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应用
1 电力计量的概述
电力计量是一项为电力供需双方提供服务的电力企业工作内容,通过电力计量电力企业会获得详细数据,为电力企业的经营和用户用电量的核算提供支持,既可以保证企业的经营效益,又能够保证电力资源用户的权益,帮助用户了解用电信息,防止电力资源使用过度超出现象,有助于避免资源浪费问题。而电力计量也是电力企业进行产品销售量统计的平台和系统,尤其是在新形势下,要想落实对电力资源的计量工作,不仅需要具备相应的管理和操作系统,为进行各项工作提供支持,而且还应具备高素质和高超技能的工作人员,这样才能保证电力企业计量工作的安全稳定执行。
但随着科技、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电力企业在开展电力计量工作时,如果继续使用以往的管理经验、计量技术、仪表质量等,影响了工作的效率,还不利于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不仅降低了了电力计量工作数据计量的准确性,而且还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电力企业发展的需求,因此,为了保证企业的社会服务性,就应加强对新形势下电力企业电力计量工作的了解,并使用相应的措施,提高电力计量的效率,满足电力市场的发展需求。
2 电力计量技术的管理现状透视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力供应紧张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城市,这一问题更为明显,可以说,电力能源的短缺已经制约经济的发展。电力的生产与利用不单纯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经济问题。一段时期以来,我国的电力计量在提高用电效率、安全生产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是随着电力计量技术的不断推广,一体化的电力计量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力计量设备管理中,并逐步朝着应用化、系统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因为良好的电能测量技术对整个电力系统经济体制及技术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一体化的电力计量技术的推广、完善和发展,极大地减轻了电力计量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水平,实现了电力企业效益和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另外,全世界都在提倡节能减排,电力计量智能化、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我国电力系统的全面升级与发展。电力计量设备对于办公自动化、供电销售、设备安装调试、人力资源配置、财务管理、生产调度以及智能管理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客观地讲,我国经济发达城市无论是人均耗电量还单位建筑面积耗电量均高出发达国家近2倍。因此,建立检测大型公共建筑的耗能平台需要智能电能表的广泛应用,而传统的电表作为单纯的计量装置则无法完成此任务。所以电力计量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实现高效、安全等电力系统管理目标以及电力企业产品销售信息化、设备管理自动化、生产管理智能化等目标的实现。
3 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的措施
3.1 完善电力计量管理体系
规矩是保证工作能够高效完成的一个重要保证,对于电力企业来说,要想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经营和管理能力,需要制定一整套完善管理制度体系。结合电力企业计量管理工作中需要在原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梳理,简化冗杂的制度条款,将不适合现代电力企业发展的管理制度尽快废除,改进和完善电力计量管理制度体系。实现电力计量工作的全过程、动态化、全方位立体化的管理,并且要保证监督整个管理过程,从而保证电力计量管理工作的透明性、公开性和公正性,让社会大众全面参与到企业管理工作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还要对电力计量管理的相关制度进行完善,强化电力计量管理工作能力,将成绩和管理人员的薪酬联系起来,切实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健全企业管理系统的考核评价制度,从而全面提升电力计量标准化的管理质量和水平。
3.2 加强对新技术的应用
应用新技术是提高电力计量管理水平,实现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电力企业的管理部门在开展具体工作过程中,应高度重视电力计量人员的培养工作,通过采用技术培训,切实提升电力计量人员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水平,确保电力计量工作能够高效开展。在应用全新电力计量技术过程中,需要企业持续加大对这方面的投入和引进力度,积极鼓励研究人员开展深入的研究区,并持续加强技术和科研经验交流,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为新技术研究和转化奠定坚实基础。在电力计量技术应用和发展过程中,企业应高度重视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通过不断加强新的科学技术研究,切实改善电力计量设备的运行效率,最终提高计量结果科学性和准确性。
3.3 对电力计量方式与装置进行综合分析,提升电力计量精确性
选用合理的连线方式能够有效减小电能计量的误差。为了更好的提高计量的精度,应选择合理的计量点,以减少互感器二次负载和二次回路损耗现象的发生。同时,还需要合理选择电流互感器变比,尤其是对于较强的负荷。为了确保互感器处于高精度的运行,可选择多抽头的电流互感器。此外,还要对综合计量误差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还要进一步做好电能表、互感器的周期性校验工作。
3.4 新形势下电力计量在电力计量人员上的标准化管理与应用
新形势下电力计量人员的标准化管理与应用,笔者认为应该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提高电力计量人员的专业性能力与基本素质,加强电力计量人员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学习,明晰当前电力计量产品的新品种与发展趋势,合理将电力计量新技术运用到电力计量工作中;二、规范电力计量人员的服务标准,明确规定电力服务人员进行计量工作时的正确态度、责任意识、服务理念,建立健全营业室服务、服务制度及业务流程、收费标准、维修及装拆服务、抢修抢险服务及服务监督等服务标准及奖罚标准;三、面向广大用电群体开展电力计量宣传工作,发挥电力计量人员的专业知识,促使用户清楚了解到电力计量的必要性,以此全方位的完善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与应用体系。
4 结语
所谓的电力计量是电力企业和电力用户进行联系的主要环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电力企业的日常管理水平及企业信誉。一般来说电力计量工作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电力计量设备,因此电力计量设备的精确性直接关系到这项工作开展是否合理,这是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关键。应该说电力计量管理是一项综合的工作,涵盖了多种因素,这些因素包括了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以及相应的管理标准。我们知道电力企业归根到底是一种企业,它还是以获取经济效益为目的的。那么经济效益的获得很大程度上还要取决于其服务的质量与客户的满意度,而保障这两项工作顺利展开的关键因素恰恰是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因此对这项工作展开相关研究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华.浅析新形势下电力通信网运维管理方式[J].信息系统工程,2016(01):65.
[2]张译丹.浅析新形势下电力企业的创新与标准化管理[J].经贸实践,2015(13):301.
[3]郑宜超.浅析新形势下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与应用[J].通讯世界,2014(18):76-77.
[4]张勇.新形势下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与应用[J].电子制作,2016,(Z1):103+105.
论文作者:陈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电力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新形势下论文; 标准化管理论文; 人员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第12期论文;