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论文_杨医娜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论文_杨医娜

杨医娜

(河北省巨鹿县医院,重症医学科;河北邢台 055250)

【摘要】通常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的 ICU 患者的病情较为危重,且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卧床休息,不仅容易促使其机体内的血液始终处于高凝状态,还容易导致其静脉血流发生滞缓的现象,从而大大增加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 的发生率。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干预;ICU 实施 CRRT 患者;肢深静脉血栓;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262-02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CRRT) 作为一种连续性血液净化新技术,通过弥散、对流和吸附,进行水分清除、溶质交换、炎症介质清除,近年来成为危重病领域脏器功能支持治疗的一项重大突破,其应用已经从最初治疗单纯急性肾衰扩展到各种临床常见危重病的救治。

一、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 ICU 实施 CRRT 治疗的 48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男 25 例、女 23 例,年龄 19 ~ 68( 49. 49 ± 5. 19) 岁,平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态( APACHEⅡ)评分( 23. 49 ± 6. 19) 分。选取 ICU 实施 CRRT 治疗的 48 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男 26 例、女 22 例,年龄 18 ~ 67 ( 49. 52 ± 5.21 ) 岁,APACHEⅡ评分( 23. 51 ±6. 24) 分。纳入标准: 患者具有 CRRT 治疗适应证,长期卧床,血液净化通路采用股静脉留置单针双腔导管,连续性血液净化机。排除标准: 具有 CRRT 治疗禁忌证,CRRT 治疗时间<24 h。两组患者性别、年龄、APACHEⅡ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2.护理方法。一是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向神志清楚的患者解释 CRRT 治疗方法、过程、注意事项、重要性与必要性,对于神志不清的患者完善家属的心理准备,采用约束带约束患者并遵医嘱给予镇静处理。常规给予翻身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改变。局部观察肢体活动、皮肤温度、色泽与肿胀程度,定期采用卷带尺测定双侧下肢周径,检查小腿肌肉、腘窝、腹股沟下方股静脉处是否有压痛症状,Homans 征,观察是否合并浅静脉曲张,定期完善 D - 二聚体检测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二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 列举成功治疗案例,针对性说服患者及其家属,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治疗期间对神志清楚的患者采用意念转移与放松疗法,以降低患者恐惧心理,提高治疗依从性。②体位护理: 根据股静脉生理解剖位置外旋外展 45°,抬高下肢 30°,中凹卧位,床头抬高 30° ~ 45°。抬高上半身 15°,下肢抬高 30°。③健康宣教: 向神志清楚的患者及其家属讲解 DVT 病因、常见症状、危险因素与严重性,提高警觉性。嘱患者戒烟戒酒,提倡低糖、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高热量与高维生素饮食,多食水果、多饮水,以降低血液黏稠度,说明早期下床活动的重要性。指导神志清楚的患者床上下肢肌肉放松收缩运动,根据病情状况实施关节训练与搀扶下床旁活动。④空气波护理: 遵医嘱采用双下肢空气波120 mm Hg 压力治疗, 15 min,2 次/d。治疗期间,严密观察患者双下肢温度、色泽与肿胀程度,对于合并任何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并采用相应的处理措施。对于合并肢体重度感染、出血倾向、大面积皮疹与大面积溃疡者禁止采用双下肢空气波压力治疗,应加强体位与早期下床活动护理。⑤针灸护理:辅助康复医师完成针灸治疗 10 ~ 15 min,1 次/d。⑥下肢穿医用弹力长袜,并予功能训练护理: 配合神志清楚的患者,指导实施肌肉等长收缩、足趾小关节屈伸活动、踝关节屈伸活动、踝关节主被动活动,直腿抬高运动、足蹬运动,5min,4 ~ 5 次/d,主动翻身 2 ~ 3 h /次,患侧肢体禁止直腿抬高运动及足蹬运动,以免影响血滤机的正常运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昏迷不醒的患者,取仰卧位,护理人员一手托住膝关节后侧,一手托住足跟行髋膝关节屈伸活动、踝关节内外翻活动、足趾小关节屈伸活动、协助翻身 2 ~ 3 h /次。

3.观察指标。①下肢肿胀与 DVT: 每日定期定部位测定双侧下肢周径,评估下肢是否肿胀,对下肢肿胀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下肢 DVT,比较两组患者下肢肿胀与 DVT 发生率。②股静脉与腘静脉血流速度: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股静脉与腘静脉血流速度,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股静脉与腘静脉血流速度的差异。③护理满意度: 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主要涵盖“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满意度= (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总例数× 100%。

4.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18. 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行χ2 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 x ? s 表示,行 t 检验。以 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股静脉与腘静脉血流速度比较,研究组干预后腘静脉与股静脉的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 P <0. 05)。

三、讨论

随着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CRRT 已广泛应用于 ICU 治疗中,其临床疗效满意,是多种危重症疾病救治的重要辅助手段。CRRT 是指将透析液血流速度与缓慢血流速度经对流、弥散等方式交换溶质与清除水分[3]。CRRT 通过输入置换液替代肾小管重吸收功能; CRRT 通过纠正机体水电解质平衡与酸碱平衡紊乱,有效清除炎症介质; CRRT 通过模仿肾小球滤过功能清除血液中的水电解质及其代谢产物,从而改善 ICU 患者的病情状况。但由于 ICU 患者长期卧床、静脉血流滞缓与血液高凝状态等原因容易增加下肢DVT 的发生风险。下肢 DVT 是指下肢深静脉内血液凝结异常导致静脉管腔阻塞,静脉回流异常的疾病综合征。目前,随着饮食结构与人口老龄化的改变,下肢 DVT 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如不及时治疗,则容易导致慢性深静脉功能障碍,甚至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我院实施 DVT 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其在降低下肢肿胀、下肢 DVT、股静脉血流速度、腘静脉血流速度与护理质量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针对性护理干预患者下肢肿胀与 DVT 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患者( P < 0. 05) ,护理后,针对性护理干预患者股静脉血流速度、腘静脉血流速度的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患者( P < 0. 05) 。同时,针对性护理干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患者( P < 0. 05) 。针对性护理干预主要涵盖心理护理、体位护理、健康宣教、针灸护理、双下肢空气波压力护理与功能训练护理等。其中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护理操作的配合程度,降低 DVT 风险; 体位护理有助于促进下肢深静脉回流,减轻下肢肿胀,避免深静脉回流受阻,嘱 DVT 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禁止按摩患侧肢体,避免血栓脱落导致肺动脉栓塞,避免下肢血管穿刺。双下肢空气波压力治疗通过对下肢周期气囊挤压,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流阻滞,预防DVT 形成。针灸与功能训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从而预防 DVT。针对性护理干预对 ICU 实施 CRRT 治疗的患者下肢 DVT 具有重要的预防价值。ICU 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CRRT) 的患者由于病情较为严重,长期卧床休息,血液高凝状态,静脉壁损伤与静脉血流滞缓是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 的危险因素。针对性护理干预通过显著改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从而降低 DVT 发生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 临床诊疗指南: 重症医学分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178 - 180.

[2]佘小银,张海波,穆菊香. 持续肾脏替代治疗在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的早期应

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17(21): 94 - 96.

[3]徐喜媛,杨敬平,姚翠玲.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非肾性危重患者的疗效及安

全性研究[J]. 中国综合临床,2016,26(5): 518 - 521.

论文作者:杨医娜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3

标签:;  ;  ;  ;  ;  ;  ;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论文_杨医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