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全球化论文,中国经济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26(2002)01-0005-008
一、经济全球化的必然性及其实质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过程看,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是由全球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剩余价值规律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是这两个规律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求和客观反映。
从全球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要求看,全球社会生产力发展表现在新科技革命的作用上。一是新科技革命使国际分工日益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国际分工是社会分工超越国与国之间界限而形成的国际专业化生产,推动了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优化配置,从而成为生产国际化的先导。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家可以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优化资源配置,改进生产技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从中获取直接的经济利益,促进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二是新科技革命使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新科技革命在促进国际分工发展的同时,使各国之间在生产中的联系进一步密切,一些高科技产品的生产,都是国际合作的产物,特别是制造业技术、增长最快的电子机械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都是国际合作的产物,特别是制造业技术、增长最快的电子机械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产品的零部件和生产流程具有明显的可分性,使主导同一种商品可以同时分布在10几个国家和地区生产,使每个国家发挥应有的技术和劳动成本等优势,使最终产品成为“国际性产品”。三是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形成和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要有高效率的通讯和运输条件,而现代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这一条件成为可能。这就缩短了空间距离,又跨越了时间的限制。跨国公司决策者们可以在瞬间了解世界经贸发展情况,作出最有效的资源配置决策。总之,新科技革命引起了全球社会生产力的变革与发展,客观上起到了促进经济全球化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过程。
从资本主义剩余价值规律的要求看,在经济全球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剩余价值规律起到了推动作用。因为,从世界经济发展格局看,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在全球经济活动中占主导作用。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自由竞争和垄断这两个阶段,剩余价值规律不论在哪个阶段都起着支配作用,所不同的只是调节形式发生了变化而已。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由于受剩余价值规律的支配,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的方式除剥削本国雇用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之外;主要通过战争侵略来掠夺弱小国家资源,把许多国家变成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地和附属国,形成了战争全球化态势。到了资本主义垄断阶段,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认识到,获取更大利润可以不用武力方式,而改为科技信息手段也照样能达到目的,这样做还可以避免战争所造成的损失。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发达国家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采取资本输出、信息输出等方式来占领外国市场,利用全球经济资源组织生产、发展对外贸易,变过去的武力侵略为现代的经济渗透,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对于一个开放经济的国家来说,它所面临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加入经济全球化,而是如何发挥内因的力量在经济全球化争取更多的利益。世界各国特别是主要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占优势,采取了各种资产重组方式,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形成,成为最大限度地追求剩余价值的主体力量。目前,世界上有4万多个跨国公司的母公司和28万多个国外子公司,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全球生产和销售体系。这些跨国公司控制了大约占全世界33%的生产市场、70%的对外直接投资、66%的世界交易、70%以上的专利和其他技术转让,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主体。跨国公司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攫取利益最大的经济实体,是推动经济全球化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力量。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态势看,世界经济规则保护了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世界经济规则分为两个层次,从微观层次看,它主要是由少数世界上最大、最开放国家的经济体制和跨国公司在全球扩张中形成的经济规则。从宏观层次看,它主要是由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组织在各种经济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规则,如国际货币基金协定(IMF)、投资措施协议(TRIMS)、知识产权协议(TRIPS)、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以及基础电讯协议、金融服务自由化协议、信息技术协议等。凡是参与国际经济贸易活动,实行对外开放或加入相应的国际经济组织,都必须遵守世界经济规则。世界经济规则之所以能够引导、规范和保障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关键就在于:一是它为世界各类经济主体进行交易行为时提供了有关数据和操作等规程,从而降低了交易费用。二是它为世界各类经济主体提供了一种框架尺度,为经济主体跨国经营减少了未来的不确定性。三是它明确了市场经济交易活动中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界线,并力图使参与者明确认识到,如果守则就可能获得较大的效用,否则就会付出很大代价或交易成本。正因为如此,世界经济规则把资本主义国家的内因和市场经济自由化的外因有机结合起来,构造了庞大的世界经济网络,覆盖了世界经济的各个方面,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制度框架,营造了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环节的基本秩序,使各种生产要素全球化配置成为现实,从而保护和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经济全球化是各国经济在开放的条件下走向世界市场化的过程,是世界民族性或地方性在减少,而市场经济自由度在提高的过程。这就表明,经济全球化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方面都表现出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势的一些特征。
第一,生产结构具有全球化特征。生产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三个层次。(1)从产业结构方面看,主要采取组建跨国公司,实现跨国经营。当前,企业运营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公司企业走出国界,实行跨国经济,从而形成了一大批跨国公司,这些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国资源优势组织生产和流通活动,成为促进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力和主体力量。国外经济发展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经济全球化开始是由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发达国家之间通过跨国公司的并购投资,在更大的经济规模上配置世界性资源,开拓更广阔市场,更新技术,实现发达国家的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的升级。二是发达国家把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促使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吸引外资的比例从20世纪80年代的25%上升到90年代的37%。跨国公司进入90年代以后,其发展速度十分迅速,不断改变着世界产品生产和流通的格局,客观上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贸易自由化的主体。任何一个国家想游离于世界经济圈之外都是难以发展的。(2)从产品结构方面看,当代工业生产中制造的产品都成了多用产品或全球产品。例如,举世闻名的波音747飞机,由450万个零件装配而成,其生产厂家遍及6个国家,1500家大企业和15000家小企业。但人们只知道该飞机是美国波音公司制造的。正如美国杜邦公司董事长伍拉德所说,现在最终产品属于哪个国家的问题已毫无意义,真正有竞争力的产品无一不是世界性产品。(3)从生产技术结构方面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趋向全球化,生产技术结构也随着进行调整,特别是零部件与未成品的生产已高度国际通用化。每个成熟的产业部门都有自己的标准件,这是进入国际市场的必要前提。在机械制造业中,具有互换性的标准件已达到80%左右,这是现代化生产的基本原则,也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实践表明,按照国际技术标准组织专业化生产,就能使世界各国的企业融合在一个国际分工的生产技术结构体系之中。正因为生产技术结构趋向全球化,许多大公司为生产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品,不得不把生产过程分解为各个环节,并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各个环节的最终生产地点,借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最大利润。这是资本主义剩余价值规律和市场竞争规律相互作用的最终结果。
第二,分配结构具有全球化特征。分配结构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可忽视。特别是在生产结构趋向全球化过程中,分配结构全球化更加明显,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资源即生产要素全球配置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是生产结构的全球化所决定的。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范围的扩大,各国所固有的经济资源配置从国内地域性转向国外全球化,从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就可以看到这一点,分配结构全球化过程,极大地改变着20世纪后半期世界各国的经济结构,实现了巨大而畅通无阻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将各国地区资源要素和现代化产品扩散到全球,通过这种生产要素的分配把世界连结成一个关系紧密的“自由人联合体”。二是企业集团利益的全球化分配日益显现。由于生产全球化决定了跨国经营收入必须在有权力享有的企业和个人中进行分配,而不局限在某个国家或地区,从而打破了同一地区经济收入水准的封闭状态,实现经济收入调节全球化。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社会要素的分配还是经营收入的分配,都是通过货币联结起来结算与支付,因而必然要依赖于一定的金融市场,这就促使了金融也要走向全球化,形成国际金融市场,为分配结构全球化服务。金融全球化主要表现在跨国银行,目前世界上大约有40多个金融中心,设在这些金融中心跨国银行的各种机构很多,如伦敦一地就有463家、纽约241家、香港234家、新加坡183家、巴黎171家、东京137家。中国银行业比工业企业更早走向国外,1995年中国在国外的金融机构达630家,同时国外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机构在中国上海、北京等20多个城市设立了466个代表处。金融全球化的形成与发展,为分配结构全球化提供了便利条件,对生产结构全球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三,交换结构具有全球化特征。从国际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则看,交换结构包括世界贸易与投资两大部分。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以交换结构为中心的贸易自由化为特征。从国际贸易自由化过程看,WTO是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载体或组织。目前在136个成员国中,不论国家大小一律遵守世贸组织所制定的贸易自由化规则。其基本要求:一是降低关税税率。二战后期各国进口关税水平均在40%左右,乌拉圭回合结束后,所有工业品的加权平均关税水平都必须下降,发达国家从6.3%降到3.8%,发展中国家从15.3%降到12%左右。二是削减非关税壁垒。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减少了进口配额、许可证及其他行政规章制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的贸易自由化已达到90%以上。WTO保障措施协议对这种贸易自由化起到了促进作用。三是WTO的《服务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经济规则,都不同程度地推进了WTO成员国服务贸易自由化,同时为非WTO成员国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贸易自由化是实现交换中的关键因素,也是实现交换结构趋向全球化的重要体现,对生产结构全球化也同样起到了推动作用。
第四,消费结构具有全球化特征。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同时也是生产的目的。生产结构全球化必然引起消费结构的全球化。反过来,只有消费结构全球化,才有可能为生产结构全球化提供动力条件和理想空间。消费结构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随着科技信息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交换范围的扩大,在现代企业生产和家庭生活中,聚集着许多全球化产品,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性消费无论是生产性消费或是生活性消费,都显示出明显的“趋同化”。在生产性消费中,各种生产要素在世界各地都可以采购,质量认证标准国际化便于操作投产。在生活性消费中,人们的衣着、饮食、居住、交通、娱乐等消费方式已从传统的民族消费习惯转向国际大众化消费方式,如松下电器、皮尔·卡丹时装、麦当劳汉堡包、肯德基、日本精工表、好莱坞电影、法国香槟、贝克啤酒、丰田汽车等随处可见。只要有钱就能买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的消费品。这种消费结构全球化的趋势,既改变了企业和个人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又为生产、分配、交换各个环节的全球化进程提供了宏观环境,世界经济发展实践不断证明,消费结构走向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可见,生产结构规模化、分配结构一体化、交换结构自由化和消费结构趋同化,是经济全球化总趋势的四个组成部分,其中跨国经营是从产品生产上体现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资源配置是从生产要素分配上体现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国际贸易是从产品交换上体现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需求趋同化是从产品消费上体现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这些基本特征,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经济全球化的双重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世界经济出现一系列新特征,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双重影响。正如江泽民同志于1998年3月9日会见出席全国人大香港特别行政区代表团时提出:“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谁也回避不了,都得参与进去,问题的关键是要辩证地看待这种全球化的趋势,既要看到它的有利一面,又要看到它的不利一面。”(注:江泽民:《人民日报》海外版,1998年3月10日。)
首先,经济全球化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促进和协调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一是从生产方面看,跨国公司实行跨国经营,为世界各国带来了先进的管理方法与营销技巧,对本国产业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提供了示范作用,同时也为本国培养一大批优秀管理人才,对提高本国劳动者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二是从分配方面看,在世界范围内实现资源配置,有利于节约资源,有利于充分发挥资源的效用,有利于提高世界各地资源开发与保护能力。三是从交换方面看,各国贸易自由化和金融国际化,体现了国际经济关系新秩序和新要求,是世界经贸需求和价格竞争的晴雨表。它为世界各国特别是经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开放提供了经济窗口,以此来检验本国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发展是否相一致。四是从消费方面看,经济全球化改变了以往的传统消费结构、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开拓了人们的新视野,丰富了人们的新生活,人们开始学习西方消费方式,改变了自己的消费观念,给自己的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新要求,由于消费需求的新变化,对生产的物质内容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五是从科技角度看,没有科技发展,就没有全球化,科技信息是经济全球化的生命线,对经济发展中国家来讲具有巨大作用。因为科技信息是没有国界的,不论社会制度有何不同,谁掌握了它,它就为谁服务。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科技信息是无名英雄,上述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全球化趋势都有科技信息的功劳,没有科技信息就没有各个方面的全球化。其中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创新,使得信息传递极其迅速,世界经济交往变得非常快捷,巨额资金的调动瞬时即可完成,这都为全球化进程创造了条件,也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会。
其次,经济全球化也有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一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进一步扩大。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中明显占优势,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他们的获益也将超过发展中国家。这就使南北国家的发展不平衡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指标相差悬殊。这种发展不平衡性具体体现在对外贸易、科学技术力量等方面。经济全球化意味着贸易自由化的趋势也在进一步加强,但发展中国家并不能完全适应贸易自由化的要求。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一直很低,而贸易自由化将使发展中国家在今后的国际贸易中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二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世界性经济波动的可能性加大,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特别是世界金融一体化使各国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润滑的作用。但金融市场固有的投机性往往会酿成破坏性极大的金融危机,进而波及整个世界经济,使各国的经济发展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如1994年墨西哥发生的金融危机,1995年2月巴林银行的倒闭,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都对世界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充分暴露出世界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给世界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三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也全球化了,使全球经济充满了不平衡、不协调、不稳定以至危机。这种“三不”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产业和权力分配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中。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他们的经济实力和在世界中的优势地位,对别国的干预、制裁、威胁越演越烈,从而加剧了世界范围内的矛盾、摩擦和斗争。四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利益分配的不公平。全球化是一种权利的优劣序列,这种序列性特征甚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即排序靠前的发达国家以其在资源配置和游戏规则制定方面的优势来推行全球化,并使其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其结果,正如马丁和舒曼所说的,由全球化所释放的力量,不久就会有全新的解释:世界上1/5的最富有国家决定着全世界84.7%的社会总生产,他们的公民从事的贸易额占85.2%,占有世界各国国内储蓄额的85.5%。五是经济全球化拉大贫富差距。1997年,世界最富有的20%居民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86%,最穷的20%居民只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1%。20世纪90年代爆发的几次金融危机也表明,经济全球化给人们带来了发展机遇,但给发展中国家的风险要比强国大得多。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亚洲许多国家多年来积累的财富毁于一旦,而美国则是这次危机的最大受益者,大约在亚洲地区有7000亿美元流入美国。由此同时,美国还乘机大量廉价收购这些国家的一些银行、证券公司、企业和房地产等,进一步拉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
四、中国经济发展的若干对策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但对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种博奕过程。如何在博弈中成为赢家?对中国来说也是同样如此。我们只有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才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趋利避害,从而保障中国经济在开放中健康发展。
首先,确立新经济“双赢”发展观。新经济“双赢”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就是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三项要求,一是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要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他指出:“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加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国民经济素质的提高。”(注:江泽民:《中国跨世纪发展的行动纲领》,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二是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要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他明确指出:“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努力扩大产品和服务的对外竞争,优化进出口结构。坚持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进一步降低关税总水平,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完善代理制,扩大企业外贸经营权,形成平等竞争的改革环境。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和全球多边贸易体系。”(注:江泽民:《中国跨世纪发展的行动纲领》,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三是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要坚持积极合理利用外资。他强调指出:“积极合理利用外资。有步骤地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依法保护外商投资企业的权益,实行国民待遇,加强引导和监督,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更好地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完善和实施涉外经济贸易法。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注:江泽民:《中国跨世纪发展的行动纲领》,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这就是我国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重要对策。为了更好地贯彻“三项要求”,确立新经济“双赢”发展观,我们要深刻认识世界经济多极化发展和变化规律,正确分析经济全球化两重性以及对我国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同时要结合中国国情,在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更实际地把中国经济放到经济全球化中去考虑“双赢”发展问题。同时还要有正确的理想理念来指导其发展,才有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其次,建立民族产业政策体系。一是要制定保护民族产业安全与发展政策。程恩富教授认为,“要集中力量速建‘三控型’民族企业集团。所谓‘三控’,就是控股(资本)、控牌(品牌)和控技(技术),只有实行‘三控’的企业才是比较安全的民族经济。”(注:程恩富:《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之对策》,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在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在于民族产业的安全。所谓民族产业安全或国民产业安全,是指在国际交往和竞争中有该国国民拥有和控制的产业,其地位和权益可能受到外国产业影响和危害的状态。二是要制定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政策。按照WTO的规则,各个主权国家为了民族利益,对民族产业实行一定程度的保护是必要的。但长期以来,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能较快的吸引外来资本,反而对外资实行一种较国内资本更有利、更优惠的政策,即“超国民待遇”。有人说,我们现在不是在利用外资,而是被外资所利用。这种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由于外资政策的倾斜效应,导致地区差距扩大、引起不平等竞争,恶化了市场环境,甚至出现了大量的假合资和被迫合资现象。只有尽快取消这种对本国企业不利的超国民待遇,才能更好地为本国经济争取较好的国际竞争环境。三是建立中小企业适应全球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制度。因为中小企业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它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的同步提高,也容易刺激技术发明和创新。尽管投资风险大,但成本小,回报率高,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看,中小企业分三类:第一类企业适应性强,能与国际市场竞争,经济全球化大潮对它是利大于弊,这部分企业在制造业约占25%。第二类企业适应性差,在经济全球化的压力下,他们如果不能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不改变经营管理方法,不提高竞争力,就难以生存和发展,这类企业约50%。第三类企业是与全球化关系不大,主要局限在特定行业或地区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服务,这类企业约占25%。为此,国家要制定公共政策来支持和发展中小型企业,要按国际竞争的要求提高中小企业职工素质,并积极支持企业管理创新,逐步形成大企业集团来与外国企业进行平等竞争,力求在新经济“世界大战”中取得胜利。
再次,建立抗风险金融监督机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引进外资方面成效显著,到1996年底就突破了1500亿美元,成为国际市场上第二大债务国,外资在固定资产投资金融中的比例超过15%,进出口贸易总额近3000亿美元,对外依存度达40%左右。国外金融机构在华设立机构达到527家,其中营业机构达156家,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24个经济比较发达城市中经营业务。根据WTO的要求,还要进一步开放金融业,最终实现货币自由化。从俄罗斯金融体制改革的经验与教训看,金融业和金融市场的开放必须具有一定条件,关键就是要建立一个以国家调控为主导的抗风险金融监管机制,否则,对国内外投资者都会带来巨大风险。为此,一是建立一个以计划调控为主导的稳健的有竞争力的银行监管系统就可以有效地传达货币政策信号,确保金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实行有效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是非常必要的。二是坚持循序渐进的开放金融市场,加强地区之间的国际合作,抑制金融风险蔓延。因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金融体制不够健全的现象,为防范金融风险,免使本国货币受到冲击,不仅要建立更加稳健的金融基础设施,有效地发挥金融中介功能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加强地区间的国际合作和互相监督,抑制金融风险的发生和连锁反应。三是强化金融业管理素质训练,开发各种金融工具,提高经营决策能力和管理能力,减少金融开放的成本和风险,形成一个平等互利的政策导向体系。四是适当放松金融业对“混业经营”的限制。因为,国际上已经在向混业经营发展,如美国企业融资是通过股票和债券,不需要贷款,银行贷款的对象主要是自然人,基本满足流动性要求,银行已经走向个性化服务。混业经营的好处主要在于,可以发挥数据库、网络和研究机构等规模效应,降低资本运营成本。虽然中国情况与美国情况不同,但入世的规则和条件是一样的,如果这方面不统一就会影响中国金融业的竞争力。目前,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的联系和协调机制开始启动,适当放松这方面的限制,允许一些金融机构混业经营,对方便金融监管提高中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有积极意义的。
最后,建立高素质人才培养创新机制。因为,在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形势下,推动科技发展的源泉就在于创新,创新的条件在于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前世界发达国家都在探讨如何提高21世纪人才素质问题,尽管各国有各自的构想和目标,但都认为应当站在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麻省理工学院在20世纪50年代时就要求培养具有科学的工程师,现在则明确提出要培养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工程师。从中国人力资源配置状况看,我国现有人才队伍存在结构性失衡问题,主要表现在:人才总量不足,尤其是高新技术、农业、信息、金融、外贸、法律、现代管理领域人才严重不足;人才布局不合理,本部地区和大中城市人才积压和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农村乡镇企业人才缺乏的矛盾相当突出;人才整体素质不高,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等等。这种状况如不尽快改变,就难以提高国际竞争力。这就需要建立高素质人才培养机制。一要把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作为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点,以调整人才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扫除影响人才积极性发挥的体制性障碍。二是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有效机制,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三要完善对人才的激励机制和考核监督机制,为各类人才的创新、创业和发挥才能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四要建立德育引导机制。因为,德育能够调动人才的主观能动性,能够产生持久的精神动力,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标签:经济全球化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发展中国家论文; 金融结构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贸易自由化论文; 经济学论文; 发达国家论文; 混业经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