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陈果,谭彦卿

BIM技术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陈果,谭彦卿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贵州省 550081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BIM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并在道路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较于其他工程,市政工程施工涉及范围较广、施工较为复杂,增加了市政工程的施工难度。在建设市政工程中,若合理使用BIM技术,可提升市政工程建设效率及建设质量。本文阐述了BIM技术及其优势,分析了BIM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创新应用。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BIM技术;创新;应用

引言

当前,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也开始逐步向复杂方向发展。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是实现最终目标的重要环节。实现业主意图,将设计目标结合现场实际正确高效实施,是市政施工单位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在此基础上,控制项目进度、管理施工现场安全,准确计算工程量,实现企业合理利润。BIM利用数字信息化技术,进行三维模型建设,构建简单的信息库,通过虚拟三维工程模型,提前预见到项目施工的关键节点,减少了不必要的返工,提高了工程施工效率,增加了项目利润。

1 BIM技术分析

BIM技术在国内统一翻译为建筑信息模型,对建筑设施项目的物理特点和功能进行数字化刻录,实现了知识资源共享。其作为知识资源的共享平台,可以为建筑和道路设计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在道路建设和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BIM技术都可以完成工程数据的加入、提取、更新和修改,从而实现道路设计的协同化作业。BIM设计包括资源、行为、交付三个基本内容,设计单位要明确相关的设计标准和实践内容。BIM技术实现对数字信息的集成和应用,将市政道路的设计和建造进行数字化处理,从而提高工程设计的精确性。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讲,BIM技术是一种数据化的工具,其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实现对各种工程项目信息的整合,通过模型的方式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传递。BIM技术贯穿于项目的整个阶段,在后期的项目维护和生命周期检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技术人员借助BIM技术能够对工程设计信息进行全面的统筹,有助于设计团队实现快速的数据处理,对各种设计数据做出正确的理解和处理。

2 BIM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创新应用

2.1前期规划阶段

在道路工程的前期规划中,GIS+BIM发展模式是一个重要方向。利用GIS空间地理信息分析功能以及BIM专业精确化建模,使项目与周围环境相结合,依据实情进行合理正确的决策设计。重庆港城工业园区B区路网工程运用GIS+BIM模式,使路网与周边环境完美融合,提升工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降低项目的造价成本。但是,目前GIS+BIM模式仅处于初级阶段,需提前采集GIS信息导入BIM软件中再进行设计,或者先将BIM模型建立后再导入GIS平台进行查看,无论哪种方式都无法达到GIS和BIM实时信息结合,并且文件导入导出效率极低,可能还会出现模型信息缺失或者不兼容的情况,因此BIM+GIS发展模式仍具有很大空间。

2.2实现道路设计的协调

协调性是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关键所在。市政道路设计和建设较为复杂,要综合考虑对城市交通、地下电缆和排水设施等的影响,因此市政道路设计要协调不同施工场地的要求。在市政道路建设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需要及时协调和补救的问题,这就要求设计单位能提供详细的设计资料,明确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关键点和特殊线路布置。而BIM技术能够提供全面的设计数据,其作为数据存储平台载体,以道路设计模型的方式将各种专业的问题进行呈现,并实现数据计算和协调,从而有效解决道路施工的问题,如道路开挖和地下排水管网的协调,道路路基处理和地下水分布的协调,道路施工和周围环境保护的协调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施工阶段

2.3.1与设计环节衔接

在多方会审以及图纸交底时,设计单位可应用BIM技术使施工图设计可视化并对关键或者复杂的单位工程进行施工模拟。同时,施工单位还可应用BIM技术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优化施工组织设计。BIM技术的应用使施工单位能够确切领会设计理念,精准施工。但由于目前BIM技术的问题,设计阶段模型在施工阶段不可使用,需施工单位另行建模,而施工单位BIM技术型人才储备相对缺乏。同时,道路模型不同于建筑模型,其线性特征、形状不规则,空间抽象简化程度高,导入类似于LumenRT的软件进行模拟,效果不佳。因此,应加快完善BIM施工模拟技术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2.3.2基于协同信息数据共享的质安管理

市政工程施工时,由于其施工区域广、涉及的专业多和作业人员水平高低不一等综合因素,对于项目的质量和安全管理不易实时把控,往往现场发现质安问题,需要逐级联系或者回项目下方整改通知单,不仅耽误时间且效果不一定理想,而基于协同信息数据共享的质安管理就较为方便和快捷,其原理为项目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发现质安问题,即可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在共享数据平台上发起质安任务,将具体问题以图片、文字、录像和语音等方式添加到任务中,并指定相关责任人限时限方式完成整改,任务发起成功后,相关责任人就会收到提醒信息,然后督察落实问题,最后在限时时间内完成自己负责的相关整改,并提交任务发起人审核。整个流程高效、便捷和有追溯性。

2.3.3进度控制

在BIM建模的基础上加入时间要素,形成4D模型施工模拟,在项目总进度计划的基础上,建立多层级进度计划。比如项目总进度计划、年进度计划、季进度计划、月进度计划、周进度计划等。在构建多层级进度计划过程中,根据设计方案结合施工方案进行优化。通过4D施工模拟,可以对工期长、处于关键线路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针对性研究,还可以根据不同项目参与方的需求,对某个问题对工程项目工期的影响进行专项模拟。在一般情况下,最少可以提前一个月对施工技术方案中最为复杂的关键部位进行4D模型施工模拟,并在实施过程中,对实际施工进度和计划进度进行对比,进行偏差控制,完成施工进度的动态控制。

2.4运维阶段

BIM技术在运维阶段的应用是将BIM技术与运营维护管理系统相结合,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防范,对相应的空间、设备等进行科学管理,从而降低事后运营维护成本。例如项目交付时,用BIM模型代替繁琐的图纸让主管部门了解项目的完整信息,并且及时解决后期出现的问题。但是由于承包方对于运维阶段的忽视,道路BIM技术在这方面的发展相对落后。虽然有类似于南宁市BIM技术运用管理云中心这样的尝试,但是BIM技术在运维阶段仍存在数据实时共享、传递、推送、更新、交互不足以及端口不兼容的情况,并且仅可在PC端操作,未普及到Web和移动APP端口,使得运维管理的便捷性没有得到最大程度体现。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基于BIM技术在建筑行业中应用日益广泛,而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BIM技术,对保证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效率、施工质量和控制施工工期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运用BIM技术,还可以提升项目的综合管理水平。目前在市政道路项目中应用BIM技术还不够系统化和标准化,故对BIM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还将不断地完善和提升。

参考文献

[1]郑意忠.BIM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四川水泥,2018(06):48.

[2]李昆冈,程生平,李瑛.BIM在道路提升改造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02):183-185+215+22.

[3]刘芳,彭来,梁承龙,等.基于BIM技术的施工安全信息化管理应用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2018(12):173-176.

论文作者:陈果,谭彦卿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  ;  ;  ;  ;  ;  ;  ;  

BIM技术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陈果,谭彦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