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亮
(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总院杜儿坪分院 山西 太原 030022)
【摘要】 目的:探究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1月~2015年7月收治的99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实施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对患者给予开导。结果:患者经过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后,在自测血压、了解病症与并发症以及了解运动疗法等方面明显比干预与健康教育前高;患者经过治疗后,在舒张压与收缩压方面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结论: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能够使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得到明显的改善,同时,也有助于血压的降低。
【关键词】高血压患者;心理干预;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2-0253-02
高血压属于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现阶段由于人们的饮食习惯与生活习惯都发生了改变,致使高脂肪以及高蛋白饮食明显增加,运动量却明显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呈现上升的发展趋势,对高血压的控制已经成为医学者需要进一步探究的课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探究,具体情况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1月~2015年7月收治的99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0例,女39例;年龄34~80岁,平均(55.3±2.5)岁。临床分期:55例Ⅰ期,占55.56%,28例Ⅱ期,占28.28%,16例Ⅲ期,占16.16%。
1.2 方法
1.2.1心理干预
心理护理在护理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与药物治疗与基础护理工作的联合应用,能够促使护理效果的明显提高。高血压患者绝大部分都存在紧张、抑郁等心理状态,因此,对患者采用心理干预十分必要。(1)护理人员勤到病房中与患者进行交流。对患者的社交心理需要充分了解;对患者的性格特点给予充分的掌握,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指导其与家属、亲人以及朋友间的关系,与患者家属更好的交流,以此换取其对患者的心理鼓励;一旦发现患者存在心理问题,必须及时其采取心理干预;(2)最大程度的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病区内保证干净与整洁,温湿度适宜,使人呼吸顺畅,强化病区内的生活气息,具有一种温馨与舒适感。还可以在在增设相关娱乐设施;(3)多以鼓励的方式与患者沟通,告知患者通过积极的配合治疗,能够促使血压更为稳定,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出现。
1.2.2健康教育
(1)通过对患者具体病情与心理特点的了解,选择对应的健康教育方法,制定较为全面的健康教育计划。并对患者实施高血压预防与治疗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使患者对高血压的防治与预后情况有进一步的认识,促使其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2)根据科学的用药使血压控制在标准范围内,使患者的焦虑与恐惧等情绪得到明显缓解。并将高血压有关医疗知识进行讲解,使其意识到高血压需要长时间的治疗,促使其治疗依从性与持久性的明显提高,加强抗病的信心。(3)因为血压存在波动性,需要对血压进行多次测量,并判定是不是持续性。指导患者自行测量血压,叮嘱其在出院后自测,便于对药物的疗效进行评估,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4)将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给予及时的纠正,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参与活动;强化运动指导工作,可以选择散步、健身操以及慢跑等运动,根据自身病情的具体情况逐步增加运动强度,注重劳逸结合,不可做强度较大的工作,加强血液循环,促使肌体抗病能力的不断提升。
2.结果
2.1全部患者护理前与通过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后的效果
在进行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前,能够完成自己测量血压的有20例患者,占据总例数比例为20.20%;对病情了解的有37例,占据比例为37.37%;对病症及并发症了解的有65例,占据比例为65.66%;能够掌握饮食控制知识的有50例,占据比例50.51%;对运动疗法了解的患者有32例,占据比例为32.32%。而护理后,能够完成自己测量血压的有87例患者,占据总例数比例为87.88%;对病情了解的有82例,占据比例为82.83%;对病症及并发症了解的有87例,占据比例为87.88%;能够掌握饮食控制知识的有95例,占据比例95.96%;对运动疗法了解的患者有91例,占据比例为91.92%。由此可以看出,护理干预的效果比较突出,护理后患者各项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较高。
2.2 全部患者护理前与护理后血压的变化情况
治疗前,患者舒张压(96.09±9.79)mmHg,收缩压为(164.10±16.86)mmHg;治疗后患者舒张压为(77.09±5.53)mmHg,收缩压为(96.53±7.66)mmHg。表明经过治疗,患者的血压情况得到很好的控制效果。
3.讨论
高血压在中老年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并且,由于年龄增大,其发病率与严重程度也会原来越高。目前,高血压的发病率逐渐呈现年轻化的趋势,这是由于我国居民的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与生活习惯导致的。根据相关报道显示,根据对高血压患者的情绪状态的深入分析,发现绝大部分的患者都极易出现紧张、猜疑等不良情绪,自身的减压能力较弱,说明情绪与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具有紧密的联系。首先,不良情绪会导致血压的升高水平明显加重,严重时还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根据对高血压患者的情绪状态的充分分析,绝大部分的患者都存在紧张焦虑以及猜疑等不良心理,自我缓解压力的能力不高,说明情绪与高血压的出现存在紧密联系。因此,在护理中作中必须对心理干预措施给予充分重视,耐心的沟通与交流,营造良好的病区生活环境,使其在治疗期间掌握心理调节方法,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加强自身职业素质与技能的提高,这样才能促使治疗效果的明显提高。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病症及并发症等信息的掌握,同时对于患者的血压控制,具有较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能够使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得到明显的改善,同时,也有助于血压的降低。
论文作者:郭亮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9
标签: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高血压论文; 血压论文; 高血压患者论文; 比例为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