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服饰文化概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拉祜族论文,服饰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拉祜族是亚洲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缅甸、泰国、老挝、越南等国家。中国拉祜族总人口为41,1475人①,全部分布在云南省思茅、临沧、西双版纳、红河、玉溪五个地州的20多个县(市)②。
拉祜族自称拉祜或拉祜纳、拉祜西、拉祜普、戈搓、科搓等。他称有锅锉、果葱、苦聪、古宗、小古宗、黄古宗、小黄古宗、倮黑、大倮黑、小黄倮黑、缅、目舍、卡归、阿当归等。内部主要分拉祜纳和拉祜西两大支系。
据史家考究:“古代拉祜族属羌人族系,从青藏高原南下,……约在春秋战国时期,举族迁入云南”。③两汉、三国、唐、宋、元各个时期在今云南境内不断迁徙,到明清时才基本定居于今分布地区,但仍有局部迁徙④,部分甚至迁入缅甸、泰国、老挝、越南等国家,成为跨境民族之一。
拉祜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拉祜纳和拉祜西两大方言。古代拉祜族没有文字。二十世纪初叶,基督教和天主教传入拉祜族地区,同时传入一种记录拉祜文的拉西字母拼音文字,但普及面窄,通晓者少。1957年我国政府改革、设计了新拉西字母拼音文字,即《云南拉祜族文字方案》(试行)。实践证明,它对推广和普及科技知识,弘扬拉祜族传统文化等起了积极的作用,深受拉祜人民的欢迎。
拉祜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和其他各族人民一起开发了祖国西南,创造了丰富而独特的民族文化。服饰文化便是拉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服饰类型、制作工艺、服饰的文化内涵和演变等方面,对拉祜族的服饰文化作初步探讨,请文化界前辈和同仁不吝赐教。
一、拉祜族服饰类型
拉祜族服饰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古代拉祜族服饰类型 拉祜族服饰源远流长。据史家考证,现代拉祜族当属昆明人(南迁羌人一大族系)的后裔之一。⑤有关昆明人的服饰,“晋宁石寨山墓葬出土的铜俑和贮贝器(战国——汉时期)上的人物像,大至可以区分出十一组不同服饰或发式的居民。其中有一种男女皆头梳双辫,身穿长可及膝的长袍的人物像,有的学者认为这种人物像即是昆明人的形象。”⑥唐人樊绰《蛮书》卷四记载说“乌蛮”“丈夫妇人以黑缯为衣,其长曳地。”⑦即“乌蛮”男女皆穿黑色的长袍。“乌蛮”的主要居民是“昆明人”的许多部落组成的,即史书上所说的“昆明十四姓”。⑧“在彝语支各民族中,近代拉祜纳支系妇女可谓最完整地保留着古代南迁羌人传统的服饰”。⑨而古代拉祜纳支系“男女成员都曾经头梳辫子,身穿长袍”,⑩拉祜西男女穿短衫裙子。(11)雍正《景东府志》卷三载云:“小古宗(今拉祜西》……女短衣,以带缠腰,下着麻布密褶裙。织麻布……”这说明拉祜族服饰自古代就开始分化。
(二)近代拉祜族服饰类型 据近代诸文献记载,近代拉祜族服饰主要有三种类型:
1、男女统一型。道光《顺宁府志》卷十云“倮黑……男女皆穿青兰布短衣裤。”同时期编纂的《他朗厅志》也说分布在今墨江一带的当时拉祜族“男女皆短衣袴裙”。
2、男子型。道光《云南通志》引《清职贡图》说拉祜族“男子椎髻,以蓝布裹头,着麻布短衣,跣足。”他们还“头裹黑色头巾或戴蓝白二色瓜形小帽,穿无领无襟或对襟短衫,肥大的长裤”。(12)
3、妇女型。道光《普洱府志》记载说拉祜西“女穿青兰布长衣,下着兰布统裙,短不掩膝。”拉祜纳妇女穿开岔很高的长袍,头裹一丈多长的头巾,最末一端长长地垂及腰际,内穿裤管肥大的长裤,用黑布裹腿。(13)
今天思茅地区的江城、景谷、澜沧、孟连和临沧地区双江等县的部分拉祜族仍保留着近代拉祜族的传统服饰,但“短不掩膝”的妇女统裙则已不见,男子穿“袴裙”的现象在当今拉祜族地区却无影无踪。
服饰的发展与纺织技术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据口碑历史传说,拉祜族可能在古代就掌握了较高的织染技术。拉祜族迁徙史中提到的“咩耻厄波”,意为“洗麻塘”,当即三国至唐代拉祜族聚居苍山洱海一带时洗麻织布制作服装的地方。创世史诗《牲帕密帕》(开天劈地)中也有种植棉花、纺纱织布、染布缝衣等内容。拉祜语称棉花和木棉为“莎拉”或“理莎拉”,因此史诗中提及的“莎拉”认为是棉花。有学者称“云南是木棉的故乡”,但这种木棉非攀枝花,也非草棉,而是云南特有的一种木本棉,属锦葵科植物。果实纤维能作纺织原料。(14)拉祜人曾用木棉为纺织的原料,棉花的种植历史短于认识和使用木棉的历史。
近代澜沧江西岸各地拉祜族妇女普遍会纺纱织布。据说拉祜族学会纺织技术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15)纺纱工具主要是手摇木制纺纱机。纺织工具主要有腰织机。织布前在地上栽四根木桩,搭成一个架子,把一个形如篦子的东西绑在木架上。“篦子”下面装一个木框,防止线团下掉。织布时把棉线排在“篦子”齿上,线的一端系于木桩,另一端则拴在腰上,呈经线,用一个中间厚两面薄的精制小木板横穿经线,用手穿梭,然后用打纬刀(木或竹制)打紧。用这种方法织成的布幅窄,一般只有2-2.5市尺。
“拉祜人将自制的白布染成青兰、蓝、红、黑、灰等各色,多数喜欢用植物原料靛兰染成青兰色和黑色。染料有传统的配方,有的从其他民族购买(五十年代以来由政府贸易部门供给)。自制的土布缺乏机织布那种精致、美观的特征,但它的优点是牢实耐用,柔软暖和,适应拉祜地区的生活环境,因而深受拉祜人的宠爱。但由于近代拉祜族社会还未出现专业纺织业,生产的目的是自给,纺纱织布主要利用农闲时间进行,加之纺织工具简陋,生产效率低,多数妇女每人每月只能织出5庹布(约2.5丈),只能供一人穿用,月最高效率也只能生产20庹布。(16)因此,自制的土布远不能满足拉祜人民的生活需要。五十年代以来,随着拉祜族地区经济文化的日益发展,交通条件明显改变,各种机织布、时装和缝纫工具大量输入拉祜地区,从而加速了拉祜族服饰的急剧变化。
(三)现代拉祜族服饰类型 现代拉祜族服饰分男子服饰和妇女服饰两大类。拉祜族服饰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全民性,即服饰不因等级的不同而有区别,从上层人士到普通百姓,他们的服饰都是统一的。现代拉祜族服饰分述如次:
1、男子报饰:拉祜族男子服饰保留了传统服饰的特点,它主要由短衣、对襟上衣、右襟上衣、长裤(大裆裤)、包头、圆形小帽(无沿帽,分成人型和儿童型)、织锦挎包等组成,过去赤足,现普遍穿布鞋和胶鞋。
2、妇女服饰:拉祜族妇女服饰既保留了传统的特点,又有了新的发展。妇女服饰可以具体分为长衣长裤型、短衣统裙型和长衣统裙型三种。
(1)长衣长裤型。绝大多数地区的拉祜族妇女服饰,无论老幼都由长衣、长裤、包头、织锦挎包等组成。有的还加上彩色腰带和脚统。
(2)短衣统裙型。思茅地区的江城、景谷、澜沧和临沧地区的双江等县的大部或部分拉祜族妇女服饰主要由右开襟短领、袖窄而长的短衣、统裙、包头、织锦挎包等组成。统裙、短衣分成年型和少女型。总的分为劳动(生活)型和节日(社交)型。
(3)长衣统裙型。长衣和统裙的纹样与上述相同(17)。
二、拉祜族服饰的制作工艺
拉祜族传统服饰的制作,讲究独特的裁剪技术、刺绣技术和空间安排。裁缝工具如针、剪刀等从其它地方购入。早期拉祜族男女短衣皆由四片青兰布或黑布缝合而成,用布条结衣扣,制作简单。长期以来,男子服饰没有大的变化,要么完整地保留着传统的特点,要么改穿时装。妇女服饰则与此不同,它经历了从简到繁,从单调到五彩斑澜的变化发展过程。当初妇女服饰裁缝简易,色彩单一。随着织染技术、裁缝工具的不断完善、服饰制作技术的不断提高,加之审美观念的不断变化等等,人们就有能力美化服饰。于是出现了用各色布块及彩带等组成的美丽的几何形图案装饰在斜开襟边沿、背肩、胸围等部分的长衣和短衣。白银在拉祜地区流通后,独具慧眼的拉祜银匠将白银加工成各种精美的银泡、银吊子、银钮扣、银手镯、银项圈、银耳环等等。它们成为拉祜妇女喜爱的服饰用品和首饰用品。
长衣、短衣、统裙和织锦挎包是拉祜族妇女服饰的代表,制作这些服饰需要高超的技术。制作长衣时,先用红、黄、蓝、白、绿、黑等色布按一定的比例组成美丽的图案,再用银泡组合成相互交错的大小三角形图案,有规则地嵌镶在长衣的高领、胸围、背肩和袖子手腕部分。长衣岔口边沿或用波浪形彩线缝合,或用三角形、长方形图案色布拼合,合口用密针缝合,有的用棱形状彩线密针缝合,胸围部分再镶上银吊。这种精心制作的长衣,色彩对比强烈,给人一种远看光彩夺目,五彩缤纷,近看轮廓分明、荣华富贵的感觉,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短衣的制作比长衣简单。澜沧县勐滨、东回班利、糯福等地的拉祜纳妇女短衣,在高领、背肩和袖子手碗部分用红色布条镶嵌,或在背肩、胸围部分用红布条和银泡镶嵌,使短衣红、黑、白相间,小巧玲珑。格外端庄。
统裙的缝制与装饰因地而异。澜光县糯福、班利、勐滨一带拉祜纳妇女统裙多由黑布缝制,上面饰以彩色布条或绣有几何彩图。双江、景谷等部分拉祜族统裙与附近傣族相似。相对而言,澜沧拉祜西妇女统裙的制作比较复杂,先用红布和黑布两部分(也有红布、蓝布和黑布三部分)拼接而成,接口用一种拉祜西叫“阿织席”的针法缝合。“阿织席”呈整齐、均匀的小点点,仔细观察方能发现。在黑布或蓝布部分用红、蓝、白、黄、绿、兰等彩线(有棉、丝彩线)刺绣成彩带式图案。刺绣皆横向,色彩的搭配按各人的审美情趣而定,但都讲究线条整齐平稳、均匀和色彩的强烈对比。因此,刺绣不仅要有耐心,而且必须具备熟练的技巧,否则绣出的彩带图案会出现线条弯曲粗糙、图面稀疏不均、松紧不等、整体图案比例失调等现象。在拉祜西看来,刺绣技术的掌握与否当作衡量女子是否成熟的标准之一。谚语云:“男儿不会破柴莫枪包头,女儿不会缝统裙莫丢包。”(抢包头与丢包是恋爱的象征语),而缝制统裙的功夫在于绣彩带式图案。因此,拉祜西从少儿起开始学绣彩带,把传统工艺世代相传。
织锦挎包由织锦制作而成。织锦宽十公分左右,用提经或针挑提花而得织锦在空间的安排上有上下纵列和左右横列两种。(18)挎包品种多,色泽鲜艳。挎包面有山、波浪、星星、箭羽、狗牙、蕨叶、竹叶、鱼篓、彩虹、动物和工具等图案。挎包颜色呈红白相间,或黑、白、红、绿相间,色彩对比强烈。织锦挎包既是炫耀拉祜妇女纺织工艺的饰物,又是拉祜族工艺美术的象征,同时也是拉祜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19)
另外,包头、脚统、腰带、圆形小帽等也具民族特色。男子包头多采用青兰布或黑布制作,长二丈左右。包头两端打皱揹。妇女包头多采用黑布和白布制作,两端编长穗。腰带或采用色布拼接,或用织锦制作而成。脚统由长约一市尺左右的青兰布制作。成年型圆形小帽由九片青兰布或黑布缝制而成,帽顶缀一颗红色顶子;或由六片黑布拼合而成,帽顶缀银泡。儿童型小帽由三片青兰布或黑布制作而成,帽顶与成年型相同,有的还缀以彩穗或小银吊。
三、拉祜族服饰的文化内涵
(一)服饰中的宗教内涵
1、服饰中的原始宗教内涵:拉祜族信仰原始宗教,崇拜厄莎(又称厄雅莎雅,意为天地之神,万神之神,下同)认为天地万物和人类都是它创造的。有此服饰与厄莎有联系。传说拉祜族先前没有缠包头的习俗。洪水时代,人类为逃生而钻进大葫芦,水涨葫芦高,厄莎发现后因好奇而将葫芦砍开。这一刀正好砍在一个拉祜族祖先的头上,鲜血泉涌。厄莎见状急忙解下自己的腰带缠绕在他的头上,顿时血止伤愈。自那以后,拉祜族男女都缠包头了。(20)织锦挎包上的山水、动植物和工具等图案,是拉祜族万物有灵观念的残余,而狗牙图案则与拉祜族的狗图腾有直接的联系。拉祜人对狗有特殊的感情,有许多关于狗的传说故事,较普遍的有三种:一说拉祜族祖先是狗喂养大的,因此民间有“吃狗肉会瞎眼”之说;二说狗从厄莎那里找来了谷种,因此尝新节(新米节)有狗优先品尝之俗;三说狗能驱赶恶鬼。正因如此,拉祜人不仅禁止杀狗,忌食狗肉,而且狗死后也有掩埋的习俗。
2、服饰中的人为宗教内涵:佛教、基督教等传入拉祜族地区之后,拉祜族服饰出现了传统服饰和宗教服饰并存的现象。如澜沧县糯福拉祜西“佛爷”,平时穿黑色或青兰色手袖长而窄、无领或短领右斜襟短衣,下着裤裆大裤脚肥的裤子,头裹黑布包头。但佛教活动时则穿白色或黄色长衣长裤,头戴有顶子的黄色圆形帽。当地人把这种服饰称作“佛爷服”。信仰基督教的澜沧班利拉祜纳妇女,平时穿右斜襟、无领、袖口小的短衫,下着统裙,头缠包头或大毛巾,或改穿时装。但去教堂做礼拜时,她们大都穿高领、高岔、右斜襟的长袍,下穿镶有美丽花边的裙子,并佩戴有银耳环、银项圈等首饰。并非所有基督教徙的服饰都相同,如临沧地区耿马一带的拉祜族妇女,原先佩戴银耳环、银手镯等,信仰基督教后不再佩戴。(21)
(二)服饰与颜色
拉祜族对颜色有不同的心理反映与禁忌。澜沧县糯福乡的拉祜西认为,主要由赤、黄、绿构成的彩虹是一位美丽的少女变的。这位少女为争取自由婚恋变成彩虹。为珍惜来之不易的自由婚恋,拉祜西妇女统裙上都绣上彩虹状图案。澜沧茨竹河一带的拉祜族忌用单红色物品,也禁止外人把红色物品带入寨内,如红色的衣裤、毯子、挎包、手巾等等,必须收藏于包内方可入寨,但不忌红、绿、黄相间的布腰带。有些拉祜人认为由红、白、黑色线各四根扭成的线(拉祜人称之为红线)是吉祥幸福之线,它只能拴在那些对群众有功劳的人或新郎新娘、出远门办事的人的脖颈上。因此在这些地方不难见到由红、白、黑相间的服饰。有些地区崇尚白色,其象征意义与“红线”相同,故这些地区白色上衣随处可见,但没有白色裤裙。有的认为红色能避邪,如在上衣外或内缝一块红布能防止痢疾的传染等等。但据清代文献记载和现代服饰颜色看,大部分拉祜人崇尚黑色、青兰色和蓝色,直到现在,许多人把“乌鸦羽毛一样黑”的颜色当作最美的颜色。由于拉祜人对不同的颜色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因此对不同的颜色有不同的心理反映,所以在选购服饰和服饰制作材料时对颜色有不同的选择,这或许是拉祜族服饰呈现五彩缤纷的原因之一。
(三)服饰与战争
历史上拉祜族地区战事频繁。拉祜人民和其他各族人民,为争取自由、幸福、平等而前赴后继,死而无憾。传说有些服饰上的标记就是为纪念战争以及战争中捐驱的先烈的。例如拉祜族妇女的包头长穗,其传说有二:“一说在远古时期,拉祜族与外族作战失败,男的突围女的被围在城内。在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妇女们用酒灌醉了外族官兵,用99条包头分33路逃出城墙。为纪念这次突围,拉祜族妇女在包头两端各留三十三根长穗;一说是为了纪念历史上拉祜族起义中牺牲的三十三个妇女,三十三根长穗象征这三十三位巾帼英雄永远活在拉祜人民心中。”(22)儿童圆形帽上的三片青兰布的象征意义也如此。(23)再如,澜沧东回拉祜族妇女“在长衫岔口及衣边、袖口、托肩上镶有较规则的棱形图案,手臂部位有三道明显的红色花纹,据说它象征着拉祜族迁徙史上有三次大的战争,每次战争都迫使拉祜族进行大规模的迁徙,为了纪念在这些战争中死去的人,所以就在服饰上作下标记。”(24)33、99不一定是准确数字,按拉祜族的习惯:3、7、9或33、77、99等往往是众多之意,它是拉祜语虚数的表示方法,这种表示方法在拉祜族民间诗歌或故事中屡见不鲜。圆形帽顶上的红色顶子象征拉祜族是个不畏强暴、英勇善战的民族。
(四)服饰与民族团结
自古以来,拉祜族与其他各民族人民交流频繁。男子圆形帽上的九片青兰布象征各族人民友好往来,和睦相处,共同繁荣。(25)
(五)服饰纹样的传说与爱情
拉祜族民间诗歌集《SHAW TIED》·《历史》即是括止中说:拉祜族兄妹从厄莎那里找来棉花种籽,开荒种棉,纺纱织布,但不会剪裁。有一次他们来到厄莎居住的地方,在那里发现了乌鸦和喜鹊。妹妹受鸟类羽毛的启发,把妇女服饰缝成黑白相间的式样(喜鹊型),把男子服饰缝成全黑的式样(乌鸦型)。他们来到江西江洛(拉祜传说地名)集镇,据说江西街很长,妹妹从中受启发,把妇女长衣开了长长的岔口。他们在江西江洛集市上购买了白、红、黄、花等色布,用它制作妇女长衣开岔边沿的饰条,又按照树叶上的花纹缝制出长衣的胸围,按蕨叶的形状裁剪出饰条,按石头的花纹缝制花裙,按百花、箭羽的形状裁剪出各种花边图案。(26)拉祜族苦聪支系男子中,凡谈过恋爱的人都有一根彩带,它由红、黄、蓝、白五种颜色织成。彩带是姑娘送给意中人的定情物,男人们总把它随身携带。传说从前有一个名叫娜诺的孤儿与一只小孔雀相依为命。一天,小孔雀被老鹰叼走,娜诺见状伤心大哭。这时来了一个猎人。他得知情况后拉弩搭箭,射下老鹰,救下了小孔雀。娜诺为了报恩,也为了表达对猎人的爱慕之情,从小孔雀的身上拔下五根羽毛,编成一根美丽的孔雀彩带送给猎人 。后来他们成了百年之好。拉祜族姑娘送彩带给意中人的习俗留传至今。(27)澜沧江西岸各地拉祜族姑娘也有将织锦挎包送给意中人的习俗。
由此可见,拉祜族服饰与宗教信仰、历史、神话传说、风俗习惯等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四、拉祜族服饰的演变
古代拉祜族在南迁前就有自己的传统服饰。自明未清初相继定居以来,由于长期与汉、哈尼、彝、傣、布朗、佤等民族友好往来,不断进行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大大促进了拉祜族传统文化的演化进程。大体而言,澜沧江西岸各地拉祜族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服饰,使古老的服饰特别是妇女服饰异放光彩;澜沧江东岸的各地拉祜族,由于分散或杂居于其他民族地区,受包括服饰文化在内的其他民族文化的渗透比较大,使传统服饰日渐消失。今镇沅、新平、墨江等县的拉祜族,清代还保留着比较完整的传统服饰,但现在除了一些老年妇女珍藏着传统的嫁妆之外,多数人要么改穿彝、哈尼等民族服装,或改穿时装,特别是男子,几乎改穿时装,这种趋势是各地拉祜族男子服饰变迁的共同特点。红河州金平县拉祜西旧时“主要依靠从哈尼族那里零星换来一点破旧衣服”,有些还过着“用兽皮、芭蕉叶、木片来遮住身体”的生活。(28)现在多数人改穿哈尼族(腊米支系的)的服装,或改穿时装。勐海、江城、澜沧、孟连、景谷等县的部分拉祜族服饰与附近傣族、布朗族服饰相差无几。澜沧县糯福乡拉祜西的织锦技术据说是从傣族、布朗族那里传入的。织锦工艺的传入使拉祜族饰锦上添花,使原先只用来盛会物的挎包成为拉祜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里可以看到,拉祜族服饰的除了染织技术和裁缝工艺的不断提高、审美观念的不断变化等原因之外,各民族人民之间的相互交流也是促使拉祜族服饰日臻完美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之,服饰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其他民族服饰的文化涵一样,拉祜族服饰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它不仅与服饰制作工艺的不断发展有关,而且与宗教、神话传说、政治历史、民族交往、风俗习惯、审美观念等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涉及历史学、民族学、宗教学、美学和工艺美术等学科。因此,本文只能部分地对拉祜族服饰文化作简要概述,对拉祜族服饰文化的深入研究,或许能提供一点有价值的资料。
注释:
①据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②《思茅文艺》1993年第二期载梁克生《存活在拉祜族心中的历史》一文说:今永胜、宾川、金沙江边沿有一千多拉祜人。待查。
③、④、⑤、⑥、⑨、⑩、(11)、(12)、(13)、(18)、(19)、(28)《拉祜族简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
⑦(唐)·樊绰《蛮书》,中国书店出版(1992)。
⑧《民族辞典》,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1984)。
(14)徐兴祥《云南木棉考》,载《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年第2期。
(15)、(16)、(21)《拉祜族社会历史调查》(一)、(二),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1-1982)。
(17)澜沧、孟连等县部分拉祜族穿这种服饰。
(20)《拉祜族苦聪人民间文学集成》,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90)。
(22)、(23)、(25)《中国象征辞典》,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1991)。
(24)《思茅少数民族》,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1990)。
(26)译自《SHAWR TIED》(拉祜文),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1991)。
(27)《拉祜族民间故事》,云南人民出版出版(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