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劳动价值论研究三大使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价值论论文,三大论文,使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217(2003)01-0039-05
江泽民同志在“5.31”讲话中指出:“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我国近两年关于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所形成的新热潮,就是理论创新不停顿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经济理论创新面临的最重大的基本理论问题。但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不明显,真正的理论创新不多。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明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联系新的实际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的目标何在,仍然习惯于从一般的角度对劳动价值理论进行研究。因此笔者认为,明确深化劳动价值理论研究的目标十分重要。以下三个方面是现阶段深化劳动价值理论研究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从根本目的上说,深化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旨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最基本的理论基础
经济活动是社会活动的主要内容,价值的创造与分配是经济关系的主要方面,因而,价值理论是基本层次的理论,它对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各方面和各层次的理论分析都具有基本性的影响,或者说,价值理论承担着对人们社会经济活动的最基本或最本质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概括的使命。所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相应的价值理论为基础。在所有的价值理论中,只有劳动价值论不仅最为科学,而且最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劳动价值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基石。但同样重要的问题是,劳动价值理论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形成自己的现代形态。只有这样才能突出自身的现代品质和现实意义。
对于劳动价值理论的科学性,我们已经有了较为深入全面而准确的理解和把握,诸如劳动价值理论在商品二重性、劳动二重性、价值源泉、价值决定、价值转型、价值规律等方面,的确比别的价值理论更具有解释力和概括力,它的理论性和科学性更让人信服。但劳动价值理论的本质规定是,只有人类的活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任何别的要素都只能作为创造价值的条件或手段,而不能具有创造价值的性质和职能,不能成为创造价值的主体。凡是违背这一规定的价值理论都是与劳动价值论难以相容的。
对于劳动价值理论的积极意义,我们过去过于看重它对于什么劳动创造价值,剩余价值源泉及其分配关系等方面所进行的分析和揭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关系的批判,对工人阶级革命的指导意义等等。其实,劳动价值理论的一般的积极意义也是十分明显而重要的,而且也正是这些方面构成了劳动价值论的一般科学性。
一是突出了价值创造过程中人的主体性和人的首位性。劳动是人类所特有的行为和关系,人或者劳动者始终是劳动的主体,因而,劳动价值理论比任何别的价值理论都尊重人、重视人、依靠人,体现以人为本的最高原则。
二是充分肯定和高度称赞了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这说明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劳动始终是第一位的因素,离开了人的劳动,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发展。
三是肯定和论证了价值的社会性。价值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以物为载体的社会关系。这是十分深刻而科学的论断。而且,价值的社会性还规定了人类的劳动必须符合社会运行发展的需要,符合社会运行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其他价值理论是无法体现这一具有实质意义的内容的。
四是肯定和论证了价值的客观性与实在性。价值体现的是客观存在的和以劳动关系与劳动成果为基础的社会关系,而不是主观感受的评价,因而,价值的载体和本质关系都是客观的和实在的。
五是体现了价值的发展性和时代性。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人类劳动方式、劳动过程、劳动结果和社会生活等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以至形成了经济全球化潮流,因此,价值本身也必须从动态发展的角度反映科技进步和人类社会劳动的发展变化。
显而易见,劳动价值理论的这些积极意义及其所体现的一般科学性,是我们今天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理论,创立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时都必须发扬光大的。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劳动价值理论尽管是一般科学性的理论,但也是具有明显阶级性的理论,是阶级性与科学性完美结合的理论。(注:我国经济学家钱伯海教授是极力主张社会劳动共同创造价值的,但他的理论由于没有将全社会各领域的劳动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他最后还是接受和运用了“物化劳动创造价值”观点,以弥补社会各领域劳动间的“断环”。然而,只要主张“物化劳动创造价值”,就不再是真正意义的劳动价值论,而是生产要素价值论。笔者曾对此进行过探索,并提出了一条解决问题的途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劳动价值论基础》,载《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6期;《论生产劳动的社会化与层次化》,载《当代财经》2000年第4期)。)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它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抨击,是为工人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支持的理论,是无产阶级的“圣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价值理论必须与时俱进,符合时代的性质与要求,形成自身的现代形态,因此,它的阶级性规定决定了它必须为社会主义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基础层次的理论支持。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说:“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我们今天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研究和认识的根本宗旨和根本目的,就是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联系新的实际,将劳动价值理论的一般科学性与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阶级性及其时代特征有机结合起来,创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
概括地说,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服务,主要是要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各个领域劳动者的协作与团结,消除而不是激化社会矛盾,从价值理论的角度和层次证明,不仅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可以结合,而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价值是由全社会的劳动者共同创造的。因此,这种价值理论又可以称为社会劳动价值论。(注:对这个问题的详细分析,见拙文《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分析》,载《学术月刊》2002年第7期。)这一理论体现了劳动价值理论的一般科学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阶级性的高度统一与有机结合,在本质上与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是一脉相承的。
二、从实践需要的角度说,深化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是为了从理论上对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特别是对按生产要素分配,提供符合劳动价值论的本质规定的理论支持或理论依据
理论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现实是理论生长与消亡的决定者。因此,劳动价值理论必须与客观现实紧密结合,为实践活动和时代发展服务。我们知道,现实的经济活动和分配关系,是价值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更是价值理论必须予以科学分析和正确回答的基本问题。一些人认为,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是两回事,什么创造价值,什么决定分配,这是不同的问题,两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分配理论不需要相应的价值理论作基础,没有必要将它们联系起来进行分析,不能用共创论来证明共享论,也不能用共享论来倒推出共创论。决定分配的依据是所有制或者说是产权制度,而不是劳动。我认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第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的生产方式与分配方式的不合理性的分析和批判,其理论创新与贡献的主要方面,就是揭示出剩余价值的来源,指出了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不对称性和不统一性,工人阶级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了,资本家不劳而获。正是这种不对称性和不统一性,成为资本主义制度不合理性的主要方面,也是无产阶级夺回自己创造的价值和财富的根本原因。因此,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就是要消除这种不合理性,实现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统一。
第二,我国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提出和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分配制度,其重要而直接的原因,是由于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社会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允许和鼓励这些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有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促进生产力发展和财富增长,因而是人们乐于接受的。那么,对适于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认识,是仅仅停留在被政策所允许的层次,还是必须从理论的高度给予科学说明。回答显然是后者,必须从价值理论的层次进行概括。
第三,所有制对分配的决定性影响,并不说明它是分配的依据,从而仅仅拥有所有权就可以参与收益分配。事实上,所有制以及由它派生出来的种种产权关系,表面上是权益关系,实质上是对分工协作体系中的各个社会经济活动主体的劳动的界定与规范。在这样的关系中,人们只能以怎样的方式表现自己的劳动行为,并在技术上和制度上符合相应的劳动要求,不能出现扰乱和破坏规则的行为,否则分工协作体系就难以维持和有效,从而影响他人的行为和利益。所以,所有权或产权,实质上是行为的权益关系,有怎样的产权关系,就会形成怎样的劳动关系,从而形成怎样的分配关系。将具有决定意义的劳动关系与劳动行为抽象后果,显然是片面的和不科学的。(注:对这个问题的详细分析,见拙文《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分析》,载《学术月刊》2002年第7期。)
因此,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与认识,并不只是要说明分配问题合法性与合情性,而要求从价值理论的角度与层次对分配问题进行理论性研究和概括,说明它的根本合理性,为新的分配关系以及分配制度改革提供基本层次的理论支持。所以,将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分离开来而深化对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是脱离实际和没有实际意义的,也是没有出路的。
对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经济理论史上都是以生产要素价值论为基础的,因此,人们担心,如果分配理论一定要有相应的价值理论基础,那么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客观现实必然从价值理论层次否定劳动价值的本质规定——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从而否定劳动价值论。然而,生产要素价值论尽管是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客观现实而建立的一种价值理论,可不等于说这种理论就一定与客观事实及其本质关系相吻合,事实上,生产要素价值论是资产阶级学者为了给按资本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政策提供基本理论依据而创立的一种针对性和辩护性都很强的理论。只要我们用发展和联系的观点对创造价值的关系进行宏观和整体的分析,就不难发现,要素价值论实际上是对创造价值的社会过程及其关系的一种表面的、直观的,从而也是歪曲的认识。
生产要素价值论说要素创造价值,主要是指要素在价值创造或形成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价值是各种要素相互结合和共同作用的产物,因而,理所当然就应该在各种要素的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这种解释在表面上是合情合理的,人们甚至也乐于接受和遵守这样的分配原则。然而,我们只要对问题稍作深入的思考,如生产要素为什么会结合?依靠什么进行结合?那么就不难得出一些新的认识。众所周知,生产要素的流动与配置,无论它以怎样的形态存在,以怎样的方式发挥作用,它都只是人们劳动的手段,是劳动的载体,它的任何形式的运动与配置,都是由劳动推动的,这些劳动包括了决策、计划、管理、安排、使用等等方面的劳动,在表现形态上丰富多样,有智力的和体力的、也有常规的和创新的,有简单的和复杂的,重复性的和创造性的,等等,但无论如何,离开了具体的劳动,任何非劳动要素都不可能自动出现生产产品和创造价值的结合,更不会优化,也难以反映价值的社会关系本质。所以,生产要素的结合,是劳动使用生产要素的过程与结果,这在表面上是技术关系,在实质上是以劳动关系为主要社会关系。一般来说,使用数量越大(一般要进行价值化处理)的生产要素,对劳动的智慧性、复杂性、创造性要求也就越高,这种劳动就是“自乘的”、“倍加的”简单劳动,对价值创造的贡献就比简单劳动要大得多,在分配关系上也就应该得到相应的体现和确认。由此可见,生产要素的配置是劳动的组合,生产要素创造价值,实质上是配置生产要素的劳动创造价值,按生产要素分配,实质上按配置生产要素的劳动进行分配。这是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分配可以结合的价值理论基础,也是劳动价值论的一种新的解释力。
三、从理论发展的角度说,深化劳动价值理论研究,是为了劳动价值理论在现代社会具有一般的解释力、概括力和预测力
尽管劳动价值理论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但它是阶级性与科学性有机结合的典范。因此,劳动价值理论除了证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方式的不合理性以外,也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方式与关系的科学分析和概括,它是比别的价值理论更为科学的理论。一方面,在理论逻辑上更加科学,另一方面,在指导作用方面也更加突出。从经济体制角度来说,现代社会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基本上实行市场经济体制,而劳动价值理论正是以市场体制为前提和研究市场经济的本质与规律的,因此,科学的和现代的劳动价值理论必须对一般意义上的市场经济的价值创造与分配关系予以科学说明。
事实上,劳动价值理论不仅比其他价值理论更科学,而且也更加能够对实践进行指导和概括。运用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进行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要素价值论说明的是生产要素不仅日益丰富多样,而且更多地被人类在创造价值的劳动过程中所运用和操纵,成为人类创造价值的手段或工具。任何非劳动要素都只能成为劳动的手段或工具,而不可能具备创造价值的性质与功能,而且生产要素价值论也同价值的社会性规定是矛盾的。
创新价值论,本身就说明创新这种新的劳动在创造价值中的重要作用,说明智力劳动、复杂劳动和创造性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而不是说创造价值的不再是劳动,说创新是一种劳动这有什么不好理解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样地,科学技术也是第一价值创造力。这是人类创造价值的能力提高与方法改进的主要表现。
效用价值论,说明的是对价值的确认与评价,从来没有说效用创造价值。事实上,效用对价值的评价与确认,就是对使用价值即劳动结果从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结合的角度,对它的有用性进行评价与确认。消费者或需求方对使用价值的评价,会对社会需求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又成为全社会的生产者或供给方分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分配创造价值的劳动的基本参照。这正好不仅体现了人的主体性和价值的社会性,也说明了经济再生产循环体系中生产与消费之间、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和不可分割的。
以上这些说明劳动价值论必须与时俱进,构造自身的现代形态,提高对现代社会经济关系的解释力、概括力和预测力。在现代社会中,技术进步及其产业化运用十分广泛,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不仅专业化分工的范围日益宽广,而且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尤其突出的是,越来越多的直接生产领域的劳动从生产领域分离出来,相对于过去的直接生产劳动而言,现代的劳动更多地具有了间接化特征。因此,从经济活动的角度分析,配置资源不再只是经济活动领域的事情,而是整个社会范围内各行各业之间相互协作的结果。创造价值的劳动,一方面越来越多地和越来越远地从过去的生产领域分离出去,形成新的劳动形态,另一方面分离出来的劳动又越来越多地依靠其他领域的劳动的配合,因而相互之间形成了一个由宏观到微观的层次性结构非常明显的劳动大系统或整体劳动。例如,世界性的经济组织机构(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日益明显广泛,国家财政预算、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法律制度等对资源的配置作用重大。而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所具有重要作用就更为明显,人们对经济前景的预期,也对资源配置具有影响。至于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计划以及会计核算等,就更是资源配置行为。这种关系主要是由于技术进步及其产业化应用而形成和发展的,它具有一般性。因而可以说,创造价值的劳动在发展过程表现出来的间接化、社会化和层次化现象,实际上是一种规律的表现,未来社会的发展只是使这一规律表现得更加丰富多样,而不是根本改变和否定它。
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对价值创造的关系进行这样的分析和定性,必然要对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进行新的评价,例如,价值载体即使用价值的形态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劳动的生产性与非生产性如何划分,是否只有生产性劳动才创造价值,资本所有者的投资行为是不是配置资源的劳动,是不是创造价值,剩余价值究竟完全是工人阶级创造的,还是资本家也参与了价值的创造,等等,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联系新的实际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研究和理论创新,形成新的系统认识与科学结论。这说明,我们发展劳动价值论的现代形态,不要拘泥于“革命的需要”,不要担心在理论逻辑上改变一些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看法。从这样的角度分析问题,一方面,劳动价值理论的现代解释力和概括力显然都增强了,另一方面,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的认识也开阔了,从而预测力提高了。否则,劳动价值理论就会由于在现代社会缺乏解释力、概括力和预测力而弱化自身的时代感受和生命力。
注释:
①社会科学理论无不体现了作者的立场观点,只是以直接的和间接的、明显的和潜在的等不同方式表现而已。承认自己理论具有阶级性及其为阶级利益服务的主张与目标,应该是马克思主义又一令人敬佩的伟大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