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中改革之比较_企业经济论文

俄中改革之比较_企业经济论文

俄罗斯改革与中国改革的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俄罗斯论文,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于俄罗斯和中国改革的初始条件不同,因此,改革的方法和结果也不同。任何一个国家进行改革,尽管它可能在主观上力图用教科书上的教义作为改革的政策工具并且用当今最发达国家作为改革的参照目标,但是其改革的客观进程最终不可能脱离其自身的初始条件。离开初始条件进行改革则寸步难行。用“摸着石头过河”这句话来比喻,教科书或其他经验教条都是“摸”,而客观条件是“石头”。别人的经验可以提高“摸”的效率和速度。但是,一旦“石头”已经摸到,就必须创造能够攻克这块独特石头的独特方法。从根本上说,改革的初始条件决定改革的方法,所以,改革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不单单是改革政策的结果,而是改革的初始条件与改革相结合的结果。本文试图通过对俄罗斯和中国两国的改革初始条件、改革政策和改革的阶段性结果进行比较,从而有利于加深我国改革政策的针对性和自觉性并且可以减少盲目悲观或盲目乐观。

一、俄罗斯和中国改革的初始条件差异

从短斯来看,中国的改革条件比俄罗斯优越。改革前,中国工业布局比较完整,全国一盘棋,基本不依赖外国资本、资源和市场。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任务是缩小重工业比例,扩大加工业、轻工业、服务业的比例。但是,俄罗斯在改革前属于经互会一盘棋中的一只棋子。同时,由于在俄罗斯改革前,以俄罗斯为核心的苏联还要同美国争霸世界,所以俄罗斯的重工业比例比中国大得多,在俄罗斯的改革开放道路上,俄罗斯缩小重工业比例和扩大服务业比例的任务比中国大。

从长期来看,中国的改革条件不如俄罗斯。因为,俄罗斯的总人口比中国少得多。如果说世界市场吸纳俄罗斯制造业产品的能力有限,那么,世界市场吸纳中国的农业和工业产品两者的能力更有限。下面具体分析两国改革的初始条件。

(一)俄罗斯改革的初始条件。俄罗斯改革前,苏联建成了工业社会,80%的人口在城市。但是,苏联解体前,经互会市场的贸易模式基本上是以俄罗斯作为一方同其他国家作为另一方之间交换。俄罗斯主要提供矿产和重工业产品,经互会其他国家主要提供轻工、农业和制成品。苏联解体后,原来的市场分工遭到破坏。当然,这种破坏是历史的必然,因为经互会市场的产品质量和产品成本竞争力已经迅速落后于世界市场的产品。换言之,经互会解体后,东欧可以用本来向经互会提供的劳动力向世界市场换取更多更好的商品;而俄罗斯可以用原来向经互会市场提供的能源向世界市场换取更多更好商品。当然,不与西欧市场交界的东欧国家(如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等)以及不能直接出口能源的前苏联南部国家(如中亚等国)的经济在经互会解体后比原来困难得多。这样,俄罗斯改革的目的就是离开经互会市场走向世界市场。由于失去经互会市场,俄罗斯至少有一半的工业产品失去销路,因而必须停产。这些停产企业的奋斗目标的优先选择依次是:1.进入世界市场;2.自产自销;3.转入地下(以偷税漏税的方式维持生产)。由于俄罗斯的工业产品(主要是制造业)重新进入世界市场会遇到强大的竞争阻力,所以,俄罗斯的工业产量和产值不会马上恢复到经互会解体前的水平。俄罗斯地理条件的局限性是俄罗斯工业产品难以同西方产品竞争的主要因素。它反映在两个方面:一、俄罗斯的工业产品难以同西方工业产品竞争是因为俄罗斯的工业生产和销售的运输成本大大高于西方产品。从当代世界经济的规律来看,商品的附加值越高,加工深度就越深,其运输次数就越多,运输成本对价格的影响就越大。世界上的高附加值商品的生产区域绝大多数集中在地球上的温带沿海地区。俄罗斯地理上处在温带地区很少、温带沿海地区很少的区域;二、俄罗斯维持非工业地区和边境地区的安全成本大大高于西方。俄罗斯四周大多与不发达地区和国家接壤,而欧美日等国四周国家很少,或比较发达。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差距的实质是落后地区拖了先进地区的后腿。俄罗斯也有东西部差距和南北部差距。俄罗斯西部比东部发达,北部比南部发达。俄罗斯的西北部受西方先进科学文化的影响最直接,同时在气候上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最大。而俄罗斯的南部和东部地区正相反。

(二)中国改革的初始条件。1.中国80%的人口在农村。这种情况也许在今后50年内甚至更长的时间内也很难根本改变。1949年中国解放的意义是中国结束半殖民地历史,至少从经济发展意义上讲是如此。中国必须结束半殖民地状况是因为中国农民在世界农业市场的压力下面临破产、无法生存,而中国农民以其数量是中国政治力量的主力。解放后的中国国家政权性质使土地改革顺利进行得到保证;中国农民在土地上生产可以不考虑市场竞争因素,或曰保证耕者有其田。解放后,中国的农业出现另一种问题:中国农业必须养育工业,并且中国试图用农业集体化来加强农业对工业的贡献。因为,集体化可以提高粮食生产并约束经济作物的生产。从短期效应来看,粮食产量对经济作物产量的比例越高,养活的人口就越多,工业劳动力增长就越快。这种政策维持时间一长,中国总人口增长因素和农民生理衰退因素使这种政策难以为继,农民长期入不敷出,劳动积极性严重挫伤。出工不出力、长官意志、瞎指挥等现象泛滥。总的来说,农业劳动的盲目性和浪费极大,同时也证明,蕴藏着的、等待用市场经济方法刺激的农民的劳动潜力很大。

2.从工业来看,中国改革的工业初始条件有一个不利因素和一个有利因素。不利因素方面是:中国工业在改革前初具规模,但劳动生产率非常落后。解放后,中国工业最初得到过苏联的援助,后来基本自力更生。中国的工业矿产资源比较分散,因此工业布局也比较分散。中国是继经互会之后第二个独立于世界市场并得以生存的市场。这对长期半殖民地经济是一个进步,但是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然是落后的,因为没有进入世界市场的经济从长远看是不利于发展的。有利因素是:中国遇上了世界经济向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过渡这个大好机会。70年代末,世界经济处于第二产业主导向第三产业主导的转变。第三产业知识构成很高,知识型就业需求很大,其劳动成本也很高。因此,西方发达国家必须把低工资劳动机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就扩大了世界经济规模和世界经济的分工范围。从地理上看,世界经济的扩大基本以沿海与内陆界线为限。中国的沿海地区在世界经济的第三产业浪潮中进入世界市场。

中国的东西部发展差距是东部发展这个有利因素的对照下形成的。所以,中国的东西差距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的不利因素还不足以否定东部发展对中国经济总体发展的有利因素的一面。另外,东西部差距本身也含有对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的因素。这在下面讨论中再涉及到。

二、俄罗斯和中国两国的改革过程和阶段性结果不同

从事后来看,由于俄罗斯和中国改革的初始条件不同,两国改革的政策和结果也不同。

(一)俄罗斯的经济改革方面

1.宏观稳定改革。宏观稳定改革的实质是卢布自由兑换和物价放开。宏观稳定的条件是西方承诺用美元支持两点:一、卢布自由兑换;二、物价放开后可能出现的金融崩溃。西方承诺的条件是俄罗斯必须保持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变。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包括:企业和金融机构私有化以及削减财政预算。削减财政预算主要是削减军事开支和对国营企业的补贴。西方对俄罗斯预算开支中福利开支(住房、医疗保健、失业金和养老金等)的削减要求并不严格。西方要求的其他方面包括:俄罗斯不可采取敌视西方的外交政策。

2.微观经济改革。根据私有化改革的难易程度,俄罗斯工业企业和金融机构、服务业等企业的私有化改革可以分为三个类型。一、中小厂矿企业、商业服务业、金融业等企业私有化比较顺利;二、大中型军工联合企业、自然垄断企业私有化改革不太顺利;三、农业不宜采取私有化改革。

产生上述私有化改革三个类型的原因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农业产值占国民经济的比例越来越小,第二产业的情况也呈大致相同的趋势。第三产业的情况正好相反。这说明,粮食和初级产品的附加值很小,利润很低,但又是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所以,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私人对农业的投资积极性很小,必须由国家对农业进行资助和投资。

俄罗斯的农业已经完全机械化。私有化改革产生的个人劳动积极性较容易带来劳动力的投入的增长而不一定带来机械设备投入的增长。这对俄罗斯机械化农业的增产、增值无多大帮助。因此,如果没有国家对农业的巨额补贴,俄罗斯农业的私有化是不可能的。而俄罗斯对农业进行巨额补贴的先决条件是俄罗斯的工业产值提高。后者又取决于俄罗斯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改革成功的程度。

实际上,在俄罗斯又存在一个两元的农业经济。除了上面讲的机械化大农场农业,俄罗斯还存在一个个体经济的农业。从事这种农业的人员基本不是农民而是城市职工。从80年代起,俄罗斯就开始实行城市居民按人头分一小块土地。根据英国经济学家杂志1998年7月25日第54 页上的图表显示,俄罗斯平均每户居民家庭拥有半公顷(相当于7 市亩)自留地。由于俄罗斯城市人口远远大于农村人口,所以俄罗斯大部分人实际上都属于这类农业人员。他们可以在这块土地上从事手工劳动或机械化成分较低的农业生产,这还不包括他们还可以在这块土地上从事农业以外的自产自销的生产活动。俄罗斯的家庭农业经济的产量非常可观,占俄罗斯全部农业产值的三分之一左右。据统计,1996年,城乡家庭经济的农业产出中土豆产量占全国土豆总产量的90%以上、蔬菜占76%、肉占51%、牛奶占45%。因此,俄罗斯从事农业生产(但住在城市)的人口比实际统计的人口多。而这部分基本私有的农业经济在改革前就存在了。当然,当时家庭农业的产值占全苏联农业产值的比重不比现在大。但是,也应该看到,苏联时期的大农场农业收获过程中的浪费是很大的。这种浪费是粗放农业生产方式造成的。而家庭农业的浪费就不会比大农场浪费大。因此,在苏联时期,家庭农业对俄罗斯食品供应的实际贡献比统计的家庭农业产值对苏联农业总产值的贡献更大。俄罗斯农业改革后,首先受到经济规律冲击的应该是大农场经济。由于大农场农业经济极其低效,所以面临大减产。尽管俄罗斯目前对农业产品进口补贴化了很多外汇,这似乎是农业改革不力的证据之一。但是,这笔外汇的数量仍远远比不上苏联时期国家对大农场经济的补贴。可见,俄罗斯改革前家庭农业对满足俄罗斯人主要食品上的作用还是很大的。因而,可以说,俄罗斯农业的市场经济刺激在改革前就存在,所以,改革后就不可能产生第二次刺激效应了。至于俄罗斯对从苏联时期接收下来的大农场进行改革,这不是简单通过市场经济方式(如私有化方式)可以取得成功的。这也是俄罗斯(甚至苏联)的农业既不丰收又没有绝对危机的主要原因,也是俄罗斯大农场私有化改革不顺利以及俄罗斯农业改革对农业面貌改变不大的主要原因之一。这再次证明,改革的先决条件比改革政策的优劣重要得多。

俄罗斯的军工、重矿大企业的私有化不顺利的原因与大农场私有化改革不顺利的原因大致相同。它们都属于传统产业,产业增值能力越来越小,但又是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不可能取消。因此对它们进行私有化不可能带来显著的产值增长,因而对它们进行私有化不是改革的目的方法。

第三产业企业的私有化改革在俄罗斯比较成功。但是,第三产业的产值在俄罗斯总产值中仍然远未超过第二产业产值。但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已经与第一、第二产业人口总和相当,甚至略有超过。俄罗斯的第三产业产值低和人数多的原因是:一、第三产业产值的高低与高附加值商品出口直接相关。而俄罗斯高附加值出口商品很少,因此,第三产业产值便很低;二、俄罗斯农业人口比例很少,重矿工业人口比例下降,因此,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扩大就比较容易。

(二)中国的经济改革

1.中国的农业改革。中国农业人口占中国总人口比例之高以及城市化速度之慢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绝无仅有。这说明,中国是个在地理上非常有利于传统农业发展而不利于现代工业发展的国家。

从世界工业发展史上看,第二产业或制造业的发展在地理上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之一。一、象原苏联那样,工业所需的物质资源(石油、煤、铁、水等)既丰富又集中;或者,二、象日本和西欧那样国土四面靠海或基本靠海,所有资源和市场都可以从世界上获得;或者,三、象美国那样,既象俄罗斯那样本国资源丰富、集中,又象日本西欧那样从世界其他地区获得应有尽有的资源和市场。中国的资源比较丰富,但比较分散,没有象苏联那样的集中效应。中国也有漫长的海岸线,但中国大部分地区远离海岸线。内陆工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平均运输距离比发达国家长得多。另外,中国大部分地区不在沿海,不利于利用世界资源和世界市场。因此中国的大工业迟迟得不到充分发展,更达不到进入世界市场的竞争能力。

对大国来说,制造业发展落后,工业发展就落后。工业发展是大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发展落后导致城市化速度缓慢、甚至停止不前。因此,中国农业为工业发展进行原始积累难以继续,并且中国工业已经初具规模而基本不再需要农业作出牺牲。当然,当时中国的工业对农业进行反哺的时机还很不成熟。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中国的农民积极性一下子迸发出来。改革前,中国农民增产不增收,劳动力闲置以及劳动与报酬不一致现象非常严重。换言之,改革前,中国的农业劳动力增加的潜力很大。改革后国家政策保证农民增产增收。结果,农业产量和农业产值立即得到增长。农业改革获得成功。但是,从理论上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是机械化和现代化问题。仅增加劳动力的投入已经不能带来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仅市场经济因素只能带来劳动力的投入,而一旦劳动力投入饱和后,市场经济因素就不是主要因素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依靠资本投入和技术投入。但是,如果中国将有限的资本和设备投入农业,便会进一步降低中国本来就非常脆弱的工业产品竞争力。尽管中国的外汇储备很大,但是这正是中国工业虚弱的表现。因为,中国的工业、特别是出口加工业的稳定发展必须具备大量的外汇储备作为防止世界金融市场波动的防波堤。另外,工业城市吸收农业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再加上中国工业产业本身发生萎缩,工业劳动力正面临出路的问题。因此,中国农业的继续发展将出现结构性障碍。

在中国,土地私有化是不可取的。目前在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情况下,农民抛荒已经相当严重。如果土地是私有的,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少数人集中大量土地后果,这些人就可以更加理直气壮的放弃农业生产了。世界经济越发展,农业的投入产出就相对降低,有时不仅无利可图,而且亏本(日本的粮价就比世界市场价格高数倍),这些产业就起码需要国家补贴维持。发达国家尚且不计成本补贴农业(甚至制造业),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有什么理由将农民和农业完全推向市场呢?俄罗斯竟然可以任凭自己的农业产品的一半市场让给世界市场是因为,一、俄罗斯农业机械化成分高,其农业难以通过改革在短期内出成效;二、俄罗斯的总人口毕竟大大低于中国。而中国的农民必须而且能够自己养活自己,因为中国的农业不依赖机械化。

2.中国的工业改革。经济改革的理想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和企业自负盈亏。企业产值增长和企业市场化是成正比的。企业产值越增长,企业的财产越可以由该企业自己拥有或负责;反之,企业越亏本,其财产就越少,或者其财产越由国家承担或被兼并。私有制的企业当然是自负盈亏的。实际上,私有制是建立在企业盈利的基础上的。亏损企业是不可能长期私有的。中国的企业所有制改革因企业所经营的产业不同而产生两种结果。一方面是沿海有发展外向型经济条件的地方实行开放。中国在这个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和成功。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本身就是私有的或半私有的。可见,企业能不能私有或要不要私有取决于企业所从事的经营和生产是否属于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中国的另一个工业改革的方面是面临淘汰或必须由国家补贴的产业。所谓大中型企业就是这一类产业。中国和俄罗斯在这方面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俄罗斯的问题比中国更严重。从而,中国和俄罗斯在这方面的政策也是一样的:即抓大放小。大企业主要由国家负责,小企业主要由市场负责。俄罗斯之所以大张旗鼓地搞私有化,其中有两个原因:一、俄罗斯工业比重比中国大得多,故其减产任务比中国大。亏本企业不减产对经济结构改造是不利的。在改革的初期阶段,俄罗斯的私有化主要不是为了有效增产,而是为了有效减产。其实,对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来说,私有化是减产的工具,而不是增产的工具;二、俄罗斯能源出口收入很大,甩掉东欧和原苏联包袱后,俄罗斯的能源出口收入对本国的资本积累作用就更大,就可以抽取更大一部分用来缓冲减产造成的社会压力。中国就没有净能源出口收入。中国减产(迫使亏本企业倒闭)就必须谨慎。即使在俄罗斯,被迫私有化并减产的企业为了生存就自行转入地下,形成庞大的地下经济。中国就更没有必要私有化。20年来,中国外向型经济从无到有,已经占据国家经济的主导地位。对外向型经济的新企业,它们当然一出生就是在市场中有生存能力的。有市场生存能力这句话本身的含义(如现代企业制度)就比单纯私有化更丰富,因此没有必要对这类企业进行私有化。这从反面证明,私有化是对不景气的企业而言的,而不是对景气的企业而言的。中国的景气企业多,超过不景气的企业,因此中国没有必要大规模“私有化”。俄罗斯正相反。

如果国外市场扩大,中国的外向型企业的数量就可以扩大。但是,国外市场扩大是有限的,不是中国说了算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世界市场有限的证明。世界市场有限,中国的开放就有限。中国的民族工业就必须面向国内市场。但是国内市场的购买力有限并始终面临国际产品的强烈竞争压力,所以,中国的大中型企业必然面临不景气。市场景气是促进改革和改革成功的最好酵母。对市场不景气的企业进行改革的收效就不会很大。中国的农业和大中型企业还将长期主要由国家负责,而且越来越是如此。它们既不会消失,也不会扭转营业利润低的局面。西方先进发达国家也是如此。有两点可以证明:一、西方国家预算占各国总产值的一半或近一半;二、西方特大公司合并成风。这些政策或结果都是为传统产业和福利制度的需要而设立或引起的。中国和俄罗斯还没有发展到这一步,两国的预算占总产值比例很低。大预算是发达富国的“特权”。假如有些蓝领或白领的劳动态度不好,他们应该被逐出劳动市场、但是如果他们三分之二的人面临下岗,这就不是劳动态度问题,而是经济发展的结构问题。

三、两国改革的前景

(一)根据上面的分析,俄罗斯的经济地理条件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表现为:俄罗斯工业和农业资源极为丰富并且分布比较集中。俄罗斯是一个完全工业化的国家。因此,俄罗斯的人口素质较高。但是俄罗斯国际加工贸易的地理条件相对较差。根据发展经济应扬长避短的原理,俄罗斯的经济发展目标趋向于发展大型机器制造业和采矿业。不利的方面表现为:俄罗斯发展劳动力密集的农业及劳动力密集的出口加工业的条件较差。

俄罗斯独立7年来已经进行了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领域的改革。 这两种改革所能做的都已经做了,没有做到的今后也不会有大的作为。商品价格基本放开,卢布已经可以自由兑换,但是福利商品的价格不可能放开。服务业企业已经私有化,但是大型矿产企业、制造业和大型农场不可能完全私有化。

从中长期来看,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将比俄罗斯改革初期更有成效:一、不利方面:俄罗斯的能源出口收入不会有大幅度增长。这有两个因素:世界油价增幅不大;能源生产设备更新费用较大;二、有利方面:俄罗斯军火出口前景看好。这也有两个因素:造价比西方便宜;付款方式灵活(如易货贸易);三、俄罗斯改革以来实际上采取了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俄罗斯用合资企业和进口设备的方法逐渐恢复了国内工业和农业产品占领本国市场,从而减少相应商品的进口支出。这里仅举一例。据报道,俄罗斯合资企业生产的汽车已经占国内汽车市场的主导地位。利用进口替代战略后节约下来的资金再用作更大规模的进口替代积累。最后形成良性循环,直至逐渐取得制造业出口市场,并用制造业出口模式来替代较单一的能源出口模式并减少制造业进出口支出,形成俄罗斯特有的经济发展战略,最终实现俄罗斯数百年来梦寐以求的名副其实的发达国家的目标。根据俄罗斯的农业人口比例和工业结构,实现该目标并不存在根本的障碍。

实现上述目标在理论上是可能的。俄罗斯具有世界上一个最独特的地理优势:自然资源齐全、丰富、集中。俄罗斯凭借这一优势就可以非常出色地推行进口替代战略发展俄罗斯经济。尽管俄罗斯出口资源的附加值很低,但是量很大,几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俄罗斯将这些资源出口换成外汇,再进口食品和技术,再用进口的食品养活俄罗斯人口,并用俄罗斯人口和技术对俄罗斯丰富的资源进行加工。

但是俄罗斯要想取得超级强国的目标将是更长期的事情。因为,服务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应该处在世界经济的重心地区。而世界经济重心在一个时期内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才能享有。世界经济发展多重心是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每一个国家都有产业优势,但是,每个国家的产业优势的数量多寡是不同的。世界经济重心的地区和国家一定是产业优势数量最多的地方。俄罗斯在地理上有利于发展工业和贸易的沿海地区的这一优势不大。俄罗斯服务业产业的发展前景在中长期内不会有特别大的优势。俄罗斯也不可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从更长期来看,俄罗斯的高科技服务业和金融业将较多依赖国际市场。

(二)中国改革和经济发展前景。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是现代化。现代化是一个其词义很含混的词语。美国的现代化或俄罗斯的现代化就是指农业机械化之后的高科技化。而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可能是指农业机械化、或越过机械化直接进入高科技化。农业人口众多既有好处,又有坏处。好处在于,农业人口作为一个大蓄水池,形成一个巨大的缓冲地带,当中国外向型经济成份遇到外来经济周期波动或危机的冲击时可以转向国内市场。当渡过危机后,又可以重新瞄准国际市场。坏处在于,大量农业人口将长期压低全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从而降低外向型经济成份的生产率的提高速度。为了将外向型经济的竞争力保持尽可能的最高水平,外向型经济成份不可能贡献很多资金帮助农业现代化,因而农业现代化的速度不会很高。但是,根据上面分析,中国的农业和工业总的来说还是可以形成良性共同发展的。

中国的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象俄罗斯的自然资源那样,几乎用之不竭。中国用劳动力直接进入世界市场来换取的自然资源和工农业商品比中国自己生产资源和工农业商品更有效。当然,中国的劳动力不可能被世界市场所全部吸收,因此,中国将有很大一部分人必须用即使是很低效的方法来生产工农业商品以满足大部分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世界市场将大量需要中国的劳动力,因为中国将在相当长时间内拥有劳动力价格优势。但是世界市场不可能需要中国全部的劳动力,因为世界市场利用中国劳动力的数量超过一定的限量,其成本就会提高。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中国内陆地区的商品运输成本提高将降低劳动力成本优势;二、没有进入世界市场的劳动力呈劳动力闲置状态,它实际压低了可以进入世界市场的劳动力成本,或者说,提高了进入世界市场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从世界经济的规律来说,保持一部分劳动力不进入世界市场对保持劳动力成本优势是有利的。

同俄罗斯相比,中国的经济规律(总产值)将肯定远远超过俄罗斯。但是,中国的人均产值将远远不如俄罗斯。中国与俄罗斯的对比同现在俄罗斯与挪威的对比比较相象。中国与俄罗斯相比或俄罗斯与挪威相比都是经济规模大,但人均产值低。这是世界经济的现实。改革必须从这些经济现实出发,根据国情,挖最大潜力。

标签:;  ;  ;  ;  ;  ;  

俄中改革之比较_企业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