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内黄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河南 安阳 456300)
【摘要】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孕妇血栓前状态标志物检测结果。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妇产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收治的45例妊娠糖尿病孕妇为观察对象,同时,分别选择45例正常非妊娠和正常妊娠观察对象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三组观察对象血栓前状态标志物检测结果。结果:GMD组观察对象D-dimer、p-选择素、TpP、TAT、FPA和vW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和正常非妊娠组(P<0.05),而其PC水平则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和正常非妊娠组(P<0.05)。结论:正常孕妇只有在妊娠晚期才会出现PTS,而妊娠糖尿病孕妇则存在典型的PTS现象,所以,孕妇产前检查中应加入纤溶功能和凝血功能等糖尿病筛查指标,从而促进孕妇预后的改善。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孕妇;血栓前状态标志物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6-0159-02
妊娠糖尿病(GDM)指的是妊娠过程中出现的糖代谢异常症状,产妇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通常在2%~5%之间,该疾病的发生容易诱发产妇头痛、泌尿道感染、早产、羊水过多、死胎、新生儿呼吸窘迫症候群、新生儿血糖过低或是先天性畸形等疾病,进而对产妇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并阻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血栓前状态指的是机体内血液流变学、血小板、纤溶、抗凝、凝血和血管内皮等方面出现的改变,这一状态的出现会打破抗凝与促凝之间的平衡,进而导致患者机体出现血栓形成的病理改变。本次医学研究就对妊娠糖尿病孕妇血栓前状态标志物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妇产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收治的45例妊娠糖尿病孕妇为观察对象,产妇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35岁,平均(27.5±6.2)岁,其50g葡萄糖筛查结果为1h后血糖值高于7.8mmol/L,且符合《妇产科学》中规定的GDM诊断标准。同时,分别选择45例正常非妊娠产妇为正常非妊娠组,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38岁,平均(28.2±7.2)岁,以及45例正常妊娠产妇为正常妊娠组,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35岁,平均(26.3±4.2)岁,三组观察对象均接受X线片和B超检查,结果证实其激素、血脂、肾功能和肝功能完全正常,无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研究前15d内未接受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1个月内未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由此可见,三组观察对象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观察对象均于清晨抽取2份空腹静脉血,将其中一份置入装有0.109mol/L浓度的构穆酸钠中,利用1:9全血比的专用抗凝凝血试管进行保管,轻轻摇晃直至均匀混合,通过每分钟3000r的速度进行15min的离心处理,后对上层清液进行收集,并将另一份血液样品置于试管中,分离血清后,即时进行CRP和空腹血糖监测。本次医学研究所用检测设备为日本HITA-CHI7070A多功能智能血液凝聚仪以及国产TYXN一6 CIROPLATEREADER全自动酶标仪,配套试剂盒由上海太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通过比色法对比分析不同观察对象的D-二聚体(D-dimer)含量、血栓前体蛋白(TpP)、蛋白C(PC)、纤维蛋白肽A(FPA)、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P-选择素(P-Selec-tin)、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等指标结果,两组观察对象血小板聚集率(PAGT:MAR)在检测时诱导剂取ADP。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医学研究通过SPSS 17.0软件分析和处理所得数据。计数资料通过χ2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通过(x-±s)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和表示,其他数据资料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处理,如果所得分析结果P<0.05,可以证实两组数据资料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2.结果
GMD组观察对象D-dimer、p-选择素、TpP、TAT、FPA和vW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和正常非妊娠组(P<0.05),而其PC水平则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和正常非妊娠组(P<0.05),三组观察对象血栓前状态标志物检测结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多种复杂因素所致的代谢紊乱综合征,该疾病的发生会对患者机体脏器造成严重损害[1]。妊娠期间女性生理状态相对较为特殊,机体血管内皮细胞存在较强的凝血、功能、纤溶状态等变化,因此,妊娠糖尿病孕妇的血栓前状态标志物检测,对于其妊娠期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vWF是一种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的大分子糖蛋白,也是血小板糖蛋白Ⅰb、Ⅱb、Ⅲa受体的一种,在人体发生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后,内皮细胞中的vWF会逐步融入血液中,并附着于血小板上,且集中出现在发生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部位,最终诱导血栓形成,而这也是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主要诱发原因[3]。GDM患者血浆p-选择素和vWF水平会明显升高,而这也是内皮细胞损伤的主要评定指标,受到过度激活的血小板,其凝血活性会大大提高,进而导致血栓的最终形成。D-dimer是一种纤溶酶对交联纤维蛋白降解后的产妇,也是一种临床常用纤溶酶活性监测标志物[4]。TpP是一种血栓不溶性纤维蛋白直接前体,其上升状态是急性血栓形成的主要监测指标[5]。PC是一种肝脏形成的依赖于维生素 K的天然抗凝蛋白,会被凝血酶激活,进而达到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TAT、FPA对于机体凝血系统被激活、凝血酶合成具有较高敏感性[6]。
综上所述,妊娠糖尿病孕妇接受血栓前状态标志物检测,能够对其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进而为疾病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可靠依据,因此,产科临床医师需要从妊娠糖尿病的综合预防措施着手,加大血栓前状态的控制力度,从而降低妊娠糖尿病孕妇血管病变和血栓形成发生率的降低。
【参考文献】
[1]李燕,韩志萍,王芳等.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母血中抗磷脂抗体及血栓前状态变化的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3,7(18):8221
[2]王颖英.妊娠糖尿病孕妇血栓前状态标志物检测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1):69-70.
[3]娄红.妊娠糖尿病孕妇血栓前状态标志物检测分析[J].临床医学,2014,34(11):84-85.
[4]张祖平,张德忠.妊娠糖尿病孕妇血栓前状态标志物检测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0(2):354-355.
[5]马林,朱成琴.妊娠糖尿病孕妇血栓前状态标志物检测的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4):80-81.
[6]陈贵村.妊娠糖尿病孕妇血栓前状态标志物检测的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27):110-111.
论文作者:李艳利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2
标签:血栓论文; 糖尿病论文; 孕妇论文; 状态论文; 内皮论文; 标志物论文; 对象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