技术难而系数大等特点,同时投资较大。钢筋混凝土实行支撑,应结合基坑的平面形状,进行直线、曲线等多种方式的布设。当前,挖土深度更深,需结合具体的监测数据,以便于变化构件截面、配筋的处理,还可满足内力变化方面的具体要求。施工工艺比较简单,整体的刚度较大,安全系数较高,钢筋混凝土内进行内撑,能够满足具体的支撑情况、工程情况进行施工。内支撑比较适合本工程实际情况。
4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研究
通过方案对比分析,本工程主要通过静压沉管灌注桩的方式,实行围护挡墙,主要参照一层内撑式钢筋混凝土支撑基坑开挖围护结构情况。然后,结合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标准内容,合理的计算出灌注桩的桩径为700mm,而设计的桩长应设置为13.5m,且不计预制桩尖。灌注桩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最大粗骨料粒径、坍落度、预制桩尖砼分别为:C25、<40mm、100mm、C35。水平内支撑,经钢筋砼网格梁的方式于网格相交的位置,合理的设置临时立柱,且立柱多设置为底板下700mm的静压沉管灌注桩中。而底板的上部可设置为钢格构柱,一共6根。压顶圈梁、内支撑,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多利用C25。而围护桩中心的间距需控制在1000mm内,总计212根,密排的实施,对于基坑内挖土过程非常有利,能够发挥隔水的效果,基坑支护平面如图1所示。
图1 基坑支护平面图
5软土地质条件下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
5.1在围护结构施工中的应用
围护桩,主要采取跳打、施打的方式处理,多隔两根打一根。然后,在打桩待先打的桩身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65%左右,即可施打。而桩身砼充盈的系数≥1.0,砼超灌标高需设置在设计桩顶标高的500mm以上,旨在将多余的部分凿除,满足桩顶砼强度的设计强度标准。围护桩的总根数和动测分比为:212根、38根。动测结果能够看出,包括:I类桩、II类桩各30根、8根,均满足具体的工程要求,可继续实行下一道工序基坑开挖施工。
5.2在基坑开挖施工中的应用
本工程基坑土方开挖,需根据基坑支护设计平面进行合理的布置,主要采取分区段、分层盆式开挖处理。平面开挖主要可分成:I区、II区,开挖的顺序I区——Ⅱ区,I区级Ⅱ区均经东向西以推进的方式实行开挖。第一阶段土方开挖,旨在确保施工水平支撑梁的效果,进而及早构成稳定的围护机制,这也为下一层土方的开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个一阶段的土方,开挖深度为1.5m左右,完成放出支撑梁位置大样后,经人工挖出支撑梁、垫层的方式处理[2]。然后,确保边坡夯实,采取2.5cm厚度的水泥砂浆罩面,选择施工厚度为100mmC15型号的砼垫层,再安装支撑梁钢筋,进行支模处理,实行浇捣支撑梁砼处理。第二阶段需保证水平支撑施工完成后,砼能够达到设计的强度。这时,可通过相关设备继续向下进行开挖,基坑底留500mm厚度的土层,实行人工修挖处理。四周5m的压坡段,通过分批间隔的方式开挖,每批开挖的宽度为5m。开挖后,浇筑C15毛石砼垫层进行封底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封底垫层需紧抵围护桩位置,并将标高应控制在底板高度的具体范围内。底板边——围护桩内边线间,均浇筑C15毛石砼垫层。除此之外,需和基础工程的桩周边隔离100mm左右位置,主要的目的为防止基础桩受到破坏。
5.3在基坑排水中的应用
通过盲沟疏导和集水井汇水的方式抽水,然后构建基坑排水沟,在土方开挖的配合下进行上述操作,基坑排水沟结构见图2。
图2 基坑排水沟剖面图
6加强基坑支护施工中的动态监测强度
6.1合理的设置基坑观测点
基坑工程实际进行开挖时,需实行合理的信息化监测施工,顺着基坑四周进行合理的埋设,将6根测斜管进行埋设,孔深度设置为15m。主要通过高精度测斜仪,对基坑开挖中的基坑侧壁土体,顺深度变化水平位移情况实行严格的监测。压顶梁上同时需合理的设置10个沉降观测点,在建筑物四周设置5个沉降观测点,以及3个基准点[3-4]。经高精度水准仪,定时对基坑四周建筑物沉降状况实行密切的观测、研究。上述两项监测工作的实施,利于对基坑开挖施工情况进行有效指导。同时,对基坑支护结构、周边的建筑物能提供实测数据。结合具体的监测数据,在第一时间对开挖的速度、部位进行调整,避免土体发生位移情况,以及对四周环境、施工进度所构成不良影响。
6.2基坑围护结构监测要点
基坑开挖时,水平支撑完成施工后,5d观测一次。然后,在水平支撑施工完成下一阶段开挖后,调整为3d观测一次。工程观测时间为3个月,总观测次数为22次。基坑开挖中,压顶梁7d观测一次,观测时间同样为3个月,总观测次数15次。
6.3监测的结果
基坑支护结构压顶梁沉降最大值10.0mm,分别处于P2、P4点,且没有超过规定范围值。路面沉降最大值分别为:l0.15mm、10.10mm和10.45mm,分别处于Wl点、W4点、W5点,均没有超出要求的范围,施工后期能够达到稳定的状态,不会对地下管道构成严重的影响[5]。
监测结果表明:基坑侧壁水平位移和围护桩压顶梁沉降未超过设计要求的允许值,基坑没有发生局部坍塌现象,施工过程一直处于安全状态。
此外,在整个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过程的现场管理,始终坚持科学的态度,加强信息化动态管理,根据监测信息反馈,随时调整设计与施工方案,确保基坑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
7结语
内撑式灌注桩围护结构,结构受力均匀且安全系数较高,能够实现封闭止水和节省开支等效果,且施工工艺操作简便。但是,施工中,土层会发生一定的位移情况,其会随着开挖的深度发生较大的改变,且不同阶段水平位移和深度均有较大的差异。为此,建筑工程需构建完善的施工监测系统,结合工程概况,并做好支护结构变形和四周建筑物体、道路等监测工作,以便发现异常及时做好处理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朕,李华.砂卵石地质深基坑支护方案研究及应用[J].山西建筑,2015,41(7):49—50.
[2]胡雪梅.浅谈船闸软土地基深基坑开挖技术[J].中国水运月刊,2015,15(11):261—263.
[3]冯斌.复杂地质条件下深基坑安全管理研究[J].山西建筑,2015,41(13):236—238.
[4]尹振宇,尹立亚.填海区复杂地质条件下旋喷桩止水帷幕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2015,42(2):62—65.
[5]颜刚.沿海软土地基深基坑内支撑施工[J].建筑技术,2016,47(3):225—227.
论文作者:张庆林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6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7
标签:基坑论文; 结构论文; 深基坑论文; 工程论文; 条件下论文; 强度论文; 土方论文; 《科技中国》2016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