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及网络通信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配电网中,智能化监控技术以其全景化预警控制机制、可视化多维检测系统、智能化故障处理能力和一体化运维支撑等特征而被广泛应用。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智能化监控技术为配电网提供了超便捷的服务和先进的技术,也因此而受到更多的重视和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电力配网;智能监控管理;应用
一、物联网技术的结构
物联网技术从结构模型上看,由物联网感知延伸层(感知层)、物联网网络业务层(网络层)、物联网应用层(应用层)所组成。通常,也有国内外的专家和学者将物联网结构模型形象的概括为“云-管-端”模式。
在物联网技术结构模型中,感知层包括感知层网关和传感器终端、RFID等感知设备,实现物联网数据的采集以及各项终端应用;网络层主要实现物联网数据信息和控制信息的双向传递,包括互联网、移动网、专用网等,常包括几种不同网络的融合;应用层指对感知数据进行集中处理的平台,其中应用支撑是为应用服务提供基础支撑服务的系统。
二、物联网技术在配网智能监控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一)配电线路故障在线监测技术
配网线路长、分支多,再加上电网负荷率低、运行方式变化大等特点,线路故障时有发生。目前故障在线监测系统主要是将故障检测终端挂装在配网线路需要监测的位置上,对线路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当线路出现短路、接地故障、断流、过流等情况时,终端会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送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的系统软件会结合配电线路的拓扑结构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精确确定故障位置。
针对配网线路的特点,短路、过流线路故障的主要故障电流判据是延时电流突变量,接地故障的电流判据主要采用电容电流,这些技术降低了故障判断对电流检测精准度的要求,其准确性不依赖于负荷变化而是依据线路的总长度,所以适用于配电网线路。
(二)无线射频传感技术的电力配网智能监控系统
对于电力配网设施监控应用来说,根据环网柜和配电室的特性,我们为每个配电设施选配了以下几种类型的传感器标签用于其状态监控:(1)门磁标签:用于监控环网柜柜门或配电室房门的开闭状态;(2)温湿度标签:用于监控电力配网设施内不同区域的温度和湿度;(3)液体探测标签:用于监控电力配网设施内是否有液体渗漏;(4)震动标签:用于监控电力配网设施是否有人为破坏;(5)烟感标签:用于监控电力配网设施内是否有烟雾起火现象。
(三)遥控功能,通道中断现象的改进建议及应采取的措施
配网调度监控的开配电所现在都不能进行遥跳,由于配网采用DF8003S系统,作为一个适应当前一体化、分层分布、扩展性、开放性平台设计,要求在网络互联及应用功能上都体现其优越性。虽然DF8003S成功在配网调度系统上应用,但原有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服务器、前置机等硬件设备等级太低,从而不能遥控。2011年,电力调度中心与营销公司结合,在龙十南开闭所备用开关上进行遥跳试验,最后试验取得成功。如果配网监控的微机型开配电所全部实现远方遥跳功能,则需要电力调度中心、营销公司、厂家技术人员进行通力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此项工作。实现了遥跳功能,该系统在功能上才更加完善,使DF8003S系统在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开闭所的三遥表数量越来越多,造成系统运行不太稳定,偶尔出现死机、数据不刷新、通道中断、系统出错程序自动退出等现象,因此不管从硬件还是软件,都要提高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稳定性。发现RTU通道中断时,应及时通知营销调度排除,非现场问题后,再通知调度中心自动化进行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遗留的消防开、靓湖开、高专开RTU装置故障,营销公司要积极联系设备厂家进行处理。银浪#2开通道中断,电力调度中心自动化要积极进行查找故障点,并进行处理。
(四)馈线自动化系统
馈线自动化系统主要有基于馈线FTU和通信网络、基于具有就地控制功能的线路自动重合器和集中控制加就地智能三种类型,根据这一实际,对农网馈线自动化系统的方案设置上,要充分考虑一下情况:(1)评价自动化供电方案的主要依据是供电可靠性,包括故障次数、停电范围、停电时间和恢复供电时间等。(2)在架空线网中,重合器方案的优点在于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大幅度提高供电可靠性,线路发生故障时,现场解决问题,减少了人为的复杂化;从技术上来说,重合器有着高度的智能化系统,供电网络能够不依赖于通信系统、主站系统而独立运行,同时又可以统一规划,分步实施。(3)简化电网联结的复杂性,在配电网中采用双电源环网供电,提高供电可靠性。(4)在配网中,分支线路所占比重较大,而且也是故障多发区域,因此馈线自动化的重点要放在对分支线路故障的检测、判别和隔离上。
三、配网自动化系统网络安全的持续保障
配网自动化系统网络安全需进行持续保障,可通过常态化的风险评估、渗透测试、漏洞扫描、基线核查、代码安全审计、业务安全测试、安全加固等专项技术服务工作来实现。
渗透测试:一种通过模拟黑客的攻击方法,深度评估配网自动化系统安全的一种非破坏性的评估方法。对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安全做深入探测,发现物联网系统最脆弱的环节。开展渗透测试的目的是将电力配网自动化系统所面临的安全问题得到验证。
漏洞扫描:通过对配网自动化系统信息资产的安全扫描,管理员能了解目前的安全设置和运行的应用服务,及时发现物联网安全漏洞及风险,客观评估物联网风险等级。
基线核查服务:基线核查是针对配网自动化系统设备、主机、数据库等信息资产,采用脚本工具或人工参照系统安全配置基线进行检查。
代码安全审计:源代码安全检测是对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源代码进行全方位的检查,从而实现对应用系统安全性的检测。在一份应用系统软件中很多地方都有可能存在安全缺陷(漏洞),安全测试人员需要应用各种技术和测试策略,来高效地搜索和寻找其中这些缺陷。
业务安全测试服务:业务安全测试是利用主流攻击技术、流程设计绕过、业务逻辑缺陷进行模拟攻击,提出针对性的安全改进建议与解决方案进行及时修补和控制。
四、结论
电力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安全防护工作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智能电网的发展与落实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作者结合对自身知识,以及对本技术领域的理解,提出了对电力配网自动化系统网络的思考,只有从防护技术措施、持续保障工作等两方面不断优化,才能根本上解决电力配网自动化系统存在网络安全隐患,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程伟华,陈扬,赵琳.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环网柜环境监控系统设计与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5(7):30-31,42.
[2]王利霞.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网监控系统的研究和分析[J].电源技术,2018,38(3):40-41.
[3]吴智刚,黄宏盛,李峰辉.浅析电力设备运行环境智能远程监控系统的实现[J].通讯世界,2018,21(11):205-206.
[4]陈伟,蒋汉贵.基于物联网的变电站运行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J].电工技术,2018,32(11):,73-74.
[5]贾林,冯锐涛.物联网技术在电力资产管理中的应用[J].微型电脑应用,2017,29(8):56-58.
论文作者:张立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7
标签:自动化系统论文; 电力论文; 故障论文; 技术论文; 线路论文; 系统论文; 网络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