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医院脑外科 江苏淮安 223300
【摘 要】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方法:分析155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护理经验。结果:基本治愈98例,好转34例,死亡13例。结论:对颅脑外伤患者在病情和细致前面的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和患者生命质量。颅脑外伤病情复杂、变化快,易引起不良后果,部分病人需手术治疗。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颅脑外伤患者145例,先总结如下。
【关键词】颅脑外伤;术前护理;术后护理
1临床资料
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颅脑外伤患者145例,本组男96例,女49岁,年龄8岁-70岁。单纯性颅脑外伤101例,复合型颅脑外伤44例,其中重型颅脑外伤78例,交通事故49例:基本治愈98例,好转34例,死亡13例.
2术前护理
2.1意识障碍
根据GCS昏迷计分法[1]来判断意识障碍的程度。定时检查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昏迷病人应取侧卧位并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为防止舌后坠,必要时协助医师行气管切开术,缺氧者给氧气吸入。在意识障碍期间,应专人护理,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必要时遵医嘱用镇静剂。保持病室安静,限制探视,以减少刺激。昏迷者应尽是,遵医嘱给予静脉补液及鼻饲。加强生活护理,常翻身拍背,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尿潴留或尿失禁病人,需留置导尿。遵医嘱给予脱水、止血、抗感染及营养脑组织的治疗。
2.2颅内压调节能力下降(颅内压增高)
观察病人颅内压的变化,测脉搏、呼吸、血压以及意识和瞳孔的变化,注意预防脑疝的发生,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无休克、昏迷者取头高位,床头太高15°~30°角,以利于血液回流,减轻脑水肿。保持病室安静,避免过多刺激。保持病人情绪稳定,头部制动。给氧气吸入。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及营养脑组织药物。伤后24小时内进食易致呕吐故应禁食。向病人解释头痛的原因和治疗措施,减轻病人的恐惧,指导病人使用提高耐受力的方法或遵医嘱使用地西泮镇静,并观察用药后效果。呕吐,应注意呕吐的次数、性质,并及时清除呕吐物。呕吐频繁应禁食,由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2.3有损伤的危险
护理人员对病人可能发生癫痫病应掌握其先兆,事先做好预防和准备措施,如采用床档,床头放枕头、按时给抗癫痫药以预防发生。发作时应有专人护理。将病人头转向一侧或使之侧卧,并松开颈部衣领,及时吸出气管内分泌物,以防止误吸或窒息。如呼吸停止,即行辅助呼吸。癫痫发作频繁,遵医嘱用药。注意观察癫痫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和程度。
2.4有感染的危险
向病人解释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密切观察有无颅内感染表现。观察体温变化,若体温异常,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处理。因颅底骨折可能伴有脑组织损伤,故应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情况等的变化。病房空气消毒每日2次,严格控制探视人员,减少感染源。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5°~30°角,维持此卧位至脑脊液漏3~5日。脑脊液耳漏应卧于患侧,其目的是借重力使脑组织贴近颅底硬脑膜漏孔处,使进漏口粘连封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知识缺乏
鼓励病人提出有关问题,并给予满意的解释。恰如其分地向病人介绍有关知识,如头部损伤类型、自己的病情,治疗措施、护理计划、预期的结果等。脑震荡病人伤后意识恢复后,要避免暗示病人有发生脑外伤综合症的可能。鼓励病人积极锻炼身体,树立完全可以治愈的信心。向病人解释限制探视的原因,即为了减少传染源,避免兴奋引起颅内压增高及血压升高。
3术后护理
3.1一般护理
开颅术一般为全麻,体位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引起窒息。每15 min~30 min测血压、脉搏、呼吸各1次。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注意引流管是否通畅,按医嘱合理调节输液滴速,注意保暖。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血压、意识、瞳孔等,观察72 h,稳定后再酌情根据医嘱观察。意识变化是判断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用生理盐水或双氧水或甲硝唑液清洗口腔2次/d,张口呼吸的患者,用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口腔,避免口腔炎及黏膜溃疡的发生;预防褥疮:颅脑损伤由于昏迷时间长,易发生褥疮,可使用充气式褥疮垫,勤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换床单;预防泌尿系感染:注意无菌操作,每天更换引流尿袋,降低泌尿系感染率。通过对话、呼唤、给予痛觉刺激,有无咳嗽及吞咽反射,以及睁眼和眼球转动来判断意识障碍程度;对瞳孔的变化观察,正常瞳孔2 mm~5 mm,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术后患者24 h后若出现瞳孔一过性缩小,很快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伴有意识障碍加重,很可能是术后颅内继发出血,应及时报告医师。另外,如血压逐渐升高,脉搏慢,呼吸深慢,提示颅内高压;呼吸有鼾声、叹息及抽泣样呼吸提示病危;体温升高提示体温调节中枢障碍;偏瘫及反射消失,提示对侧脑组织受压;四肢瘫痪提示广泛脑组织挫裂伤或脑干损伤,发现异常应寻找原因,警惕是否为术后颅内压增高所致。
3.2清理呼吸道无效
全麻未清醒取平卧位,头转向一侧。清醒后,血压平稳抬高床头15°~30°角。意识不清伴呼吸道不畅、呕吐、后组脑神经损伤、吞咽障碍者,宜取侧卧位,以利咽喉及口腔分泌物引流,防止误吸和窒息。观察体温变化。观察肺部症状与体征,呼吸频率、节律是否正常,呼吸音是否清晰,以及缺氧程度。若病人烦躁不安、有紫绀及呼吸困难应查找原因,舌后坠者,用舌钳将舌牵出或放置口咽腔通气管。清醒者鼓励其进行深呼吸、咳嗽排痰,定时给病人叩拍背部活动受限者应定时翻身。痰液粘稠可给雾化吸入或遵医嘱给祛痰药物,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有明显呼吸功能障碍者,应及时用呼吸机辅助通气。
3.3.躯体移动障碍
加强基础护理。向病人解释因疾病或手术引起躯体活动障碍的原因。因切口疼痛影响活动时,应给予心理安慰,取舒适卧位,介绍疼痛的规律,嘱病人要适当忍受,帮助病人转移注意力,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止痛药。在缓解期间,安排翻身、床上肢体活动等。如轻者术后24~48小时即可开始进行肢体被动活动、局部按摩,防止肌肉猥琐和关节强直,随着病情的好转可在床上进行主动改变体位及适当活动,进一步主动坐起,下床活动,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和量,以恢复活动能力。
4健康指导
遵守探视制度,控制探视人员,减少疾病传染机会,同时避免言语刺激。家属不允许在病室内吸烟。脑震荡病人需卧床休息1~2周。脑外伤后如有头痛、头昏、失眠、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应进行对症治疗及心理疏导,积极锻炼,树立治愈信心。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如鱼、瘦肉、鸡蛋、蔬菜、水果等)为宜。注意劳逸结台,保证睡眠,可适当的进行户外活动(颅骨缺损者要戴好帽子外出,并有家属陪护,防止发生意外)。告之患者颅骨缺损的修补,一般需在脑外伤术后的半年后。按医嘱服药,不得擅自停药,出院后一个月门诊随访。加强功能锻炼,必要时可行一些辅助治疗,如高压氧等。
5总结
颅脑外伤是常见的急症,具有并发症多,病情危重的特点,对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来说需要长期治疗,颅脑外伤患者存在意识障碍,不良的护理措施,所以加强术前,术后的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
参考文献:
[1]陈孝平,王建 平,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96-197
[2]王水玲,颅脑外伤后颅内血肿的综合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7(15)142
论文作者:徐凤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2
标签:颅脑论文; 外伤论文; 病人论文; 医嘱论文; 患者论文; 意识论文; 呼吸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